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結題報告沒有官方撰寫提綱嗎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結題報告》撰寫提綱與說明
基金資助項目《結題報告》總體結構上分為:1)報告正文、2)成果目錄表、3)成果數據統計表、4)項目負責人簽字及部門審核意見表、5)附件材料,請項目負責人參照以下提綱及其說明認真撰寫,並可根據需要自行增設欄目或補充必要的圖表。
《結題報告》要求全面地反映資助項目的工作情況和研究進展,如實地體現資助項目的研究計劃要點、執行情況、主要進展與成果、人才培養、合作交流、經費使用以及研究計劃調整等情況,重點描述研究進展與重要的研究成果。請精心撰寫並認真核對,確保「內容真實、數據准確」。
在撰寫風格上請注意「重點突出,語言精練、准確」,做到「結構合理,層次分明,標題突出,條目清晰」,必要的地方可圖表、圖文並茂。
一、報告正文。參照提綱格式自由撰寫,並可以根據需要分解或增設欄目。要求層次分明、條目清晰、內容准確。主要欄目為:
1、摘要,關鍵詞,abstract,keywords。以深入淺出的語言簡明扼要地概括出項目的精華,如背景、方向、主要內容、重要結果、關鍵數據及其科學意義等。關鍵詞和keywords各不超過5個,並用分號隔開。
2、研究計劃要點及執行情況概述。是否按計劃進行,哪些內容作了必要的調整和變動,哪些研究內容未按計劃進行,原因何在。
3、研究工作主要進展和所取得的成果。本部分內容是《結題報告》的核心部分,也是基金資助項目中最有學術價值和可供其它研究者進一步研究的基礎,要求項目負責人和承擔者實事求是地認真撰寫,包括代表性成果介紹,說明其水平和影響,並簡要闡述其科學意義或應用前景等。視情提供必要的國內外動態和研究成果的比較,必要的參考文獻出處等。對重要的研究進展或成果,請盡可能「一事一議」,分段撰寫,以便今後成果展示或管理匯報時可以整段地剪貼引用。 對在後面成果目錄表及統計數據表中的一些內容,如國際學術獎、資料庫、軟體等,應在本部分中具體地描述。 最後,根據個人的實際貢獻等, 概述本項目研究人員的合作與分工,列出項目執行期間主要研究人員和中途調離、退出的研究人員的名單,並簡要說明原因。
4、國內外學術合作交流與人才培養情況(如無,可以不寫)。 組織國內外學術活動的情況,包括會議主題、內容、規模、時間、地點、效果等。國際會議大會特邀報告及參加組委會情況等,請提供邀請信等必要的復印件。研究生培養情況,列出研究生姓名、研究方向、論文題目、導師姓名、已答辯或預計答辯的年月。 促進研究成果的傳播、應用情況,包括科普等。5、存在的問題、建議及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包括項目研究工作中的難點和經驗,本項目研究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如未達到,請分析原因和可能的解決途徑。今後進一步研究的建議和設想。註:基礎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研究過程中的結果、不成功的試驗以及不理想的結果都可能具有參考價值,即使失敗的經驗也是有價值的。如有此類情況,請具體描述研究過程,列出試驗條件、現象等要點,其目的是總結經驗,使其他研究者少走彎路。
二、研究成果目錄和數據統計表。 成果類型分為「獲獎、專利、專著、期刊論文、會議論文、其他」六大類。您可以直接(或通過ISIS系統)進入基金委「成果在線」(http://rol.nsfc.gov.cn),從文獻庫中檢索和收集項目成果。
三、附件材料,隨紙制結題報告,提供所要求和其他必要的材料。
1. 提供不超過6篇代表性論著的原件或復印件(在「成果在線」中上傳了全文的不需要提供原件或復印件),其餘論著提供首頁和有標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頁的復印件,研究生學位論文提供封面復印件。裝訂順序須與研究論著目錄中的排序一致;
2. 已錄用的稿件除首頁和標注頁之外,須附編輯部錄用證明的復印件;
3. 大會特邀報告須提供邀請函以及會議文集有關目錄的復印件;
研究成果附件(科學技術鑒定證明書、獎勵證書、專利證書的復印件),裝訂順序須與研究成果目錄中的排序一致。
2. 2015年國家自然基金結題報告什麼時候出來
關於報送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結題報告的通知 日期:2011-12-23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各相關單位及項目負責人: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相關類型項目及經費管理辦法的要求,2011年資助期滿應結題的基金項目負責人應提交《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結題報告》(以下簡稱《結題報告》),相關事項如下: 1.項目負責人認真撰寫《結題報告》,通過ISIS系統提交電子文件,並提交紙質原件。自然科學基金委將在批准結題通知發布之後,公布項目結題報告和申請摘要,請項目負責人撰寫結題報告時注意保密及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 2.項目負責人填報結題報告,要盡量使用"成果在線"方式收集本項目發表的論文,待發表的論文請不要列入。結題報告"經費決算表"中,"預算經費"欄="預算總經費"欄,"調整經費"欄=0;提交結題報告材料時蓋好財務章、審計章。 3.國際(地區)合作研究與交流項目的結題報告應在線填報。 4.未按時報送結題材料的應結題項目,按逾期待結題處理,計入2012年限項申請范圍,同時自然科學基金委將按《條例》的有關規定對項目負責人和依託單位進行處理。 應結題項目的負責人請於2012年2月18日前將《結題報告》(正反雙面列印,一式二份)材料交科研院項目科,電子文件及紙質文件內容應一致,難以電子化的材料以附件形式隨紙質文件一並報送。
3. 蔣文舉的科研項目
1983-1986 「攀枝花鋼鐵公司二期工程」、「重慶塑料十四廠」、「重慶南桐煤礦電廠」、 「渝州紙漿廠」、「陝西鋼廠」、「水城鋼鐵廠」、「上海寶山鋼鐵總廠」等二十餘項環保設計、可行性研究、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參加和負責人
1989-1992 四川省「七·五」科研重點項目「四川酸雨成因及防治對策」,第3位
1991-199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離子法處理含SO2、NOx廢氣新方法」(59078340),第2位
1992-1997國家科委重點攻關項目「峨眉山酸沉降及其對森林生態損害的綜合研究」,第2位
1996-1999成都市環境保護局項目「成都市「溫郫都」生態示範區建設規劃」,第3位
1998-2001四川省科委重點攻關項目「軟錳礦法煙氣脫硫工業試驗」,負責人
1998-2001國家科委重點攻關項目「軟錳礦法煙氣脫硫工業示範裝置開發」,第2位
1999-2000 成都華西化工所「中小鍋爐脫硫除塵一體化」,負責人
2000-2001國家「九五」攻關項目子題「西南地區環境無害化信息調查」,負責人
2001-2003四川省重點攻關項目「餐飲業油煙凈化成套裝置」,負責人
2002-2003UNDP項目「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負責人
2001-2003有機復合磷肥工藝中生物-化工過程基礎研究(2000061024),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參加
2002-2005 美國科學基金「Innovation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Building Multi-Sector Partnerships for Research, E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EHR-0125122),參加
2002-2003 美國科學基金「MUSE: Materials and the Environment: A Bi-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Eco-Materials' Research and Ecation」(CMS-0223891), 參加
2003-2004 國家煙氣脫硫工程中心項目「軟錳礦法煙氣脫硫中試」,參加
2003-200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軟錳礦和細菌催化氧化煙氣二氧化硫」(50278059),負責人
2003-2005德國DEG項目「在中國西部增強清潔發展機制能力建設和潛在項目篩選」,負責人
2004-200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項目「材料科學與環境科學交叉領域的綜合基礎研究課題三:區域材料-環境-經濟的工業生態研究」(50410179),負責人
2005-2006院士咨詢項目「三峽庫區及其上游經濟快速增長與污染物排放總量零增長或負增長的可行性研究」,參加
2005-2006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區生態工業規劃,負責人
2006-2008德國DEG項目「四川在線脫硫監測設備評價」,技術負責人
2006-2010國家「十一五」支撐計劃項目「化工產品和建築材料關鍵產品生態設計技術開發,參加
2007 四川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區硫酸亞鐵綜合利用可行性研究,負責人
2007 四川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區馬店河片區工業污水綜合處理廠可行性研究,負責人
2007 四川攀枝花釩鈦產業園區廢酸濃縮可行性研究,負責人
2007 攀枝花釩鈦工業園區綜合渣場建設可行性研究,負責人
2007 中國石化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樁西外排污水水質再提高方案研發,負責人
2007 中國石化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孤東外排污水水質再提高方案研發,負責人
2007 中國石化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粉煤灰場外排污水水質再提高方案研發,技術負責人
2007 中國石化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油田固體廢物危險性鑒別研究(07H951) ,負責人
2007-2008 6×20t/h燃煤鍋爐煙氣脫硫治理工程(07H573),宜賓綠創科技有限公司,參加
2008 中海石油寧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225萬噸/年瀝青裝置煙氣脫硫系統可行性研究,負責人
2008 中海石油寧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75萬噸/年瀝青裝置煙氣脫硫系統可行性研究,負責人
2008-2010 四川省科技廳公益項目「工業開發區工業與生活混合污水處理工藝優化與節能關鍵技術」,項目負責人
4. 田禹的論著成果
主要研究成果與獲獎情況
1997 年至今 負責 的科研課題 20 余項, 包括國家 86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攻關等,並主持完成工業廢水處理及示範工程 4 項。科研經費總額達到 870 萬元人民幣。
1 .基金項目
1)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專項(國家 863 項目) : 黎明河流域水系水質監控與水資源優化配置技術與應用示範工程, 280 萬元
2) 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 臭氧生物活性炭聯用系統動態建模研究,4 萬元 .
3) 黑龍江省博士後基金項目 : 基於 Elman 動態神經元網路的臭氧生物活性炭系統的智能控制研究,5 萬元
4) 黑龍江省科技攻關項目 : 水質遠程在線監測網路技術研究, 20 萬元
5)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食品類污水污泥脫水機理及資源化技術研究, 7 萬元,
6)哈爾濱市科技攻關項目:基於多種信息獲取技術的水質監測系統研究, 7 萬元
7)哈爾濱青年基金項目:食品類污水污泥脫水機理研究, 3.6 萬元
⒉ 示範工程
1) 廣東廣合腐乳有限公司:腐乳廢水處理工藝及示範工程, 171 萬元,出水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准,通過廣東省驗收。
2) 廣東新加坡匯雅集團:調味品廢水處理工藝及示範工程, 360 萬元,出水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准,通過廣東省驗收。
3) 廣東美國亨氏集團:調味品廢水處理工藝及示範工程, 270 萬元,出水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准,通過廣東省驗收。
4) 味事達股份有限公司:廢水處理臭氣處理工藝及示範工程, 47 萬元,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准,通過廣東省驗收。
5. 新版國家自然基金在線填寫代表性成果,怎麼填寫
【分享】有關自然科學基金申報的經驗總結, 非常實用! 申報體會一: 一、要抓住一個 「 新 」 字 1 、題目要新穎:題目是很關鍵的東西,要從題目上吸引人,從題目上體現出你研究的 「 新 」 來。
( 1 )現在的研究熱點。前五年,只要涉及到納米技術。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成果是不是必須在科技論文在線發表
不一定,這個是屬於你的基金
發表文章的話 需要適合你文章方向的期刊都可以掛基金
7. 顧偉的科研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基於源荷儲分散式協同的自治電力系統緊急控制研究 2015-2018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冷熱電聯供型微電網高效運行的建模與優化方法 2013-2016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 電網緊急條件下防禦電壓崩潰的廣域切負荷預測控制研究 2010-2012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採用微分代數模型的復雜電力大系統區域控制研究 2010-2012 5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 含分布式電源的微電網關鍵技術研發 2011-2013 6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 電動汽車充放電及與電網互動關鍵技術 2012-2014 7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 微電網多源頻率支撐潛能挖掘及協同控制研究 2011-2014 8 電力公司 分布式光伏規模化接入配網就地消納關鍵技術研究 2014-2014 9 電力科學研究院 微網解並列技術及電能質量復合控制技術研究 2012-2014 10 電力公司 配電網接納分布式電源適應性與並網技術研究 2013-2014 11 電力科學研究院 應對電能質量預警的在線決策支持系統研製 2014-2015 12 電力科學研究院 特高壓接入對江蘇電網影響的研究項目 2009-2010 13 電力公司 特高壓典型網路結構的系統穩定與無功控制研究 2008-2008 14 電力科學研究院 電能質量指標體系及PQDIF應用研究 2008-2009 15 電力科學研究院 在線靜態電壓穩定評估系統 2007-2009
8. 三 科技人員、經費和成果統計
(一)科研人員、經費和科技論文統計
據《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年報》,2004年國土資源部科學研究機構科研經費收入達16.30億元,其中政府撥款(包括國家財政預算撥款、申請獲得的政府科研項目收入和其他政府撥款)為12.18億元,事業收入為1.97億元,事業單位經營收入達365.00萬元,其他收入為2.10億元,2005年國土資源部科學研究機構科研經費收入達12.14億元,其中政府撥款(包括國家財政預算撥款、申請獲得的政府科研項目收入和其他政府撥款)為7.05億元,事業收入為2.34億元,事業單位經營收入達62.00萬元,其他收入為2.75億元。
表2 2004~2005年科研人員、經費和科技論文統計
(二)科技人才培養
為了加快國土資源科技人才培養,國土資源部一直實施「百名優秀人才工程」計劃。近年來,國土資源部繼續加大在科技獎勵、人才評選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勵部科技工作者積極運用科學技術為國土資源事業服務。
2005年至2006年度,全系統44人獲得國土資源部「青年科技骨幹」稱號,24人獲得部「百人計劃」項目資助,其中王靜等13位同志獲得國土資源部「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稱號,為表彰國土資源系統在「十五」期間作出突出貢獻的科研單位和科技人員,國土資源部決定授予50個單位「國土資源系統『十五』科技工作先進集體」稱號,140位同志「國土資源系統『十五』科技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表3 2005~2006年度「國土資源部青年科技骨幹」人員名單
表4 2005和2006年度國土資源部百名優秀青年科技人才
外事資料考察報告查詢系統
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線收集成果需要上傳全文嗎
上傳。最後附件中也上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