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海南省高校教學成果獎

海南省高校教學成果獎

發布時間:2021-06-28 21:07:10

① 三亞學院是好的大學嗎

三亞學院(Sanya University),坐落於海南省三亞市,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民辦普通本科院校。
2005年4月,海南大學三亞學院正式成立,2012年3月,經教育部同意,海南大學三亞學院轉設並更名為三亞學院。
截至2019年3月,學校校園佔地面積3000畝,建築總面積近50萬平方米;設有18個二級學院,開設74個本科專業(含方向),有教職員工1000多人,在校學生20000餘人。
歷史沿革編輯
2004年3月,海南大學和海南落筆洞投資有限公司簽訂協議,雙方合作共同籌建海南大學三亞學院。
2005年4月,海南大學三亞學院成立;同年,學校被列為政府問責工程。
2007年,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被海南省教育廳評為優秀實驗室。
2009年,學校三亞學院電子技術實驗實踐教學中心、三亞學院經濟管理實驗實踐教學中心、計算機應用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被評為「海南省電子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2010年,三亞學院海洋研究所成立;同年1月,學校取消經濟與管理分院建制,由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財務管理三個財經類本科專業組建財經分院,其他4個專業組建管理分院 。
2011年11月,海南省島嶼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基地成立。
2012年3月,海南大學三亞學院轉設為三亞學院。
2013年7月,學校無紙動畫實驗室、3G移動通信創新實驗中心、播音與主持藝術實驗室獲批為三亞市重點實驗室;同年8月,成立了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研究所 。
2014年1月,學校國際旅遊學院正式更名為國際酒店管理學院;同年,學校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 [3] [10]
2016年4月,海南省人民政府、三亞市人民政府正式簽約共建三亞學院; [11] 同年8月,學校黎族文化研究與發展基地正式開辦。 [12]
2018年10月,三亞學院與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合作共建的「國際設計學院」和「創新設計研究院」在三亞學院揭牌成立。 [13]
校園景色
校園景色
辦學條件編輯
院系專業
截至2019年3月,學校設有18個二級學院,開設74個專業(含方向)。 [3]
學院 專業
法學與社會學學院 法學、行政管理、社會學、社會工作、應用心理學
財經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經濟與金融
管理學院 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
旅業管理學院 旅遊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
國際酒店管理學院 酒店管理
人文與傳播學院 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網路與新媒體
傳播與文化產業學院 廣告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動畫
國際設計學院 視覺傳達與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風景園林
藝術設計學院 服裝與服飾設計、城鄉規劃(城市設計)
外國語學院 英語、俄語
理工學院 車輛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信息與智能工程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
音樂學院 舞蹈編導、音樂表演
體育學院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休閑體育、休閑體育(高爾夫)
健康產業管理學院 休閑體育(康體與抗衰老)、健康服務與管理
絲路商學院 工商管理(國際產能合作服務)、國際經濟與貿易(自貿區貿易管理與服務)
盛寶金融科技商學院 金融科技(聯合培養)
參考資料: [14]
師資力量
校園景色
校園景色(7張)
截至2019年12月,學校有專任教師1157人、外聘教師70人。其中,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1022人,佔83.29%;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414人,佔33.74%;35歲以下青年教師佔41.81%;有雙師型教師202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17.46%。 [15] 教師隊伍中,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及省級優秀教師、省級教學名師等稱號獲得者。 [16]
國家級教學名師:王元元、張奎良(兼職)、鄧軍(兼職)、何穎(兼職)
三亞學院海南省級教學名師一覽表(部分)
姓名 入選時間 姓名 入選時間
王勛銘 2012 沈關寶 2009
陸德明 --- 惠百團 2008
資料來源: [17]
三亞學院海南省教學團隊一覽表
名稱 負責人 立項時間
測控技術與儀器教學團隊(汽車變速器方向) 伍時和 2013
大學英語教學團隊 潘鈞 2010
社會學概論教學團隊 沈寶關 2009
經濟學教學團隊 陸德明 2011
資料來源: [18-21]
(註:名單不全)
學科建設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有省級重點扶持、培育學科2個。 [22]
省級重點扶持、培育學科:工商管理、通信與信息系統 [22]
教學建設
截至2019年12月,學校有省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省級應用型試點轉型專業10個、省級教學實踐示範中心4個、省級精品課程5門。 [15-16] [23]
省級特色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通信工程「海洋通信」、 俄語「旅業商務俄語」、酒店管理 [15]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測控技術與儀器(汽車變速自動化) [15]
省級應用型試點轉型專業:酒店管理、會展與經濟管理、服裝與服飾設計、社會工作、會計 學、車輛工程、工程管理、軟體工程、休閑體育、漢語國際教育 [15]
省級教學實踐示範中心:三亞學院電子技術實驗實踐教學中心、三亞學院經濟管理實驗實踐教學中心、計算機應用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等 [24]
三亞學院海南省精品課程一覽表
名稱 負責人 立項時間
社會學概論 沈寶關 2009
感測器原理與工程應用 聞福三 2012
客房服務與管理 朱沁夫 2013
旅遊學概論 田言付 2011
經濟學概論 陸德明 2010
資料來源: [21] [25-28]
辦學成果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3張)
2017至2018學年,學校教師獲得各類獎項139項,增長136%;學生獲獎729項,增長30%,其中國家級獎項62項,省級獎項116項。 [29]
2019年,學校學生參與教育部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人數達1722人,同比增長50%,參賽項目355項,同比增長41%;申報國家級項目54項,同比增長35%,省級項目126項,同比增長40%。 [15]
截至2019年12月,學校教師自編教材累計65部,教輔資料累計27部。 [15]
項目名稱 類別 負責人 時間
學生健康人格培養新模式-方位的九大培養平台
海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陸丹等
2012
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海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田言付等 2012
書法與白描課程的體驗式教學法 海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陳博等 2012
資料來源: [30-31]
學術研究編輯
科研平台
據2020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下屬研究院1個、省級院士工作站4個、省級研究基地2個、省級研究中心2個、省級文獻資料中心1個、三亞市重點實驗室4個、校級研究所6個、研究所5個。 [23]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下屬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研究基地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民辦高校德育研究院 [32]
省級院士工作站:翟明國院士工作站、陳國良院士工作站、容淳銘院士工作站等 [33]
省級研究基地:海南省島嶼文化生態與社會發展研究基地、海南省生態文明研究基地 [32]
省級研究中心:海南省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海南民族宗教事務發展研究中心 [32]
省級文獻資料中心:海南國際旅遊島文獻資料中心 [32]
研究所(中心):三亞學院海洋研究所、三亞學院海洋通信研究所、三亞學院瓊學研究中心、三亞學院跨文化研究中心、三亞學院中國現代管理理論研究所、三亞學院俄語中心、全球型企業文化研究中心、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所、現代金融研究所、社會發展研究所、應用語言與文化研究中心 [32]
三亞學院三亞市重點實驗室一覽表
名稱 立項時間
海洋工程實驗室 2012年8月
3G移動通信創新實驗中心 2013年7月
無紙動畫實驗室 2013年7月
播音與主持藝術實驗室 2013年7月
資料來源: [24]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7月,學校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89項、地(廳、市)級科研項目227項,縱向科研項目經費每年遞增15%至20%;在各類學術期刊中發表論文320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100餘部;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項8項。 [16]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9年5月,學校有紙質藏書383738種,紙質文獻擁有量達到211.2萬冊,電子圖書擁有量超過了128萬冊。訂購報刊(含電子期刊)17626種,引進了包括中國知網、超星移動圖書館、超星發現、超星期刊、萬方資料庫、維普資料庫、維普考試庫等多個資料庫。 [34]
學術期刊
《三亞學院學報》由海南省教育廳主管,三亞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設立「旅遊研究」、「度假休閑經濟研究」、「三亞文化研究」、「黎族研究」、「教學改革研究」、「高等教育改革研究」、「三亞大講堂」等欄目。
此外,學校還出版公開刊物《天涯華文》。

② 海南醫學院

海南醫學院(Hainan Medical College)於1993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委員會批准成立,隸屬海南省人民政府主管,是海南省唯一的一所省屬公辦普通高等醫學院校。學校有城西、龍華兩個校區。學校擁有海南省高校中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功能最齊全的圖書館大樓,館藏文獻總量超81萬冊、期刊近4000種。校園已建成主幹雙核心萬兆環網,雙通道連接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和中國網。學校堅持貫徹校訓「厚德、嚴謹、博學、和諧」和「自強不息、團結向上、奮發有為」的校園文化精神。學校以「發揮特色,服務地方」的辦學方針,「育人為本,質量至上;全面發展,德育為先;重視實用,突出特色;面向基層,服務社會」的質量方針,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崗位適應能力和領導力。

快速導航

<!--
基本信息欄
編輯本段
--> 中文名 海南醫學院 簡稱 海醫 創辦時間1947年 學校類型 醫葯 學校屬性 省屬高等院校 所屬地區海南省海口市 碩士點3個 層次定位 教學研究型 學校地址 海口市龍華區學院路3號 學校代碼11810(國際) 外文名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校訓厚德、嚴謹、博學、和諧類別公辦普通高等醫學院校主管部門海南省教育廳現任校長呂傳柱主要院系葯學院,臨床學院,理學院,熱帶醫學與檢驗醫學院,口腔醫學院主要獎項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全國二等獎學生人數15000餘人類別公辦普通高等醫學院校展開內容


大事記<!-- 編輯本段--> 光影集錦<!-- 編輯本段-->圖冊集錦花絮視頻

1 歷史沿革 編輯

1947年林筱海先生創建私立海強醫事技術學校。1948年宋子文先生任第一任董事長的私立海南大學醫學院創建。1951年3月,私立海強醫事技術學校和私立海南大學醫學院合並而成的海南醫學專門學校。1952年改稱海南醫學專科學校。

1953年5月,海南醫學專科學校中級部和海南人民醫院附設護士學校合並成立廣東省第八衛生學校,同年11月改稱廣東省海口衛生學校,醫專停辦。1958年9月,在海口衛生專科學校的基礎上復辦海南醫學專科學校,設醫療專業,學制三年。1962年,海南醫學專科學校暫停招收大專生,只招收專科生。1965年,恢復招收醫療專業大專生。

文革時期,學校停止招生。1970年6月改名為海南行政區衛生學校。1972年10月復辦海南醫學專科學校,設醫療專業,同時招收中專檢驗班。1973年創建附屬醫院。粉碎四人幫以後,1977年全國高考恢復,1977年到1979年,學校招收了三屆五年制臨床醫療專業學生。1980年起,不再招收中專生,暫停招生本科生,只招收專科學生。1983年起,恢復五年制本科招生,8月,海南醫學專科學校並入海南大學,稱海南大學醫學部。

1989年1月,海南大學醫學部從海南大學分出,成立海南醫學院(籌),增設醫學檢驗、口腔學專業,學制三年。1993年7月,經國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海南醫學院。1994年獲學士學位授予權。1995年4月16日,中共海南醫學院代表大會招生,會上選舉產生了第一節委員會和紀檢會。1996年、1997年經海南省衛生廳批准,將海南省農墾總局醫院和海南省人民醫院分別設立為學校的附屬醫院,即附屬新華醫院和附屬人民醫院。1997年5月,國家教委批准確認學校為本科教學工作合格院校,同年,增設護理學專業。

2000年7月19日,校本部搬遷至城西校區。2003年,教育部確定學校為聯合培養碩士學位研究生單位。2004年起,學校相繼與北京大學等多所高校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2006年,學校開辦留學生教育。2007年,學校全面啟動申辦醫葯大學行動計劃。2008年,學校舉辦60周年紀念活動。

2 辦學條件 編輯 院系設置二級學院開設專業海南醫學院中醫學院

中醫學、中醫學(養生保健方向)、中西醫臨床醫學、針灸推拿學

針灸推拿學(康復治療方向)

海南醫學院,口腔醫學,院口腔醫學海南醫學院管理學院

勞動與社會保障(醫療保險方向)、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方向)

公共事業管理(健康管理方向)、市場營銷(醫葯營銷方向)

海南醫學院葯學院葯學,中葯學海南醫學院臨床學院

臨床醫學、臨床醫學(急診醫學方向)、醫學影像學、康復治療學

應用心理學(醫學心理方向)、臨床心理學

海南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統計學,(,生物統計,方向)海南醫學院熱帶醫學與檢驗醫學院醫學檢驗,環境科學海南醫學院國際,護理學,院護理學海南醫學院理學院生物技術,(醫葯方向),生物科學,(健康教育方向)海南醫學院信息技術部(,醫學信息,系)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醫學信息管理,方向)海南醫學院高等職業教育學院高職高專,成人教育,技能培訓,繼續教育,自學考試海南醫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留學生醫學本科班,留學生漢語課程,留學生短期課程:針灸,推拿人文社會科學,部思想政治理論,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的教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工作 師資力量

據2014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有教職員工(含直屬附院)2677人,其中專任教師1028人,高級職稱人員625人,教學外聘兼職教師共1115人。制定了《海南醫學院2004~2010年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先後啟動了旨在提高學歷結構的「碩博工程」和提高青年教師素質的「青藍工程」。

學科建設

據2014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臨床醫學、基礎醫學、葯學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3個一級學科所屬二級學科46個專業,本科層次開設有醫學、理學和管理學3個學科門類、27個專業(含方向),專科層次具備招生資格的專業有21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1個(急診醫學)、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中醫葯重點學科1個(中醫肝膽病學)。擁有省級重點學科(含醫學重點學科)8個(內科學、葯物化學、婦產科學、神經內科學、醫學影像學、病理學等)。

教學建設3 學術研究 編輯 科研成果

據2014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近5年獲省級科技成果獎30項,在國外期刊或國際會議發表論文323篇,出版學術專著47部,國家級規劃教材9部。

科研機構

據2014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國家級葯物臨床試驗專科基地7個(呼吸、心血管、神經內科、婦產、泌尿、內分泌、消化)、國家葯物臨床前安全評價機構實驗室1個(海南省葯物安全性評價研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聯合實驗室1個(海南省人類生殖與遺傳重點實驗室(籌)—中國醫學科學院再生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聯合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海南省熱帶病重點實驗室、海南省熱帶葯用植物研究開發重點實驗室、海南省葯物臨床前葯理毒理學研究重點實驗室、海南省人類生殖與遺傳重點實驗室(籌)、海南省腫瘤干預與發生重點實驗室(籌))。

擁有海南省幹細胞研究所、海南省艾滋病研究中心、海口市黎族醫葯重點實驗室、海口市人類遺傳資源保藏重點實驗室(籌)、海口市創傷重點實驗室(籌)等市(廳)級實驗室,臨床葯物研究基地、生殖醫學研究所、神經科學研究所、心血管研究所、腫瘤研究所、人文研究中心、中醫肝膽病研究所等研究基地(所),海南醫學院科學實驗中心、實驗動物中心(葯物安評中心)、臨床醫學實驗室、二級生物安全水平實驗室等科學實驗平台,以及兩個學術團體(海南省熱帶醫學研究會、海南省免疫學會)。

學術資源4 學校領導 編輯

黨委書記:廖小平

黨委副書記:謝江波

院長:呂傳柱

副院長:曾渝、陳玉民、陳志斌、黃元華

5 文化傳統 編輯

2008年是海南醫學院辦學六十周年紀念年,該校將於2008年12月6日舉行隆重的校慶慶典活動。為慶祝此次盛典,該校頒布了新標識。

③ 海南大學信息學院的科研成果

從2007年-2012年五年來,該院在教學、教改、科研等方面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績,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支撐項目等240餘項,受資助經費1000餘萬元;科研獲得各類獎項65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27項。獲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出版學術專著、各類教材50部,發表學術論文40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的論文200餘篇。教師隊伍中涌現出一批先進人物:1人被評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2人被評為海南省「教學名師」,2人獲寶鋼優秀教師獎,有3人入選海南省「515人才工程」。該院共有5門海南省精品課程,1門海南省重點課程,1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8門海南大學精品課程、重點課程和優秀課程,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4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

④ 海南評副教授是否比其他省容易

學歷、資歷條件
1、具有博士學位,擔任講師職務兩年以上。
2、碩士研究生畢業或具有碩士學位,擔任講師職務四年以上。
3、大學本科畢業,擔任講師職務六年以上。
4、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取得講師資格後,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直接申報副教授

資格:
(1)獲國家「三大獎」或「社會科學獎」三等獎以上主要完成人.(一等獎前三名,二等獎前二名,:三等獎主要負責人).
(2)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以上獎項1項(一等獎前二名,二等獎第一名)。
(3)參與完成省、部級重點科研課題1項,其中本人獨立完成1個以上子項目的研究,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以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被《SCI》、《EI》、《ISTP》、《SSCI》或《AACl》所收錄1篇以上。

科研業績條件(指擔任講師職務期間)
自然科學(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第1、2條及3—6條中的一條)
1、在省級以上專業刊物以第一作者發表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本學科論文不少於4篇,其中至少有1篇在國家級期刊或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代表作經同行專家鑒定達到副教授水平。
2、公開出版7萬字以上有較高水平的學術專著1部(如系合著,本人撰寫不少於7萬字);或公開出版10萬字以上有水平的本專業譯著1部(如系合譯,本人翻譯不少於10萬字);或參加編寫全國規劃教材1部,本人編寫4萬字以上;或編寫1部被多所高校正式採用為教材的教科書(本人撰寫部分不少於4萬字)。
3、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得省、部級「三大獎」(自然科學獎、發明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下同)四等獎以上1項(一等獎前五名,二等獎前四名,三等獎前三名,四等獎前兩名)。
4、參加l項以上省級科研項目或主持1項以上廳級科研項目,產生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5、獲得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1項(一等獎前五名、二等獎前四名,三等獎前三名)。
6、在科技開發、科技推廣、科技服務及教育教學改革、實驗室建設等方面取得較好成績,獲省級以上獎勵1次以上;或獲得本人研究方向一致的1項以上國家發明專利(第一或第二發明人)。

⑤ 海南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有什麼特點


學科特色
(1)數學學科 數學學科現有專任教師5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9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寶鋼優秀教師獎1人,海南省傑出人才1人,領軍人才1人,入選海南省「515人才工程」3人,海南大學D類人才2人,E類人才1人。獲海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獲海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近5年來,數學系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項,省(部)級項目30多項,出版專著5部,發表學術論文150多篇,其中被SCI(EI)收錄論文達70多篇。研究領域涉及圖論及其應用、代數學、變分與拓撲方法及偏微分方程、優化理論與方法、分形幾何、數論、方程與動力系統、概率論、不確定理論、數據挖掘、生物統計、機器學習等方向。 數學學科十分重視教學改革和學生培養。獲海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海南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海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1項。2位教師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優秀指導教師,2位教師聘為海南省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數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位教師獲「海南大學十佳教師」稱號。承擔省廳級教學研究項目10項,在各級期刊發表教學研究論文40多篇,主編教材20多部。《工程數學》被評為海南省精品課程,《高等數學》被評為海南省重點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被評為海南大學精品課程,大學數學教學團隊被評為海南大學優秀教學團隊。
數學學科立足海南,面向全國,依託清華三亞國際數學論壇與海南數學研究中心,積極加強與國內外高校的聯合,聘請包括著名數學家丘成桐先生、馬志明院士等國內外大師來校講學,冬季小學期授課,選派師生國內外交換學習。積極參與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創新創業大賽等,取得很好的成績,培養創新和復合型數學人才,近年來,學生考研、出國深造的比例逐年上升。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是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主辦的面向全國大學生的群眾性科技活動,是首批列入「大學學科競賽排行榜」的19項競賽之一,2018年,來自全國及美國和新加坡的1449所院校、超過12萬人報名參賽,是參賽人數最多的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理學院作為海南省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組織機構,在歷屆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成績斐然,共獲國家一等獎9項、國家二等獎29項、省級一等獎40多項;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3項、二等獎8項,2位教師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優秀指導教師,數學建模已經成為學校對外宣傳的標桿和旗幟(2018年11月成功舉辦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賽題評講與經驗交流會,參會人數達1000人,創歷年之最,得到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贊許,極大提升海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海南日報、中國大學生在線網站、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官網作了相關報道。

⑥ 海南專科院校

最好的專科就是公辦本科院校招的專科,也是專升本率最高的學校。
瓊州學院是公辦二本大學招的專科,海南省專科招生中算是最好的學校,你在公辦二本以上院校讀專科,以後升本也很容易,再說公辦二本以上院校的師資、硬體設備也比三本、專科、高職強得多,自考本科成功率也比專科高職院校多很多倍。
2009屆新生全部在三亞校區報到上課,宿舍是四人住的公寓,上床下桌,有書架、網線、獨立衛生間.
三亞是國內外公認最適合度假、養生、旅遊的美麗地方,學校周遍環境當然是內地高校不能比的了.學校2008年已經啟動「100名博士」和「10—20名學科帶頭人」的人才引進工程,計劃用3-5年全部完成,聘請瑞典林雪平大學終身教授劉大可、德國柏林藝術大學馬勒特教授、清華大學王建國教授等一些國內外知名學者為學科帶著人或客座教授,我敢說比內地很多二本高校實力也強很多,但跟名牌大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祝願你能考上如意的大學!!
文科生如果想學外語、旅遊管理、酒店管理建議到三亞是最佳的選擇,三亞是國際旅遊都市,全球第二座七星級酒店都落戶三亞,五星級以上酒店也是亞洲最多的地方,國際化的三亞應該很需要外語人才,如果你外語學得很精通的話,這行業的工資是蠻高地。
瓊州學院文科「對外漢語」專業很強,2008年獲教育部批准成為中國僅有的10個「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之一.
瓊州學院是三亞市唯一的綜合性國家公辦二本大學,,正在高速發展中,僅2008年三亞市就投入幾個億來重點建設,要把瓊州學院建設成為「國際化、開放型、特色鮮明的品牌大學」,學校也比較重視與國內外高等學校的文化與學術交流,同加拿大、美國、新加坡、香港、等國家與地區的高校開展包括合作研究、學術互訪、互派教師、交換學生等國際合作聯合辦學關系,以吸引更多的高水平國內外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和合作研究,為學生赴海外學習和實踐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更好的條件。2008年獲教育部批准成為全國僅有的10個「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之一,建起與國際交流合作接軌的教育平台,為世界發展中國家培訓高級人才。

⑦ 海口經濟學院的辦學條件

教學成果 截至2014年初,學校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3項(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創新性藝術設計人才;大學英語聽說課程改革與實踐;基於「四核驅動式」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體系的創新與實際 ),有省級特色專業4個(空中乘務、旅遊管理、移動通信技術、工程造價),校級特色專業8個 ,省級教學團隊7個(數碼藝術設計教學團隊、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團隊空中乘務教學團隊、國際經濟與貿易教學團隊、財務會計教學團隊、旅遊管理教學團隊、通信工程教學團隊),校級教學團隊16個 。
17門省級精品課程(播音與主持、藝術學概論、C++語言程序設計、新聞攝影、大學英語聽說、計算機應用基礎、導游職業規范、民航乘務服務、工程造價實務、電子綜合設計與實訓、Maya三維動畫製作、3G移動通信技術、旅遊學概論、Java語言程序設計、會計信息化實務、企業融資理論與實務、計算機網路技術),22門校級精品課程 。 學生成績 2007-2009年「海南省高職高專使用英語口語大賽」中,學校選手共獲得了11個獎項,其中王露同學代表海南參加全國大賽總決賽,以總分第一的成績獲大賽特等獎和最佳表現獎。2011年,喻言和石磊兩位同學代表海南參賽,分別獲得全國專業組一等獎和非專業組二等獎。
2005-2011年,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中,學校代表隊共獲得國家一等獎3個、二等獎5個,省級一等獎15個,二等獎38個、三等獎34個。2007年-2010年,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海南賽區)中,學校代表隊共獲得一等獎6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9個。
學生李藝丹在「首屆北部灣城市形象大使總決賽」中奪冠,許平作為世界旅遊形象大使中國區冠軍代表中國參賽,在首屆世界旅遊形象大使總決賽中獲得第四名。 實習就業 學校實施校企聯合,拓展訂單式培養,先後與海南航空、深圳航空及深圳寶安國際機場、三亞喜來登度假酒店、博鰲索菲特大酒店、海口港、海南電視台、海口電視台等近百家企事業單位建議了合作關系,為大學生的實習和就業搭建了廣闊的平台。海南省人事勞動保障廳2003-2012年連續十年公布的學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都在90%以上,位居海南省前列 。 教師成績 2006年5月,海南省思想政治理論課公開教學比賽,學校教師王瑩、陳玉書分別獲得專科組第一名和第二名。2007年12月,學校接受省教育工委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評估,又被評為「優秀」等級。2010—2011年,學校教師趙靜波在全省思政課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中兩次獲得三等獎。2011年,在海南省第十八屆多媒體課件(軟體)評比中,學校教師製作的多媒體課件獲得5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首次作為本科高校參加海南省第七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比賽,教師王鵬獲二等獎;參加海南省公共英語青年教師教學比賽,教師劉丹獲三等獎;教師向廣宇代表海南省參加了粵桂瓊滇贛五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基本功教學比賽,獲得三等獎 。 榮譽成就 2004-2011年,學校連年被評為「海南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優秀單位」、省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海南省先進社會組織」、「海南省節能減排功勛單位」、「海南省花園式校園」、「海南省2007-2010年度文明單位」。暑期「三下鄉」兩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授予「先進集體」,2010年-2012年學校先後獲得「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民辦教育先進集體」、「2011最具綜合實力民辦高校」。 2006年3月1日,時任教育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的袁貴仁同志在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長、省教育工委書記方曉宇陪同下視察學院。
2006年4月19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在中央及國家有關部委負責人和省、市主要領導汪嘯風、衛留成、羅保銘等的陪同下親臨學院視察,對學院的黨建工作、榮辱觀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校園建設等給予了充分肯定與高度評價。
2007年12月,教育部派出專家組來學院進行專科升本科的全面考察;全國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投票表決,學院升本獲得通過;2008年3月26日教育部正式下文批准學院由專科升格為本科。從此,學院的歷史掀開了嶄新的一頁;學院升本同時也成為海南第一家獨立設置的民辦本科院校。在學院基礎上組建綜合性的海口大學已被列入海口市「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
2009年中國大學評價報告出爐,由中國校友會網、《大學》雜志和21世紀人才報等機構發布《2009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推出2009年「中國大學」、「中國獨立學院」、「中國民辦大學」排行榜百強,海口經濟學院位居「中國民辦大學」百強榜第32位。2011年「中國民辦大學排行榜」排名17位。

⑧ 急急急。。海南師范大學名聲怎樣就業狀況怎樣

http://www.hainnu.e.cn/海南師范大學座落在美麗的熱帶海濱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海口,校園椰風流韻、芳林疊翠、風景秀麗。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學校現已形成以教師教育為主要辦學特色,教、文、管、理、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格局,是海南省培養基礎教育師資和其他高級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辦學歷史較為悠久 海南師范大學是海南省最早成立的公辦高等學府,其前身是「國立海南師范學院」,1949年秋創建於擁有三百年歷史的海南瓊台書院內。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海南師范學院更名為海南師范專科學校。1962年,全國高校院系再次調整,將海南教師進修學校、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區師范專科學校、海南工業專科學校先後並入海南師范專科學校,是當時廣東省保留下來的唯一的一所師范專科學校。1983年,學校作為海南大學師范部開辦本科教育。1986年,學校恢復海南師范學院校名。1999年,海南師范學院與海南教育學院合並,組建成新的海南師范學院。200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我校增列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4年,教育部同意在學校原有基礎上籌建海南師范大學。2007年,學校正式更名為海南師范大學,並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榮獲「優秀」。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1351人,其中本科生10360人,專科生541 人,碩士研究生123人。

辦學條件日趨完善 學校現有南校區、北校區、靈山校區、桂林洋校區四個校區,佔地面積157.12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面積17.90萬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13.32萬平方米。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202.03萬元,建有各類教學實驗室26個,其中海南省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省級優秀實驗室5個;有各類實習實訓基地166個。學校圖書館館藏圖書182.3萬冊,中外文紙質期刊3059種,中外文電子期刊8700多種,自建海南歷史文獻數字資源庫以及海南文獻全文、題錄等資料庫14個,是目前海南省規模最大、藏書總量最多、海南地方文獻資料最豐富的圖書情報中心。學校是CERNET海南省節點院校,在教育信息化領域一直走在海南省前列。學校擁有多功能體育館、標准田徑運動場、游泳池、足球場等各類運動場館4.23萬平方米。
學科專業較為齊全 學校設有17個學院,18個科研機構;有生態學、有機化學、基礎數學、中國現當代文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等5個省級重點學科;有海南省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基地、海南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2個省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現有42個本科專業,覆蓋文學、理學、教育學、經濟學、歷史學、管理學、工學、法學等8個學科門類;擁有17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生物科學、小學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英語專業被確定為省級第一類特色專業,其中,生物科學專業被確定為國家級第一類特色專業,形成了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結構合理的學科專業布局,學科總體規模與實力位居海南省高校前列。

師資隊伍素質優良學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符合學校目標定位要求、適應學科專業發展需要的師資隊伍,發展勢頭良好。現有師資727人,教授111人,副教授229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369人,占師資總數的50.8%;非本校畢業的教師641人,占師資總數的88.2%,學緣結構優化。我校有國家突出貢獻專家1人,教育部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2人,全國模範教師2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9人;海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31人,入選海南省「515人才工程」19人,海南省教學名師6人,海南省優秀教師2人,海南省「教學十佳」7人;海南省重點(扶持)學科責任教授5人,海南省中青年學術骨幹3人;另有擔任特聘教授或兼職教授的兩院院士2人、博士生導師33人。
教學成果較為豐碩 學校以專業建設為主線,以課程建設為核心,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完善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深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先後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海南省教學成果獎9項。學校建有省級精品課程14門,省級重點課程4門。2004年以來,我校教師共主持省部級教改項目49項,校級教改項目84項;在省部級以上多媒體教材(軟體)評比中共獲獎20項;共主編、參編教材111部,有22部教材獲省部級以上獎勵。近三年,全校教學管理人員承擔各級教學管理及改革研究課題共81項,公開發表教學管理研究論文117篇,主編或參編教學管理研究著作19部。2006年,學校啟動的面向海南省11個少數民族和貧困地區「播種希望」行動計劃,得到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被寫入2007年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科研水平不斷提高 學校高度重視以科研工作提高師資水平,以高質量的研究成果推動本科教學。科研水平不斷提高,科研實力逐年增強,學術影響不斷擴大。2004年以來,我校教師主持省部級以上及橫向項目362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5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4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獲各類科研經費2016.49萬元;獲海南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勵和科技進步獎勵24項。2002—2006年,出版學術著作及教材253部,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522篇,其中在國內外權威學術刊物、核心期刊發表論文849篇,被國際權威索引SCI、EI、ISTP等收錄的論文149篇。2004年來,我校主辦國際國內學術會議17次,出席國際學術會議63人次。學校出版《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海南師范學院學報》(自科版)、《新教育》等刊物,其中《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的「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欄目,被評為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名欄建設」欄目,是全國高校學報首批入選的16個名欄中唯一的文學欄目;《海南師范學院學報》(自科版)入選CA(美國化學文摘)收錄期刊。
校園文化豐富活躍 學校努力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活潑、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氛圍,每年舉辦大學生文化藝術節、科技節、學生社團文化節、師資技能大賽等一系列在校內外頗具影響的校園文化活動。學校多次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2004年被團中央評為「中國百個優秀青年志願服務集體」;2005年被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實踐團隊」;2006年有兩個班級分別榮獲「全國先進班集體」、「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全校現有學術、體育、文藝、實踐等四大類別的學生社團63個,共有注冊會員7344人,其中「綠色海南環保協會」2005年被評為「全國保護母親河先進單位」,2006年榮獲「全國優秀學生社團」稱號。近三年來,我校學生獲得省級以上獎勵460人次,獲得省級以上各類競賽獎勵409人次。

人才培養成效顯著 自建校以來,學校已累計為社會培養了八萬多名各類人才,畢業生中有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勞動模範、省部級黨政領導幹部、文化藝術體育精英、知名專家學者、優秀企業家,俊傑輩出,桃李芬芳。海南省80%以上的中學教師,90%的中學校長、特級教師和教學骨幹均是我校畢業生。近年來,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加強專業基礎,強化實踐教學,注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近三年,我校學生獲得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勵252人次。我校學生2005年獲得第九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1項,2006年、2007年分別榮獲中國第三屆、第四屆青少年科技進步創新獎1項。2006年,我校在全國師范院校學生語言文字基本功大賽中,榮獲組織單位獎,有4人獲得一等獎,6人獲得二等獎,7人獲得三等獎。
合作交流日趨頻繁學校確立了立足海南、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的服務面向定位,充分發揮毗鄰港澳,面向東南亞的人緣地緣優勢,積極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學術交流日趨頻繁,國際影響不斷增強。先後與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泰國等國家和台灣等地區的8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友好關系,互派學者訪問講學,互派學生交流培養,開展學術交流及合作辦學,推進了我校教育國際化進程。學校發揮「一基地三院校」優勢(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首批批准設立的華文教育基地、教育部首批指定招收外國留學生院校、國家漢辦指定的海外漢語教師培訓院校、國際漢語教師志願者培訓院校),積極開展對外漢語教學,支持周邊國家華文教育;與泰國海南會館共建育民華文學校、與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漢語教學中心共建孔子學院;承擔了海外漢語教師和國際漢語教師志願者的培訓和外派任務,先後派出國際漢語教師志願者2批76人次,對外漢語教育蓬勃發展。學校還先後為美國、日本、俄羅斯、韓國、義大利、英國、法國等國家培養長、短期留學生千餘人次。學校加強與港澳台地區和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特別是瓊籍華人華僑的聯系,對外影響日益擴大。
至於就業問題,第一要看你的社會關系,第二要看你的個人水平,大那時就業肯定是沒問題的

⑨ 海南有什麼好學校我想去海南~

達不到一本,那就那就-------考海師吧....海南師范大學...........
歡迎加入我們海師人.............
海南師范大學,在海南除了海大就屬於老大咯!!絕對的............
而且是二本的分數就一般能上的...
金融業最好報經濟與管理學院的金融專業,我女朋友就是這專業的.海師的王牌專業..但是需要文科生!
導游最好報資源與旅遊學院...它的導游專業也是很牛逼逼的....
管理類最好報教育與管理學院....它的管理專業也是很好的專業....
嘿嘿.........熱烈歡迎你..

另附:
http://ke..com/view/28262.htm
海南師范大學 海南師范大學坐落在美麗的熱帶海濱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海口,校園椰風流韻、芳林疊翠、風景秀麗。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學校現已形成以教師教育為主要辦學特色,教、文、管、理、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格局,是海南省培養基礎教育師資和其他高級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辦學歷史較為悠久 海南師范大學是海南省最早成立的公辦高等學府,其前身是「國立海南師范學院」,1949年秋創建於擁有三百年歷史的海南瓊台書院內。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海南師范學院更名為海南師范專科學校。1962年,全國高校院系再次調整,將海南教師進修學校、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區師范專科學校、海南工業專科學校先後並入海南師范專科學校,是當時廣東省保留下來的唯一的一所師范專科學校。1983年,學校作為海南大學師范部開辦本科教育。1986年,學校恢復海南師范學院校名。1999年,海南師范學院與海南教育學院合並,組建成新的海南師范學院。200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該校增列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4年,教育部同意在學校原有基礎上籌建海南師范大學。2007年,學校正式更名為海南師范大學,並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榮獲「優秀」。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1351人,其中本科生10360人,專科生541 人,碩士研究生123人。
辦學條件日趨完善 學校現有南校區、北校區、靈山校區、桂林洋校區四個校區,佔地面積157.12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面積17.90萬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13.32萬平方米。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202.03萬元,建有各類教學實驗室26個,其中海南省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省級優秀實驗室5個;有各類實習實訓基地166個。學校圖書館館藏圖書182.3萬冊,中外文紙質期刊3059種,中外文電子期刊8700多種,自建海南歷史文獻數字資源庫以及海南文獻全文、題錄等資料庫14個,是目前海南省規模最大、藏書總量最多、海南地方文獻資料最豐富的圖書情報中心。學校是CERNET海南省節點院校,在教育信息化領域一直走在海南省前列。學校擁有多功能體育館、標准田徑運動場、游泳池、足球場等各類運動場館4.23萬平方米。
學科專業較為齊全 學校設有17個學院,18個科研機構;有生態學、有機化學、基礎數學、中國現當代文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等5個省級重點學科;有海南省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研究基地、海南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2個省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現有42個本科專業,覆蓋文學、理學、教育學、經濟學、歷史學、管理學、工學、法學等8個學科門類;擁有17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生物科學、小學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英語專業被確定為省級第一類特色專業,其中,生物科學專業被確定為國家級第一類特色專業,形成了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結構合理的學科專業布局,學科總體規模與實力位居海南省高校前列。
師資隊伍素質優良學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符合學校目標定位要求、適應學科專業發展需要的師資隊伍,發展勢頭良好。現有師資727人,教授111人,副教授229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369人,占師資總數的50.8%;非本校畢業的教師641人,占師資總數的88.2%,學緣結構優化。我校有國家突出貢獻專家1人,教育部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2人,全國模範教師2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9人;海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31人,入選海南省「515人才工程」19人,海南省教學名師6人,海南省優秀教師2人,海南省「教學十佳」7人;海南省重點(扶持)學科責任教授5人,海南省中青年學術骨幹3人;另有擔任特聘教授或兼職教授的兩院院士2人、博士生導師33人。
教學成果較為豐碩 學校以專業建設為主線,以課程建設為核心,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完善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深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改革,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先後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海南省教學成果獎9項。學校建有省級精品課程14門,省級重點課程4門。2004年以來,我校教師共主持省部級教改項目49項,校級教改項目84項;在省部級以上多媒體教材(軟體)評比中共獲獎20項;共主編、參編教材111部,有22部教材獲省部級以上獎勵。近三年,全校教學管理人員承擔各級教學管理及改革研究課題共81項,公開發表教學管理研究論文117篇,主編或參編教學管理研究著作19部。2006年,學校啟動的面向海南省11個少數民族和貧困地區「播種希望」行動計劃,得到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被寫入2007年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科研水平不斷提高 學校高度重視以科研工作提高師資水平,以高質量的研究成果推動本科教學。科研水平不斷提高,科研實力逐年增強,學術影響不斷擴大。2004年以來,該校教師主持省部級以上及橫向項目362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5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4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獲各類科研經費2016.49萬元;獲海南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勵和科技進步獎勵24項。2002—2006年,出版學術著作及教材253部,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522篇,其中在國內外權威學術刊物、核心期刊發表論文849篇,被國際權威索引SCI、EI、ISTP等收錄的論文149篇。2004年來,我校主辦國際國內學術會議17次,出席國際學術會議63人次。學校出版《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海南師范學院學報》(自科版)、《新教育》等刊物,其中《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的「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欄目,被評為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名欄建設」欄目,是全國高校學報首批入選的16個名欄中唯一的文學欄目;《海南師范學院學報》(自科版)入選CA(美國化學文摘)收錄期刊。
校園文化豐富活躍 學校努力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活潑、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氛圍,每年舉辦大學生文化藝術節、科技節、學生社團文化節、師資技能大賽等一系列在校內外頗具影響的校園文化活動。學校多次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2004年被團中央評為「中國百個優秀青年志願服務集體」;2005年被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實踐團隊」;2006年有兩個班級分別榮獲「全國先進班集體」、「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全校現有學術、體育、文藝、實踐等四大類別的學生社團63個,共有注冊會員7344人,其中「綠色海南環保協會」2005年被評為「全國保護母親河先進單位」,2006年榮獲「全國優秀學生社團」稱號。近三年來,我校學生獲得省級以上獎勵460人次,獲得省級以上各類競賽獎勵409人次。
人才培養成效顯著 自建校以來,學校已累計為社會培養了八萬多名各類人才,畢業生中有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勞動模範、省部級黨政領導幹部、文化藝術體育精英、知名專家學者、優秀企業家,俊傑輩出,桃李芬芳。海南省80%以上的中學教師,90%的中學校長、特級教師和教學骨幹均是我校畢業生。近年來,學校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加強專業基礎,強化實踐教學,注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近三年,該校學生獲得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勵252人次。我校學生2005年獲得第九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1項,2006年、2007年分別榮獲中國第三屆、第四屆青少年科技進步創新獎1項。2006年,我校在全國師范院校學生語言文字基本功大賽中,榮獲組織單位獎,有4人獲得一等獎,6人獲得二等獎,7人獲得三等獎。
合作交流日趨頻繁學校確立了立足海南、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的服務面向定位,充分發揮毗鄰港澳,面向東南亞的人緣地緣優勢,積極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學術交流日趨頻繁,國際影響不斷增強。先後與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泰國等國家和台灣等地區的8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友好關系,互派學者訪問講學,互派學生交流培養,開展學術交流及合作辦學,推進了我校教育國際化進程。學校發揮「一基地三院校」優勢(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首批批准設立的華文教育基地、教育部首批指定招收外國留學生院校、國家漢辦指定的海外漢語教師培訓院校、國際漢語教師志願者培訓院校),積極開展對外漢語教學,支持周邊國家華文教育;與泰國海南會館共建育民華文學校、與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漢語教學中心共建孔子學院;承擔了海外漢語教師和國際漢語教師志願者的培訓和外派任務,先後派出國際漢語教師志願者2批76人次,對外漢語教育蓬勃發展。學校還先後為美國、日本、俄羅斯、韓國、義大利、英國、法國等國家培養長、短期留學生千餘人次。學校加強與港澳台地區和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特別是瓊籍華人華僑的聯系,對外影響日益擴大。

⑩ 瓊台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校長是誰

我幫你找的

程立生同志,瓊台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校長,副廳級,黨委委員,教授,1962年9月出生於湖南嶽陽市。1982年湖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本科畢業,1986年南京農業大學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畢業, 1982年7月參加工作,199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的主要職務有: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科技副縣長,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教務處副處長、處長兼研究生處處長,海南大學教務處處長兼招生辦公室主任,海南大學黨委委員、教務處處長。
學術研究領域:高等教育教學管理,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農業蟎類學。
學術兼職: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專家;中國昆蟲學會理事;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熱帶作物學會植保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海南省高校專業設置評議委員會委員;海南大學作物害蟲學博士學科點主任、博士生導師,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專業碩士生導師。
主要榮譽和獲獎:海南省教學名師;海南省優秀教師;首批入選海南省「515人才工程」和省級高等學校精品課程責任教授;獲得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和二等獎各4項,獲得海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獲得海南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

閱讀全文

與海南省高校教學成果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