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關村簡介
中關村,即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中國高科技產業中心,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第一個「國家級」人才特區,是我國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驗田,被譽為「中國的矽谷」。
中關村有一區多園的空間格局,其中包含了海淀園、豐台園、昌平園、電子城、亦庄園、德勝園、雍和園、石景山園、通州園、中關村大興生物醫葯基地等十個園區。
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的前身是全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它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著名學府和研究機構為依託,規劃佔地面積133.06平方公里,聞名中外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是她的發祥地。
昌平園: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成立於1991年11月,地處北京西北的昌平區,是北京較早成立的國家級高新區之一,也是中關村科技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子城科技園:中關村科技園區電子城科技園是中關村科技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國家科技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的,以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為主體的,多功能、綜合性的國家級高科技園區,電子城科技園是朝陽區高新技術產業功能區的核心區域,是承載朝陽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
通州園: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通州園於2006年1月正式成立,是北京通州新城規劃建設重點發展的產業聚集區。
(1)中關村十大創新成果擴展閱讀:
名稱由來
提起中關村,人們立刻會聯想到高科技,然而幾十年前這里卻還是一片荒涼的墳場,大多是太監的墳墓。因明清時期稱太監為「中官」,所以這里被叫做「中官墳」。
也有一說認為從明朝開始,太監多在此建廟宇和養老的庄園,也因當時人稱太監為「中官」,故稱此地為「中官村」,中關村正式得名是在解放後。
解放後選擇這里建中國科學院,覺得「中官」二字不好,才在北師大校長陳垣先生的提議下改名為「中關村」。中關村的巨變,是共和國科學發展史的縮影。
② 中關村大批前沿科技備受關注,為什麼如此多的成果出自北京
先行先試,釋放創新活力
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北京協同創新研究院、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等產學研一體化的新型科研機構相繼成立。這些機構實行與國際接軌的聘用制和靈活薪酬模式,國內外相關領域研究人員能以全職或雙聘方式參與研究院工作,推動人才自由流動。
「中關村示範區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到2022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創新中心,到2050年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中關村管委會翟立新說。
③ 聽說格靈深瞳公司在這些年的發展過程中獲得了不少殊榮,那麼格靈深瞳具體都獲得了哪些榮譽呢
格靈深瞳公司自成立時期就以驚人速度和傲人的成績被熟知,2014年獲創新公司50強,中關村2014年度新銳企業10強,財經天下2014年度創新產品,經濟觀察報2015年度最具創新企業,新京報2015年度中國創客特別獎,創業邦2015年度創新成長企業100強,雷鋒網2015最具創新價值的技術新勢力,中關村2015年高聚工程創業領軍人才,中關村2015十大創新成果,2016中國國際智能交通展「優秀新產品」等。
④ 中關村軟體園作為科技創新高地,具體取得了哪些成績
2019年,中關村軟體園區內企業共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勵45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7項,科技成果轉化481項。
⑤ 中關村有哪些比較大的公司
中關村經過20多年的發展建設,已經聚集以聯想、網路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近2萬家,形成了下一代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新一代移動通信、衛星應用、生物和健康、節能環保、軌道交通等六大優勢產業集群,集成電路、新材料、高端裝備與通用航空、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等四大潛力產業集群和高端發展的現代服務業,構建了"一區多園"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成為首都跨行政區的高端產業功能區。
中關村每年發生的創業投資案例和投資金額均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左右;截止2014年,上市公司總數達到254家,其中境內156家,境外98家,中關村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30804億元。2012年8月,國務院發改委等九部委和北京市聯合發布了《關於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意見》中關村將進一步建立並完善政府資金與社會資金、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有機結合的科技金融創新體系,加快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建設。
中關村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北京市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取得了大量的關鍵技術突破和創新成果,涌現出漢卡、漢字激光照排、超級計算機、非典和人用禽流感疫苗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為航天、三峽工程和青藏鐵路等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中關村企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超過50項,承接的"863項目"佔全國的四分之一,"973項目"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創制了TD-SCDMA、McWill、閃聯等86項重要國際標准,798項國家、地方和行業標准;中關村技術交易額達到全國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80%以上輸出到北京以外地區。
⑥ 聽說格靈深瞳公司在這些年的發展過程中獲得了不少殊榮,具體都獲得了哪些榮譽呢
格靈深瞳公司自成立時期就以驚人速度和傲人的成績被熟知,我們來盤點一下這些年格靈深瞳公司所獲得的榮耀,2014年獲創新公司50強,中關村2014年度新銳企業10強,財經天下2014年度創新產品,經濟觀察報2015年度最具創新企業,新京報2015年度中國創客特別獎,創業邦2015年度創新成長企業100強,雷鋒網2015最具創新價值的技術新勢力,中關村2015年高聚工程創業領軍人才,中關村2015十大創新成果,2016中國國際智能交通展「優秀新產品」等,相信這些獎項能夠激勵格靈深瞳更好地走下去。
⑦ 大唐移動的獲得榮譽
2016年1月,大唐移動獲得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授予的「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稱號。
2016年1月,大唐移動的發明專利「一種進行隨機接入的方法及裝置」榮獲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中國專利優秀獎」。
2015年12月,大唐移動獲得通信行業權威媒體《人民郵電報》頒發的2015年度「5G技術引領獎」。
2015年12月,大唐移動再次入選「中關村知識產權領軍企業培育名單」。
2014年12月大唐移動榮獲由中國電子學會頒發的「2014年度優秀信息系統集成商」稱號。
2014年12月大唐移動「一種短消息傳輸方法及裝置」發明專利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
2014年12月大唐移動「高頻率雙模寬頻RRU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2014年12月大唐移動榮膺「設計師及用戶優選十大電氣創新品牌」。
2014年10月大唐移動榮獲「中關村知識產權重點示範企業」稱號。
2014年10月大唐移動「NEOsite解決方案」榮獲「中國4G創新解決方案獎」。
2014年03月大唐移動關於LTE的一項發明專利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
2014年01月大唐聯儀「TD-SCDMA終端協議一致性測試系統」項目獲得2013年度中國電子學會頒發的科學進步類二等獎。
2013年09月大唐移動榮獲第七屆中國通信產業榜「2012-2013年度中國通信4G產業貢獻企業」的榮譽。
2013年07月大唐移動多制式路測產品SPANOutum榮獲「2013中國通信網路規劃優化最佳產品」。
2013年07月大唐移動與浙江移動合作的TD組網策略深度優化專題榮獲「2013中國通信網路規劃優化典範項目」殊榮。
2013年01月由大唐電信集團參與申報的「TD-SCDMA關鍵工程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應用」項目獲得2012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2年12月大唐移動榮獲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十百千工程」企業獎牌。
2012年07月大唐移動EXPTCDG產品榮膺「2012中國通信網路規劃優化最佳產品及解決方案獎」。
2012年01月TD-LTE移動通信系統榮獲「2011年中關村十大創新成果」。
2011年11月大唐移動「TD-HSUPA基站系統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2012年01月 大唐移動TD-LTE移動通信系統榮獲2011年中關村十大創新成果獎。
2011年12月 大唐移動TD-SCDMA終端相關專有技術獲得第五屆中國技術市場協會金橋獎。
2011年08月 大唐移動獲得「2011年度信息報送優秀單位」稱號。
2011年02月 大唐移動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部「『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行優秀團隊」稱號。
2011年01月 大唐移動獲得2010年廣州亞運會網路工程建設組織獎。
2010年12月 大唐移動榮獲2010電子信息產業標准化領軍企業獎。
2010年11月 大唐移動基站基帶晶元項目獲得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稱號。
2010年09月 大唐移動TD-SCDMA產品線獲國資委「中央企業紅旗班組(科室)標桿」榮譽稱號。
2010年05月 大唐移動王映民博士榮獲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2010年01月 大唐移動被列為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試點單位。
2009年12月 大唐移動YD/T 1365-2006 2GHz TD-S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網、無線接入網路設備技術要求等35項標准榮獲中國標准創新貢獻一等獎。
2009年12月 大唐移動TD-SCDMA基站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設備研製及產業化項目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09年05月 大唐移動TD-SCDMA基帶拉遠型宏基站(TDB36A)被認定為國家自主創新產品。
2009年04月 大唐移動獲得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務院國資委、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頒發的「中央企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08年10月 大唐移動獲得國家高技術產業化十年成就獎。
2008年02月 大唐移動榮膺全國專利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2008年02月 大唐移動專利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
2007年12月 大唐移動被評為「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
2007年12月 大唐移動榮膺2007年度通信產業先鋒技術應用稱號。
2007年09月 大唐移動被推選為「北京市專利示範單位」。
2006年12月 大唐移動TD-SCDMA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標准著作榮獲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
2006年08月 大唐移動榮獲信息產業部「信息產業科技創新先進集體」稱號。
2005年12月 大唐移動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准TD-SCDMA獲評「2005年中國信息化建設項目成就獎」。
2005年08月 大唐移動第三代移動終端入選信息產業部「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優秀項目」。
2004年09月 大唐移動榮獲人事部、國資委頒發的「中央企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04年07月 大唐移動TD-SCDMA第三代移動通信基站產品被評為「國家重點新產品」。
2004年01月 大唐移動TD-SCDMA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標准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02年12月 大唐移動入選人事部、信息產業部「全國信息產業系統先進集體」。
2001年08月 大唐電信集團IMT2000 TD-SCDMA移動通信技術榮膺「信息產業重大技術發明」。
⑧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發展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建設,中關村已經聚集了以聯想、網路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近2萬家,形成了以下一代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新一代移動通信、衛星應用、生物和健康、節能環保以及軌道交通等六大優勢產業集群以及集成電路、新材料、高端裝備與通用航空、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等四大潛力產業集群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和高端發展的現代服務業,構建了「一區多園」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成為首都跨行政區的高端產業功能區。
中關村當下「一區多園」的空間格局包括東城園、西城園、朝陽園、海淀園、豐台園、石景山園、門頭溝園、房山園、通州園、順義園、大興-亦庄園、昌平園、平谷園、懷柔園、密雲園、延慶園等十六個園區。「十二五」期間,中關村將繼續完善「一區多園」各具特色的發展格局,重點建設「兩城兩帶」,即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技城和由海淀北部、昌平南部和順義部分地區構成的北部研發服務和高技術產業帶,以及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大興和通州、房山的部分地區構成的南部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帶,促進高端產業集群發展。
中關村示範區經濟發展始終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12年中關村示範區實現總收入2.5萬億元,同比增長25%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增加值超過3600億元,佔北京市GDP比重達到20%,比上年提高了一個百分點;企業實繳稅費達到15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60%;企業從業人員達到156萬人,比上年增加18萬人;企業利潤總額1730億元,同比增長13%;實現出口230億美元,約佔全市出口總額近四成;企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超過900億元,同比增長25%。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起源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關村的發展建設,國務院先後5次做出重要決定。
1988年5月,國務院批准成立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它就是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前身。中關村科技園區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市政府派出機構對園區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
1999年6月,國務院批復要求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這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增強我國創新能力和綜合國力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
2005年8月,國務院做出了關於支持做強中關村科技園區的8條決定。
2009年3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要求把中關村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成為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載體,掀開了中關村發展新的篇章。《批復》指出,要加快改革與發展,努力培養和聚集優秀創新人才特別是產業領軍人才,著力研發和轉化國際領先的科技成果,做強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培育一批國際知名品牌,全面提高中關村自主創新和輻射帶動能力,推動中關村的科技發展和創新在本世紀前20年再上一個新台階,使中關村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2011年1月26日,國務院又批復同意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進一步明確了中關村示範區今後十年的戰略定位和發展思路。在2011年,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把北京中關村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2012年10月13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調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空間規模和布局,由原來的一區十園增加為一區十六園,包括東城園、西城園、朝陽園、海淀園、豐台園、石景山園、門頭溝園、房山園、通州園、順義園、大興-亦庄園、昌平園、平谷園、懷柔園、密雲園、延慶園等園區,示範區面積由原來的233平方千米,增加到488平方千米。 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把北京中關村逐步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明確提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要秉承面向世界、輻射全國、創新示範、引領未來的宗旨,堅持「深化改革先行區、開放創新引領區、高端要素聚合區、創新創業集聚地、戰略產業策源地」的戰略定位,服務於首都世界城市的建設,力爭用10年時間,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到2015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創新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初步形成有利於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人才激勵、科技金融、知識產權、技術轉移和產業化、科研院所等方面的體制機制改革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成功探索出一系列具有全國示範意義和推廣價值的體制機制及支持政策,重大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大幅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進一步增強。
——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企業研發投入占總收入比例達到5%,發明專利年授權量比2008年翻一番,不斷創造重大科技成果,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強化,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知識創造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
——中關村人才特區基本建成。建立並完善人才「選得准、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的機制和環境,集聚5萬名左右高端人才,將中關村建設成為我國人才發展的戰略高地。 ——創新創業高度活躍。不斷產生適應科技經濟發展需求的創新創業新模式;對初創期企業的投資、科技金融繁榮活躍,吸納的全球創業投資規模進入亞太地區前列,成為全球最活躍的創業投資中心之一;形成具有時代特徵和中國特色的良好創新創業文化氛圍。
——產業國際競爭力居世界前列。產業規模進一步提升,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掌握一批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和標准,形成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一批年銷售收入過500億元的大型企業,涌現出一大批創新能力強的中小企業。
——創新國際化水平大幅提升。成為全球創新網路的重要節點,廣泛吸納國際創新資源;國際科技合作和交流更加活躍,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交流合作平台。
到2020年,示範區創新環境更加完善,創新活力顯著增強,創新效率和效益明顯提高,總收入達到10萬億元,在軟體及信息服務、生物醫葯、新能源等領域中形成2-3個擁有技術主導權的產業集群,培育出一批國際知名品牌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形成若干世界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培養和聚集一批優秀創新人才特別是產業領軍人才,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⑨ 中關村是干什麼的
中關村科技園是我國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驗田,被譽為「中國矽谷」。中關村是中國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也是京津石高新技術產業帶的核心園區。中關村是我國科教智力和人才資源最為密集的區域,擁有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代表的高等院校40多所。
中關村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和北京市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取得大量的關鍵技術突破和創新成果,涌現出漢卡、漢字激光照排、超級計算機、非典和人用禽流感疫苗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為航天、三峽工程和青藏鐵路等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9)中關村十大創新成果擴展閱讀:
中關村的發展歷程
1、中關村科技園,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初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
2、1988年5月10日經國務院正式批准成立,1992年5月被國家科委、國家體改委正式確定為全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綜合改革試點區,它就是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前身。
3、1995年12月,中關村海關正式開關,海關設在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內,這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在國家級新技術開發區設立的第一個海關。
4、1999年8月更名為中關村科技園區,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北京市政府派出機構對園區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
⑩ 中關村的資料
中關村的由來
中關村在幾十年前是一片荒涼的墳場,大多是太監的墳墓。明朝時,太監們就開始在中關村一帶購買「義地」,形成了太監自己的墓葬地,年老出宮的孤苦太監就寄居在這里,他們生活上依靠富裕大太監的捐贈,平時則給埋葬在這里的太監掃墓上墳,燒香祈福。因明清時期稱太監為 「中官」,所以這里被叫做「中官墳」。
也有一說認為從明朝開始,太監多在此建廟宇和養老的庄園,也因當時人稱太監為「中官」,故稱此地為「中官村」。今天北大物理樓樓北的院落中,就有太監祭祀的剛秉廟,還有一個叫「剛秉」的太監像。
隨著歷史的變遷,還出現了一些與「中官」諧音的叫法,如鍾關、中關及中官兒、中官屯等。
中關村是怎麼從「中官」演化為「中關」的也有不少傳說。一說是1913年在《二萬五千分之一京西圖》上已經見到「中關」地名的使用。對於這一稱謂,人們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清朝末年有關人員編制地圖時,因為「中官」寓意太監不太好聽,故將其「雅」化為「中關」。又有人說是慈禧太後過生日時,曾在此地搭建一座城關,用於祝壽,因此得名。
中關村正式得名是在解放後。解放後選擇這里建中國科學院,覺得「中官」二字不好,才在北師大校長陳垣先生的提議下改名為「中關村」。
中關村科技園區簡介
中關村科技園區是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作為市政府派出機構對園區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
1999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北京市政府和科學技術部關於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請示,原則同意請示中關於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意見和發展規劃,這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增強我國創新能力和綜合國力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國家中央領導曾先後多次到中關村科技園區視察、指導工作。
中關村科技園區覆蓋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資源最密集的區域,園區內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科院校39所,在校大學生約40萬人,中國科學院為代表的各級各類的科研機構213家,其中國家工程中心41個,重點實驗室4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0家。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關村科技園區現已形成一區七園的發展格局,包括海淀園、豐台園、昌平園、電子城科技園、亦庄科技園、德勝園和健翔園,其中海淀園的主要功能是高新技術成果的研發、輻射、孵化和商貿中心,其他六園主要功能是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基地。海淀園位於海淀區,規劃佔地面積217平方公里;豐台園位於南郊的豐台區,昌平園位於北郊的昌平區,作為高科技產業基地,兩園面積各佔地5平方公里;亦庄科技園位於北京東南郊京津唐高速公路起點,面積7平方公里;電子城科技園位於首都東北郊酒仙橋,面積10.5平方公里;德勝科技園座落在北京市西城區,規劃區面積約6平方公里;健翔園座落在北京市朝陽區,面積約4.2平方公里,七個科技園共同構成了沿京城四環路布局的頗具特色和充滿活力的高科技產業帶。
目前七園內有各類高新技術企業萬余家,其中有聯想、方正等國內知名的公司,還有諾基亞、惠普、IBM、微軟為代表的1600餘家外資企業,跨國公司在園區設立的分支機構已達到112家,其中包括研發機構41家。
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近年來致力於園區的基礎建設,在硬體建設環境方面,加大規劃和投資力度,在中心區通過多元化投融資方式,加速建設了中關村科技商務中心區,中科院科學城、北大科技園和清華科技園。在發展區重點規劃建設了中關村軟體園、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北大生物城、上地信息產業基地、永豐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等多個專業化產業基地。為高新技術企業快速發展提供產業化空間。
園區內還有風景如畫的頤和園、圓明園、香山等歷史名勝和自然風景區非常適宜人的工作、生活、居住。
作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過去的十幾年裡,中關村科技園區經濟發展始終保持30%的增長速度。2004年,園區高新技術企業預計實現銷售收入3600億元,同比增長25%;上繳稅金133億元,同比增長11%;生產總值760億元,同比增長25%,相當於當年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的18%,成為北京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源,涌現出了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企業。目前園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4000家,新誕生高新技術企業4268家,一批符合市場經濟運行機制要求的高新技術企業群體的形成,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近幾年來,園區吸引了一大批以留學人員為主體的國際化人才和創業團隊,一批高端科技項目和成果出自留學人員企業。留學人員創業企業累計達到2500多家,從業留學人員近6000人。
中關村科技園區內的各類孵化器已成為科技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企業成長的搖籃。目前,園區內擁有中關村國際孵化器、豐台科技創業中心(設有國際科技企業孵化器IBI)、海淀留學人員創業園、清華科技園等各類孵化器39家。
中關村科技園區十分重視發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經貿活動,充分利用國際各類資本發展高科技產業。到2004年底,園區擁有三資企業1600多家,約占企業總量的11.4%。
21世紀是知識資本發揮巨大作用的時代,中關村科技園區將以其豐富的科技智力資源以及規范的市場運作和有效的政府調節,在經濟技術全球化浪潮中,實現跨越式發展。
中關村科技園區熱忱歡迎國內外有識之士前來創業、投資與合作,共同創造美好明天。中關村擁抱未來!
中關村報價
http://www.zgcb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