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重慶市教學成果獎

重慶市教學成果獎

發布時間:2021-06-30 00:43:21

㈠ 倪志安的獲得獎項

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與方法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與方法論研究。主持完成國家及省部級課題10餘項。在《哲學研究》等重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 90餘篇;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具有創新性學術著作8部,其他專著教材10部。獲重慶市、四川省人民政府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獲重慶市人民政府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有近20篇論文為《哲學原理》《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校文科學報文摘》等全文轉載或摘要推介。其生平業績載入《中國社會科學家大詞典(英文版)》《中國當代知名學者詞典》《中華百年人物篇·現代卷》《世界名人錄(第六卷)》等大型權威辭書。

㈡ 重慶市沙坪壩區兒童藝術學校的教學成果

秉承「文化是基礎,藝術是特色」的辦學宗旨,堅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教改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質量,學校承擔了國家級教改科研課題兩個,市級教改課題兩個,區教改課題兩個,教育教學、教改科研力量雄厚,英語教學富有特色,居全市前列。歷年來我校參加區中心片畢業考試,學生成績列全區前茅。學校擁有藝術專業教師16名,(其中外聘重慶市藝術骨幹教師6名),曾多次承辦市、區各級高規格文藝演出,舞蹈《小花的夢》獲全國群星獎金獎,《荷塘歡歌》獲全國銀獎,學生的美術作品獲全國蒲公英金獎

㈢ 重慶市教育事業「十二五」規劃的發展環境

「十一五」時期,市委、市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堅持教育統籌兼顧、堅持教育改革創新、堅持推進教育公平、堅持教育服務方向,推動教育事業實現了歷史性重大跨越。學前教育幼兒在園總數增長32%,每10萬人口幼兒在園總數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居西部第二。「兩基」人口覆蓋率達到100%,小學升學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居西部第一。突破高中階段瓶頸,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學校的比例達到90%,居西部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0%,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每10萬人口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數,居西部第二;重慶大學城「五個一體化」建設成效凸顯,成為重慶高等教育的亮點。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年,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2.8年,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居西部第二。全市90%的基礎研究由在渝高校領銜承擔,70%的創新成果由在渝高校完成。在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重慶高校獲獎成果實現歷史性突破。教育在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提高市民素質、推進文化傳承、科技創新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加快落實「314」總體部署提供了強有力支撐,為重慶「十二五」教育改革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重慶教育改革發展開創了「西部區位、直轄境界、中國水平、世界眼光」的新局面。
表1 重慶市教育事業「十一五」主要成就表 分 類 主 要 指 標 2005年 2010年 「十一五」
變化情況 全 市 在校生數(萬人) 580.80 609.03 28.23 其中:外國留學生(人) 489 4127 3638 學校數(萬所) 1.65 1.21 -0.44 教職工數(萬人) 32.67 36.26 3.59 其中:專任教師 26.06 29.70 3.64 人均受教育年限(年) 8.13 9.0 0.87 學前教育 在園人數(萬人) 53.63 70.87 17.24 幼兒園數(所) 3287 4105 818 專任教師數(萬人) 1.32 2.00 0.68 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 64.0 70.9 6.9 義務教育 「兩基」覆蓋率(%) 97.64 100 2.36 在校生數(萬人) 386.35 328.11 -58.24 義務教育 學校數(所) 10695 6549 -4146 其中:普通小學 9558 5544 -4014 普通初中 1137 1005 -132 專任教師數(萬人) 18.25 19.32 1.07 其中:普通小學 11.43 11.61 0.18 普通初中 6.82 7.71 0.89 小學入學率(%) 99.9 99.94 0.04 初中入學率(%) 97.12 99.06 1.94 義務教育鞏固率(%) 81.4 88.1 6.7 高中教育階段 學校數(所) 655 516 -139 其中:普通高中 277 268 -9 中等職業學校 378 248 -130 專任教師數(萬人) 4.08 5.03 0.95 其中:普通高中 2.58 3.22 0.64 中等職業學校 1.50 1.81 0.31 在校生數(萬人) 85 116 31 其中:普通高中 48 63 15 中等職業學校 37 53 16 毛入學率(%) 60.1 80.0 19.9 初中畢業升入高中階段比例(%) 81.32 90.3 8.98 高等教育 普通高校數(所) 45 56 11 其中:本科院校 22 22 0 專科院校 20 31 11 在渝軍隊院校 3 3 0 專任教師數(萬人) 2.22 3.21 0.99 在校生總規模(萬人) 50.2 76 25.8 其中:研究生 2.44 4.31 1.87 普通本專科 33.36 52.27 18.91 成人本專科 10.22 12.41 2.19 毛入學率(%) 20 30 10 繼續教育 從業人員繼續教育(萬人次) 204 260 56 特殊教育 適齡殘疾青少年入學率(%) 80 90 10 在校生數(萬人) 1.25 1.45 0.2 民辦教育
(在全市各級
教育中) 學校數(所) 2356 3392 1036 其中:幼兒園 1794 3111 1317 普通小學 302 125 -177 普通初中 128 60 -68 普通高中 16 19 3 中等職業學校 103 60 -43 高等學校 13 17 4 專任教師數(萬人) 1.61 3.1 1.49 其中:幼兒園 0.59 1.47 0.88 普通小學 0.23 0.21 -0.02 普通初中 0.26 0.43 0.17 普通高中 中等職業學校 0.23 0.38 0.15 高等學校 0.30 0.61 0.31 在校生數(萬人) 42.40 68.04 25.64 其中:幼兒園 16.58 35.06 18.48 普通小學 8.40 4.71 -3.69 普通初中 4.58 6.64 2.06 普通高中 1.02 2.37 1.35 中等職業學校 6.87 8.81 1.94 高等學校 4.95 10.45 5.5 佔全市在校生總數比例(%) 7.5 11.2 3.7 到2015年,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達80%,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學校比例達98%,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40%。基本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國際化,基本建成西部地區教育高地和長江上游地區教育中心,建成國家統籌城鄉教育綜合改革示範區。
――形成按規律舉辦學校、管理學校、評價學校、服務學校的良好風尚。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具有巴渝風格的學校。
――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全社會積極參與,不同區域、不同層次、不同類別教育協調發展的格局。基本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教育需求。
――形成比較完備的城鄉教育一體化、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國際化標准和評價體系。基本實現區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化。城鄉教育一體化、教育現代化、教育國際化水平處於西部地區前列。
――形成比較合理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得到保障。
――形成各類教育協調發展的局面。加快發展學前教育,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多樣化發展普通高中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內涵發展高等教育,積極發展繼續教育,全面提升教育發展水平。
――形成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造就一批教學名家、名師和學科、專業、課程等教學領軍人才。
――形成全社會關注、推進、實施教育改革的良好氛圍。國家級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教育制度創新取得新突破,教育體制機制更富活力。
――形成先進、高效、實用的教育信息化服務網路。教育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成為西部地區教育信息化示範區。
――形成更加開放的教育體系。教育的國際化水平顯著提高,初步建成西部地區重要的留學輸出地、來華留學目的城市和有影響力的區域教育交流合作中心。
――形成服務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支撐系統。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2年,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3.8年。教育對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不斷提高。
表2 重慶市教育事業和人力資源開發「十二五」主要目標表 分類 指 標 2010年 2012年 2015年 「十二五」
變化情況 學前
教育 在園人數(萬人) 71 89 99 28 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 70.9 75.0 80.0 9.1 義務
教育 在校生數(萬人) 328 338 352 24 其中:普通小學 200 224 246 46 普通初中 128 114 106 -22 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 88.1 90.0 95.0 6.9 高中
階段
教育 在校生數(萬人) 116 119 120 4 其中:普通高中教育 63 63 63 0 中等職業教育 53 56 57 4 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學校比例(%) 90 94 98 8 毛入學率(%) 80.0 85.0 87.0 7 高等
教育 在校生數(萬人) 80 90 105 25 毛入學率(%) 30.0 35.0 40.0 10 繼續
教育 從業人員繼續教育(萬人次) 260 300 350 90 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0 10.8 12.0 2 其中:受過高等教育比例(%) 11.8 14.5 21.0 9.2 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2.8 13.2 13.8 1 其中:受過高中階段教育及以上教育比例(%) 79 87 92 13

㈣ 段其昌的簡介

先後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重慶市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重慶市計算機應用成果二等獎3項、四川省優秀軟體二等獎1項、重慶市高等教育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重慶大學科技成果二等獎3項、重慶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重慶大學優秀教材獎1項、羅克韋爾自動化最佳教學實驗室獎(Award forOutstanding Teaching Performance in appreciation of the lab』s excellentcontribution to Rockwell Automation)、羅克韋爾自動化最佳實驗室主任獎(Award for BestLab Director In Appreciation of hi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RockwellAutomation)、Rockwell Automation Teacher Award等。

㈤ 重慶市教育評估院的領導

院長:龔春燕,男,研究員,特級教師,碩士生導師。重慶市政協委員,民進重慶市委常委。主要社會兼職有:重慶市人民政府兼職督學、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習科學研究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香港創新教育學會名譽會長、美國北美華人教育協會理事等。其著作入選教育部《中國特級教師文庫》和《教育家成長叢書》,創新學習案例入選人社部編撰的全國培訓教材。先後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創新學習論綱》等專著8部,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主編教育著作17部,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編《綜合實踐活動》等教材32冊,在《人民教育》等權威核心刊物發表論文10篇。主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辦等研究課題16項。有15項成果獲國家教育部、重慶市人民政府及重慶市教委獎勵。獲國家級、省部級多項榮譽稱號。
書記: 李麗,女,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社會兼職有:全國語文學習科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曾任中等師范學校書記、校長,高校人事處長、二級學院院長。先後主持承擔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獲四川省、重慶市政府哲社獎3項,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在《中國高等教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主編著作5部、參編教材多部。
副院長:沈軍,男,中共黨員,碩士,在讀博士,兼任重慶市教育學會教育評價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副秘書長和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先後擔任原萬縣地區教委師范科副科長、重慶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辦公室主任、重慶教育學院培訓部主任和黨院(外)辦副主任。3次被評為省部級先進教育工作者。承擔省部級課題2項,發表文章10多篇(核心刊物5篇),擔任《派往明天的教師》副主編,榮獲重慶市優秀教育著述成果一等獎。

㈥ 什麼叫教學成果獎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是國家在教學研究和實踐領域中頒授的最高獎項,每4年評審一次,獲獎項目需在教育教學理論及實踐中取得重大突破。

2013年已擴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包含基礎教育(含幼兒教育與特殊教育)、職業教育(含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獎勵等級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等級,授予相應的證書和獎金。

(6)重慶市教學成果獎擴展閱讀:

相關事件

1993年國家教委第二次獎勵了普通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成果。1994年3月,國務院發布《教學成果獎勵條例》。在高等學校中,形成了由國家法規所確定的,與科技「三項獎」所並行的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制度。

1987年開始,國家教委每四年進行一次高等學校國家級教材獎勵。原定於1996年進行的第三次國家級教材獎與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並軌」。1997年國家教委成果獎中有438項教材參加了評審,117項教材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13項教材獲得了一等獎。

第四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國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獎勵額度,對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分別給予8萬元、5萬元和2萬元的獎勵。學校在國家獎勵的基礎上將給予一定程度的配套獎勵。

㈦ 請問一下重慶交大哪個專業最好喲

下面幾個專業是重慶交大的名牌專業
土木工程專業:該專業是國內較早設立的以公路、橋梁工程為主的土木類本科專業之一。建校初期,學校設立了公路工程、橋梁工程等本科專業。該專業現設有橋梁工程、公路與城市道路、隧道與軌道交通工程、岩土與地下結構工程、建築結構工程5個專業方向,培養以公路、橋梁、隧道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為主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該專業依託的學科基礎有「橋梁與隧道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等4個重慶市重點學科、「橋梁與隧道工程」和「道路與鐵道工程」2個博士點及「土木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有交通部「橋梁結構工程交通行業重點實驗室」,「結構工程」、「山區道路建設與維護技術」2個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及「山區橋梁結構與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個專業基礎和專業課實驗室(中心)。該專業依託的重點學科在大跨徑拱橋設計與施工控制、長大隧道施工控制、橋梁新結構與新工藝、舊危橋加固改造等方面形成了顯著的特色與優勢,許多成果編入國家行業規范。該專業現有師資96人,其中教授23人(博士生導師15人)、副教授33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3人,重慶市「名師獎」獲得者1人,「振興重慶爭光貢獻獎」獲得者1人,「重慶直轄10周年建設功臣」1人,「重慶市十大傑出青年」1人,重慶市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9人,重慶市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10人。該專業始終重視發揮科研對本科教學的促進作用,注重實踐教學體系建設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每年舉辦的「橋模、建模及承重大賽」都成為校園科技活動的亮點,畢業生受到社會廣泛贊譽,大批畢業生已成為西部地區交通行業的學術、技術帶頭人及高層管理人員。「橋梁工程」、「工程測量學」、「鋼結構」和「隧道工程」課程為重慶市精品課程,「橋梁工程」是重慶市推薦的國家精品課程建設課程,出版省部級優秀教材2部,《橋梁工程》、《橋梁工程式控制制》、《公路小橋涵勘測設計》等5部教材被列為「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中國工程院鄭皆連院士為該專業1965屆畢業生,是原交通部10所高等院校培養出的唯一一名院士。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專業:該專業是國內較早設立的港口航道專業,從建校初期的水道與港口水工建築專業發展而來。該專業依託的學科基礎有重慶市重點學科和博士學位授權點「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教育部與重慶市共建重點實驗室「水利水運工程實驗室」和一級學科碩士點「水利工程」,擁有「重慶市高校水工建築物健康診斷技術與設備工程研究中心」和「重慶市航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擁有原直屬交通部的西南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有目前國內高校中規模最大的港口航道實驗基地,實驗廳(室)面積1.8萬平方米,試驗場4.0萬平方米。該專業依託的重點學科成果豐碩,完成的航道整治、港口、水電站、樞紐工程研究,涉及西南地區幾乎所有通航河流或相關工程。該專業現有師資3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人,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有「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重慶市「名師獎」獲得者1人,重慶市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重慶市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3人。韓其為和梁應辰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為該專業特聘教授。該專業充分利用學科資源優勢,不斷優化課程體系與實踐教學體系,畢業生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近年來,該專業教師獲各級教學成果獎10餘項,編寫國家統編專業教材10部,「港口工程學」和「航道工程學」被評為重慶市精品課程,「港口工程學」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
交通運輸專業:該專業設立於1982年,緊密結合交通運輸的發展特點與社會需求,不斷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強調基礎理論,加強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培養社會急需的汽車運用與服務、交通運輸管理與物流方向的技術及管理人才。該專業依託的學科基礎有重慶市重點學科「載運工具運用工程」和一級學科碩士點「交通運輸工程」,擁有重慶市重點實驗室「交通運輸工程實驗室」,現有教育部高等學校交通運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及公路運輸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副主任1人。近5年,該專業在校生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得20餘項獎勵。該專業學生綜合素質高,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畢業生多數已經成為西南地區運輸行業、道路運輸管理部門、汽車檢測與營銷企事業單位的技術骨幹或主要領導。該專業現有師資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重慶市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近年來完成各類教改和重點課程建設項目10項,編寫國家統編專業教材7部。我校交通運輸工程一級學科在2009年評估中取得排名全國第十二的好成績,進一步提升了我校該學科在全國的聲譽和影響力。
工程管理專業:該專業設立於1984年,以重慶市重點學科及一級學科碩士點「管理科學與工程」、重慶市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西部交通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為依託,以工程項目建設管理、高等級公路運營管理和工程造價管理為特色,構建了注重理工基礎和管理實際能力的人才培養體系。該專業現有師資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交通部「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1人,重慶市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3人,重慶市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及資助人員3人。該專業很多專業教師都具有豐富的工程項目管理經驗,擁有造價工程師、監理工程師、建造師或咨詢師職業資格。專業實驗室「工程管理模擬實驗室」主要應用軟體與市場同步,與企業應用對接。近年來,「工程項目管理」被評為重慶市精品課程,建成校級精品課程和重點課程16門;完成各類教學改革項目8項,獲重慶市教學成果獎1項;擔任了工程管理交通土建管理普通本科教材主任委員單位,出版教材14部,包括主編國家規劃教材2部。

㈧ 安世全的獲獎情況

安世全教授作為主要完成人,成果《立足行業 服務地方 突出特色,培養「專業+信息技術」人才》,2009年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成果《「紅岩網校」素質教育大平台建設與創新》,2009年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成果《以信息科學技術為特色,培養多樣化人才的研究與實踐》,獲得重慶市2008年教學成果一等獎;成果《教學管理:困境與超越》,2010年獲得重慶市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成果《「質量工程」實施體系的構建與創新》,獲得重慶市2008年教學成果二等獎;成果《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與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獲得重慶市2004年教學成果三等獎;成果《深化工科數學教學改革 培養信息科學創造型人才》獲得重慶市2000年教學成果二等獎。近五年,共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2項、市級教學成果獎4項、省級科技成果1項。

㈨ 黃希庭的獲獎情況

2006年12月14日,《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的編制》(黃希庭、張志傑)獲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2006年12月30日,《當代中國青年價值觀研究》(黃希庭、鄭涌)獲重慶市第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005年12月12日,黃希庭教授指導的博士學位論文《小學兒童數學學習策略的發展與加工機制研究》榮獲2005年「重慶移動通信杯」優秀學位論文獎;
2005年10月31日,黃希庭教授指導的博士學位論文《小學兒童數學學習策略的發展與加工機制研究》榮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2005年,指導的博士後郭秀艷被評為重慶市優秀博士後;
2004年12月20日,黃希庭、鄭涌等主編:《當代中國大學生心理特點與教育》(專著)獲重慶市首屆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優秀成果獎;
2004年4月12日,黃希庭教授指導的博士學位論文《中學生物理問題解決的表徵差異及其成因探析》榮獲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市學位委員會頒發的「重慶移動通信杯」優秀學位論文獎;
2003年7月3日,《當代中國大學生心理特點與教育》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心理學二等獎,教社政證字(2003)第168號;
2003年4月21日,《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的編制》獲重慶市人民政府重慶市第三次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重社科編號032;
2002年10月8日,《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咨詢》(教材)(黃希庭、鄭涌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獲200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高函[2002]22號教育部關於公布200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評獎結果的通知), 2002年獲西南師范大學第四屆校級優秀教材一等獎;
2002年,《人格心理學》獲西南師范大學第四屆校級優秀教材一等獎。
2002年,《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的編制》(黃希庭、張志傑)獲重慶市第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1年12月1日獲西南師范大學第七屆「挑戰懷」競賽優秀指導教師;
2001年12月,面向21世紀高師公共課心理學教學內容和課程教學改革(黃希庭、郭亨傑、張承芬、盧家楣、陳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證書號:2001454;
2001年3月,《當代中國大學生心理特點與教育》(專著)(黃希庭,鄭涌等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獲重慶市第二次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2001年12月1日,《面向21世紀高師公共課心理學教學內容和課程教學改革》(黃希庭、陳紅、陳傳鋒、鄭涌),獲重慶市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證書編號:20001002(4-2);
1998年12月10日,《當代中國青年價值觀與教育》(黃希庭 ,張進輔,李紅等著)(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獲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第三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證書編號:教社政證字(1998)第31號;
1997年,《加強研究生的教學改革,促進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的發展》(黃希庭、張慶林、張進輔、邱玉輝、程昌倫)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1995年12月30日,《心理學導論》(黃希庭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獲國家教委第三屆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
1993年,《中國大網路全書心理學卷》(「心理學研究方法分冊」,黃希庭副主編)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頒發的在編纂出版《中國大網路全書》工作中作出重要貢獻表彰;
1992年,《人生心理咨詢手冊》(黃希庭主編)(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獲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三等獎,1991年獲河北省優秀圖書二等獎;
1988年1月27日,《心理學》(黃希庭參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獲國家教委第一屆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
1988年1月27日,《普通心理學》(黃希庭著)(甘肅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獲國家教委第一屆普通高等學校教材二等獎。

閱讀全文

與重慶市教學成果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