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生日是從哪天開始算
你的問題在哪裡? - - 孩子在那個時間出生 當然那個就是他生日拉 . 你說的8月16因該是陽歷吧 你在翻翻日歷查下8月16日2011的那年 農歷是多少 . 這樣幾乎已經對孩子的生日完全了解了
❷ 官方於煬生日哪一天
汪一一同學你哪一天觀光一趟水泥哪一天應該是他的是艾揚的戶口本身份證這個時間一般都不知道要到網上搜索一下
❸ 中國共產黨的生日是那一天
中國共產黨的生日是七月一日。
7月1日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辰紀念日,是毛澤東同志於1938年5月提出來的。當時,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十七周年紀念日」。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馬克思主義迅速傳遍我國,最早接受馬列主義的革命知識分子李大釗,陳獨秀等人,相繼在各地成立共產主義小組。在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的積極幫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
(3)成果哪天生日擴展閱讀:
提起「七·一」這個日子,可能所有的中國人都不會陌生,人們都知道它是中國共產黨的生日。其實,熟知黨史的人都清楚,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日子,應該是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日期,也就是1921年7月23日,而不是一般人認為的1921年7月1日。
那麼,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同她實際成立的日期不符合呢?談起這件事情,我們不能不提及一段關於查證黨的生日日期的佳話。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准備慶祝自己的生日,然而由於黨的一大距抗戰時期已相當遙遠,參加一大的代表們又沒有作召開時間的記錄,所以無法確定一大召開的確切日期,而當時的戰爭狀態又不可能進行仔細的考證,所以經中共中央決定,將黨的紀念日定為7月1日,這種狀況一直延續了幾十年。
解放後,許多研究人員一直尋求徹底解決黨成立確切日期這一黨史上的難題,但由於種種原因都未能如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學術界迎來了大發展的春天,一些學者和黨史工作者開始嘗試考證黨成立的確切日期。
其中一位黨史工作者經過多方的努力,通過收集歷史資料和走訪當事人,終於弄清了一大召開的准確日期。他先以有力的證據證明了1921年7月1日不是一大召開的時間,又通過一大最後一天受到警探襲擾和第二天上海一家旅社發生的一件命案這兩條線索。
經過查閱當時上海報紙的社會新聞報道得知案件發生的日期為7月31日,這樣就確定了一大最後一天的日期為1921年7月30日,再分析推斷加之其他證據佐證,向前推8天,於是就得出了黨的一大召開的確切日期--1921年7月23日。
雖然黨的誕生日已經水落石出了,但考慮到人們已習慣把7月1日這個日子作為黨誕生的紀念日,經中共中央決定,仍然把每年的7月1日定為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紀念日。
❹ 我生日是哪天
回家問媽媽,再看看自己的身份證。如果不知道,就自己選擇一個有特別意義的日子,作為是作為生日吧。
生日是媽媽痛苦的時刻,過鬼門關的,10月懷胎生個孩子不容易。
❺ 有誰知道周恩來總理的生日是哪天
1、1971年,基辛格博士為恢復中美外交關系秘密訪華。在一次正式談判尚未開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來總理提出一個要求:「尊敬的總理閣下,貴國馬王堆一號漢墓的發掘成果震驚世界,那具女屍確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寶啊!本人受我國科學界知名人士的委託,想用一種地球上沒有的物質來換取一些女屍周圍的木炭,不知貴國願意否?」
周恩來總理聽後,隨口問道:「國務卿閣下,不知貴國政府將用什麼來交換?」基辛格說:「月土,就是我國宇宙飛船從月球上帶回的泥土,這應算是地球上沒有的東西吧!」
周總理哈哈一笑:「我道是什麼,原來是我們祖宗腳下的東西。」基辛格一驚,疑惑地問道:「怎麼?你們早有人上了月球,什麼時候?為什麼不公布?」
周恩來總理笑了笑,用手指著茶幾上的一尊嫦娥奔月的牙雕,認真地對基辛格說:「我們怎麼沒公布?早在5000多年前,我們就有一位嫦娥飛上了月亮,在月亮上建起了廣寒宮住下了,不信,我們還要派人去看她呢!怎麼,這些我國婦孺皆知的事情,你這個中國通還不知道?」周恩來總理機智而又幽默的回答,讓博學多識的基辛格博士笑了。摘自《環球人物》張穎霞/文
2、「派克」的來歷
50年代,有一次,周恩來和一位美國記者談話時,記者看到總理辦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鋼筆,便帶著幾分諷刺,得意地發問:「總理閣下,也迷信我國的鋼筆嗎?」周恩來聽了風趣地說:「這是一位朝鮮朋友送給我的。這位朋友對我說:「這是美軍在板門店投降簽字儀式上用過的,你留下作個紀念吧!」我覺得這支鋼筆的來歷很有意義,就留下了貴國的這支鋼筆。」美國記者的臉一直紅到了耳根。
3、一句話的電影說明書
1954年,周恩來參加日內瓦會議,通知工作人員,給與會者放一部《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彩色越劇片。工作人員為了使外國人能看懂中國的戲劇片,寫了15頁的說明書呈周總理審閱。周恩來批評工作人員:「不看對象,對牛彈琴」。工作人員不服氣地說:「給洋人看這種電影,那才是對牛彈琴呢!」
「那就看你怎麼個彈法了」,周恩來說,「你要用十幾頁的說明書去彈,那是亂彈,我給你換個彈法吧,你只要在請柬上寫一句話:「請您欣賞一部彩色歌劇電影,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就行了。」電影放映後,觀眾們看得如痴如醉,不時爆發出陣陣掌聲。
4、巧對毛澤東
1960年5月,毛澤東、周恩來一行視察長沙,工作之餘,到江邊散步。遙望橘子洲頭,百舸爭流,萬帆競發,毛澤東逸興遄飛,口佔一上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此聯動靜相對,意境悠遠,三個斷句,兩處「頂針」,「洲」和「舟」又是諧音,應對難度極大。毛澤東對身邊的周恩來說:「恩來,我一時江郎才盡,請你來個錦上添花如何?」周恩來才思敏捷,熟諳地理,了解長沙竟於百步之內得佳句:「天心閣,閣中鴿,鴿飛閣不飛。」天心閣系長沙市內一景,與橘子洲相對。即工整又流暢,整個對聯渾然一體,兩位偉人相對而笑。摘自《教育信息》
5、1973年8月28日,中共十大在京召開之時,出席會議的毛澤東已因患上腿疾而不能站。會議結束後,為了不讓與會代表看出破綻為自己的身體擔心,毛澤東就一直坐在座位上,想讓代表們先退場。主席不退場,代表豈肯先退場。還是細心的周恩來總理看出了主席的心思,打破了僵局,他機智地說毛主席是要目送大家離開會場。毛澤東則故意執拗地說:「你們不走,我也不走。」就這樣,代表們一步一回頭,依依不捨地揮手與主席道別。
6、一次,周恩來接見的美國記者不懷好意地問:「總理閣下,你們中國人為什麼把人走的路叫做馬路?」他聽後沒有急於用刺人的話反駁,而是妙趣橫生地說:「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之路,簡稱馬路。」這個美國記者仍不死心,繼續出難題:「總理閣下,在我們美國,人們都是仰著頭走路而你們中國人為什麼低頭走路,這又怎麼解釋呢?」周總理笑著說:「這不奇怪,問題很簡單嘛,你們美國人走的是下坡路,當然要仰著頭走路了,而我們中國人走的是上坡路,當然是低著頭走了。」記者又問:「中國現在有四億人,需要修多少廁所?」這純屬無稽之談,可是,在這樣的外交場合,又不便回絕,周總理輕輕一笑回答到:「兩個!一個男廁所,一個女廁所。」
7、特殊的紀念品
50年代,有一次周總理接待了一位美國記者的采訪。這位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無意中看到總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國產的派克鋼筆。那記者便以帶有幾分譏諷的口吻問道:「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麼還要用我們美國產的鋼筆呢?」周總理聽後,風趣地說:「談起這支鋼筆,說來話長,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無功受祿,就拒收。朝鮮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留下了這支貴國的鋼筆。」美國記者一聽,頓時啞口無言。
8、周總理談笑吃「納粹」
50年代初,有一次周總理在中南海勤政殿設宴招待外賓。客人們對中國菜的花樣之繁多,風味之獨特,味道之鮮美都贊不絕口。這時,上來一道湯菜,湯里的冬筍、蘑菇、紅菜、荸薺等都雕刻成各種圖案,色、香、味俱佳。然而,冬筍片是按照民族圖案刻的,在湯里一翻身恰巧變成了法西斯的標志。貴客見此,不禁大驚失色,忙向周總理請教。對於這個問題,周總理也感到十分突然,但他隨即泰然自若地解釋道:「這不是法西斯的標志!這是我們中國傳統中的一種圖案,念『萬』,象徵『福壽綿長』的意思,是對客人的良好祝願!接著他又風趣地說:「就算是法西斯標志也沒有關系嘛!我們大家一起來消滅法西斯,把它吃掉!」話音未落,賓主哈哈大笑,氣氛更加熱烈,這道湯也被客人們喝得精光。
9、周總理妙語斥對手
周總理在幾十年的外交生涯中,一直以德高望重,幽默風趣著稱,不管在何種場合,遇到什麼樣的對手,周總理都能唇槍舌箭,以超人的智慧,應酬自如,對手甭想佔到便宜。有一次周總理應邀訪問蘇聯。在同赫魯曉夫會晤時,批評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義政策。狡猾的赫魯曉夫卻不正面回答,而是就當時敏感的階級出身問題對周總理進行刺激,他說:「你批評的很好,但是你應該同意,出身於工人階級的是我,而你卻是出身於資產階級。」言外之意是指總理站在資產階級立場說話。周總理只是停了一會兒,然後平靜地回答:「是的,赫魯曉夫同志,但至少我們兩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我們都背叛了我們各自的階級。」出其不意地將赫魯曉夫射出的毒箭掉轉方向,朝赫本人射去。據說,此言一出,立即在各共*產黨國家傳為美談。
10、周總理舌戰米高揚
有一次,周總理從日內瓦開會回來順道訪問莫斯科。在為他舉行的一次招待會上,他用英語向蘇聯人祝酒。這時米高揚(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抱怨道:「周,你為什麼不說俄語?你的俄語很好嘛!」這句話顯然是很不友好的。周總理的方法是先不予理睬,他仍用英語回答說:「米高揚,該是你學習漢語的時候了。」以促米高揚說出不學漢語的原因。米高揚果然上鉤,抱怨說:「漢語太難學了。」此話一出,周總理馬上輕快地說:「沒關系,下回到我們使館來,我們將非常高興地教你。」一下子將米高揚置於一種學生的地位。
11、對!牛彈琴
有一次,周恩來總理同國民黨政府談判。在我方義正詞嚴面前,對方不但不接受,反而說同我方談判是「對牛彈琴」!周恩來總理當即靈機一動,利用對方拋來的詞語,將計就計,巧妙地回敬了對方:「對!牛彈琴!」在這里,周恩來總理把對方拋來的」對牛彈琴」這個成語巧妙地進行了結構上的調整,變成了一個內涵豐富的「對!牛彈琴!」,從而既擺脫了困難,又迫使對方陷入無地自容的窘境。
12、1960年4月下旬,周恩來總理與印度談判中印邊界問題,印方提出一個挑釁性問題:「西藏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嗎?」周恩來總理說:「西藏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遠的不說,至少在元代,它已經是中國的領土。」
對方說:「時間太短了。」
周恩來總理說:「中國的元代離現在已有700來年的歷史,如果700來年都被認為是時間短的話,那麼,美國到現在只有100多年的歷史,是不是美國不能成為一個國家呢?
這顯然是荒謬的。」
印方代表啞口無言。
在周恩來的反駁中,用了兩個對比性材料來否定對方的觀點。700年與100年相比較,你要否認700年而承認100年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其結果是承認100年就得承認700年這個事實。對比在這里產生了巨大的力量。
❻ 到底怎麼看生日,到底哪天該過生日
如果你喜歡 可以過2個生日
1.每年5月29日過一次 (這是以公歷為準的計算方法)
2.每年的農歷5月初一再過一次 (按中國人的農歷計算方法 每年5月初一不是固定的日期 這個可以查看萬年歷)
給你一個簡單的方法: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五月初一就是端午節前四天,所以每年端午節前四天就是你的農歷生日!
(希望能夠幫到你 ^_^)
❼ 生日是哪一天
大多數人是農歷.
因為人的出生日是跟風水,屬相,五行等等之類的說法有關.
所以一般人的生日是按農歷算的.
❽ 農歷出生如何看哪天生日
看你習慣過農歷還是陽歷生日咯 如果習慣過農歷生日 那每年便9月12過生日唄 如果要過陽歷生日 那便去翻萬年歷 看91年的農歷9月12的陽歷時間 我查了下 1991年農歷9月12的是91年10月19日
❾ 怎麼看生日是哪天
你先問一下你父母給你登記的陰歷還是陽歷。譬如我媽媽給我登記的就是陰歷生日。如果是陽歷,那麼你得再向你父母詢問你的陰歷生日是哪天,如果你的父母不記得了你當年的陰歷生日,那麼你可以去查萬年歷,你出生那年的陽歷下對應的陰歷是多少就可以了。
如果你想過陽歷生日,按照中國人的過法,每一年的陽歷都是根據陰歷對應變化的,譬如我是9月24的陰歷,我每一年過生日都要去查萬年歷,有時候是10月份有時候是11月份。
(9)成果哪天生日擴展閱讀:
陰歷:
在天文學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歷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運行超過一周。)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