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春芳的科研成果
他先後承擔國家「八五」、全軍「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攻關課題23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8項、全軍科技大會二等獎1項、三等獎10項、四等獎8項;河南省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主編和參與編寫專著10部,發表論文170餘篇。先後榮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5次。
② 河南省科學技術信息研究院的工作成果
河南省科技期刊質量標准及評價方法研究
河南省科技文獻服務現代化建設專的研究
我省R&D投入及相關政策屬研究
跨世紀河南農業發展思路研究
河南省傳統產業高新技術改造戰略研究
鄭州市大中學在校生科學素養調查
民營科技型企業科教投入及發展研究
科技咨詢服務業經營方式及運行機制的研究
蘋果金紋細蛾發生規律及綜防技術研究
河南省政策法規信息計算機管理系統
網際網路上科技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研究
我省科技人才資源士度及比較研究
河南省貧困山區鄉鎮企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河南省科技專家庫系統的建立與研究
發展民營科技推動河南科技產業化
新型三維防火裝飾板的研製
企業技術創新對利枝咨詢服務需求的調研
河南省科技文獻電子閱覽室
SCI綜合指標統計研究
深基坑支護技術研究
科技查新科學化規范化研究與應用
河南省科技文獻集約化布局與開發利用研究
③ 河南科技成果鑒定書從哪裡辦
我們是在三門峽科技信息網——科技成果——科技獎勵申報相關表,下載了所有表格。
④ 河南省科技廳項目 如何查詢是否立項
請登錄河南科技廳網站.
在當地科技局查詢.
發改委查詢.
⑤ 河南中級職稱評審一定需要有科技成果嗎為什麼《評審簡表》是一二十份
不一定需要科技來成果的,平自時工作的業績就可以,當然有科技成果的最好的
評審剪標分數較多是因為在審核你的資料時,是很多人審核,不是一人,大家都要看你的資料的,不可能一份資料傳來傳去,這樣很麻煩,所以就會有很多分簡表,同時進行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滿意還請採納,謝謝
⑥ 河南有國家級科技成果評價機構嗎
河南省中創科技抄評價研究院是在國家政策指導和河南省有關部門批准成立的、專業從事於第三方科技成果評價的權威法人機構,研究院得到省市科技部門、教育部門的認可,研究院主要開展科技成果評價(原科技成果鑒定)、高新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技人才評估及對接等業務。
地址:鄭州市東風路豐慶路交叉口西北角瀚海海尚辦公室區
咨詢:趙老師18638559388
⑦ 在今年的河南省科技成果鑒定會上,河南油田研發的哪項成果被專家組定評為國際先進技術成果獎
親,在2015年9月29日河南省科技成果鑒定會上,河南油田研發的「油田井下智能注采工藝配套技術」和「春光區塊油氣成藏特徵及有利目標評價」兩項科研成果,被專家組定評為國際先進技術成果。期待採納哦!
⑧ 河南的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證書在哪裡查詢
經鑒定通過的科技成果,由組織鑒定單位頒發《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證書》。因此版需要在成果鑒定權證書的頒發單位對證書真偽予以鑒定。
為了加強科學技術成果(以下簡稱科技成果)鑒定工作的管理,正確判別科技成果的質量和水平,促進科技成果的完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加速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制定本辦法。
【方法】
會議鑒定:根據金融行業的特點全部採用的是會議鑒定。對鑒定項目進行現場考察、測試,經過討論答辯後對科技成果作出評價。具體要求如下:
會議鑒定的鑒定委員會由七至十五名同行專家組成了。聘請專家的要求是:專家必須學風嚴謹、具有高級技術職稱、專家不能是成果完成人。各行申請鑒定項目必須有鑒定委員會推薦人員名單一份與鑒定材料同時報科技司。
函審鑒定(依照國家科技成果鑒定辦法的規定進行),申請科技成果鑒定的項目應符合下列條件:
完成合同的約定或者計劃任務書規定的任務要求,項目已正式使用半年以上;
不存在科技成果完成單位或者人員名次排列異議和權屬方面的爭議;
技術資料齊全,並符合有關標准和規范;
⑨ 河南省科技創新成就有哪些
省科學院建於1958年,前身為中國科學院河南分院,是我省唯一的綜合性自然科學研究機構,目前已發展成為全國規模較大、科研開發實力較強的省級科學院之一。據介紹,「十五」以來,省科學院共取得科技成果和授權發明專利289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92項,今年對經濟社會發展科技貢獻值達55億元。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顯著提高。通過重大科技專項的實施,解決了一批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難題,使特高壓輸變電裝備、礦山裝備、超硬材料、多晶硅、盾構、生物疫苗、鋰離子電池等產業的技術水平達到了國內領先或先進,有力促進了這些產業的發展。「十一五」期間,河南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實現年均增長20%左右,高於同期工業增長速度6個百分點左右。「十一五」期間,全省共培育農作物新品種494個,其中國家審定新品種78個。培育的小麥新品種「鄭麥9023」、玉米新品種「鄭單958」連續多年位居我國小麥、玉米推廣面積第一位,並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近期,新培育的小麥新品種「百農矮抗58」、「鄭麥366」和玉米新品種「浚單20」又成為新一代主導品種,「百農矮抗58」推廣面積已躍居全國第一。小麥品種已從過去的8-10年更換一代提升到4-5年更換一代,小麥良種對小麥生產的科技貢獻率達40%以上,位居全國首位。
重大科技專項成為科技工作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