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期研究報告 開展對聯教育活動,弘揚傳統文化
原定主成果形式 論文校本課程教材等課題進展情況 2006年9月四中《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課題組成立後,課題組全體老師認真學習研究計劃和相關材料,明確本課題研究的內容,討論、確定子課題,制定課題實施方案。在課題組全體老師的努力下,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實踐、論證、研究,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修整課題方案,對課題進行不斷完善。自2007年以來,我課題組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挖掘課程資源,緊緊抓住新課程改革的契機,在校園文化探究活動中,以獨特的視角關注對聯,充分開發對聯這一課程資源,開展了對聯教育活動。對聯教育活動滿足了學生個體的不同需要。拓寬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傳承和發揚了對聯文化這一民族精粹和國之瑰寶,促進了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這也是我校開發校本課程資源的一次有益嘗試。 2007年初,我課題組成員給學生舉辦了對聯專題講座,在講座中語文教師就對聯的由來、發展、特點、種類等,與學生進行了互動性的交流探討,並通過對聯故事、趣聯賞析、小試身手等環節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對聯、喜歡對聯。這次對聯知識講座,豐富和拓展了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交流中了解對聯的特點,進一步掌握對聯知識,學會了品味對聯的形式與內容之美,增加學生的語言材料的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對聯知識在校園的普及激發了學生學習和研究對聯的興趣,學生越來越關注對聯知識,課余時間常常開設對聯小擂台。我校語文組教師還組織學生利用節假日時間搜集生活中的各種妙聯、趣聯集中展示,共同賞析。在學習對聯的濃厚氛圍影響下,不少學生選擇了「對聯」作為研究性學習的課題方向,比如2009屆學生黃巧媚、符彩妙、吳丹霞、韓文雅、幸偉、譚楊新等同學就選擇了「走近對聯」作為研究性學習的主題 。 2007、2008年元旦,在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我校開展了「班級元旦對聯評比」活動。對於此次活動,學生們的熱情空前高漲,興趣很高,學生們自己編聯,自己寫聯,內容豐富,字體多樣,展示了歐體風骨、柳體秀慧、顏體豐滿的不同風采,場面十分壯觀,呈現出精彩紛呈的景象。 2008年開始,我校語文組教師開始嘗試編寫關於對聯的校本教材,開發探究型課程《對聯天地》。此外,借著2008年底我校即將舉行50年校慶這個大好時機,我校組織了全校師生開展了「校慶征聯活動」,再一次激起了學生學習、研究、嘗試撰寫對聯的熱情。校本課程開發綱要:《對聯天地》課程名稱 對聯天地課程類型 學科特長類課程資源 新編學習對象 高一、高二學生規模預設 一個班 約60人學習時限 高二上學期 每周1學時 共10學時學習場地 多媒體教室 圖書館 海南省楹聯學會 海口名勝古跡 課程說明 中國傳統文化淵源流長,它給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古籍、博大精深的學問、光輝璀璨的思想、綿延亘古的歷史。從經史子集到典章文物,從幽深小巷的寸磚片瓦到深冢古墓里的吉光片羽,從洞天福地的名勝古跡到煙雨寺廟的悠遠鍾聲,我們無不感受到歷史給我們留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基因,在語言的長河中,對聯如同連理枝、並蒂蓮、比翼鳥一樣博得人們的喜愛。如果說對聯傳承了中國古典美的精華的話,那麼這種美應該是生生不息,代代傳承的。來吧,加入我們吧!讓我們在燦爛的中華文化長河中游弋、在浩瀚的傳統知識天空中翱翔…… 課程目標: 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了解對聯的特點,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感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字語言的感情。鍛煉學生收集、優化整合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和創作能力,積淀學生的文化功底,讓他們成為中華優秀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學習形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1、教師傳授、講解。 2、小組分工合作多渠道收集、優化整合信息。 3、交流討論、分享。 4、到海南省楹聯學會實地參觀、學習。 5、開設對聯小擂台。課程提綱概覽對聯的起源及發展對聯的主要特點字數相等內容相關詞性相當平仄相諧三、對聯相關知識 1、辨認上下聯的方法 2、橫批 3、聯腳 4、標點 5、對聯的常用辭格四、對聯種類 1、按其應用范圍分類 2、按其寫作方法及下下聯關系分類五、趣聯、名聯欣賞六、對聯故事七、身邊的對聯八、對聯擂台課程評價出勤聽課佔30%,作業及筆試佔30%,實踐調查佔40%。評價等級為優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等。 舉辦對聯專題講座、開展「班級元旦對聯評比」活動、編寫校本教材《對聯天地》、開展「校慶征聯活動」等一系列活動為學生學習對聯構建了開放的環境,提供了多渠道、多層面的實踐學習和鍛煉機會,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創造機會讓老師和學生共同來學習研究對聯,開展了「校慶征聯活動」給師生帶來了實踐的機會,也為師生們搭建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挖掘了師生的個性潛能優勢,促進了學生個性和諧全面的發展。階段性成果及應用 1、《花 正 開――開展對聯教育活動的實踐和探索》論文榮獲中央科教所「十一五」重點科研課題《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2008年度科教研成果二等獎 2、編寫校本教材《對聯天地》 3、對聯講座 4、班級元旦對聯大賽 5、學生對聯小擂台下一階段工作安排 工 作 內 容 責任人 完成時間 完善校本教材《對聯天地》 開設校本課程《對聯天地》 收集對聯興趣小組創作的佳聯 完成下一階段的研究報告及論文 課題負責人簽名: 年 月 日學校意見 學校蓋章 年 月 日 附件2 海口市教育科學「十一五」立項課題中期檢查評估表填表時間: 年月日檢查評估項目 評 價 細 則 分值 自我評價 專家組評價課題的組織與管理(20分) 1.學校領導重視、支持課題研究,經常過問課題研究進展情況,學校有具體的激勵措施。 2 2 2.課題負責人有效指導課題順利實施,負起引領、指導和管理的全責,並在課題研究中取得較好的階段性業績。 2 2 3.課題組人員年齡、知識結構合理,分工明確,教育科學研究熱情高。 2 2 4.有科學、具體的課題總體研究計劃、學年研究計劃、研究培訓計劃,並認真執行。 3 3 5.建立並執行與課題研究相關的例會、培訓、研討、交流等制度。 3 3 6.課題經費落實到位,經費開支合理、明細清晰。 2 1 7.設施、設備齊全,資源充足,能有效保障研究工作順利推進。 3 2 8.建立與課題研究相關的資源、資料和信息庫,研 究活動過程性資料、信息、數據記錄細致、齊全。 3 3 課題的前期計劃與論證(10分) 1.研究目標明確,內容充實,切合課題與實際。 3 3 2.研究假設依據充分、可操作性強、有創造性。 3 3 3.研究方法適切,操作策略設計科學,研究步驟明確具體。 2 2 4.評價檢測設計規范、科學,有詳細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效果的過程性、階段性評價指標,具有系統性和可操作性。 2 2 研究過程(30分) 1.扎實開展基礎性工作,例如文獻檢索、問卷、訪談、實驗等。 5 4 2.按照論證過後課題研究方案組織實施,每一階段的研究任務及思路明確,能按期完成階段研究任務。 6 5 3.研究過程正常展開,各項研究工作有序進行,各項措施具體有效,可操作性強, 對課題研究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困惑能及時有效地予以解決。 6 5 4.課題的理論基礎能較好支撐研究工作的具體實施,創設的資源環境豐富、有實效,理論研習、培訓及時有效。 6 5 5.重點問題的研究(課題核心內容的研究)進展順利,自變數操縱的頻度和效度較高,信度可靠。 5 4 6.專家指導及時有效,有相關過程記錄。 2 2 研究方法(20分) 1.採用合適的研究方法實施研究工作。 5 5 2.圍繞課題研究採取多種形式反映研究過程、突出問題及問題解決。 5 5 3.定期(或不定期)開展集中學習、研討、交流與總結。 5 5 4.建立課題研究檔案,會議記錄、研究活動的記載翔實、客觀。 5 5 階段成果(20分) 1.階段性研究報告內容翔實,能體現課題研究的過程和現狀,能初步驗證研究假設,對存在的問題有反思和對策。 5 5 2.研究論文體現研究過程中的所思、所想、所做,經驗總結提煉有高度,可操作性強,有推廣應用價值。 5 5 3.研究案例、課例有針對性,能具體說明通過本案例、課例要收集哪方面的研究數據。 5 4 4.課件(包括主題網站)設計合理,具有技術性、藝術性和實用性。 2 2 5.課題組成員積極推介和應用階段成果,邊研究邊實踐,帶動學校及本地區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科研。 3 3 評價等級(評估小組填) 累計總分 100 92 評估小組意見: 評估小組組長(簽章):年 月 日說明:1.評估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總分在80分以上(含80分)的為優秀,70~79分的為良好,60~69分的為合格,60分以下的為不合格。 2.評價分值按以下比例計算:完全達到佔100﹪、大部分達到佔80~99﹪、基本達到佔60~79﹪、部分達到佔59﹪以下。海口市教育科學「十一五」立項課題 中期檢查評估材料 課題名稱:《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子課題---《開展對聯教育活動,弘揚傳統文化》 課題負責人:_______黃 毅_____ 所在單位: ________海口市第四中學___ 擬結題時間:
② 課題階段性成果和最終成果的區別
階段性成果:中間階段的成果。
最終成果:全部結束時的成果
③ 1對聯的演變過程
1、對聯起於秦漢。從秦漢時起便有懸掛桃符的習慣,所謂桃符,即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壘」的名字,分別書寫在兩塊桃木板上,懸掛於左右門,以驅鬼壓邪。
2、五代時開始在桃符上刻字,後蜀孟昶命翰林學士辛寅遜在桃符板上題寫吉祥詞句。據《宋史•蜀世家》記載,五代後蜀主孟昶「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
3、宋代以後,中國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4、上聯是:申奧運,盼奧運,個個齊心;
下聯是:迎奧運,看奧運,人人皆喜;
橫批:申奧成功。
5、古希臘人於公元前776年規定每4年在奧林匹亞舉辦一次運動會,原因是為了和平和表示尊重奧林匹克眾神(即古希臘神話里的宙斯等神)。
6、古代奧運會的起源最主要的是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為祭祀宙斯而定期舉行的體育競技活動,另1種傳說與宙斯(Zeus)的兒子赫拉克勒斯(Heracles)有關。
(3)對聯研究活動階段成果擴展閱讀:
1、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
2、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
3、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
4、發展階段從五代到元,是對聯的發展階段,這個時期,對聯的發展有以下三個特點:繼續保持對句的靈活形式,並更多地付諸於文字,對聯的種類開始增多。
5、五代春聯無疑是重要品種。此外,宋代出現了輓聯、題贈聯、書院聯、名勝聯、喜慶聯、諧趣聯以及燈聯等。
4、繼續保持從律詩借鑒過來的藝術特點,而且有所突破。主要表現為吸收詞曲語言變化的特點,打破五七言聯的固有模式;句法上以長短句相互交叉組合;字數上不在局限於短聯;用字上不避同位重復字。
6、迎奧運千帆翩舞生秀色;講文明四海遊人沐朝暉。 (作者:蘇萬利)
7、講和諧情真意濃愛似海;迎奧運風正帆滿歌如潮。 (作者:常見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對聯
④ 春聯研究成果展示
有關的資料奉上,請參考:
春聯的調查報告
逢大年初一,爆竹聲四起,響遍大街小巷。新年到,人人出門訪客,互道恭喜。不知您是否發現,家家戶戶都換了春聯,迎接這新的一年。可別小看這紙質輕薄,它可是大有來頭的呢!
春聯可謂是中國獨創的一種文學形式,它又名為對聯,也叫做春帖、門對、對子,春聯則是現今通用的統稱。
春聯的來歷
春聯是怎麼來的呢?《山海經》里有這么一則故事。傳說東海里有座風景秀麗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樹,樹頂有一隻金雞,日出報曉。這棵桃樹的東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幹,樹梢一直彎下來,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門。朔山住著各種妖魔鬼怪,要出門就得經過這扇鬼門。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間作祟,派了兩個神將去把守,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郁壘。這兩個神的名字有特別的念法,神荼要念「伸舒」,郁壘要念「鬱律」。兩員神將專門監察鬼怪的行為。發現哪個鬼怪為非作歹,便用草繩捆起來送去喂老虎。此後,從這個故事中引申出了鬼怪桃木之說。於是,那時候,人們每逢過年,便用兩塊桃木刻上神荼、郁壘的像或寫上他倆的名字,掛在門的兩邊,叫做桃符,以示驅災壓邪。
唐以後逐漸改為尉遲恭、秦叔寶。傳說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殺死兄弟,逼迫父親唐高祖李淵退位當太上皇,自己登上皇位。此後因魏徵夢斬涇河老龍,每夜好像聽見寢官外有鬼往屋裡扔磚瓦,奇呼怪叫。唐太宗無奈,把這件事告訴了群臣。唐開國功臣大將秦叔寶自告奮勇願意到宮門口守夜驅鬼,另一位開國功巨大將尉遲恭也願意陪伴守夜。當晚兩人全身披戴盔甲,手執武器,在寢宮門口守了一夜。唐太宗果然睡了個好覺,接連幾天,唐太宗身體逐漸康復,不忍心再讓兩位大將持續守夜,於是便命人將兩位大將的威武形象畫下來,把畫像貼在門上。此事傳播開來,尉遲恭和秦叔寶漸漸被奉為門神。
由桃符演變成春聯,據說是在五代時候,五代十國中的後蜀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的除夕。令學士辛寅遜在桃符版上寫兩句吉語獻歲,他不中意辛學士的作品,以其詞不工,就自己提筆寫下:
新年納余慶 嘉節號長春
這便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此後,文人學士把題春聯視為雅事,題春聯風氣便逐漸流傳開來。到了宋代,春節貼春聯已成為一種士族習俗。王安石《元日》詩「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可說明這一點,在宋人筆記中,也記載了文人喜歡書寫春聯的風氣。如張邦基《墨庄漫錄》述蘇東坡在黃州,於近歲除時,訪王文甫,見其方治桃符,遂戲書一聯於其上雲:「門大要容千騎入,堂深不覺百男歡。「元代初年,著名書畫家趙松雪一次過揚州迎月樓,主人求趙松雪為其春聯,趙松雪題曰:「春風閬苑三千客,明月揚州第一樓。」春聯的內容與酒樓非發,主人大喜,以紫金壺奉酬。像趙松雪寫的這種春聯已被當作交際的禮品來看待了。
據說春聯真正普及於民間,用紅紙書,而成為年俗之一,是明代以後的事。在陳雲瞻的《簪雲樓雜記》上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時,有一年的除夕前日,匆然心血來潮,命令公卿士庶,門上一定要貼出春聯,表示一番新氣象。第二天,他微服出巡,到民間觀賞各家的春聯,以為娛樂。在巡遊了一段路後,他忽然發現有一家沒貼春聯,便遺侍從去查問究竟。原來那家主人是閹豬的,既不識字,也不會寫,年前事忙,尚未請人代筆。太祖聽後,叫人取來文房四寶,欣然揮毫道 :「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信手拈來,語氣不凡。侍從捧著對聯,交給了閹豬人家。後來閹豬主人獲悉是皇上御筆親制的對聯,便裝裱起來,掛在中堂,視為家寶,每日燒香敬奉。據說,春聯兩字的正式命名,就始於明太祖朱元璋。從那時起,春聯在廣大農村鄉鎮廣泛流行,並在後芤一直盛行不衰。一般人家最常用的春聯有「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戶迎新年」,「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門迎春夏秋冬福,戶納東西南北財」等等,家家戶戶年前貼春聯,把春節點綴得春意盎然,喜氣洋洋。
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論述。春聯在當時已成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在我們老家還有另一個傳說:在古時候女媧下凡,因為人間的妖怪作怪,她下凡後把妖怪封住了並叫人們在自家的門口貼上紅紙。之後,人們就在紅紙上寫上祝福的話,就成了現在的春聯了。
關於春聯的傳說
上古神話里傳說,當時有座坐落於東海的山,稱桃都山。山上有棵枝葉蜿蜒盤桓的大桃樹,延伸了三千里遠,而東北方彎曲的桃枝,自然生長成拱形,久而久之垂到地面上,形成了一道門。度朔山中的妖魔鬼怪,想出去的話,就一定要經過這扇鬼門。天帝為了防止那些妖魔鬼怪流連於人間作祟害人,於是派遣了神荼和郁壘這兩個神將去守護。他們觀察監視那些鬼怪的舉止,一旦有誰做了壞事,立刻擒拿起來抓去喂虎。於是此後每逢過年,人們把神荼和郁壘的畫像或名字畫寫於兩塊桃木上,懸掛於左右家門上以用來趨災,這就是桃符。這種避凶招吉的習慣一直沒有間斷,到了後來,在家門的兩側再掛上兩塊桃木板,寫上字數稍多且比較能表達自己心願的祝福語。
在我們老家還有另一個傳說:在古時候女媧下凡,因為人間的妖怪作怪,她下凡後把妖怪封住了並叫人們在自家的門口貼上紅紙。之後,人們就在紅紙上寫上祝福的話,就成了現在的春聯了。
⑤ 研究性學習的預期研究成果和結題階段怎麼寫
有關於建築中的數學 初中的
也太寬泛了,知道你的具體內容才有法子寫啊
⑥ 畢業論文中期裡面"已完成的研究內容及階段性成果"不少於400字0怎麼寫
通過人物的語言寫人。人物的語言要充分個性化的,能表現人物的出身、教養、經歷和性格,讓人讀了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⑦ 課題 重要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形式有哪些
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的撰寫
課題研究的階段性總結是對過去一段科研工作進行全面、系統的回顧與檢查。
這類總結主要包括標題、正文與落款三部分。 標題應與內容相符合,一般採取與階段計劃標題相對應形式表述或用主標題加副標題的形式,以便明確或突出總結的內容。
正文通常包括概述、基本做法與結果、結論與討論三部分。前言性的概述說明研究的基本情況和全文的基本觀點之後,即應陳述研究的內容和具體做法,說明結果,分析成績、經驗和存在的問題,最後進行必要的討論,並提出今後的打算。
具體來說,應包括兩方面內容: 1、階段性研究工作回顧
即對照本階段課題研究推進計劃(進度計劃),對本階段(學年或學期)內開展的主要研究工作進行總結。這是課題結題時撰寫課題研究工作報告的重要依據。
具體地講,應圍繞本階段課題研究工作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①學校層面開展了哪些活動(如:開展的培訓、調查、觀摩、研討等)?採取了哪些組織管理措施?在教師層面,課題研究進展情況如何?②階段性既定目標是否達
2
成?取得了哪些成果、收到了什麼成效?涌現出哪些典型?③本階段研究存在哪些不足之處?研究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問題或困惑?對今後的課題研究有何啟示?
2、階段性研究成果梳理
即對照本階段課題研究推進計劃(進度計劃),對本階段(學年或學期)內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進行提煉。這是課題結題時撰寫課題研究成果報告的重要依據。
具體地講,可圍繞本階段課題研究工作重點,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①顯性的課題研究成果,包括兩類:一是事實類成果,如有效經驗(做法)總結、專題研究論文、典型課例(案例)、優秀教育故事或教育隨筆;二是數據類成果,如個體或群體的因變數測查材料(問卷統計、成績分析);②隱性的課題研究成效,包括:學生的各方面的成長狀況、教師的專業發展狀況、學校的內涵發展狀況、產生的社會效應,等等。
成果的梳理並非簡單的成果羅列。對於課題研究而言,上述成果只能視為原始性成果。因此,對於課題負責人而言,還應做好兩項工作:一是對上述原始性成果進行分類整理,並去粗取精,剔除無效成果或者無關成果;二是准確把握課題研究的變數因素,對上述原始性成果進行邏輯分類和提煉,然後以事實和數據為本,對整個課題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3
與成效進行必要的整合和提升,從中抽取出科學性、規律性精華,使課題研究成果基於原始性成果,又高於原始性經驗。
落款。總結的作者署名寫在標題的正下方,總結的日期註明在正文末的右下方。
(由導言與主體兩部分構成。導言是根據什麼,為了什麼目的,對什麼問題或情況,作如下總結。正文寫做法、成績和缺點、經驗與教訓、問題與建議等。)
⑧ 您好,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項目情況表中取得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主要寫什麼
這個一般復都是跟你的項目制掛鉤的吧,要麼就是你說的專利、論文、獲獎情況這些;如果是軟體的話就取得軟體著作權、軟體產品這些,社會效益感覺跟項目成果關系不是很大,經濟效益可以說一說,沒有規定你要面面俱到,只需要列出主要的幾點即可,有時寫一個點也行的。。我們以前有寫過取得軟體著作權,編號多少,或軟產品,登記號多少,這樣也是可以的。。當然如果項目還沒完成,也可以寫完成了項目測試,解決了項目的什麼問題,預計什麼時候能投產等等,其實沒有規定的模板,可以自由發揮,跟你項目的成果有關即可。
⑨ 研究工作進展及成果
2003~2006年,項目投入主要工作量有:1:5萬礦產地質填圖、1:5萬航空物探綜合編圖等各774km2,1:1萬~1:2千地質剖面測量70餘千米,1:1萬~1:5千地質草測計31km2,1:1萬岩石剖面測量150km,1:2.5萬高精度磁法測量150km2,1:1萬激電剖面20km,激電中梯測量1km2,探槽8000餘立方米,水系沉積物測量、地化和岩石基岩樣7700餘件;各類岩石礦石測試分析樣品計1300餘件,同位素年齡樣品5件(條)。
通過項目的實施和資料的綜合研究,特別是1:5萬航磁、水系沉積物地球化學測量、遙感技術綜合手段的運用,不但極大地提升了調查區地質研究工作程度和資源評價效益,而且也獲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和認識,包括調查區部分地層系統的重新釐定、岩漿岩石譜系建立、新的構造格局的劃分、一些重要礦產的發現和找礦模型的建立,以及重要致礦地物化異常和找礦靶區的選定等。最終項目成果經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專家評審,為優秀級,主要方麵包括:
1.部分地層釐定
(1)依據含紅山鐵礦層頂部與上覆寒武系西雙鷹山組之間普遍存在的一層厚度不大但十分穩定、分布廣的震旦系大理岩,並在該大理岩底部發育一層沉積礫岩,礫岩中存在磁鐵礦礫石,以及所見含鐵礦層下部的鎂質碳酸鹽岩建造,大體可與東部馬鬃山一帶含疊層石的薊縣系相對比,故將左國朝等(2005)釐定的青白口系大豁落群改為薊縣系平頭山組。
(2)原1:20萬牛圈子幅火石山地區的震旦系平頭山組,按其內部所夾片理化中基性火山岩,可與東部有U-Pb年齡為421.2Ma的中-上志留統公婆泉群岩性相對比,故從中部分解為中-上志留統公婆泉群。而其上以推覆體形式產出的厚層白雲質灰岩仍歸屬於薊縣系平頭山組。
2.構造-岩漿岩
(1)研究提出以廟廟井-雙鷹山斷裂為分界,以北歸屬於東天山古陸系統,以南為塔里木大陸系統的構造格局方案。其中的東天山古陸系統又以近東西向的火石山-牛圈子和北西向勒巴泉-野馬街早古生代三大裂谷系、火石山-牛圈子晚古生代坳拉槽及砂井-平頭山北西向帚狀構造體系為調查區北半部的Ⅲ級構造單元,南半部則為塔里木地塊北部陸緣的多旋迴裂谷帶。到二疊紀末,兩陸塊才通過陸陸碰撞連接為歐亞大陸的部分。按岩石類型組合、沉積建造、構造岩漿和熱變質事件的時間演化序列,提出兩古陸系統的成核和克拉通化完成主要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中-新元古代為活動陸緣初始裂解和陸殼增生階段,早古生代為大陸裂谷和陸殼廣泛生長期,晚古生代以岩漿底侵隆升造山為特徵,中新生代以陸內演化和大型走滑斷裂發育為標志。
(2)提出岩漿作用最早為新元古代南華紀的勒巴泉S型花崗閃長片麻岩套(766±47Ma);加里東期的岩漿作用事件主要以大陸裂谷伸張機制下的雙峰式火山構造組合為特徵。這既包括寒武-志留紀的火山岩和基性、超基性侵入岩,也包括准(同)時代的窯洞努如—野馬街一帶的石英閃長岩-英雲閃長岩-花崗閃長岩-二長花崗岩序列的中酸性侵入體;而華力西期的岩漿作用則明顯為一種隆升造山過程中由底侵的基性岩漿與地殼重熔型長英質岩漿共同構成的雙峰式火山構造組合,其中的怪石山含銅鎳礦化的基性、超基性雜岩體(404~386Ma)是這一模式底侵岩漿的典型代表,隸屬於塔里木古陸系統中的岩漿作用,在調查區范圍內一般不甚發育。除黑山含銅鎳礦基性、超基性雜岩體可能與加里東期塔里木陸緣裂谷作用有關外,主體以晚古生代大陸裂谷岩漿作用事件為特徵,典型的如泥盆紀墩墩山群的火山沉積建造和部分中酸性侵入體。
3.找礦及重要突破
(1)項目新發現礦產地12處,按工業類型分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和非金屬4類;按成礦類型包括岩漿型、沉積變質型、斑岩-矽卡岩型、熱液和構造蝕變型等。其中,岩漿型以新發現的怪石山基性、超基性岩體的岩漿型銅鎳礦化為代表。據地磁和激電剖面測量資料,深部有良好的激電異常存在,預測該礦化有成中型規模礦床的潛力條件。沉積變質礦床以新發現的岔路口鐵礦點位為代表,該礦點向北可與已知紅山鐵礦五礦區的磁異常和薊縣系含鐵岩系相連,向西同四、三、二礦區也同處於一成礦構造帶上。而且,據1:5萬航空磁測和γ測量成果揭示,在已知鐵礦區之北的砂井—營毛沱一帶還有高強度和大范圍航磁異常存在,其磁異常強度和特徵完全可與已知礦床相對比。按范圍和規模,有成超大型規模的資源遠景。斑岩-矽卡岩型礦化(點)以星海鎢礦為代表,經地物化和地表淺部工程揭露,有成中型礦床的遠景規模。熱液脈型和構造蝕變岩型以新發現的白石灘金銻礦化具有較好的找礦潛力。除上述外,新發現的礦點(化)還有拾金灘的銅金礦化和蝕變帶、三道梁的鐵鋅礦化點、一口井銀鉛鋅多金屬礦化和鐵帽帶、獨山東銅鎢多金屬礦化蝕變花崗岩體等。從地表勘查和物化探測量來分析,都具有一定的找礦前景,分別建立了它們的找礦模型並進行了資源量預測。
(2)在調查區,共圈定航磁異常22處、γ能譜異常4處,其中與鐵礦有關的異常有14處、化探綜合異常15處,包括甲類異常5處、乙類異常3處、丙類異常7處,其內屬致礦異常有8處。按異常元素組合,以火石山和交瑞口布兩斷裂為界,可將調查區化探異常分為北、中、南3帶。其中火石山以北的北帶主要是以長城系古硐井群的綠片岩相變質碎屑岩、中-上志留統公婆泉群的火山沉積岩系和華力西期中酸性侵入岩為背景的Au,Ag,As,Sb,Hg,Cu,Pb,Zn,W,Mo組合的綜合異常帶;中帶為火石山-交瑞口布兩斷裂帶間以寒武-奧陶系沉積碎屑岩系為背景的Au,Cu為主,Zn,Mo,Pb,Sb綜合異常帶;南帶位於交瑞口布南,以青白口系、震旦系和寒武-奧陶系的碳酸鹽岩、碎屑岩和一套黑色岩系為背景的Zn,Cu為主,伴生有Mo,As,Sb,W,Sn,Ni,Co等的綜合異常帶。
(3)確定了Fe,Au,W,Ni(Cu)為調查區的優勢礦種,次為Ag,Pb,Zn,Mn等。鐵礦以砂井地區薊縣系平頭山組的紅山式沉積變質鐵礦具有極大找礦潛力;金以白石灘和拾金灘構造-蝕變岩型和石英脈型礦化為主要找礦靶區;鎢以星海鎢礦有較好發展前景;銅鎳以怪石山與基性、超基性岩有關的岩漿型銅鎳礦化最具找礦遠景;銀鉛鋅以一口井銀鉛鋅礦化鐵帽有較好的成礦和找礦條件;錳以大紅山一帶的沉積和構造熱液型錳礦具有發現新礦床的潛在條件。
(4)總結提出調查區主要有3種成礦系列的礦產,即同生沉積-變質型的鐵、錳、磷、釩、鈾和重晶石系列,與基性、超基性岩漿作用有關的岩漿型Cu、Ni系列,與中酸性岩漿作用有關的雲英岩型、斑岩-矽卡岩型、構造熱液蝕變型的貴金屬-多金屬成礦系列等。在成礦時空演化上,主要發生在中元古代、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3個時段內。其中,中元古代和早古生代的成礦作用明顯是以沉積-變質黑色岩系型鐵、錳、鈾、釩、磷和重晶石類礦產為特色,可能還包括花牛山類型鉛鋅銀礦。晚古生代基本以內生型成礦系列為特色,包括岩漿型銅鎳礦、斑岩-矽卡岩-熱液蝕變型的鎢、銅、金、鉛鋅礦化等。地域上,沉積變質型主要集中分布於火石山斷裂帶以南的地帶,而內生型則普遍同晚古生代或華力西期構造岩漿作用事件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