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親兄弟間自行轉讓部分「農村集體土地建設用地」(宅基地),是否合法有效
土地法 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宅基地既然需要鄉政府審核,縣政府批准,人民群眾自然應該想到群眾沒有權利隨便處置宅基地,處置有可能涉及違法行為,但是法律允許自動停止,恢復到批准狀態。宅基地有規劃,理論上整個村莊的宅基地都要實現一種橫成排豎成列的視覺效果,你們隨意改變邊界是違法行為,當然違法行為需要形成事實,你們敢公然公開告訴政府你們就是這么做了,就形成事實了,就准備等著挨罰
Ⅱ 關於兩兄弟間的土地糾紛
泌陽農村律師胡球干回答您:
自留地、自留山和自留草場均屬於集體所有,其成員只有使用權,不得出租、轉讓或買賣,也不得擅自用於建房等非農業生產用途。自留地生產的產品歸農民自己支配,國家不征農業稅。自留畜也歸牧民所有和支配,在各地規定的免徵點以內不征稅、不派購。自留地、自留山、自留草場的經營權受國家保護,不得隨意侵佔。自留地在1991年(第二次土地調整)之前,和責任田性質是不同的,但,隨著近年來農業稅的取消,自留地的權屬方面,和責任田是一樣的。
鑒於您的問題,這塊三角地的(「所有權」仍歸集體所有),而「使用權」依然應該歸你家所有,你叔叔家是無權干涉的;為您提供的法律依據是:土地互換1年之後,即使未經過村小組同意互換,通常以認為村小組已經知道認可。二十年該土地無糾紛,仍歸使用人所有。為了方便生產,國家鼓勵土地流轉(地塊調整)。
爭議的解決方法:你不可以去法院打官司,因為,這是土地使用權糾紛,就必須經過「確權」。土地法規定確權,你們的雙方個人之間的土地糾紛,既可以由鄉鎮政府(不是法院)確權,也可以由縣級政府確權。也就是說,你可以直接到鄉鎮土地所(代表政府行使職權)司法所或縣土地局申請解決,無需繳納訴訟費。
Ⅲ 農村老宅兄弟之間私下轉讓、有協議、有見證人、但沒過戶、法律是否認可
宅基地屬集體土地,不能私下轉讓。如若轉讓,需經過批准。
《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
第八條 農村村民宅基地的所有權屬於集體,個人只有使用權,未經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轉讓、出租。實施村鎮規劃進行舊村、舊城改造需要調整宅基地的,原宅基地使用人應當服從。
第十七條 農村村民申請宅基地,應當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村民委員會或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書面申請,經村民委員會或村集體經濟組織討論同意,並將申請宅基地戶主名單、家庭人口、原有房屋間數面積、申請建房佔地面積、位置等張榜公布後無異議的,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後,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查,縣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由縣人民政府批准,其批准結果由村民委員會予以公布。
(3)兄弟土地轉讓擴展閱讀:
農村宅基地轉讓條件:
一、轉讓人雙方必須為村集體內成員
因為宅基地的所有權屬於集體,個人只有使用權,所以轉讓與買賣也只能在村集體內部進行。
二、轉讓必須經過村集體的同意
原因和第一條一樣,宅基地的所有權是村集體,而個人只擁有使用權。所以如果轉讓給村集體內的其他成員,必須要徵得集體組織同意後才可以轉讓。
三、轉讓人在村集體擁有二處以上的宅基地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即「一戶一宅」。這條要求保障了轉讓人有房可住,不能將宅基地出讓後沒有地方居住。
四、受讓人在村集體沒有宅基地
根據「一戶一宅」的政策要求,如若受讓人已經在村集體有宅基地了,就不能再接受別人宅基地的出讓。
五、宅基地與房屋必須同時轉讓
這條要求保障了宅基地的居住屬性,同時也確立了宅基地轉讓雙方的權屬。
Ⅳ 兄弟姐妹土地確權在一個名下,其他人想轉讓可以嗎
對你提出的這種情況,我覺得那是不可能的,比如你家五個人,一畝地,一個人,二分地誰徵收土地不可能只徵收你二分的土地的
Ⅳ 我家三兄弟,戶主是我媽,我哥在我們一家都不知情的情況下把我家土地轉讓了這合法嗎
你哥哥在,你們一家都不知道情況的情況下,把你家土地轉讓了,這是不合法的,你有權收回這個土地,因為戶主是你媽媽要轉讓土地的話,應該是有你媽媽說了算,另外還得必須是你,你哥哥你們三兄弟和你媽媽一起簽字才行,你哥哥單獨一個人把它轉讓出去,是不合法的。你可以請求法律部門援助。
Ⅵ 農村親兄弟之間的土地糾紛
分家有分家的規矩,誰家分家不分家,還弄租啊,你的長輩也好意思瞎胡扯八版道。當然違背常權規分家,就准備後果自負,法律會該怎麼著怎麼著,由不得群眾為所欲為,即這樣的租不存在。凡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土地,村裡都有底賬,就別提形式主義的證件了。據此也可以得出這不是土地糾紛的結論,明明是有人故意搗亂,胡攪蠻纏,何必避重就輕,自欺欺人呢,鄉政府應該不會承認土地糾紛。不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土地,政府不賠償很正常。你怎麼不提你們家繳納農業稅或者公糧以及領取農業補貼的事呢,農業補貼對於政府認定是誰家的土地是非常重要的
Ⅶ 兄弟之間贈與房子和土地需要徵收個人所得稅或轉讓金嗎
贈予房產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普通贈予」,另外一種是「無償贈予」。普通贈予也被稱為「直系親屬」贈予,需要提供雙方的關系證明,接受贈予的范圍需要是具有贍養關系的或是繼承取得;無償贈予,是在雙方沒有直系親屬關系下的一種贈予方式,房產交易雙方為了規避稅費採用的房產贈予一般都是「無償贈予」的方式。親屬間的贈與房產過戶流程:親屬間房產過戶可以通過繼承方式或遺囑繼承方式變更房屋權屬。根據《繼承法》規定的法定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土地、房屋權屬,不征契稅。不征契稅,當然最劃算,但過戶手續只能在產權人去世後才可辦理。遺囑繼承也是如此,即使做了遺囑公證,產權人在去世前還是可以隨時變更繼承人。所以這種方式最便宜,卻最不容易得到保障。如果辦理贈予的話,需要***、身份證、房產證、土地證等證明材料,先到公證處辦理贈予公證手續,持贈予公證書就可以辦理產權過戶手續,贈予的費用包括:3%的契稅、萬分之五的印花稅,公證費的收費標准各地不相同,很多城市是按照房產價值的2%收取,有些地區還要求對房產進行評估,評估的收費從0.3%到1%不等。里的交付以辦理房屋產權轉移登記為准。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
Ⅷ 關於兄弟之間爭奪土地使用權
要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來分析。
免費知識產權法律咨詢就到法幫網 http://www.fabang.com/ask/browser.php?tid2=21
Ⅸ 兩兄弟土地互換,土地使用證過戶
土地實行審批制度,讓政府依法批准使用權就是審批,不是過戶,用不著改變說法。
Ⅹ 兄弟轉讓一塊地建房子,但是土地使用證是兄弟的名字,怎樣寫協議書才能保證以後的後代不會有爭執,還有保
如果是農村宅基地,取得村委會同意,對宅基地使用權進行變更。如果是建設用地,去土地部門變更過戶。就怕你和你兄弟不是一個村的,或者他的房子有權利瑕疵,不好通過法律手段保障,那就只能在協議里寫明你們的轉讓價格,主體,時間,靠自覺履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