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形容科技成果的特點

形容科技成果的特點

發布時間:2021-06-29 22:04:35

1. 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哪些特點

現代科研組織是根據科學技術發展的特點,把人力、資金和設備科學地結合在一起,建立的科學研究的最佳結構。現代科研組織結構,可以有效地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它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新型的科研組織結構和科研手段、科技信息的公用化。新型科研組織的結構包括:跨學科綜合研究組織結構、矩陣式組織結構、彈性組織結構。

跨學科綜合研究組織結構,是針對綜合性的科技領域、工程技術項目或長期的跨學科的研究任務,把有關的專業人員集中起來,建立綜合性的研究中心,技術開發中心,研究院、所或研究室。這種組織形式有利於促進各學科之間的交流、滲透、移植,形成新的觀點、方法與技術,開拓新的技術領域。

矩陣式組織結構,是在傳統的科研組織形式上發展起來的。傳統的科研組織有兩種形式,即按學科和專業組織科研機構,以及按產品和任務建立科研機構。矩陣式組織結構打破了傳統的限制,將按學科專業與按產品任務的建製作綜合考慮,採用縱向與橫向相結合的辦法,處理專業與任務之間的關系。在科研機構內,根據學科和專業建立研究室(組),以利於積累專業資料,培養專業人才;在承擔綜合性任務和研製產品時,把不同專業的人員重新組合,形成專題協作組。縱向是專業研究和職能部門的指揮線,橫向是項目研究的指揮線,縱橫交叉形成矩陣。這種形式能較好地適應綜合性的課題任務,有利於出成果、出人才。

現代科研組織的彈性結構,是為了學科發展的需要和完成不同性質的任務,更充分地發揮科技人員的創造性,對人員、設備、資金、組織形式等,適時進行調整和組合,為科技人員的合理流動和學術交流創造了條件,以求得科研工作的最大效益。

現代科研工作是以高明新技術實驗設備、檢測計量儀器以及大量的最新科技信息為基礎的。為了提高它們的利用率,就需要實現共用性的科研手段和科技信息的公用性。因此,必須建立各類實驗中心、測試中心、計算中心、數據中心、信息中心等開展專項技術服務的組織機構。

以地區性計算中心為例,它可提供的服務一般有:1)為本地區提供大、中型通用計算機的使用時間;2)為用戶編制不同類型的應用軟體;3)與信息部門合作,為信息服務提供技術手段;4)為本地區培訓計算機使用、維護和管理人員。

大型科研設備和科技信息公用化的優點是:1)實行集中管理與開放使用,便於提高設備和信息的利用率;2)實驗儀器配套,實驗人員專業化,能保證實驗數據准確和實驗工作質量;3)科技服務工作專業化,可減輕科技人員的負擔,提高科研效率;4)可節省各部門裝備科研設備的資金,有利科研設備的更新換代。

2. 形容科技的 詞語

深奧的
嚴謹的
神奇的
先進的
前沿的
高端的
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瞬息萬變、一日千里、日臻完美
、精益求精、技術精湛、鬼斧神工、精妙絕倫、

3. 形容「科研成果很多」的成語有哪些

碩果累累、滿載而歸、結實累累、數不勝數、不勝枚舉
一、碩果累累 [ shuò guǒ léi léi ]
【解釋】:本義是指秋天豐收時樹上的果實茂盛的樣子。現在常引申為某人的作品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出處】:霍達《補天裂》第十三章:七百年來,子孫不息,人才輩出,歷代科舉,碩果累累。
二、滿載而歸 [ mǎn zài ér guī ]

【解釋】:載:裝載;歸:回來。裝得滿滿地回來。形容收獲很大。
【出自】:明·李贄《焚書·又焦弱侯》:「然林汝寧向者三任,彼無一任不往,往必滿載而歸。」
【譯文】:然而汝寧林知府剛才三任,他沒有一任不去,去了一定會滿載而歸
三、結實累累 [ jiē shí léi léi ]
【解釋】:形容果樹上結的果子很多。
【出自】:畢璞《第一次真好》中的句子:我是個生長在都市,從來不曾享受過田園生活的俗子。除了木瓜樹以外,所有結實累累的果樹,都只能夠在圖畫、照片、電視和電影中看到。今天第一次看到這棵果實如此豐碩的柚子樹,霎時間,心頭充滿了喜悅與新奇。
四、數不勝數 [ shǔ bù shèng shǔ ]

【解釋】:數:計算。數都數不過來。形容數量極多,很難計算。
【出自】:郁達夫《方岩記靜》:「類似這樣的奇跡靈異,還數不勝數,所以一年四季,方岩香火不絕,而尤以春秋為盛。」
五、不勝枚舉 [ bù shèng méi jǔ ]

【解釋】:勝:盡;枚:個。不能一個個地列舉出來。形容數量很多。
【出自】:宋·王楙《野客叢書·俗語有所自》:「似此等語,不可枚舉。」
【譯文】:似乎這些話,不能一個個地列舉出。

4. 科技革命的基本特點有哪些

1、科技革命不僅涌現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縮短了知識變為物質財富的過程。

2、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之間相互滲透,一種技術的發展引起好幾種技術革命。

3、新技術成為社會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各種因素中,科技進步所佔的比重不斷上升。

科技革命是對科學技術進行全面的、根本性變革。近代歷史上發生過三次重大的科技革命。18世紀末,蒸氣機的發明和使用,引起了第一次科技革命。

(4)形容科技成果的特點擴展閱讀:

第四次科技革命(20世紀後期)依據曾邦哲的觀點,以系統科學的興起到系統生物科學的形成為標志,系統科學、計算機科學、納米科學與生命科學的理論與技術整合,形成系統生物科學與技術體系。

包括系統生物學與合成生物學、系統遺傳學與系統生物工程、系統醫學與系統生物技術等學科體系,將導致的是轉化醫學、生物工業的產業革命。

發展新能源被看成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任務。從戰略的眼光來看,新能源本身就是一個經濟發展方向,促進新能源經濟的發展,可以推進能源結構乃至經濟結構的轉變,對國民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5. 簡述新科技有哪幾個特點

對於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點,學者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胡才珍認為,與第二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呈現出許多鮮明特點:一是科學技術本身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科技產品的結構越來越復雜、精密;二是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越來越短,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越來越快;三是這次科技革命的內容極為豐富,而且聯系密切,形成了一個群體形式;四是科學技術的社會化趨勢大為增強;五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形成的新的技術能力,對人類社會產生了空前巨大而深刻的影響。[6]

張象認為,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技術群體化、科技社會化和發展進程高速化這三大突出特點。[7]

卞春元認為,與以往的技術革命相比,第三次技術革命具有如下特徵:即技術科學化、技術群體化、技術智能化、高技術化和技術產業化。[8]

劉大椿、馬書春認為,現代科技革命具有兩大突出特點:一是科學進步與技術開發緊密地結合;二是科學與技術的結合在生產中得以產業化,從而對生產力進行改造,使生產力發生根本變革。[9]

於德惠、趙一明認為,「軍帶民」,即軍事技術率先突破,而後帶動民用技術,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特徵。

6. 形容科技的詞語都有哪些

形容科技的詞語有:

1、日新月異[ rì xīn yuè yì ]

釋義:每天每月都有新的變化。形容發展、進步很快。例:祖國的面貌~。

出處: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例句:今的科技水平發展之快可謂日新月異。

2、一日千里[ yī rì qiān lǐ ]

釋義:《史記·秦本紀》:「造父為繆王御,長驅歸周,一日千里以救亂。」 原形容馬跑得很快。後比喻進步或發展極快。

出處:《莊子·秋水》:「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

例句:黨的正確路線的指引下,我國工農業生產正~地向前發展。

3、蒸蒸日上[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

釋義:形容事物天天向上發展。例:我們的祖國~。蒸蒸:上升和興盛的樣子。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調度有方;還怕不蒸蒸日上嗎?」

例句: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生氣勃勃,~。

4、如日方升[ rú rì fāng shēng ]

釋義:像太陽剛剛升起來一樣。比喻新生事物有廣闊的發展前途和強大的生命力。

出處: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

例句:們青年一代~,有著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前途。

5、欣欣向榮 xīn xīn xiàng róng ]

釋義:容草木長勢繁盛。晉陶潛《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 後比喻事業蓬勃發展,興旺昌盛。

出處:晉·陶淵明《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例句: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蒸蒸日上。

7. 形容「高科技」的成語有哪些

百煉成鋼、日新月異、與日俱進、突飛猛進、精益求精、突飛猛進、瞬息萬變、日臻完美 、精益求精、鬼斧神工。

8. 形容科技發達的成語

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瞬息萬變、一日千里、日臻完美 、精益求精、 技術精湛、鬼斧神工、精妙絕倫、嘆為觀止、出類拔萃、卓有成效

9. 教科研成果的特點

1)具有研究價值。
通過課題的研究,有利於提高教回師素質,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有利於促進學生的答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有利於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
2)具有科學性。
主要體現在課題的指導思想和研究目的明確,理論科學合理,事實真實充分,有實踐基礎和理論基礎。
3)具有創新性。
課題反映新的內容,反映時代特點,反映新的視角,應用新的研究方法,是沒有做過或做過卻未能解決的問題。
4)具有可行性。
課題是否具備進行研究的主觀與客觀的條件。
主觀條件是指研究者本人所具有的理論水平、知識、能力、專長、經驗、基礎,對課題的理解程度、興趣、資料掌握的是否深入和廣泛。
客觀條件是指課題研究所必須的資料、設備、人員、時間、經費以及領導支持程度等因素。

10. 科學技術有哪些特點

現代科研組織是根據科學技術發展的特點,把人力、資金和設備科學地結合在一起,建立的科學研究的最佳結構.現代科研組織結構,可以有效地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它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新型的科研組織結構和科研手段、科技信息的公用化.新型科研組織的結構包括:跨學科綜合研究組織結構、矩陣式組織結構、彈性組織結構.
跨學科綜合研究組織結構,是針對綜合性的科技領域、工程技術項目或長期的跨學科的研究任務,把有關的專業人員集中起來,建立綜合性的研究中心,技術開發中心,研究院、所或研究室.這種組織形式有利於促進各學科之間的交流、滲透、移植,形成新的觀點、方法與技術,開拓新的技術領域.
矩陣式組織結構,是在傳統的科研組織形式上發展起來的.傳統的科研組織有兩種形式,即按學科和專業組織科研機構,以及按產品和任務建立科研機構.矩陣式組織結構打破了傳統的限制,將按學科專業與按產品任務的建製作綜合考慮,採用縱向與橫向相結合的辦法,處理專業與任務之間的關系.在科研機構內,根據學科和專業建立研究室(組),以利於積累專業資料,培養專業人才;在承擔綜合性任務和研製產品時,把不同專業的人員重新組合,形成專題協作組.縱向是專業研究和職能部門的指揮線,橫向是項目研究的指揮線,縱橫交叉形成矩陣.這種形式能較好地適應綜合性的課題任務,有利於出成果、出人才.
現代科研組織的彈性結構,是為了學科發展的需要和完成不同性質的任務,更充分地發揮科技人員的創造性,對人員、設備、資金、組織形式等,適時進行調整和組合,為科技人員的合理流動和學術交流創造了條件,以求得科研工作的最大效益.
現代科研工作是以高明新技術實驗設備、檢測計量儀器以及大量的最新科技信息為基礎的.為了提高它們的利用率,就需要實現共用性的科研手段和科技信息的公用性.因此,必須建立各類實驗中心、測試中心、計算中心、數據中心、信息中心等開展專項技術服務的組織機構.
以地區性計算中心為例,它可提供的服務一般有:1)為本地區提供大、中型通用計算機的使用時間;2)為用戶編制不同類型的應用軟體;3)與信息部門合作,為信息服務提供技術手段;4)為本地區培訓計算機使用、維護和管理人員.
大型科研設備和科技信息公用化的優點是:1)實行集中管理與開放使用,便於提高設備和信息的利用率;2)實驗儀器配套,實驗人員專業化,能保證實驗數據准確和實驗工作質量;3)科技服務工作專業化,可減輕科技人員的負擔,提高科研效率;4)可節省各部門裝備科研設備的資金,有利科研設備的更新換代.

閱讀全文

與形容科技成果的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