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武漢科技成果

武漢科技成果

發布時間:2021-06-28 23:50:35

㈠ 武漢大學健康學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科學研究:十二五期間,到賬經費3208萬元,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項,發表SCI/SSCI收錄論文180餘篇,主編教材及專著12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項、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4項,還承擔美國NIH資助項目、CMB資助項目、ASHA項目以及其他國際公共衛生及護理領域研究課題等20餘項。科研項目實現了從小型橫向項目為主向承擔國家和地方重大項目及國際合作課題的根本性轉變。
在職業有害因素與健康領域,形成職業有害因素的毒作用機制及人群效應的研究方向;在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學研究領域,形成疾病的分子和免疫研究及人群控制研究的特色;在環境毒理學領域,形成以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毒性作用機制、環境遷移轉化和毒性效應以及抗污染相關技術研究為主的研究方向;在生物統計方法與應用領域,形成重大疾病的統計學模型、醫學診斷試驗評價、統計軟體開發與應用等研究方向;在農村健康保障與基層衛生管理領域,形成以計生站管理、基層衛生機構管理、養老保障為特色的研究方向;在護理領域,形成災難護理、急重症護理、護理管理、社區護理、精神心理護理五大研究方向。

㈡ 武漢大學有哪些科研成果


2000年以來,學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三大獎72項,SCI論文數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均位列全國高校前列,在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中獲獎數居全國高校前三位,
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教育部社科課題均居全國高校前列,並有數十項成果獲得國家「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
學校連續十餘次榮獲深圳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優秀產品獎(成交獎)和優秀組織獎。
武漢大學積極利用自身的科技、智力資源優勢,通過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的方式,與企業和科研機構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共同建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平台,聯合創辦了7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也促進了學校的發展。
學校參與了三峽工程、南水北調、西電東輸等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建設,在南北極科學考察、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關中不斷取得新的突破,馬協型、紅蓮型雜交稻、高頻地波監測雷達、GPS全球衛星定位與導航、高性能混合動力電池等應用型科技成果不僅具有重大的科學理論價值,還產生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人文社會科學的專家學者充分發揮「智囊團」和「思想庫」的作用,積極探索關系國家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論意義與應用價值的科研成果,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理論保證和智力支持。

㈢ 武漢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近五年來,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1項,其中基金重大項目1項,基金重點項目2項。承擔「973」計劃、「863」計劃、「支撐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國際科技合作項目、軍口預研項目課題等20餘項。承擔其它科研項目1000多項、總經費4.5億元。
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32項,其中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一等獎7項。出版教材和專著3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2000餘篇,SCI檢索論文400餘篇,EI檢索論文900餘篇。發明專利授權160餘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00餘項,100多項科研成果被轉換為現實生產力,一大批研究成果在國內占據領先地位,部分科研成果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㈣ 武漢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的科研成果

近年來,學院教師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科技部、商務部、建設部、交通部、財政部及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科技攻關等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 20 多項,獲省部級獎勵 12 項,在《中國管理科學》、《管理科學學報》、《管理工程學報》、《管理世界》、《科研管理》、《會計研究》等權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 60 多篇, SCI 、 EI 、 ISTP 三大索引和《新華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40 余篇,出版學術著作 10 余部。

㈤ 中國最近的科技發展成就有哪些

中國近些年發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科技方面更是如此,成就較多,簡單舉幾個例子。

①超級計算機。在大數據廣為應用之下,超級計算機越來越受重視,而且應用場景越來越多,這使得超級計算機成為「國家科技體現的標配」,畢竟國家信息化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准,而實現這個標準的物質基礎,就是超級計算機。近些年,我國的超級計算機發展速度極快,目前綜合實力僅次於美國,遙遙領先於第三名,在全世界范圍之內形成了中美爭霸的局面,這本身就說明中國科技的崛起。

事實上,核電技術是我國未來要發展的方向,也是未來「出海」的主力產品之一,我個人認為他要比超級計算機更具變現力和戰略性。

㈥ 武漢大學國家網路安全學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我院在可信計算與系統安全、網路威脅感知與安全保障、數據隱私保護、密碼專用晶元設內計容與開發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兩年來,學院主持網路空間安全方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課題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1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聯合基金重點、國防預研項目等逾70項,到賬經費達6000萬元。
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2019年新增1項)、二等獎1項;學院還積極發揮武漢大學綜合學科交叉優勢,在網路空間國際治理、網路安全法律法規制定、輿情分析等領域為國家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院現有本科生771人、研究生335人,自2001年信息安全專業創辦以來,已為國家輸送近4000名高水平網路安全人才,校友遍布全國各主要網路安全業務部門,業界口碑極佳。

閱讀全文

與武漢科技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