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評價預測成果表示
作為礦產資源評價預測過程中的最後階段,評價預測成果的表達成為主要的內容。按照礦產資源GIS評價對成果表達的一般要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地質礦產圖
採用評價工作比例尺,由工作區地學空間資料庫中的地質、地理、礦產等內容經有序疊加獲得,其中地質內容是經過更大比例尺的相關資料修編而成。
2.找礦遠景區及靶區分布圖
找礦遠景區及靶區分布圖是在素色地質礦產圖的基礎上,疊加、綜合了所有礦種、各種礦床類型的成礦遠景區和找礦靶區,並根據地質成礦條件、評價計算結果、地理經濟條件等多種因素劃分了不同的等級——靶區、A級、B級、C級。
3.其他相關圖件
在礦產資源評價預測過程中,因工作需要,編制了相關圖件;同時,在進行成礦條件空間分析、統計分析中,產生了許多表明成礦因素的空間分布特徵、有關成礦性的統計分析數據等,由它們構成了相對較小比例尺的圖冊。
4.評價預測成果報告
評價預測成果報告是完整表達評價預測全過程的文字材料,從對工作區地質背景描述、成礦地質條件分析、典型礦床剖析到評價模型的建立、評價預測成果的表達和對本區今後地質找礦工作的建議等,都進行了詳盡地描述,是礦產資源評價預測的重要成果表達形式之一。
5.地學空間資料庫
工作區內的地質、地理、礦產、物探、化探、遙感、自然重砂、匯水盆地等所有數據均按評價工作所需的比例尺、坐標系統、投影方式,以空間資料庫的形式予以保存,並可為今後本地區其他相關地質工作提供精細的空間數據。
6.評價成果資料庫
評價預測成果資料庫存放了工作區找礦遠景區和靶區圖形、屬性數據,它們完整地記錄了工作區中各種礦產、各種礦床類型的成礦遠景區和找礦靶區的空間位置、成礦地質條件、遠景區等級、潛在資源量等重要信息,甚至包括每一個區的下一步工作建議,可成為本區及鄰近區地質找礦工作安排的重要依據。
❷ 怎麼寫導線測量成果
我這個是附合導線的。你參考一下!
根據目前施工現場情況,我項目部對管段內三工區寺家塔隧道進行導線加密,導線加密所使用儀器均校檢完畢,人員資質齊全。此次加密導線全長1761.129米,共測7站,所有觀測過程均按照鐵路測量規范TB10101—2009中對導線測量的規定 進行。現場實測數據真實可信。各項數據如下:
網名:中鐵十二局■■■■■■■■■寺家塔隧道導線加密
等級:二級
測量單位:中鐵十二局■■■■■■■■■三工區測量隊
測量時間:2010年11月12日
測量人員:■■、■■■、■■、■■■、■■、■■■
儀器:徠卡TCR802
平差參考系:北京54
中央子午線:110.36
投影高程面:850
平差類型:約束平差
網型:附合導線
總點數:10 已知點數:4
觀測值總數:24 方向數:16 測邊數:8
條件總數:0 方位角條件:0 邊長條件:0
多餘觀測值總數:4
先驗單位權中誤差:3.50
後驗單位權中誤差:4.08
平面控制網平差成果表
附 合 導 線 計 算 成 果 表
計算者:■■ 檢查者:■■ 計算日期:2010年11月13日
點名 X(m) Y(m) 角度(dms) 距離(m)方位角(dms)
LZ-15 201921.777 34711.399 276.1558
LZ-14 201947.561 34476.572 51.0823 236.4668 147.2417
ZD1 201748.3400 34603.9556 199.4121 161.1753 167.0535
SJT-1 201591.2389 34639.9558 250.3645 200.1040 237.4218
SJT-2 201484.3288 34470.8065 274.2220 187.0303 332.0432
ZD2 201649.5854 34383.2203 358.3101 332.1533 150.3530
ZD3 201360.2335 34546.3149 209.1300 406.3620 179.4827
ZD4 200953.8762 34547.6785 337.5427 237.8375 337.4249
LZ-17 201173.950 34457.483 29.1544 186.5830
LZ-19 201053.665 34442.767 189.4316
角度閉合差w 縱坐標差fx 橫坐標差fy 全長閉合差fs 相對閉合差k 導線全長[s]
28.3 -0.015 0.009 0.017 1:103070 1761.129
註:
導線平差數據《呂臨支線鐵路工程式控制制復測、加密成果書》ZNTJ-2
導線平差程序《科傻WIN98—控制測量數據處理系統》
根據設計院使用全站儀布控導線為二級導線精度,其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限差為1/12000。我部所測設呂臨支線ZNTJ-2標寺家塔隧道導線其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為1/103070。其成果精度完全滿足設計要求。
後附導線與線路關系圖示、儀器鑒定證、人員資質。
希望可以幫操你!這是比較簡單的成果報告!
如果需要更加詳細的,請給我郵箱!我發給你!
❸ 1.什麼叫多餘觀測多餘觀測有什麼意義
多餘觀測是測量平差計算中的一個術語。它是指在一組觀測值中,除了能唯一確定某個幾何或物理模型的t個必要觀測之外的其餘觀測值。多餘觀測即觀測值的個數多於確定未知量所必須觀測的個數。
通過多餘觀測,不僅可以檢核觀測值中是否含有超過允許范圍的誤差甚至錯誤,而且在平差後可以提高計算成果的精度
為了提高最後結果的質量,同時也為了檢查和及時發現觀測值中有無錯誤存在,通常要使觀測值的個數多於未知量的個數,也就是要進行多餘觀測。
(3)多測成果擴展閱讀
測量平差
測量平差是在多餘觀測的基礎上,依據一定的數學模型和某種平差原則,對觀測結果進行合理的調整(加改正數消除閉合差),從而得到一組最可靠的結果並評定精度。
平差任務:
(1)消除不符值,求出最或然值;
(2)評定精度。
測量平差依據最小二乘法原理, 由一系列觀測數據求定未知量的最佳估值及其精度的理論和方法。由於觀測誤差的存在,其真值一般無法獲得,僅能用合乎誤差出現規律的理論和方法,求出其最接近真值的近似值,稱最佳估值,亦稱最或然值 。
❹ 成果數據統計
(一)統計原則
專題因子分布現狀統計數據:以1975年MSS基準數據、多監測周期衛星數據1∶25萬專題因子分布現狀遙感解譯圖為基礎。
專題因子動態變遷統計數據:以1975年MSS基準數據與第一監測周期,第一監測周期與第二監測周期,1975年MSS基準數據與末次監測周期等多監測時段1∶25萬動態變遷遙感監測成果圖件為基礎。
統計單元:全國、省域(國家最新發布)和流域。
單位:km2。
(二)統計因子
現代冰川雪線、海岸線、沙質荒漠化土地、鹽鹼質荒漠化土地、水蝕荒漠化土地、石漠化、河流湖泊、濕地及城市擴展等專題因子。
(三)面積統計明細表
1.現代冰川雪線
中國現代冰川變化類型面積統計,附錄B表1、表2。
中國雪線高度統計,附錄B表3。
2.海岸線
中國海岸線變化類型面積統計,附錄B表4、表5、表6。
中國海岸線變化類型面積匯總統計,附錄B表7。
3.中國荒漠化
中國荒漠化土地類型面積統計,附錄B表8、表9、表10。
中國石漠化土地類型面積統計,附錄B表11、表12、表13。
中國荒漠化土地變化類型面積統計,附錄B表14、表15。
中國石漠化土地變化類型面積統計,附錄B表16、表17。
4.中國河流湖泊、濕地
中國濕地類型面積統計,附錄B表18、表19、表20。
中國濕地類型變化面積統計,附錄B表21、表22。
5.中國城市擴展
中國城市擴展變化面積統計,附錄B表23。
❺ 近年來測繪科技的重要進展與成果
1.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五年來,中國基礎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創新成果。國際論文總數世界排名上升到世界第四位,在三大國際論文檢索系統(SCI,EI,ISTP)論文總數中佔7%,進入世界第二方陣,與英國、德國、日本相當;納米科學論文數居世界第一,工程科學論文數居世界第二。前沿技術領域突破了一批核心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不斷縮小。非線性光學晶體、量子信息通訊、超強超短激光、高溫超導等前沿技術研究居世界領先水平,涌現了載人航天、超級雜交水稻、高性能計算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第三代移動通信國際標准等一批自主創新重大成果。
2.產業技術創新取得多方面突破。近年來,中國在基礎工業、加工製造業以及新興產業領域,技術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石油、鋼鐵、船舶、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和生物技術等領域重大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產業整體技術素質邁上新台階。重大技術裝備自主開發能力、成套水平以及綜合工程化能力明顯提高,有力地支撐了三峽工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青藏鐵路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
3.科技走進千家萬戶、惠及億萬人民。近年來中國政府把解決民生問題和發展社會事業放在突出位置,科技進步為人口健康、節能減排、氣候變化、防災減災、公共安全等提供了有力支撐。雜交水稻的培育和應用,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的實施,為解決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撐。能源領域突破一批石油勘探、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設備、大型水電設備、先進核電等關鍵技術,攻克一批燃料電池、風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關鍵技術,為調整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奠定了基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SARS病毒、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重大傳染病防控技術取得重要進展,一批新葯創製成功,傳統中醫葯得到新的發展,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4.知識產權產出水平大幅度提高。五年來,中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持續、快速增長,知識產權創造能力進一步增強。2002年到2006年,國內發明專利申請量從3.97萬件增長到12.2萬件,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從0. 58萬件增長到2.5萬件。隨著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國專利局受理的國內外發明專利申請量連年增長,2006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總量達21萬件,居世界第4位。
5.高新技術產業規模持續高速增長。五年來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平均增速高達27.0%,高於「九五」時期平均增速6.5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總產值占製造業比重由14.5%上升到16%。2006年,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1322億元,是2002年的2.7倍;高技術產品進出口總額達5288億美元,是2002年的3.5倍,優化了貿易結構,國際市場競爭力日益增強。
6.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2006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收入和總產值分別達到4.3萬億和3.6萬億;聚集了全國一半數量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研究開發投入佔全國的1/3;區內企業擁有發明專利數為32600;區內企業創造的工業增加值達8520.5億元,約佔全國工業增加值的9.4%。2007年上半年,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實現營業總收入25891.8億元,工業總產值21873.2億元,工業增加值5021.6億元,出口創匯967億美元。
❻ 什麼是多測合一改革測繪單位有挑戰嗎是不是有競爭了啊
規劃竣工核實測量 地籍測繪 房產測繪 人防 綠地測量由一傢具有資質的單位來完成成果,應該是大勢所趨,各地推進進度不一
❼ 預測成果評述
8.4.1 麻地-燕山預測區找礦成果
小源位於麻地-燕山預測區,勘探結果表明,小源區段內(131線-155線)的礦體與下鮑層控熱液型礦體具有相似性,礦石結構構造相當,品位接近。主礦體賦存標高在-190~-225m之間(圖8.6),目前已控制礦體延長600m,延深400m。礦體穩定性好,連續性強,但品位、厚度變化大。初步估算333資源/儲量銀礦體銀金屬量333t,伴生鉛2.67萬t,伴生鋅3.52萬t;鉛鋅礦體鉛金屬量7.82萬t,鋅12.67萬t,伴生銀83t。小源地區已有工程式控制制的層控熱液型銀鉛鋅礦體,總體上位於含礦斑岩體上盤火山岩岩體內(912隊,2009)。因而,對155線之北東163線、171線,有可能找到層控熱液型礦床與斑岩型礦床。冷水坑礦田深部及外圍部分預測地區的階段性勘查工作顯示,預測的方向性明確,找礦效果非常明顯。
8.4.2 熊家山預測區找礦成果
綜合對比贛東北地區與武夷山北坡的成礦特點,分析認為:在冷水坑的外圍地區存在與燕山早期岩漿活動有關的斑岩型銅(金)礦床、鉬(銅)礦床及銀鉛鋅多金屬礦床。熊家山鉬礦的勘查結果表明,礦化呈細(網)脈狀、細脈浸染狀產於加里東期花崗岩體內的構造裂隙中,成礦時代為燕山早期,與後期的花崗斑岩體和爆破角礫岩體沒有成因上的聯系。熊家山鉬礦床的礦化特點顯示其屬於燕山早期的斑岩型礦床。階段性的勘查成果顯示,熊家山礦床規模已達到中型,具有大型鉬礦床的遠景。同時,熊家山鉬礦附近發育眾多的銅鉬鉛鋅礦(化)點,顯示該地區具有很好的成礦條件,應當加大該地區的勘查力度。
圖8.6 冷水坑礦田139線層控疊生型(層控熱液型)礦體分布剖面圖
(據912隊,2009,修改)
1—上侏羅統鵝湖嶺組;2—上侏羅統打鼓頂組;3—上震旦統老虎塘組;4—花崗斑岩
8.4.3 多元地學信息GIS 集成與融合分析的應用
圖8.7 冷水坑地區地球化學元素復合場
(據羅澤雄等,2012)
紅色—Cu含量相對高而其他元素含量相對低;紫色—Cu、Zn含量相對高而Pb含量相對低;綠色—Pb含量相對高而其他元素含量相對低;黃色—Cu、Pb含量相對高而Zn含量相對低;青色—Pb、Zn含量相對高而Cu含量相對低;白色—Cu、Pb、Zn含量均相對高;暗色調—Cu、Pb、Zn含量均相對較低。藍色環示意環形構造位置
Cu、Pb、Zn地球化學復合場圖(圖8.7)顯示出一個非常清晰、獨特的環形構造信息,以銀路嶺、燕山、王家蓬為外界,碧溪北、楓樹嘴、麻地為內界,出現一個環帶狀的紅色—紫色區域,盡管碧溪—王家蓬以西因數據缺失而未封閉,但趨勢仍十分明顯。該環形構造外圓半徑約2.5km,內圓半徑約1km,環帶寬約1.5km;沿著內、外環,出現若乾片綠色—黃色區域,局部出現青色、白色區域,如銀路嶺、碧山、麻地等地;在內環以內和外環以外,色調均相對較暗。色調信息表明,在冷水坑地區,存在一個環帶狀Cu、Pb、Zn地球化學場,環帶為Cu、Zn相對高值區,沿內環和外環出現若乾片狀Pb或Cu-Pb、Pb-Zn、Cu-Pb-Zn相對高值區(羅澤雄等,2012)。
冷水坑地區地球化學場、地球物理場和遙感信息等多元地學信息圖譜(圖8.8)是多種元素以某種協同方式,通過一定的數字圖像處理技術,呈現了一個斑岩體侵入的地學模型輪廓,顯示出冷水坑地區有極大的多金屬礦找礦前景和探查空間。
圖8.8 冷水坑地區多元地學信息三維視圖
(據羅澤雄等,2012)
根據該區地質特徵、環形構造及多元地學信息圖譜特徵,進行了成礦預測,圈定了麻地—碧山—王家蓬三角地帶(Ⅰ)、碧溪—洋四坂(Ⅱ)、小源及其北東(Ⅲ)和東坑—岩背(Ⅳ)4個尋找隱伏銀鉛鋅多金屬礦遠景區(圖8.9)。其中,經深部鑽孔驗證,在小源重點評價區(即銀珠山礦區)發現品位高、厚度大的隱伏礦體,已控制礦床規模達到大型,外圍遠景可望進一步擴大,找礦效果顯著(羅澤雄等,2012)。
圖8.9 冷水坑地區多金屬成礦預測
(據羅澤雄等,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