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陝西蒲城巨額國有資產流失案的記者置疑
國務院1998年242號令《探礦權采礦轉讓管理辦法》第十五條明確規定:以承包等方式擅自將采礦權轉讓他人進行采礦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地質礦產管理工作的部門按照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規定的許可權,責令改正,沒收非法所得,處1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采礦許可證。按照這個規定,國有煤礦明確是不能承包個人經營的。
那麼蒲城縣煤炭局為什麼還要這樣頂風違規操作呢? 記者了解到由於蒲城縣煤礦建礦較早原來主井的煤礦資源接近枯竭,所以在主井以西兩公里之外需要建新的主井並擴大產量。由原來的年產15萬噸增加到年產30萬噸的規模。至於技術改造項目由楊穎出資1200萬元來實施。按照合同約定,誰投資誰收益。煤礦的所有產權為蒲城縣煤礦所有。
那麼他們之間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合作關系呢? 在承包合同中,記者注意到在監管費及繳納方式上有這樣的約定:乙方也就是承包人必須先向甲方以現金方式繳納保證金10萬元,合同期滿後,甲方如數退還乙方。
合同的第二條約定:該井見煤後,從見煤的次月起,乙方每年向甲方繳納監管費20萬元。顯然礦長馮黨軍所說的承包人楊穎每年給礦上交120萬元的管理費並不是事實。
從這個合同中不難看出,承包人只要當初向縣煤礦繳納10萬元的保證金,並且進行技術改造,就可以拿到一個國家投資3000多萬元的煤礦25年的經營權。而且在這份合同中也沒有提及有關職工利益的一個字。
那麼,楊穎是如何拿到這個煤礦的經營權的呢? 讓記者感到更加奇怪的是在這份承包合同上還明確決定,煤礦所有權為甲方所有,乙方在技改中投入的固定資產全部為乙方所有,這也就是說,楊穎只需要花10萬元的保證金,每年交20萬元的管理費就享有了一個投資3千多萬元的國有煤礦的經營權,而且承包期滿後楊穎技改投入的固定資產還全部歸他所有。
作為一個小小縣煤炭局局長的劉穩柱,不知哪來的膽量,竟敢置國家法令法規於不顧,既不經過公開的招、投標程序,也未經過任何形式的組織監督,自己推薦並決定將蒲城縣國有煤礦,以超低的價格,承包給私企老闆楊穎開采經營。
倘若沒有特別巨大利益的誘惑,他會冒那麼大的風險嗎?
⑵ 蒲城創新節能環保設備研究所怎麼樣
蒲城創新節能環保設備研究所是2014-04-04注冊成立的個人獨資企業,注冊地址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蒲城縣興鎮南郊。
蒲城創新節能環保設備研究所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10526093944261C,企業法人王平安,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蒲城創新節能環保設備研究所的經營范圍是:示蹤器、彩色示蹤器、自動溫控元件、感測器、鍋爐風跡顯示器、風跡顯示器、燃燒器配件、啟動元件;復合材料研製、銷售;技術服務、技術轉讓。(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蒲城創新節能環保設備研究所更多信息和資訊。
⑶ 偽造公司是不是違法行為請問蒲城縣法院應該怎麼處理
勞動案件比較簡單,可以自己處理,勞動仲裁委員會不收取任何費用,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解決問題,勞資糾紛,勞動仲裁,我們可以嗨,我!
1,因為用人單位不合法的事先書面請求你離開後立即離開時,公司要求你支付拖欠的工資,押金,經濟補償,而不是勞動合同的一倍工資(最多11個月),支付加班工資,勞動仲裁一年!
2,只要有證據證明勞動關系!模具,如公司名稱,工作證或工作證(最好加蓋單位公章),工資卡,工資單,考勤記錄,社保繳費記錄,同事證言(離開現任)或其他與您的姓名並加蓋公章文件, (不是所有的需要,有一些也可以);
3,申請勞動仲裁很簡單:寫勞動仲裁申請,以下身份證的復印件,准備轉讓的證據局根據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資料,然後去當地仲裁委員會提出認證申請,可以提供全面的喜,我可以幫忙。
主要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建立勞動關系,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
第82條用人單位就業之日起不超過一年不超過1個月,並須支付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每月兩次工人的工資。
經濟補償,根據第47條的工人在未來幾年的工作,支付每年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 6個月,但少於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到半年,一半的工資支付給勞動者經濟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