Ⅰ 攝影術最重要的三大創始人和他們的成就
:尼埃普斯
1765年~1833年7月5日)法國發明家。
公認的世界上第一幅照片是法國人尼埃普斯於1827年拍攝出來的,但是現在全世界公認的攝影術的發明者卻是法國的達蓋爾。尼埃普斯,是未被大眾關注的攝影術發明者,他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在那個時期,攝影的產生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人們早在亞里士多德和中國墨子年代就已發現了小孔成像的奧秘,直至今日,小孔成像這一原理仍然適用於攝影術,但當時阻礙攝影產生的重要原因是,一種將影像保留下來的方法仍然沒有被發明。1825年,法國人尼埃普斯委託法國光學儀器商人查爾斯·塞福爾(Charles Chevalier)為他的照相暗盒(camera obscura)製作光學鏡片。並於1827年(有說1826年)將其發明的感光材料放進暗盒,拍攝和記錄下歷史上第一張攝影作品,作品在其法國勃艮第(Burgundy)的家裡拍攝完成,通過其閣樓上的窗戶拍攝,曝光時間超過8小時.
2:1838年,法國物理學家、畫家、攝影家達蓋爾(Louis-Jacques-Mandé Daguerre)發明了銀板攝影法,
這標志著攝影真正進入到實用階段
達蓋爾發明的銀板照相機也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實用相機
1839年8月19日,達蓋爾向外界介紹了銀板攝影術,轟動一時
全世界一般將這一天作為攝影術的誕生日(去年是攝影術誕生170周年)
達蓋爾拍攝的《Boulevard Temple(林蔭道寺院)》(1838 or 1839)是世界上第一張銀板照片,也是第一張有人物出現的照片
《Boulevard Temple》的出現雖然稍晚於尼埃普斯那張著名的《窗外的風景(鴿子窩)》(被認為是世界第一張照片),
但是《Boulevard Temple》只曝光了10分鍾,相比《窗外的風景(鴿子窩)》8個小時的曝光,已經是很驚人的進步了
而且達蓋爾的相片清晰銳利,比尼埃普斯的方法要先進很多
所以也有很多人認為《Boulevard Temple》才是歷史上第一張攝影作品
畫面左下角那個擦鞋的男子站立了10分鍾以上,使得達蓋爾拍到了他的身影,
3:塔爾博特
(180—187)英國化學家,卡羅攝影術的發明者.最早用硝酸銀將紙敏化,後改用光敏度更好的氯化銀.1840年,對原有的攝影法進行改進,使用有碘化銀和顯影液,使曝光時間更加縮短,影像也更為牢固.1841年,改進後的方法被確認,命名為「卡羅式攝影法」。
Ⅱ 你的攝影技術如何看看實戰成果
好幾年前,在老家的時候拍的,把手機屏的亮度調一下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效果。這張圖它其實沒有多麼優秀,拍照角度也好,色彩搭配也罷,我只是覺得它真的是我的記憶,為數不多的回憶。
Ⅲ 關於攝影的歷史
達蓋爾照相法是法國物理學家達蓋爾發明的。1838年,這位法國物理學家正在研究令影像保留在物體上的方法,但研究多時,仍不得要領。突然有一天,他發現有一個影像留在了物體上。他於是將附近的化學物品逐一挪開,看看究竟是什麼東西造成了這個現象,最後,他發現,大功臣原來是一支溫度計打破後遺下的水銀。攝影技術便從此誕生了,真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1839年8月19日,在法國科學院與美術學院的聯合集會上,公布了法國畫家和物理學家達蓋爾的銀版攝影術,法國政府放棄對這項發明的專利,並公之於眾。人們通常以這一天作為攝影術的開端。
右邊這是達蓋爾的銀版肖像。
1838年達蓋爾就想發表並且出售他的攝影術,幾經努力最後求助於法國科學院常任秘書、天文學家兼國會議員阿拉哥,並得到他的贊賞,他是第一個看出攝影術的發明對藝術與科學的進步將提供最大貢獻的人,也是最早建議並促成法國政府收購攝影術發明權的人。
尼爾普斯也是達蓋爾的合作者,比達蓋爾年長四歲,早在達蓋爾銀版攝影術公布前六年就因病去世了。法國政府在授予達蓋爾6000法郎年金的同時,授予尼爾普斯的繼承人4000法郎年金以示獎勵。
英國發明家卡爾波特是由底片負片到正片的開創人。1835年開始試用塗有氯化銀或硝酸銀的圖紙作為感光材料,在照相機里拍成負像,然後再利用日光印像,他把自己的方法定名為卡羅攝影術。達蓋爾發明銀版攝影術的消息發表後,他提出發明優先權的問題,但為時已晚。
達蓋爾銀版照相法是利用鍍有碘化銀的鋼板在暗箱里進行曝光,然後以水銀蒸汽進行顯影,再以普通食鹽定影,得到的實際上是一個金屬負像,但十分清晰而且可以永久保存。由於曝光大約需要 20到 30分鍾,因此,早期攝影多拍攝靜物、風光、人像等等。
由於曝光時間過長,當時拍攝人像,被拍攝者需要坐在安裝有頭部支撐架的特製座椅上。
雖然全世界都公認1839年8月19日是攝影術發明的紀念日,但達蓋爾的銀版攝影術實際上吸取了人們在這方面長期探索的成果。早在 13年以前法國的尼爾普斯拍出的世界上第一張永久性的照片《哥茲沃》,他把感光後能變硬的白瀝青塗在錫銘合金板上,曝光長達八個小時,由於感光時間太長,且影像模糊,他的發明未能得以推廣。
攝影術是由16世紀以來畫家的寫生使用的暗箱發展出來的,這是當年畫家使用的桌形暗箱。所謂攝影術的發明實際上是尋找最理想的記錄影像方法的過程。
Ⅳ 雷蘭德的畫意攝影取得了哪些成就
雷蘭德在畫意攝影,尤其在情景畫意上的開拓之功,使他贏得了「藝術攝影之父」的美譽。代表作《人生的兩種選擇》,除有繪畫般的美感,還有電影式的情景,讀後給人以思考。是一副很有哲理的藝術作品。
Ⅳ 攝影是如何發明的
人類自古以來就有一個夢想:記錄和固定人類所看到的事物和景象。這也一直成為許多畫家所追求的一個目標。早在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就在他的著作中對小孔成像的原理進行了描述。達·芬奇也曾應用小孔成像描繪景物。1793年,法國一名石版印刷工人尼埃普斯,嘗試著創造一種將線條畫轉印到石板上的自動轉印法。1826年,他把瀝青液塗在金屬版上並放在暗箱里,將鏡頭對准工作室的窗外,經過8小時曝光,終於得到了一張影像粗糙的圖像。尼埃普斯稱這個方法為「日光攝影法」。盡管他始終沒有找到一種有實用價值的攝影方法,但這畢竟是世界上第一幅永久保留下來的經感光而成的影像。這幅圖像現保存於美國得克薩斯大學。曾經發明「西洋鏡」的法國舞台美術家達蓋爾,對如何能留住暗箱中的影像產生濃厚興趣,他與尼埃普斯簽約,共同研究能更好地記錄並保留影像的工藝。但直到尼埃普斯於1833年逝世時,也未能取得明顯的新成果。1837年,達蓋爾在尼埃普斯的日光蝕刻法基礎上,用感光過的鍍銀銅板,浸泡在加熱的鹽水中獲得定影成功。這張首次定影成功的金屬鍍銀板攝影作品,現珍藏在法國攝影家協會。達蓋爾的攝影作品《靜物》,其影像精緻細膩,層次豐富,細節清晰,充滿了古典繪畫的藝術氣息。這種「銀板法」攝影工藝,至今看來仍然具有很美的視覺效果。1838年達蓋爾將他的「銀板法」和尼埃普斯的日光蝕刻法,以20萬法郎拋售,因無人問津而轉求法國政府。經法國議員、著名科學家阿拉戈的努力,1839年8月19日,法國科學院和法國美術學會聯合集會,宣布一項重大發明在法國巴黎誕生,正式將達蓋爾的攝影技術推向全人類。
Ⅵ 談談對攝影的感受
圖蝸創意|攝影中的五個小心得
一、記住留意光線
其實攝影需要做的是什麼?無非就是捕捉光和影子,當你可以熟練的掌握好不同光線的使用方法的時候,那你就和它成為了「朋友」,記住,永遠沒有差的光線,嘗試利用當時不同的光線拍出不一樣的感覺吧。
二、熟悉你的相機
當你使用你的相機進行拍照的時候,一定需要去懂得自己相機的「脾氣」,除了比較基礎的知識之外,我們還要知道的就是相機上面的各項操作。比如A、P、M等檔數代表的是什麼。有光圈優先,快門優先的不同的快門方式。
三、站位
一個好的攝影師或者說想拍出好的照片,並不是需要你的模特去不斷的變化位置,而是作為攝影師的你,不斷的調整你自己的位置跑動起來,才可以取到不錯的景,就像圖蝸創意圖庫的美景一般。藉助攝影大師 robert capa 的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的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靠的不夠近。」
四、放慢一點節奏
不要心急,有的時候等待是為了拍到一張好的照片,不過有的時候為了那一瞬間,也是需要足夠的運氣的,千萬不要心急,就像釣魚一樣,等待即可。
五、千萬不要收起你的相機
就像前面說的一樣,有的時候一張有意義的照片就是那一瞬間的抓拍,回家的路上,或許你會遇到一些不錯的風景,不要急著收起你的相機,回家再收拾收拾吧。
好了,圖蝸創意今天就給大家說這么多小技巧,其實還有很多,重點就在於你的心態要放端正,不斷的練習和學習才是真正的技巧,趕緊去鍛煉自己吧,技巧都是從實戰中學習到的。
Ⅶ 如何攝影展現出建設的成就
可以從建築的整體和一些外觀的細節來拍攝,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從建築上的特色來拍攝,要從所選建築的分格來定,可拍攝整體也可拍攝部分.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觀察細中之細,這才是最關鍵的.
祝你成功!
Ⅷ 中國攝影家協會的著作成果
《中國攝影》雜志由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是中國唯一攝影類核心期刊,它以推介攝影作品,報道攝影發展狀況,介紹攝影器材和技術為主旨。
《中國攝影》雜志創刊於1957年,是新中國第一本攝影藝術刊物。它集權威性、學術性、收藏性於一體,面向專業攝影師和中高端攝影愛好者,提供專業資訊。超過50年的品牌積累,使它擁有的豐富的行業資源、深刻的影響力和權威性,是中國攝影傳媒行業的領軍者和風向標。 《大眾攝影》雜志創刊於1958年,由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立足國內,面向世界,刊物的發行量一直居中國攝影刊物之首。
《大眾攝影》見證了中國攝影普及化的進程,她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傳播影像文化,引導影像消費,被譽為攝影愛好者的良師益友。《大眾攝影》於2005年創辦子刊《大眾DV》雜志,並著力打造大眾攝影網路,開展各種創作、培訓、出版等活動,向攝影人提供更多的學習渠道與展現空間。 《中國攝影報》創刊於1987年,由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每周兩期,每期八版,是目前中國攝影界信息傳播最快、彩色版面最多的專業報,也是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攝影專業報。
《中國攝影報》融知識性、實用性、服務性、可讀性為一體,集藝術攝影、新聞攝影、商業攝影於一身,是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了解國際攝影藝術動態、掌握中國權威行業信息、提高攝影技藝、豐富生活情趣的好夥伴。 中國攝影出版社成立於1980年,是中國最早創立的國家級攝影專業出版社,作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旗下的攝影媒體,出版內容領域涵蓋:攝影經典作品、攝影理論知識、專業攝影技法技巧、攝影實戰指導、社科文化、時尚生活、圖文和虛構等。
每年出版品種近200種,其中新書超過100種。《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作為出版社的拳頭產品,持續暢銷近30年,在全國攝影圖書零售市場排名保持首位。一大批圖書以權威、優品質、實用的特點得到了廣大讀者的喜愛,使得出版社已經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影像出版品牌之一。 中國攝影信息中心成立於2001年,負責中國攝影家協會的信息化建設,運營中國攝影家協會網、中國攝影手機報和影像中國網、影像國際網。
中國攝影家協會網,是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的官方網站,創立於2000年12月。作為協會的官方網站,中國攝影家協會網,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宗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准確權威的協會信息,精彩豐富的業界資訊,多元多樣的會員佳作,服務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惠及廣大影友。 北京攝影函授學院 創立於1984年,由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是我國改革開放以後創辦最早的民辦高校之一。學院定位在非學歷、為攝影人服務的平民教育路線上,以攝影愛好者和攝影工作者為主要服務對象,以函授、面授、網路直播為教學手段,以攝影技術、攝影理論、攝影藝術為基礎學科,對學員實施函授教育和短期培訓教育。
北京攝影函授學院在全國設有33個函授站點,25年來,培養了11萬余名學員,其中相當一部分已經成長為攝影界的中堅力量,為推動中國攝影文化發展乃至社會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Ⅸ 梁時泰在攝影領域有什麼成就
梁時泰,廣東人,同治、光緒年間先後在香港、上海、天津等地開辦照相館。
梁時泰從業多年,技法熟練,且深知封建官僚的口味,所以,他經常出入宮廷,為一些王公大臣拍照。梁時泰曾為醇親王拍攝過許多肖像。其中,署名刊出的有兩幅。一幅拍攝於1886年,畫面中醇親王身著便服,站在一隻鹿的旁邊。照片上還蓋有「皇七子和碩醇親王渤澥乘風」和「東朝御賜思合符契」兩方印鑒。這種裝飾同我國古代的「行樂圖」有異曲同工之妙。
另一幅照片攝於1889年,是醇親王與其子載濤的合影。畫面中醇親王便服而坐,載濤旁立,飾以花瓶、書籍、蓋碗。這張照片也採用了中國傳統書畫的裝裱形式,上方題「賞戴頭品頂戴花翎載濤三歲」,下方題「光緒十五年清和月粵東梁時泰照」,中下方為「醇親王五十歲照相」。
最值得一提的是,梁時泰還為美國總統拍過照片。1879年(光緒5年)5月17日,剛卸任的美國總統格蘭特,乘船來到上海,對中國進行私人訪問。格蘭特在滬期間,拜訪了北洋大臣李鴻章,梁時泰以其在照相業的聲望,被特准為這次會見進行拍照。就這樣,梁時泰拍下了格蘭特與李鴻章二人具有歷史價值的合影照片。
此外,梁時泰曾在北京拍攝過一些風光靜物照片。如《北海承光殿中之寶座》、《宮苑之琉璃牌坊》等。他所拍攝的「寶座」,注有「光緒十三年粵東梁敬照」字樣。這表明當時入宮拍照並不容易,他是誠惶誠恐地懷著敬意拍攝寶座的。這些老照片,在40多年後才公諸於世,在《北洋畫報》上署名陸續發表。被人們譽為「彌可珍視」、「名貴非凡」的「中國初有攝影之創作」。
Ⅹ 如何寫攝影進展/成果
可以從建築的整來體和一些外自觀的細節來拍攝,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從建築上的特色來拍攝,要從所選建築的分格來定,可拍攝整體也可拍攝部分.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觀察細中之細,這才是最關鍵的.
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