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訪英成果會是擴大

訪英成果會是擴大

發布時間:2021-06-27 00:50:00

㈠ 特朗普訪英遭抗議人家怎麼做的

英國倫敦當地時間13日(周五)上午,「特朗普寶寶」氣球慢慢升到倫敦上空。

「我們起飛了!」英國天空新聞網7月13日報道,抗議者將巨大的「特朗普寶寶」氣球升上了倫敦上空。

「當我說這些我指的是英國政府里那些人」,特朗普說,英國人民還是很贊同我的」,特朗普說,「我知道很多人很開心,他們喜歡美國總統」。

來自中華網

㈡ 航天英雄們從太空中取得的成果將會給我們帶來哪些改變

1.(1)B(2)A 2.雖然……但是…… 3.(1)×(2)√(3)√ 4.2008925翟志剛內劉伯明景海鵬容航天員將首次出艙行走 5.衛星定位導航、衛星廣播電視、氣象預報、信息網路 6.天路漫漫,我們的心將與神七飛船上勇士的心一起跳動

㈢ 壟斷組織的出現為什麼會造成殖民擴張的擴大

影響:壟斷組織作為獨占生產與市場的經濟聯合體,必然會帶來停滯和腐朽的趨勢,但作為高度社會化的超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它的出現卻是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的.
1.壟斷組織的出現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它產生後又促進了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壟斷是在競爭中形成的.由於大企業的勞動生產率要高得多,因此在競爭中獲得勝利的必然是設備精良、經營管理有方的大企業.它們在發展成為壟斷組織後,使企業的規模進一步擴大,這自然會有利於勞動生產率的進一步提高.同時,它也使技術發明和改良的過程社會化了.資金雄厚的壟斷組織所能提供的條件,使科學技術的研究能夠更大規模和更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從而取得新的成果,運用於生產之中.這一切都為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
2.是為了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而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由於第二次工業革命使社會生產力有了巨大的發展,工業產品的增長幅度暫時超過了市場需求的增長幅度,結果導致了價格、利潤的普遍下降以及經濟危機的更加頻繁、深刻和持久.因此,為了擺脫危機,國內同一工業部門的大生產者聯合為一個「托拉斯」,即一個以調節生產為目的的聯盟,他們規定應該生產的總量,在他們中間加以分配,並且強制實行預先規定的出售價格.
3.托拉斯和康采恩等高級形式的壟斷組織,對於改善企業經營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也具有更為有利的條件.通過企業合並而極大地擴大規模之後,在生產和經營管理方面可以產生如下一些優越性:企業合並後擁有大量的生產資料,這就有可能使用那些位置最有利的工廠和最有效率的機器設備來進行生產;大規模的生產可以實行更有效的分工,在不同的工廠里實行生產的專業化,同時它也能使副產品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當一個托拉斯擁有生產同一產品的許多工廠時,就可以通過對各家工廠進行仔細的比較,發現既節約又效率高的生產方法;通過許多企業的合並,可以取消重復的高薪職位,以減少行政費用,並獲得最有才乾的技術專家和經營管理人員;如果托拉斯進一步實行縱向聯合,不僅控制生產,而且控制原料資源和加工以及產品的銷售,就可以進一步改善企業的經營,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4.壟斷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在經濟上開始成熟的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壟斷並不意味著完全排除世界市場上的競爭,競爭仍然是生產發展的一種強大的推動力量.壟斷組織的形成與發展,不僅沒有使經濟發展的速度放慢,反而使它加快了.20世紀初,壟斷組織的發展程度很高的美國和德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最快,其工業生產的年平均率分別為4.8%和4.2%.相對緩慢的英法兩國也分別為1.4%和3.3%.

㈣ 正力松太郎為了擴大影響又做了什麼和最後的成果是什麼

為了進一步擴大影響,正力又組織探測了大島的三原山口火山口,爬到1250米深處,打破了西西里島上史庄波里火山的勘察記錄。這次探測正力松太郎還拍攝了許多照片,刊登在《讀賣新聞》上。

他不惜最大的犧牲,取消封面廣告,使許多大報紛紛仿效。

這一系列活動為《讀賣新聞》贏得了讀者,發行量直線上升,到1937年已達88萬份,加上各版的發行量,總銷售在300萬份以上,一躍而成為東京最大的日報。

日本的廣播、電視事業也是由正力松太郎倡導創辦的。

1948年初,正力聯合讀賣、朝日和每日三家日本最大的報社,申請設立商業性的廣播電台執照。這一執照他曾在1924年申請過,但沒有獲准,這一次卻很順利地獲得批准。

1950年,由他創辦的東京廣播會社正式成立,並由他的朋友足立正任社長。

接著,正力又計劃申請設立第一家商業性電視台的執照。

1951年他在解除肅整,恢復對讀賣的控制權以後,便賣掉了自己在這家報社擁有的部分股票,共集資200萬英鎊,申請創辦電視台。

次年7月,正力獲得了日本第一張設立電視台的執照。

1953年8月份,正力的電視台(日本電視網NTV)正式開播,受到觀眾的狂熱歡迎,電視台的財政收入也非常可觀。

在他的倡導下,不久之後日本就成立了幾十家電視台。

1957年,他又醞釀一個新的計劃:創辦日本第一座彩色電視台。

1960年,日本第一座彩色電視台便開始播送彩色電視節目,比原定計劃提早了4年。

從此,在正力松太郎的推動下,日本的電視事業得到飛速發展。

到1978年,僅日本松下電器公司彩色電視機的產量,就超過了歐洲最大的菲利浦電器公司,居世界彩電生產之冠。

現在,日本全國安裝的電視機達2000萬台,成為世界上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個電視大國。

㈤ 我國長期堅持擴大進口取得哪些成效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立足於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大量進口國內短缺物資和先進技術設備,一方面彌補資源缺口、增加市場供給,保障人民群眾正常生產和生活;另一方面提高技術水平、完善產業結構,為現代化工業體系建設打下堅實基礎。我國進口規模迅速擴大,貨物進口從1978年的109億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2436億美元,年均增速達14.5%;服務進口從1982年的20億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393億美元,年均增速達17%。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進一步擴大進口為抓手,推動外貿領域深層次改革、高質量發展,既是推進貿易強國建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應有之義,也是展現負責任大國擔當、讓發展成果和改革紅利惠及全球的重要舉措。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㈥ 如何鞏固和擴大巡視整改成果,並做好成果轉化運用

思想教育,政策宣導和行政機制完善相結合,要巡視常態化

㈦ 特朗普什麼時候訪英會英國首相

據外媒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7月13日赴英國進行工作訪問,與英國首相梅會談。英國是美國傳統上關系最密切的盟國,但特朗普何時訪英一事來回談了幾個月才塵埃落定。

特朗普原本計劃年初前往英國出席美國新大使館的啟用儀式,但在1月取消。

許多英國人都表示,如果特朗普訪英,他們將發動抗議。

來源:中國新聞網

㈧ 中國—東盟外長會的最大亮點和成果是什麼

8月2日下午,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新加坡出席中國—東盟(10+1)外長會後舉行中外媒體吹風會。

王毅表示,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系15周年,剛剛結束的中國東盟外長會體現了雙方戰略合作的高水平。我們願同東盟各國一道,發揮好現有機制的作用,遵循相互尊重、平等協商、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等本地區長期堅持的基本原則,聚焦東亞,聚焦合作,堅持多邊主義,堅持對話協商,共同推動東亞區域合作實現更大的發展。

㈨ 1851年,倫敦博覽會召開。英國展出的最新工業成果是什麼

1851年倫敦世界博覽會:用了三百年作準備

1851年5月1日,世界上的第一次博覽會在英國召開。
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已經是世界上一流的強國,沒有人懷疑英國的強大,因為強大而帶來的巨大召喚力使英國舉辦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維多利亞女王發出外交邀請信函,有10個國家接受了邀請。認真刻板的英國人動用了全國的經濟力量,為一屆世界博覽會布展。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風格是笨重的,多為龐大的石頭建築。在這次世界博覽會上,英國人一改往日風格,在著名的海德公司內建造以鋼和玻璃為主要建築材料的水晶宮。水晶宮1700英尺,高100英尺,耗用了4500噸鋼材,10公頃的玻璃。
第一屆世界博覽會在熱鬧非凡的氣氛中開幕,在佔地9.6萬平方米的展區中,展覽用的桌子總長約有13公里,在23個星期的展覽期間,有630萬人進行了參觀。14000件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塊24噸重的煤塊,一顆來自印度的大金鋼鑽,還有一頭標本大象,而引擎、水力印刷機、紡織機械則向參觀者展示了現代工業的發展和人類煥發出的無限想像力。興奮的人們在水晶宮內盡情目睹那個時代的驕傲,自然也就不會留意工業文明使泰晤士河逐漸濃厚的污濁。後來的英國,為清除泰晤士河的污濁,花了近一個世紀的時間。
近代世紀是歐洲人的世紀,在東方人的眼中,第一屆世界博覽會是炫耀和矯飾的,他們參觀這些稀奇古怪的玩藝兒時,眼中流露出驚訝,還有恐懼,但對歐洲人來說,這與其說是物的炫耀,不如說是人對自身的炫耀。沒有前3個世紀的基礎,沒有世界的發現、人的發現和科學的發現,人的世紀進步不可以想像,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的基石與豪邁更無從談起。
在15世紀,世界被發展;
在16世紀,人被發現;
在17世紀,科學被發現。
三把鑰匙開啟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的大門。

探險者

15世紀,在西歐人的想像中,中國和印度遍地黃金,寶石、香料、絲綢取之不盡。到東方去,到富饒的地方去,歐洲的水手們無意中打開了世界地圖。面對充滿無限神秘和誘惑的大洋,歐洲人試圖開辟西行航線,找到通往東方的發財之路。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亞士到達非洲最南端的海,命其名為「風暴之角」(後改稱「好望角」)。
1492年,義大利熱那亞一個織工的兒子哥倫布游說西班牙王室成功,西班牙王室為他准備了3隻帆船,8月3日,這支船隊駛入大西洋。10月12日,這支船隊到達巴哈馬群島,哥倫布以為到達了印度,於是稱當地居民為印第安人。這些土蓍居民告訴哥倫布,南邊有富庶的地方。哥倫布興奮地穿過巴哈馬群島,登上了古巴的土地,他誤以為這就是日本。到1504年,哥倫布又3次出航,但他始終沒有找到傳說中的黃金之地,而且他始終不知道這塊土地是新大陸。
在哥倫布第一次出航的5年後,葡萄牙人達·伽馬在里斯本出海,170人的船隊也是去尋找富饒的東方世界。1498年的5月18日,達?伽馬到達印度西南海岸的中心港口卡利庫特。當時的印度居民十分驚訝這些陌生人家鄉的遙遠。他們問道:「你們為什麼要遠離故鄉到這里?」葡萄牙人的回答是「我們來找香料。」
哥倫布沒有找到黃金之地,但西班牙王室對黃金之地的嚮往並未就此結束。1519年,西班牙王室資助葡萄牙人麥哲倫繼續去探索東方之路。是年9月20年,5艘帆船、265名水手的西班牙船隊出航,到達美洲東部海岸後,船隊沿岸向南,在第二年10月穿越一條海峽(即今日的麥哲倫海峽)後,浩瀚的大洋一改凶暴的面孔,雍容大度地接受了這些遠來的陌生人,船員們這暫現溫柔的大洋稱為「太平洋」。15 21年,船隊停泊到了菲律賓,此時,大批的船員已相繼死於壞血病。到1522年,也就是第一屆博覽會舉辦前的前3個世紀零29年,船隊回到西班牙,人類的首次環球航行宣告成功。它雖然只帶回了一船香料,但它無意中證明了一個事實:地球是圓的。
無論探險者的動機如何,探險者的足跡所至,使一個完整的人類世界凸現了出來。

與上帝摔跤

人的中心地位的確定與地理發現同時始於15世紀。
首先是義大利人以人為中心的重新解說世界,詩人彼特拉克發出震盪世紀的呼號,他控訴羅馬教廷是「萬端詭計的熔爐,陰暗的牢房;善良在那裡凋謝,邪惡在那裡滋長!」
用「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用人性代替神性;用財富、藝術、愛情代替禁慾主義;用人的創造力代替神賜力量……整個歐洲沸騰了!新的創世紀拉開序幕。
哥白尼在教會統治的黑幕下,小心翼翼地提出「太陽中心說」,教會的宇宙結構開始坍塌。義大利人布魯諾直承哥白尼的衣缽,把哥白尼的秘密大聲說了出來,羅馬教廷宣布他為異端,把他燒死在火刑柱上,他留下一句話:「他們宣讀判決書時,要比我聽宣判更善怕!」
在歌唱、實驗、犧牲的推動下,人被發現了,人開始知道,人和上帝一樣尊貴。
在德國,教會的「免罪符」引爆了重創自己的炸彈。這種聲稱「錢幣『叮當』落銀庫,靈魂立即出煉獄」的免罪符受到維登堡大學神學教授馬丁路德的挑戰,這個與上帝摔跤的最偉大的巨人在維登堡教堂貼出《九十五條論綱》,一夜之間,路德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在麥哲倫踏上漫漫東方不歸路的1519年,德國的萊比錫爆發了路德與教會的論戰,維登堡大學校長親送路德前往,200名學生執戟帶盔充當路德的衛隊,這是一個讓人百年以後仍會熱淚盈眶的場景。
對教會弊端的攻擊使教皇大為惱火,他不再輕率地認為路德所言是一個喝醉了酒的德國人的囈語。1520年6年,教皇發布敕令,宣布路德的論點是異端邪說,限令他60天內撤回他的主張。限期一滿,路德當從把教皇敕令丟入火中,同羅馬教廷決裂,路德的聲音震動整個歐洲:「我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撤銷任何事情,因為違背自己的良心而行動,是既不安全又不誠實的。」
在歐洲文明發展的思想基礎中,路德對信仰自由、思想自由的熱烈,對個人主義和自由平等觀的熱烈,都是神權統治的漫漫長夜中最光明的火炬。

啟蒙運動

大航海時代像一個神話,無法與大洋的浩瀚相提並論的人劈波斬浪,讓不同的大陸互通聲息。在盡展人的視野的同時,人又開始開掘自然的秘密,在同一時刻,人類的理智地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地鋪展開來,從自然科學到心智科學,敢同上帝摔跤的人層出不窮。隨著哥白尼的指引,宇宙的圖畫日漸現其輪廓,隨著路德的指引,人的世俗生活得到肯定,人的中心意義漸漸成為不爭的歸宿。到18世紀,啟蒙運動和進化論再次為人定位,這不僅是對宗教組織的挑戰,而且是直接對宗教本身挑戰。
那是一個群星燦爛的時代,是一個為後來世紀定位的世紀。
「信仰自由是什麼?」這是人類的特權。伏爾泰這樣肯定人。以伏爾泰為首的18世紀的巨人用勤奮、不知退卻的思想去結束宗教時代,去開創新的理性時代。
啟蒙運動的英雄都是深刻的極端分子,他們不余遺力地向宗教挑戰,他們心中有一個巨大的渴望,就是建立一種的制度。偉大的抱負使著他們為理想吃苦,為理想受罪。他們有著路德的狂熱和水手的堅毅。
伏爾泰把流放和監獄當做一種人生快樂來享受。1715年,他寫詩諷刺攝政奧爾良公爵,被逐出京城,流放到奧爾良附近的蘇利。1 717年,他被赦免回到京城。5月,他又因文惹禍,一個青年詩人的詩酷似他的手筆,使他代人獲罪,這次他的去處是巴士底監獄。第二年4月出獄,依法律規定,流放到夏特內。1726年,他和一個無恥的貴族騎士為姓氏的血源發生爭執。出獄後,他被迫流亡異國。這一年的下半年,他居住在英國。這次打擊使伏爾泰頓悟,於是,伏爾泰和權貴階層勢不兩立。在以後的日子,他和他敵視的腐敗社會越來越不合拍,就一邊賺錢一邊寫作,使得整個歐洲,確切的說是整個歐洲有權有勢的人都討厭這個法國佬。
同時候的孟德斯鳩、狄德羅、盧梭,和伏爾泰一樣,為人的自由權利張目,在他們銳利的揭發下,大時代的序幕緩緩拉開,從平民到貴族,他們知道了要去什麼地方,該怎樣去。

科學的發現

哥白尼的學說是科學革命的轉折點,它變更了西方人天文學的基本概念;變更了人對自然的理解;變更了西方人的價值觀。這是現代科學革命的源頭。
科學革命得力於人的中心地位的確定,得力於人的心智的解放。到了16世紀,科學從神學的陰影下艱難地走出來,它慢慢揭去蒙在自己臉上迷信的面紗。它告訴人:人能夠用自己的頭腦,百無禁忌地探知世界和人本身;在科學的旗幟下,人可以和上帝考慮同樣的事情。
和地史時代的生物大爆發一樣,這個世紀是科學的大爆發,各種基礎門類的學科相繼出現,令人目不暇接。
自然史、醫學、化學、解剖學、生物學、植物學、數學和物理學有了屬於自己的研究方法。而且,不同的研究方法交互影響,相互推進。它們逐步獨立於神學之外,形成了「人的知識」,它蘊育著技術時代的來臨,呼喚著技術文明大放其光。
同思想史的巨人一樣,科學也有了自己的巨人,這群巨人中的巨人是英國的牛頓。牛頓的學識是非凡的,可以這樣說,人類歷史上只出現過一個這么不可思議的人。他在下列領域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純數學和應用數學;光學和光與色的理論;科學儀器的設計;力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潮汐引力理論;科學新方法論;熱學、化學和物質理論;煉金術、年代學、聖經的翻譯。18世紀的某科學史學者甚至認為:「牛頓推翻或改變了所有的思想。」
像大航海時代一樣,科學家們各領風騷,描述出自然的各種肖像,自然的秘密公開了。以人為本的意識和科學並肩前進,開放的世界第一次呈現在人的眼前,雖然迷信仍然存在;雖然愚昧仍然存在;雖然暴虐仍然存在;雖然不平等仍然存在;雖然奴役仍然存在,但是,那個世界沒有被發現、人沒有被發現、沒有科學的舊時代是肯定不存在了。
人開始設計自己想像中的自己;設計自己想像中的社會;設計自己想像中的自然。
到了18世紀,牛頓開辟的科學時代繼續進步,獲得了革命性的成功。這次革命的先聲來自於化學革命。在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中,法國科學家的負責人拉瓦錫被送上斷頭台,但政治上的保守和反動並未影響這位自信的科學家為人類留下珍貴的科學實踐。
拉瓦錫領導了影響物理學和生物學領域的化學革命,這次革命使用了「物質守恆」的一般原理,在狹小的實驗室中,世界被重新稱量。同樣地,其他學科在16-17世紀打下的基礎上迅速現其輪廓,並擴張自身的深度和廣度。由科學發展而帶來的技術創造層出不窮。在18世紀,人類又上演了激動人心的一幕--產業革命。1851年的倫敦博覽會即是這次產業革命的見證。

燦爛的水晶宮

在18世紀的70年代,中國有人遠涉重洋,去看看外部的世界。這些人中有一個叫王韜的,他原來是一個落拓不羈的名士,一個風流才子。但故國破碎的現實讓這個自小聰穎的人更多地關懷現實。他上書太平軍,於是被朝廷稱為「通賊」,只好急急忙忙地逃到香港,以幫助英華書院院長理雅哥翻譯中國典籍為生計。他在1867年到達法國馬賽,隨後又寄旅倫敦。他用浪漫的中國筆調記錄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的紀念性建築物--水晶宮。
這個燦爛的建築物被王韜稱為「玻璃巨室」。王韜看到的水晶宮,已被一個私人企業買下,搬出了海德公園,移到了倫敦南部的西德納姆,並增加了兩座高塔,圍繞水晶宮的是美麗的花壇和綠樹。這個「玻璃巨室」令王韜「目眩神迷」,他這樣描寫水晶宮??「……地勢高峻,望之巍然若岡阜。廣廈崇旃,建於其上,逶迤聯翩,霧閣雲窗,縹緲天外。南北各峙一塔,高矗霄漢。北塔凡十四級,高四十丈。磚瓦榱桷,窗牖欄檻,悉玻璃也;目光注射,一片精瑩。其中台觀亭榭,園囿池沼,花卉草木,鳥獸禽蟲,無不畢備……」
這時的水晶宮,仍然是展覽會、慶祝會和表演的勝地。水晶宮因第一屆世界博覽會而千古留名,特別是水晶宮的建築風格,更是19世紀後半期以來「功能主義」的代表作。西方傳統的建築模式的代表是神殿、教堂、宮殿,這一模式在工商業和大眾傳播日益發達的18世紀後半期顯得笨重而不實用。代之而起的是「功能主義」,「功能主義」提倡建築的結構應取決於功用。傳統的建築觀念將工程師和建築師的工作范圍完全隔開,而「功能主義」則希望把這二者融合成一個整體。高速發展的科技和商業需求是「功能主義」建築風格的有力支持。
帕克斯頓爵士設計的水晶宮即為功能主義的大作品,這個「一片精瑩」的輝煌建築採用預鑄式組合,整個結構由鋼架完成,舊式的牆體支撐已然消失,作為覆蓋和裝飾的玻璃創造出奇幻的美。
在建築學上的貢獻,這是歷屆世博會都傾以全力追求的。1967年蒙特利爾世界博覽會上,「綜合主義」的代表作--蒙特利爾世界博覽會美國館同水晶宮一樣令人目眩神迷。我們將在那一屆世界博覽會再作介紹。

從市集到「偉大的博覽會」

博覽會的雛形是很早就有的,大約在19世紀的20年代,有些市集便被稱為博覽會,有些博覽會又反過來稱為市集。市集起源於中世紀歐洲商人的定期集會。市集的英文表達源於拉丁文,有祭禮、節目的意思,這和早期的天主教會的節日有著密切的關系。這種市集的功能主要是商品的現場交易。
在歷史上最為顯赫的市集是歐洲北部的香檳區的香檳市集。12-13世紀是香檳市集最風光的時代,每次市集約6個星期,商人們從歐洲、中東、非洲涌來。在13世紀香檳市市集的記錄中顯示:到市集交易的物品來自40個地區和城市,包括25種不同的羊毛,以及許多種絲綢、亞麻、棉花、金銀串綴的花料,此外還有皮革及皮革製品、葯品、佐料、水果、石油、乳酪、啤酒、酒、貴金屬、珠寶和木頭等24種物品。隨著商業的發展,集中交易的方式逐漸讓位於固定經營,市集開始衰落。到19世紀,市集的功能主要是商品批發了。
脫胎於市集的博覽會,定型是在1851年的第一屆世界博覽會,這次博覽會的英文名稱是「Great Exhibition」,按英文的意思,可譯為「偉大的博覽會」、「巨大的博覽會」。維多利亞時代是英國的鼎盛時期,工業革命的完成使英國成為歐洲的頭等強國,殖民主義的擴展使英國自詡於「日不落帝國」,從當時英國人的驕傲與自豪來看,譯為「偉大的博覽會」似乎更准確一些,一則是展現工業的偉大,一則是展現另一種偉大,偉大後面的自豪。
維多利亞女王的夫婿艾伯特親王認為,舉辦博覽會可以將英國的產品與製造程序介紹給世界各國,促進產品需求,必將大利於英國。他的熱心是此次博覽會得以成功的一個關鍵。
這次博覽會的本意在於展示英國工業技術的劃時代成就,但維多利亞女王用外交方式,邀請各國參展,形成了「萬國博覽會」的格局。這一屆博覽會,美國展示的產品就超過了500項。當仁不讓的美國人展出了多種創新性的產品,例如麥考密克收割機、科耳特左輪槍、固特異橡皮和口嚼式煙草等。但美國人並沒有與英國人或其他任何人在博覽會現場做生意,展示的輝煌足以使參展者滿足。
從市集到偉大的博覽會,人類從單一的商業買賣擴展到以文明展示為主題的博覽會。從偉大的博覽會到萬國博覽會,世界博覽會的雛形開始形成,它更關注交流與發展,以有容乃大的天地情懷熔文明為一爐,更多的寄託人類的思想,這也是世界博覽會人文氣氛日濃的初始之源。

作為歷史而保存

在人類歷史中,博物館的歷史是值得了解的。最早的時候,博物館中是皇族權貴聚珍斂寶的收藏室,到18世紀末,博物館才逐步向公眾開放。比如法國的盧浮宮,在16世紀,是法蘭斯一世的王宮,開始收藏繪畫、雕刻等藝術珍品。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就是那時入藏的。路易十四時,藝術藏品達到2000件。它的開放則是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之後。
和博物館相比,世界博覽會的基石不是豐富的藏品,而是廣泛的聯絡與交流,其展示內容的輝煌,遠遠超過了博物館。可以認為,世界博覽會是對當世文明的記錄,對未來發展的瞻望。然而,許多屆的博覽會最後都成為了博物館的基礎,博覽會的一些令人驚嘆的新鮮展品,棄之可惜,賣又不準,便成了永久性藏品,成為博物館中人類文明發展的見證物。
1851年的倫敦世界博覽會為英國奠定了兩個博物館的展品基礎:一是1852年成立的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一是1853年成立的坎星頓科學技術博物館。1876年的費城世界博覽會後,工業展品送到華盛頓史密松學院,這是美國工業博物館的基礎。
在博物館中,博覽會的展品成為歷史,成為人類發展的一個見證,它促成了現代博物館的形成,又以此形式而傳之後世。

閱讀全文

與訪英成果會是擴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