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更好完成脫貧摘帽任務,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我省農村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實現貧困人口與全省人民一道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根據《中共中央、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發〔2015〕34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切實增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政治使命感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集中人力、財力、物力,實施大規模扶貧開發,使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上的輝煌篇章。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近年來,我省扶貧開發力度不斷加大,成效逐步顯現。2011年至2014年,全省累計實現55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地區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逐步提升,一大批貧困村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我省農村人口基數大,貧困人口多,越往後脫貧難度越大,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中的短板,扶貧任務艱巨繁重,扶貧開發已進入攻堅拔寨的沖刺期。
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沒有貧困人口的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會成為一句空話。2020年是黨中央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截至2014年底,我省還有53個貧困縣、8103個貧困村、576萬貧困人口,要如期實現這些地方和貧困人口的脫貧,任務艱巨,時不我待。各級黨委和一定要從鞏固黨執政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戰略高度,從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的全局高度,充分認識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促進全省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的重大舉措,是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標志,是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切實把扶貧開發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不斷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努力創新扶貧開發思路和辦法,認真解決好思想認識不到位、體制機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實等突出問題,不辱使命、勇於擔當,只爭朝夕、真抓實干,加快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決不讓一個貧困縣、一個貧困村、一個貧困群眾掉隊,圓滿實現脫貧攻堅目標。
二、准確把握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基本方略,堅持扶貧開發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促進,堅持精準扶貧與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開發緊密結合,堅持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並重,堅持扶貧開發與社會保障有效銜接,採取超常規舉措,拿出過硬辦法,舉全省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完成脫貧使命。
(二)目標任務
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確保我省現行標准下的576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村全部達到脫貧標准、退出貧困序列,53個國家和省定貧困縣全部摘帽,「三山一灘」地區實現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解決區域性貧困問題。對貧困縣實施分類分期脫貧管理,其中國定貧困縣中蘭考、滑縣在2016年實現脫貧,省定貧困縣在2018年以前實現脫貧,所有貧困縣在2019年前實現脫貧。
(三)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領導,夯實組織基礎。充分發揮各級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嚴格執行脫貧攻堅一把手負責制,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切實加強貧困地區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使其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
2.堅持主導,增強社會合力。強化責任,引領市場、社會協同發力,鼓勵先富幫後富,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
3.堅持精準扶貧,推進精準脫貧。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必須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的問題,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切實提高扶貧成果可持續性,讓貧困人口有更多獲得感。
4.堅持保護生態,實現綠色發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生態保護放在優先位置,扶貧開發不能以犧牲生態為代價,探索生態脫貧新路子,讓貧困人口從生態建設與修復中得到更多實惠。
5.堅持群眾主體,激發內生動力。繼續推進開發式扶貧,處理好國家、社會幫扶和自身努力的關系,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勤勞致富精神,充分調動貧困地區幹部群眾積極性和創造性,注重扶貧先扶智,增強貧困人口自我發
2. 實施精準扶貧,貧困縣摘帽有何措施
一是黨政一把手的政治責任。各地區各部門特別是貧困問題較突出地區的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必須當好扶貧開發工作第一責任人,深入貧困鄉村進行調查研究,因地制宜提出措施辦法,親自部署和協調落實。
二是貧困縣的主體責任。貧困縣是扶貧攻堅的前線指揮部。目前,國家對改進貧困縣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有明確意見,貧困縣約束機制也已經建立。貧困縣必須把工作重點放到扶貧開發上。
三是中央部門的行業責任。行業部門要把改善貧困地區發展環境和條件作為本行業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在資金、項目等方面向貧困地區傾斜,並完成國家確定的扶貧任務。
四是社會各方面的共同責任。各級黨政機關等單位承擔定點扶貧任務。東部發達省市與西部省份開展扶貧協作。軍隊和武警部隊把地方扶貧開發所需與部隊所能結合起來。動員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扶貧,大力倡導企業社會責任,鼓勵企業採取多種方式,推進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多種方式參與扶貧開發。
3. 中國中西部40個縣如何實現脫貧摘帽
據國務院扶貧辦8月17日消息,2017年申請脫貧摘帽的中西部20個省區市125個貧困縣中,我國中西部40個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截至目前,我國已有68個貧困縣實現了脫貧摘帽。
與2016年貧困縣退出相比,2017年退出的貧困縣呈現出哪些新特點?貧困縣退出的評估檢查如何確保脫貧摘帽真實可信,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脫貧摘帽後,還有哪些具體幫扶措施,鞏固脫貧成果?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夏更生和國務院扶貧辦考核評估司副司長楊煉對此進行了回應。
脫貧摘帽是干出來的
評估檢查結果顯示,40個縣中,25個中部地區貧困縣綜合貧困發生率全部低於2%,15個西部地區貧困縣全部低於3%,均符合退出條件。中部地區貧困發生率最高的山西吉縣由2013年的31.7%降至2017年的0.32%,西部地區貧困發生率最高的廣西龍州由31.79%降至1.91%,均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夏更生介紹,與2016年貧困縣退出相比,此次脫貧摘帽的40個縣呈現出四個新特點:「一是脫貧摘帽步伐加快,二是脫貧工作質量明顯提高,三是貧困群眾獲得感更強,四是群眾認可度更高。」抽查的脫貧戶中,98%以上表示家庭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或有所改善,93%以上表示家庭收入增加非常明顯或比較明顯,分別比2016年高3個百分點和7個百分點以上;40個縣群眾認可度全部超過90%,滿意度最低的縣在93%以上,比2016年高3個百分點。
「能夠實現脫貧摘帽,因為始終做到堅持問題導向,把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作為總抓手,掃清了脫貧障礙;始終做到堅持群眾主體,充分激發群眾參與熱情,內生動力空前高漲;始終做到堅持三級書記抓落實,突出一把手負總責,確保攻堅措施更加精準,為脫貧摘帽奠定了堅實基礎。」四川省儀隴縣副縣長陳智說。
「這些縣能夠脫貧摘帽,是貧困地區廣大幹部群眾艱苦奮戰的結果,是各級扶貧主體組織推動的結果,是社會各界真幫實扶的結果,是扶貧體制和方式不斷改革創新的結果。」夏更生說,歸結到一點,脫貧摘帽是干出來的,主要體現在五個「真」,那就是真抓、真投、真幫、真干、真考。5年來,40個脫貧摘帽縣的扶貧投入達到了過去的幾倍、十幾倍。脫貧摘帽堅持省級核查、市級初審、縣級自查層層把關,嚴守標准,較真碰硬,真考實核,有力保證了貧困縣脫貧摘帽質量。
4. 誰有省考範文:脫貧摘帽不是終點 而是新起點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領導人在2020年3月6日召開的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鏗鏘有力,引起了廣大幹部群眾的強烈共鳴。響鼓重錘,鼓舞人心,催人奮進。脫貧摘帽不是脫貧攻堅的終點而是一個全新的起點,不僅是對未來基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體現出黨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始終不變。
第一段:開篇點題。首先用領導人的話點明主題 ,然後論述這句話帶來的意義,結尾再一次點題:脫貧摘帽不是脫貧攻堅的終點而是一個全新的起點,不僅是對未來基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體現出黨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始終不變。
以脫貧摘帽為起點,鞏固脫貧成果,防止出現「倒春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在脫貧摘帽的同時,更預防返貧,鞏固成果。據各地初步摸底,已脫貧人口中有近200萬人存在返貧風險,邊緣人口中還有近300萬存在致貧風險。一些地方出現了工作重點轉移、投入力度下降、幹部精力分散的現象,甚至出現了鬆懈的現象,要謹防「一篙松勁退千尋」。對於脫貧成果,要及時開展「回頭看」。要嚴格落實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對退出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要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扶上馬送一程,政策措施不能搞急剎車。
第二段:分論點1——以脫貧摘帽為起點,鞏固脫貧成果,防止出現「倒春寒」。通過論述目前脫貧中存在返貧的風險,以及論述了具體表現,最後提出對策如何防止出現「倒春寒」。
以脫貧摘帽為起點,推進鄉村振興,跑出發展「加速度」。領導人要求:「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同時,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開啟新的奮斗征程。目前距離決勝全面脫貧攻堅只剩數月的時間,數年脫貧攻堅的戰果就看今朝的奮斗和努力。對於脫貧攻堅路上必須跨越的「婁山關」「臘子口」,要下大力氣做好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和易地扶貧搬遷的「後半篇文章」,將扶智扶志結合、輸血造血並趨,發展實體經濟升級轉型,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人才支撐、產業支撐。
第三段:分論點2——以脫貧摘帽為起點,推進鄉村振興,跑出發展「加速度」。首先論述目前的脫貧情況,需要推動鄉村振興,接下來論述如何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以脫貧摘帽為起點,實現美好生活,高擎奮斗「新目標」。領導人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便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脫貧不是終點,「脫貧後生活還要不斷芝麻開花節節高」。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因此,追求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是永遠的進行時,面對人民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嚮往,必須時刻堅守初心使命,把讓人民群眾過上更美好的生活作為奮斗新目標,以釘釘子精神為人民解決操心事、煩心事,在更高層次上實現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四段:分論點3——以脫貧摘帽為起點,實現美好生活,高擎奮斗「新目標」。首先論述當前人們對美好生活充滿嚮往,最後說明脫貧摘帽應該把讓人民群眾過上更美好的生活作為奮斗新目標。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年末歲初,疫情蔓延全國。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面臨重大考驗。廣大幹部群眾在攻堅克難,保障脫貧攻堅順利收官的同時,更要做到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把脫貧摘帽當做新起點,努力將脫貧攻堅工作幹得再實一些,讓人民群眾共享全面小康成果更多一些。
第五段:總結全文。通過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把脫貧摘帽當做新起點,努力將脫貧攻堅工作幹得再實一些,讓人民群眾共享全面小康成果更多一些。再一次點題:脫貧摘帽不是終點 而是新起點。
5. 如何鞏固脫貧成果
國務院扶貧辦來主任劉永富在兩會期間自表示,脫貧不容易,防止返貧也不容易。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第一,要脫真貧,真脫貧,他有收入的渠道,通過自己的勞動,而不是別人替他干出來的,不是送錢送出來的,這個很重要。
第四,要有一些繼續關注貧困的措施。比如,培育貧困村的創業致富帶頭人、領路人繼續帶領已經脫貧的和沒有脫貧的群眾繼續發展生產,增加收入。
6. 貧困縣脫貧摘帽大幕開啟了嗎
近日,脫貧摘帽過程中,要以退出縣為標桿,以嚴格標尺確保成果經得起檢驗,以持續政策推動脫貧成果鞏固提升
實現摘帽退出只是脫貧攻堅征程上的階段性勝利,只完成了脫貧攻堅總目標的一部分,未來需要持續不斷地鞏固脫貧攻堅的成果。而對於其他未退出的貧困縣,則更需要清醒認識到任務的艱巨性。「剩下的貧困縣貧困程度更深、貧困規模更大,基礎設施和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條件更加薄弱,而且越往後貧困縣退出的難度越大,退出的成本越高。
7. 五中全會的決議貧困縣全部摘帽是什麼意思
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的意思,即沒有貧困縣的稱謂。
摘帽是一個形象比喻,將貧困縣稱謂比喻成一頂帽子,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後就將貧困縣摘除喻為摘帽。
2015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全會提出,到二〇二〇年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7)鞏固扶貧成果摘帽擴展閱讀
全會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二〇二〇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
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8. 哪一年來扶貧資產效益,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
哪一年來扶貧資產效益,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