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學獲獎,成果推廣應用及同行評價情況 怎麼填
教學內容獲得什麼獎項。
然後自己的推廣情況。
獲得什麼評價,就是其他的教師怎麼評價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⑵ 中國教育學會頒發的獎是什麼級別的
中國教育學會是全國性教育學術團體,不是教育行政部門,所以其獲獎證書在教師評職等活動中不予以承認。
中國教育學會(The Chinese Society of Ecation,縮寫為CSE)成立於1979年4月12日,是中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全國性教育學術團體。
中國教育學會旨在凝聚、團結和組織有志於教育科學研究與實踐的人士,遵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研究和探討教育理論和實際問題,探索現代教育科學發展之路,為繁榮教育科學,促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教育體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貢獻。
中國教育學會的業務范圍:開展群眾性教育科學研究、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和教育學術交流活動;為教育決策提供智力支持、信息咨詢和實驗樣本;組織教育科學研究和教育教學改革實驗成果的評價、鑒定和推廣;研究、編寫教材,出版學術書刊;制定學科專業標准;舉辦教育改革實驗區;開展教育教學培訓活動,助推校長、教師專業發展;開展教育業務、政策和法律咨詢;開展對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及國際教育學術交流與合作;等等。
中國教育學會由從事教育科學研究與教學實踐的個人、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自願結成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現有分支機構47個,單位會員41個(包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原計劃單列市教育學會和其他教育學術團體)。
⑶ 李金才的主要科研成果
1.霍英東教育基金復會優秀青制年教師獎
2.安徽省教育廳和安徽農業大學教學成果獎
3.安徽省教育廳三等獎
4.安徽省農業綜合開發科技示範推廣獎
5.安徽省教育廳優秀科技成果
6.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成果
7.安徽江淮區域小麥高產工程技術研究與應用
8.安徽江淮區域小麥高產技術集成與應用
9.不同穗型小麥品種高產機理及其調優技術研究與示範
⑷ 鄒樹梁的專業成就
長期從事戰略管理、核能經濟、產業經濟等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並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持或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科研項目課題20餘項,曾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省教學成果獎近10項;先後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著(編)專著、教材6部,獲國家專利3項,多項成果應用推廣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曾獲「全國優秀教師」、「中國核工業總公司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湖南省教育系統勞動模範」、「湖南省國防科技工業系統優秀科技工作者」、「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幹教師」等榮譽稱號。
⑸ 如何認定國家級 省級 科研成果 政府
科研成果獎的級別,應當看該獎項是由哪裡頒發的。
(一)國家級獎: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獎項。如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級四大科學技術獎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二)部級獎:指以中央(國務院)各部委名義頒發的社科或科技優秀成果獎。如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的社科優秀成果獎;國家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部級自然科學獎;部級技術發明獎;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
全國性的各類基金獎,經認定後可視為相當於部級獎。已經認定過的獎項如:霍英東基金獎;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孫冶方研究基金會、吳玉章研究基金會、陶行知研究基金會、錢端升基金會頒發的社科優秀成果獎。
(三)省(市)級獎:指以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名義頒發的社科或科技優秀成果獎。如省(市)級自然科學獎;省(市)級技術發明獎;省(市)級科學技術進步獎;省(市)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以上獎項的頒獎文件和獲獎證書有國徽章的,都是由省(部)級以上政府或政府機關頒發的獎項。
(5)教學成果獎推廣擴展閱讀:
部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科研項目(課題)認定范圍
1、國家級科研成果獎:
國務院頒發的國家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自然科學獎。
2、省部級科研成果獎:
各省、直轄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科學技術獎勵,教育部科學技術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公安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安全部、軍隊頒發的科學技術獎勵,全國性的行業協會(學會)且具有國家獎推薦資格的科學技術獎等。
3、人文社科省部級獎項: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上海市鄧小平理論研究與宣傳優秀成果獎、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優秀成果獎以及其他中央各部委頒發的人文社科類研究成果獎等。
鑒定組織
鑒定由國家科委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的科技成果管理機構(以下簡稱組織鑒定單位)負責組織。必要時可以授權省級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組織鑒定,或者委託有關單位(以下簡稱主持鑒定單位)主持鑒定。
⑹ 沈陽化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的教學成果
化學工程學院的畢業生,理論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獲得了社會的普遍贊譽,在各行各業中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貢獻力量。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化學工程學院教學、科研設施日臻完善,已經形成了以流體混合與反應過程、清潔生產工藝、新型化工分離過程、催化與石油化學品開發、化工過程安全、化學葯品合成及生物過程制葯等為代表的相對穩定且富有研究成果的研究方向,在學科發展、科技進步和國家及地方經濟建設中做出了突出貢獻。
優秀成果
一、省級教學成果獎
1) 遼寧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5年6月
項目名稱:「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完成人 : 李文秀、王國勝、郭瓦力、申延明、於三三
2) 遼寧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05年6月
項目名稱:「化工原理精品課程建設」
完成人 : 劉雲義、孫懷宇、王國勝、裴世紅、王祝敏
3)遼寧省教學成果獎,三等獎,2005年6月
項目名稱:「大力開展CAI教學,提高化工原理實踐環節教學水平」
完成人 : 孫懷宇、王國勝、王祝敏、裴世紅、高楓
4)遼寧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999年6月
項目名稱:「大力開展化工原理實驗CAI工作,全面提高實驗課教學質量」
完成人 : 譚學富
5) 遼寧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997年12月
項目名稱:「化工原理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完成人 : 譚學富、孔桂琴、田振勇、薛惠芳、李平
二、遼寧省高校教師多媒體課件大賽,三等獎,2005年8月
課件名稱:「化工原理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完成人 : 高楓
三、校級教學成果獎
1) 沈陽化工學院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0年12月
項目名稱: 「大力開展CAI教學,提高化工原理實踐環節教學水平」
完成人 : 孫懷宇、王國勝、王祝敏、裴世紅、高楓
2) 沈陽化工學院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0年12月
項目名稱: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完成人 :王國勝、申延明、於三三、劉東斌、李文秀
3)沈陽化工學院教學成果獎,三等獎。2000年12月
項目名稱: 「化工熱力學教學改革」
完成人 :於萍、李文秀、於三三、劉東斌
省級重點學科
學科名稱:化學工藝
學位授權:碩士
單位名稱:沈陽化工大學
學科歷史沿革:本學科始建於1958年,當時只開設有機化工專業,1960年增設了無機化工專業,80年代後又陸續增設了高分子化工、精細化工、石油加工、工業分析、生物工程(生物化工)等專業,從而基本覆蓋了化學工藝的主要方向。本學科於97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92年起與國內外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現有在校碩士生74人、本科生1545餘人,工程碩士研究生31人。先後有三名青年教師在國內外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二人在日本、五人在國內攻讀博士學位,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人員已佔中青年教師總數的90%,合理的師資結構為教學、科研及學科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除相關教研室以外,本學科下設應用化工研究所(原部級),精細化學品及工程技術研究室,化工新技術開發研究室。實驗室面積3000餘平方米。本學科擁有的催化劑單管試驗裝置和從日本Milton Roy公司購進的超臨界萃取裝置居國內領先水平。近幾年來學院投入本學科建設經費達150餘萬元,學科獲各種科研進款500餘萬元,14項成果得到推廣應用,為企業新增產值累計約3億元,創利稅累計約5千萬元。本學科努力跟蹤化工技術的發展。
主要研究方向的特色及發展前景:清潔生產工藝過程的開發、開發節能工藝和技術、催化與石油化學品開發
⑺ 省部級科技成果獎什麼意思
科技成果獎抄是一個統稱,主要指各省人民政府或國家部委授予的科技獎項,比如某某省科學技術獎就屬於省部級科技獎,參照國家科技獎有一些分類,但每個省情況不同,基本分類是最高獎、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成果推廣獎等,不同的地級市獲得省部級科技獎的數目是不一樣的,要和科技實力掛鉤。
地質科學技術理論研究成果,主要按其理論水平,學術意義和作用劃分獎勵等級,地質報告,主要按理論技術水平和實用價值劃分獎勵等級。地質科技成果獎分為四等。
(7)教學成果獎推廣擴展閱讀:
國家級科技進步獎,主要獎勵以下四類成果:
1、屬於國內首創,本行業先進和經過實踐證明具有重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應用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科學技術成果。
2、在推廣、轉讓、應用已有的科學技術成果工作中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重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成果。
3、在重大工程建設、重大設備研製和企業技術改造中,採用新技術,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重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科技成果。
4、在科學技術管理和標准、計量、科學技術情報等工作中,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特別顯著效益的工作成果。
⑻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條件中,一類成果推廣具體是指什麼
教學科研抄成果須具備下列襲條件第1項和第2-8項中的一項(一)在四類以上期刊發表本學科教學或科研論文1篇以上。(二)在三類以上期刊發表本學科教學或科研論文1篇以上;體育、藝術類教師或公共課教師在四類以上期刊發表本學科教學或科研論文1篇以上;或正式出版本專業2萬字以上學術著作(含教材)1部。(三)參加五類以上科研課題1項以上,並取得階段性成果。(四)獲三類以上科研獎勵1項以上;或獲專利1項以上。(五)參加三類以上成果推廣1項以上。(六)參加校級以上教育教學研究項目1項以上。(七)獲校級以上教學成果獎1項以上。(八)取得四類以上教學效果1項以上。四類指公開出版的刊物就可以,比如《電腦知識與技術》。三類的難發一些,要及早做准備,像合肥工業大學學報、安徽大學學報都屬於三類的
⑼ 如何對教育科研成果進行評價,獎勵
請參考:
答:來廣東省級的教源育科研成果獎有三項:廣東省普通教育教學成果獎、廣東省中小學教育創新成果獎、廣東省教育管理科學吳漢良獎。
廣東省普通教育教學成果獎每兩年(逢雙數年)申報評獎一次。申報時,各地級市依照當年通知按省規定申報數申報。我市申報該項成果獎時,主要從上一年市的一、二等獎成果中選取確定申報項目。申報該成果獎要填寫《廣東省普通教育教學成果獎申報•評審書》,並附項目研究報告、實施方案、成果論文、軟體及其他有關材料,各一式3份(1份原件,2份復印件)。
《廣東省普通教育教學成果獎申報•評審書》可在「東莞教育科研網」的科研管理欄中下載。
廣東省中小學教育創新成果獎每年申報評獎一次,申報時間為每年7月31日前。申報不限額,凡已結題的課題均可申報。申報該成果獎要填寫《廣東省中小學教育創新成果評獎申請表》,並附項目研究報告、實施方案、成果論文、軟體及其他有關材料,各一式2份(1份原件,1份復印件)。
《廣東省中小學教育創新成果評獎申請表》可在「東莞教育科研網」的科研管理欄中下載。
廣東省教育管理科學吳漢良獎每年申報評獎一次,申報的具體時間以當年
⑽ 怎樣寫教研成果經驗總結
?最近我們開展柳州市第四屆教研成果評獎活動,在我們所看到的上交材料中,有很多材料寫得是相當不錯的,它反映出了我們教師們在日常教研工作中的一些非常具體的做法和成果,有些成果是相當有推廣價值的。但是,同時我們也感到很多美中不足:1.還有不少的材料文不對題;2.有些材料中寫出了做法,但沒有具體的案例支撐,沒有說服力;3.有些材料有例子,但沒有提煉出做法和經驗;4.有些材料有案例,但沒有分析,有成績,但看不到與教研的因果關系分析;5.還有些材料中所介紹的經驗與現代教育思想、理念不是很協調;6.也有些材料所介紹的經驗推廣的價值並不是很大,或因可操作性問題,或因其局限性問題等。在看了這些材料之後,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其實我們不是沒有好的教研經驗,但我們沒有很好地總結,或不知道如何總結,因此,我們應該如何總結自己的教研經驗呢?
首先第一個要思考的問題就是價值問題。如果是一個沒有價值的問題,就沒有總結的必要了。價值問題就是它是不是符合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是不是有具體的可操作性、是不是可以推廣、是不是能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
(三)我這樣做所取得的效果的證據(典型案例)
1.教師自己的案例及其分析。如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成果等。
2.學生的案例及其分析。如學生的作品、學生的成長故事等。
3.相關的證明材料。如獲獎證書等。
二、寫我的經驗所具有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