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村宅基地是都可以買賣和轉讓
不能。買賣宅基地違法。
《土地管理法》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專者以其屬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也就是說,買賣土地是違法的,那麼,如何理解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呢?
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定,依法改變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因依法轉讓地上建築物、構築物等附著物導致土地使用權轉移的,必須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變更登記申請,由原土地登記機關依法進行土地所有權、使用權變更登記。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的變更,自變更登記之日起生效。
由上可知,因依法轉讓地上建築物、構築物等附著物導致土地使用權轉移,這種情況下就可看作是土地使用權的依法轉讓。比如,因依法買賣農村自建房導致宅基地使用權轉移,就是宅基地使用權的依法轉讓。不過,因宅基地使用權的權利主體比較特殊,只能是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所以,農村自建房買賣只能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進行。
2. 在常州武進區外地人可以購買自建房嗎
建議自建房還是別買
自建房屬於小產權房(沒有國家發放的土地使用證),是不允許買賣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而農村宅基地屬集體所有,村民對宅基地也只有享有使用權,農民將房屋賣給城市居民的買賣行為不能受到法律的認可與保護,也就不能辦理土地使用證、房產證、契稅證等合法手續。
另外,購房後如果遇到國家征地拆遷,由於小產權房沒有國家認可的合法產權,購房人並非合法的產權人,所以其很可能無法得到對產權進行的拆遷補償,而作為實際使用人所得到的拆遷補償與產權補償相比是微乎其微的。。
3. 農村自建房過戶需要什麼手續
自建房過戶需要哪些材料
去辦理房屋過戶手續需要原房主夫妻雙方到場:帶上身份證、戶口本、房證(沒有房證的帶村集體開具的轉讓證明)、契證、結婚證(單身的需要單身證明)買的人只要帶上身份證就可以申請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登記申請書;
2、申請人身份證明;
3、房屋所有權證書或者房地產權證書;
4、證明房屋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材料;可以是買賣合同、互換合同、贈與合同、受遺贈證明、繼承證明、分割協議、合並協議、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委員會生效的法律文書,或者其他證明房屋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材料。
5、其他必要材料。
自建房過戶需要哪些材料,自建房過戶流程是怎樣的
二、自建房過戶流程是怎樣的
按照以下流程辦理農村自建房的轉讓手續:
1、首先需由轉讓方向村集體提出轉讓申請,徵得同意後,並請求村集體開具轉讓證明。
2、轉讓雙方簽訂合法的轉讓合同。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才能保障轉讓手續的順利進行。
3、簽訂完合同之後,轉讓雙方就前往當地的土地管理部門辦理宅基地以及自建房過戶手續,辦理完成即可完成轉讓。
4. 我有一套農村自建房,轉讓給非本村村民快兩年了,現在想通過法律途徑
賣給人家了又反悔,不道德。贏的可能性小
5. 農村自建房過戶的問題
承人,只要攜帶相關的抄材料,就可以到房管局直接辦理繼承過戶。下面小編詳細介紹一下農村房子買賣過戶的辦理流程。
1、農村房子辦理過戶時,首先要經過村民和村委會的同意,提交村委會授權同意的證明材料。
2、房子的買賣雙方提前簽好合同,帶好身份證、房產證、戶口本、買賣合同以及村委會證明到房管部,申請測繪圖。
3、拿到測繪圖後,就要申請評估,拿到評估報告。
4、帶齊材料,到稅務部門繳納費用,審核通過後稅務部門出具證明。
5、拿到證明後就可以到房管部門申請辦理,房管部門審核通過後就可以繳費領取新證件了。
6. 買的農村自建房如何進行過戶
與一般房產過戶手續是一樣,農村自建房過戶基本程序是:簽買賣合同、遞件、交稅、完稅過戶、領證。不同地區有時程序不同,比如有可能先交稅再遞件。
一、簽買賣合同
簽買賣合同是指:買賣雙方連同中介方(如果有的話),就房產價格、交樓方式、付款方式等的協商簽合同。
二、遞件
遞件是指:買賣雙方本人帶相關資料去房管局申請房產轉移登記。買方帶身份證原件。如貸款要首套房證明等還要按房管局要求先到相關部門開具。賣方帶身份證、房產證、房產原相關稅費票等原件。交房管局買賣合同可以用房管局版本到房管局後再簽。(大城市有很多已實行網簽的,就是在網上先申請預受理號和填表,再遞件,免得你在房管局排隊)
三、交稅
交稅是指:房管局收件後,按其要求時間到相關稅局部門交納各種稅費。買賣雙方各自帶身份證原件交各自的稅費。
四、完稅過戶
完稅過戶是指:買賣雙方交納各自稅費後,雙方一起帶身份證和各自交稅費的全部稅票單據,到房管局審察確認已完稅,完成領取過戶回執。
五、領證
領證是指:買方按過時間,帶身份證和過戶回執到房管局領取新房產證。
最後一點需要注意的是能不能過戶得看買家符不符合條件.一般只有同一村的農村村民才有資格來買農村自建房,其他人都無法辦理過戶.因為農村土地集體所有,使用權只有那個村的村民才有資格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