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形式有幾種每種具體指什麼
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形式有幾種?每種具體指什麼?
答題內容:
中小學教師在結合本職工作完成對某一個問題的研究之後,就要對整個研究過程做一全面的回顧與總結。在此基礎上,提出一個概括反映研究全過程和所獲得知識的書面材料,以便向他人提供必要信息,達到相互交流、促進發展的目的。將研究過程和結果形成文字就是對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一、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形式
中小學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研究的任務不同,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也不一樣,但主要還是用書面語言來表達,這樣既有利於成果之間的相互交流和討論,更有利於成果的保存與繼承。一般來說,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形式有兩大類:一類是教育科研報告,另一類是教育科研論文。
(一)研究報告
中小學教師在教育研究活動中為了檢驗某個教育理論或假設,進行相關的實踐探索,通過觀察、分析、綜合和判斷推理,如實地描述和記錄研究成果所形成的書面報告就是研究報告。教育研究報告是描述教育研究工作的結果或進展的文件,是報告情況、新發現和新成果的文獻,是教育工作者經常使用的一種文體,其突出特點是用事實和數據來說明和解釋問題。它是教育研究者廣泛使用的一種文體。根據教育研究的內容與方法不同,研究報告也有不同,可以有教育觀察報告、教育調查報告、教育實驗研究報告、行動研究報告、經驗總結報告、個案研究報告等多種形式。
(二)學術論文
學術論文是教育研究者運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對於特定的教育問題、現象、文獻或理論進行系統的、專門的研究和探討,得出新結論、提出新觀點、做出新解釋、進行新論證的一種理論性文章。它是以闡述對某一事物、問題的理論性認識為主要內容,要求能提出新的觀點或新的理論體系,並做出解釋和論證。這類論文用深刻的哲理和嚴密的邏輯論證來說明問題,一般應用於理論性研究成果。它要求論點明確,論據確鑿,論述嚴密,清楚地展示理論觀點和體系的形成過程。
(三)研究報告與學術論文的比較
研究報告與學術論文為中小學教育科研成果的兩種表述形式,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1. 研究報告與學術論文在內容要求上存在著一定的差別
一般來說,論文比較簡潔精煉,它僅僅突出表達一項研究工作中最主要、最精彩和具有創造性的內容。論文含有新的見解或形成新的解釋、新論點、新理論,沒有一般研究過程的敘述,也沒有過多的具體材料;而科研報告則可以將整個研究工作的重要過程、方法和環節都寫進去。
2. 研究報告與學術論文在創新性方面存在差別
在創新性方面,學術論文必須在充分佔有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提出新見解、新理論,以補充已有研究的不足,糾正流行說法偏差,填補研究的空白,達到現有研究的新高;而研究報告則注重陳述研究過程的事實和數據,說明問題,不一定必須要有創新性觀點的形成。
B. 科研課題的基本類型有哪些
科研課題的基本類型可分為三大類:
1.應用性研究課題
這類課題,重點是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轉化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育科學知識同實際教育教學銜接起來,達到某種預定的實際目標。
課題特點:應用性、時代性、效益性和靈活性。
課題設計:要突出「應用」。
2.經驗研究性課題
經驗研究性總結分為一般性經驗總結和科學性經驗總結兩個層次。
課題特點:在教育實踐中進行的教育科研;具有預先提出的、十分明確的科研目的,工作目的與科研目的一致;有意識地運用教育科研的有關方法;依據科研思路,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採用一定的方法,有意識、有目的地搜集資料,搜集的資料全面、完整等等。
課題設計:要突出通過經驗總結得出理性認識和揭示規律的主題。
3.實驗性課題
實驗性課題是在一定教育理論或假設指導下,通過實驗探究變數關系揭示教育規律的活動。
課題要求:研究者必須有一個關於解決該問題的設想或初步的特徵理論;用比較嚴密的研究程序組織研究,便於重復驗證;預設實驗條件,把變數明確區分,加以控制;對測量的事物規定操作定義。
課題設計:要突出「實驗」的特點,充分體現實驗要求。
(2)研究成果的類型擴展閱讀:
科研課題研究的主要過程有:
1、准備階段
課題正式立項之前,已經為該課題搜集相關的研究成果。課題正式立項之後,有課題主持人組織課題組成員討論研究課題研究的主要任務構成,擬定總體研究內容提綱,並將任務分解到個人,同時將課題組成員分為調研組、分析組等,為課題研究的有效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另外,為調研組下一步的調研階段開展做了相應的准備工作。
2、調研階段
課題組調研成員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成員採用問卷調查,實地走訪,文獻綜述等多種方法,開始大量搜集課題中的資料以及數據。
3、匯總分析階段
本階段,課題組成員結合實際調查資料,剖析分析資料的情況事項,並且做出對策與建議。
4、撰寫研究報告
結合前一階段對調查資料的匯總、分子,有課題主持人執筆撰寫課題研究結項報告,並提出相關的研究課題報告。
C. 科研課題的基本類型有( )等幾大類。
科研課題有橫向課題和縱向課題兩個基本大類。
1、縱向科研項目
縱向科研項目的經費來源於上級機關、項目主管部門撥款。縱向科研項目(課題)是指由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各基金委、各類學術團體公開發布項目通知,並由院科研處統一組織教學科研人員申報得以立項的,有一定資金資助的科學研究項目 (課題)。
2、橫向科研項目
橫向科研項目是指由其他政府部門(含國家部委、省市部門)、企事業單位、公司、團體 或個人委託我校教學科研單位或教師進行研究或協作研究的各類課題,包括國際間企業合作項目。
另一種說法,橫向科研項目(課題)是指除縱向科研項目以外的所有課題,包括 院校教師和科研人員承擔的各級政府和部門、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公司和企事業單位等直接委託或通過其它形式取得的各類科研項目。
(3)研究成果的類型擴展閱讀
縱向科研項目的種類包括: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863計劃項目、973計劃項目、國家星 火計劃項目、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 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藝術基金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廣東省 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科技攻關項目、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廣東省教育廳 自然科學研究項目、廣東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湛江市科技招標項目、湛江市科技攻關項目等。
縱向科研項目(課題)分為國家級項目(課題)、省(部)級項目(課題)、市級(不含 縣級市)項目(課題)共三類。
國家級項目(課題)是指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藝術基金、國家科技部項目、國家教育部項目(課題);省、部級項目(課題)是指國務院各部委辦局項目、省科協、社科聯、科技廳、教育廳項 目(課題);市級(不含縣級市)項目(課題)是指市科協、社科聯、科技局和教育局項目(課題)。
D. 科技成果有哪些類型
科技成果可抄分為三種類型:襲(1)基礎理論成果,是指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領域取得的新發現、新學說,其成果的主要形式為科學論文、科學著作、原理性模型或發明專利等。(2)應用技術成果,是指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應用中取得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以及農業、生物新品種、礦產新品種和計算機軟體等。(3)軟科學成果,是指對科技政策、科技管理和科技活動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論、方法和觀點,其成果的主要形式為研究報告。
E. 研究成果到底有哪些形式
1、論文和專著2、自主研發的新產品原型3、自主開發的新技術4、發明專利5、實用新型專利6、外觀設計專利7、帶有技術參數的圖紙等8、基礎軟體9、應用軟體10、其他
F. 科研項目的成果形式具體有哪些
1、論文和專著
2、自主研發的新產品原型
3、自主開發的新技術
4、發明專利
5、實用內新型專利
6、外觀設計容專利
7、帶有技術參數的圖紙等
8、基礎軟體
9、應用軟體
10、其他
G. 項目的成果形式都有哪些種類
項目的成果形式的種類有:
1、學術論文
2、軟體
3、設計技術資料
4、實版用新型專利權
5、外觀設計專利
6、帶有技術參數的圖紙等
科技項目是指以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為內容而單獨立項的項目,其目的在於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出現的科學技術問題。不同的科技項目,根據其性質、實施范圍、運作特點有不同的分類。
科技成果根據其性質可分為三大類型:
1、基礎理論成果,是指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領域取得的新發現、新學說,其成果的主要形式為科學論文、科學著作、原理性模型或發明專利等。
2、應用技術成果,是指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應用中取得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以及農業、生物新品種、礦產新品種和計算機軟體等。
3、軟科學成果,是指對科技政策、科技管理和科技活動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論、方法和觀點,其成果的主要形式為研究報告。
H. 科研成果有哪些級別的如何劃分
科研成果評價
科研成果評價
指對科研成果的工作質量、學術水平、實際應用和成熟程度等予以客觀的、具體的、恰當的評價。這是科研成果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這是一項政策性和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它直接關繫到科研的發展方向和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以及經濟建設的發展。主要應從學術價值、經濟效果和社會影響三個方面進行評審。對不同類型的成果,要有不同的側重,但不能偏廢。對基礎研究成果,主要側重於學術價值;技術研究成果(應用研究印發展研究成果)應側重於經濟效果和社會影響。在成果具體評價上,必須堅持科學性、客觀性原則。體育科研成果有:體育科學理論成果、體育科學新技術成果、體育科學新產品成果、體育軟科學和體育信息成果,以及對已有科技成果的推廣與應用。分為理論性成果和應用性成果兩種形式。對前者通過評審的方式進行評價.對後者用鑒定的方式進行評價。體育科研的理論性成果,通常是以學術論文、研究報告或專著等形式表現出來的。這類成果佔有相當數量.但「可比性」較差,又缺乏一種相對檢驗的標尺,所以較難評審。對這類成果可以通過各種學術會議來宣讀論文,組織評審;組織專題報告,以答辯的形式進行評審;把論文上報本單位學術委員會,或通過本部門年度科研評獎工作進行評審;把材料寄給有關專業研究機構.或通過報刊編輯出版單位進行評審等。具體的評審方法有寫出評審意見、推薦宣讀、批准發表。投票表決、訂分評定等。在組織評審中要注意兩點;(1)參加評審者必須具有廣博和專深的知識,一般都是同行中有一定學術威望的專家或學者;(2)著重對成果在闡明某一現象、特徵和規律方面有無創見或突破做出評價,並衡量其提出納新概念、新建設、新理論、新體系等的深度和廣度。對純理論研究的成果,一般不應要求具有明確的近期應用效果,而對具有應用價值的理論性成果,則應對其實際應用的可行性和意義做出評價。體育科研的應用性成果,是指為解決某一技術問題而取得的具有一定創造性、先進性和應用價值的科研成果(包括基礎研究直接取得的應用性成果),例如研製的新儀器、新方法、新器械等。這類成果應採用科學簽訂的方式進行評價.目前大多是召開各種級別的技術鑒定會。在鑒定之前,一定要十分細致地做好准備工作:提供鑒定的報告、數據准確、說理清楚、論據充分;有關資料、樣品、圖紙齊全;審查討論時要實事求是。目前。有些單位不採用鑒定會而通過「運用檢驗法」或「個別通信評價法」做出鑒定,這是一種有益的探討和嘗試。
I. 研究成果是哪一種文獻類型
文獻類型的識別
檢索工具著錄的文獻來源,一般對摘錄的文獻類型不加明顯區別,需要檢索者自己辨別。其實,各種類型的文獻都具有一定的特徵,只要仔細觀察就不難辨別。
1)圖書:圖書的特徵除書名外,還有出版社、出版地、圖書的總頁數(PP),有時還有國際標准書號(ISBN)。
2)期刊:期刊的刊名除少數不縮寫外,多數都採用縮寫的方式。期刊是連續出版物,著錄有卷(Vol)、期(No)、頁數(P)和年號等,有的還著錄有國際標准刊號(ISBN),國內刊號為CN。
3)會議文獻:會議文獻的特徵:A.一般帶有會議特徵的詞,如Conference(會議)、Congress(大會、綜會);B.有主辦會議的機構特徵,如Society(團體)、Association(協會);C.有會議文獻類型的特徵,如Paper(論文)、Proceedings(會議錄)等。
4)專利文獻:有A.國別代號,如US表示美國,GB表示英國等;B.有專利號或公開號。
5)科技報告:A.一般有收集機構或編寫單位的代號,如PB(美國政府出版局),AD(美國軍事國防部門);B.有報告號,如AD-1~19999。
6)學位論文:有著者、學位名稱、論文篇名、頒發學位的單位名稱及地址、授予學位的年月等。
J. 研究報告的類型主要包括哪些
搜一下:分子式為C4H8O2,既能發生銀鏡反應,又能與金屬鈉反應的有機物有(不考慮立體異構)()A.4種B.5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