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校有一個創新成果展,需要一個主題,然後圍繞這個主題買東西,展示東西,有什麼好的主題,分享一下。
向大家來展示一些實用的自、有創意性的東西。然後還可以圍繞一個實際性的話題來展開,如:「低碳生活,創意產品」等等,開展有實質性的活動。另外也可增加一些活動趣味,如在成果展中舉行活動「競猜」等等。這會讓大家更有興趣。如果說要買東西、展示東西,也可以朝多樣性發展,集合多種不同類產品展示。希望採納。
② 2019「BMW中國文化之旅」非遺保護創新成果展在京開幕
易車北京報道 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BMW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創新基地,與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2019「BMW中國文化之旅」非遺保護創新成果展在北京798藝術中心開幕。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CEO魏嵐德博士(Dr.johann Wieland)在2019「BMW中國文化之旅」非遺保護創新成果展開幕式致辭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魏嵐德博士(Dr. Johann Wieland)在2019「BMW中國文化之旅」非遺保護創新成果展開幕式上致辭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魏嵐德博士(Dr. Johann Wieland)表示:「在『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理念的指導下,我們與清華美院建立的創新基地三年來碩果累累。我們為創新基地為非遺傳承人以及非遺保護做出的開創性、引領行業的傑出貢獻驕傲與自豪。創新基地的探索完美闡釋了BMW戰略型企業社會責任以『賦能』為手段,以『創造共享價值』為目標的理念。自『BMW中國文化之旅』項目發起以來,我們始終致力於發揮BMW的品牌影響力,嫁接『聯結』利益相關方和本土社會的橋梁。」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馬賽教授本次展覽歷時三天,2019「BMW中國文化之旅」非遺保護創新成果展從11月14日至16日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該展覽邀請了由創新基地歷年來培養的17位非遺傳承人,展示了近250件以「非遺走入現代生活」為理念指導設計開發的非遺文創品,包括藍印花布、湘綉、彝族服飾等。
成果展還展示了寶馬 7系華彩輝耀典藏版。該車由寶馬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魯曉波教授領銜的清華美院設計團隊合作,研發歷時12個月,繼2019年成都車展發布後,首次亮相北京。該車以中華傳統美學中對「奢華」的理解與運用,將寶馬精湛百年造車技藝與中國傳統文化象徵元素相融合,在豪華品牌寶馬的旗艦車型中,完美詮釋了「東方大美,近雅唯和,臻於至善」的中華美學思想,是新時代美學價值的典範。
整車設計選取漢代玉環紋樣、霽藍瓷、降真香等中國文化象徵元素,並結合刺綉、大漆、螺鈿等巧奪天工的製作技藝,用創新思維展現出寶馬對於中國文化的深刻理解。新寶馬 7系華彩輝耀典藏版是東西方文化互融共生的典型代表,是寶馬向中國文化致敬的一種獨特方式。正如魯曉波教授指出的,「我們並非在復制過去,而是用創新的思想,在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藝術與科學、以及藝術本身各種形式的融合中,尋求和諧與統一。」在為社會各界展示「非遺走進現代生活」的創新思維的同時,該車的開發思路體完美體現了BMW與利益相關方「創造共享價值」的企業社會責任理念。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張雷教授帶領清華美院設計團隊介紹新寶馬 7系華彩輝耀典藏版設計理念及工藝今年,基於寶馬與清華美院前三年合作的成功經驗,創新基地全新升級。在「BMW中國文化之旅」海南探訪活動中,共有5位非遺傳承人成功選入創新基地,清華美院的教授將作為設計師,攜手傳承人以「研培+藝術設計+產業」有機結合的方式,推動非遺的創新性轉化與發展。目前,5位非遺傳承人已順利完成在創新基地的研修課程,將與設計師共同設計並開發具有市場需求的非遺文創產品,預計於2020年3月面向社會發布。
新寶馬 7系華彩輝耀典藏版同時,「BMW中國文化之旅」攜手知名旅遊網站馬蜂窩,連續四年推出以非遺為主題的旅遊攻略,繼續探索「非遺+旅遊」的跨界融合。今年,繼成功推出四川、湖南和玉樹三個目的地的非遺主題旅遊攻略後,《BMW中國文化之旅海南旅遊攻略》正式上線。
③ 素質教育創新成果展活動的宣傳語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版,全面推權進素質教育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堅持育人為本,深入實施素質教育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實施素質教育能力
崇尚科學,探索創新
④ 中科院科技創新年度巡展2017在哪裡開幕
「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年度巡展2017」28日在北京天文館拉開帷幕。深空、深海、深地、深藍、生命科學、生態、農業和大科學裝置八個方面較易於被公眾理解的部分成果,在此次展覽中通過豐富多樣的科普手段加以呈現。
中科院自2012年以來力推「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年度巡展」,旨在向社會公眾及時傳播最新的前沿科研成果和重大科研進展。
⑤ 首屆民航科教創新成果展在北京舉辦盛況如何
首屆民航科教創新成果展6月13日在北京展覽館開幕。作為民航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本屆展覽為期3天。
民航局主辦的民航科教創新高端對話會在北京展覽館報告廳召開。民航局局長馮正霖發表了講話,並為民航科學技術獎獲獎單位和主要完成人頒發證書,為首批民航重點實驗室、民航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民航科技創新「四型」科研院所和「五大」基地授牌。
馮正霖在此間指出,創新是世界大勢所趨,是國家命運所系,是行業發展所急。中國民航要以民航強國建設為目標,正確認識科技對民航強國的引領作用,切實增強科教創新的緊迫感;正確認識教育對民航強國的基礎作用,切實增強科教創新的使命感;正確認識人才對民航強國的支撐作用,切實增強科教創新的責任感。
統計數字顯示,近5年來,民航科教投入累計近100億元。
來源:中國新聞網
⑥ 中科院秘書長為何說要和中關村越走越近
1月29日,「率先行動砥礪奮進」——中國科學院「十八大」以來創新成果展在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舉行,中關村眾多企業家及企業代表參觀展出,中關村管委會主任翟立新、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翁啟文、海淀區副區長李長萍等政府領導也出席了此次活動。
鄧麥村介紹,十八大以來,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使社會企業新增銷售收入1.7萬億元、利稅2289億元;院所投資企業營業收入1.7萬億元,上繳稅金450多億元。而「十三五」期間的目標是,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使社會企業和院所投資企業新增銷售收入累計超過4.8萬億元,利稅480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5萬個;孵化「雙創」企業5000家;為不低於2萬家企業提供「四技」服務;5年間專利實施超過1萬件,有效專利5年實施率達到20%。
「中科院要和中關村走得越來越近。」鄧麥村說道。中關村企業家群體走進中科院,更深入的了解中科院的科研成果,也讓中科院和中關村企業未來的合作以及科研成果的轉移轉化上有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⑦ 研究生創新成果展屬於什麼級別獎勵
國家獎學金,和專利
⑧ 9月19日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主題是什麼
9月19日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主題是:智能、互聯——賦能產業新發展
簡介:
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將於2020年9月15—19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設9大專業展。
該屆工博會以「智能、互聯——賦能產業新發展」為主題,展覽面積24.5萬平方米,參展企業2000多家,將採取「線下為主、線上為輔」的會展新模式,通過5G直播、虛擬展廳等互聯網新技術,全新打造工博會在線平台。該屆工博會將呈現五大亮點:
1、專門設置義大利國家館,呈現工博會國際交流合作從國際拓展向國別縱深延伸。該屆工博會設置義大利國家館,聚焦義大利在華投資企業,集中展示義大利製造業領域的先進技術及優質產品,展示面積超過1200平方米,包括瑪莎拉蒂、歌詩達郵輪等義大利知名企業,同期還將舉辦「義大利機械技術中國周」系列活動,深入推動中意兩國製造業領域合作交流。
2、首次設置院士專家創新成果展,展示從科技研發到創新生產力釋放的相容相促全流程。該屆工博會設置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創新成果展,圍繞國家和上海重點發展的集成電路、生物醫葯、人工智慧等產業,以需求為導向加強院士團隊與企業對接,力促科研成果產業化。
3、集中設置防疫精品展,展示製造業在應對重大公共事件中的重要保障支撐作用。該屆工博會聚焦展示產業科技助力疫情防控的新成效,設置防疫精品專區,邀請在抗擊新冠疫情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集中展示在抗疫防護用品、醫療器械、葯品和疫苗研發等領域的創新成果。
4、聚焦首展首發新成果,突出製造業技術、產品、模式創新前沿突破。該屆工博會將聚焦首展首發,展示部分全球工業創新前沿產品。ABB、發那科、上海電氣、新奧動力、東土科技等將攜全球首發產品亮相;上汽集團、宏山激光、比亞迪、海爾、鮑斯股份、金發科技等一批國內製造技術領軍企業,將展示填補國內空白、打破技術壟斷、封鎖的新項目成果。美的集團、正泰、浪潮、思愛普(SAP)等將深度呈現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場景。武漢逸飛、浙江金澳藍、兆芯等隱形冠軍企業也將充分展現「小而美」魅力和科技創新活力。
5、聚焦「互聯網+工業」新進展,突出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賦能製造業未來發展的新趨勢。該屆工博會全新打造「智慧物流」展區,圍繞機器人應用的倉儲物流供應鏈,展示「非接觸」式交互應用的機器人應用案例。同時,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上研院、中國聯通將呈現5G賦能工業互聯網生態的未來趨勢性技術及應用場景;阿里巴巴、京東、震坤行等行業巨頭,將展示產業鏈供應鏈新業態、新模式。
⑨ 第七屆6·18海峽兩岸職工創新成果展覽會金獎,是省部級獎項嗎
中華全國總工會雖然級別是正部級,但其性質屬於群眾團體,也不是技術創新、發明創造回的直接主答管部門。因此一般不會被認定為是省部級獎項或國家級獎項。
以下認定標准供參考:
(一)國家級獎項認定標准:對由國家級主管部門直接組織的全國性競賽所設獎項,或由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及其直接主管(聯合)的全國性學術團體組織的全國各類大學共同參加的競賽所設獎項。
(二)省級獎項認定標准:對省科技成果和由省(部)級主管部門直接組織的省級競賽所設獎項,或由省政府廳(局)聯合省級學術團體組織的全省各類大學共同參加的競賽所設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