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債權轉讓判例

債權轉讓判例

發布時間:2021-06-26 21:50:08

Ⅰ 合同法中規定的債權轉讓給第三人,該第三人是否包括債務人

你好債權轉讓給第三人,有包括債務的,也有不包括債務的。要看具體案例。一般轉讓債權前一般會先清理債務。如果需要第三人承擔債務是需要先說明

Ⅱ 債權和物權的案例

一:丙可以向乙請求交付A物。因此時甲和丙達成合意 可以約定交付方式為版指示交付權 甲將對乙的物上返還請求權讓與了丙。二:甲可以向丁請求返還原物 因為物權的追及效力 丙不能請求丁返還原物 因為債權是相對的 丙對甲的債權不能指向丁三:乙的主張沒有道理。債權轉讓已經通知了乙。對乙已經發生了效力。 乙只能向丙清償債務,乙已經對甲的清償構成不當得利。四:首先我們討論存摺持有人甲和丙之間的法律關系 丙竊取存摺民法意義上侵犯了甲的物權 刑法上也構成盜竊罪,盜取信用卡等又提取進款的仍然按盜竊罪論處。 甲和乙銀行之間,乙構成違約,因為乙銀行有為甲保存存款不得給其他人兌付的義務。甲和乙發生債的關系。 乙和丙之間:構成不當得利。因為沒有法律上的原因。五:三個合同都有效,因為債權和物權是有獨立性的。三個債權(合同)是可以共存的,如果是普通標的物,那麼履行誰的合同由甲決定,因民法意思自治的原則。 商品房買賣另論。甲就不履行的另外倆個合同構成違約,要承擔違約責任。

Ⅲ 債權轉讓後原合同中約定的爭議解決條款是否繼續有效

只抄要債權轉讓人與債襲務人未明確約定債權轉讓的,爭議解決條款不再適用,或者受讓人與債務人未重新約定爭議解決條款或未明確排除原爭議解決條款適用的,爭議解決條款應當繼續有效。
債權債務的案例華債網不少,例如在遼寧渤海有色進出口有限公司(簡稱「遼寧公司」)訴中國有色金屬進出口河南公司(簡稱「河南公司」)債權轉讓糾紛一案中,最高人民法院認為:本案中鑫泉公司與遼寧公司簽訂債權轉讓協議並書面通知了河南公司,因該債權是基於原合同產生的,且需依附於原合同實現。遼寧公司接受債權轉讓協議,其中應包括解決爭議的條款。而依據鑫泉公司與河南公司所簽訂的合同的約定,雙方解決權利義務爭議要通過仲裁裁決,因此,遼寧公司要實現其受讓的權利,亦需要通過仲裁解決。故本案應依據仲裁條款的約定,通過約定的仲裁機構裁決,人民法院不應受理。

Ⅳ 主債權轉讓,擔保債權一並轉讓嗎

是一並轉讓的。具體法條:《擔保法》第二十二條 保證期間,債權人依法內將主債權轉讓給第容三人的,保證人在原保證擔保的范圍內繼續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第二十三條 保證期間,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債務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保證人對未經其同意轉讓的債務,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擔保法》司法解釋:第二十八條保證期間,債權人依法將主債權轉讓給第三人的,保證債權同時轉讓,保證人在原保證擔保的范圍內對受讓人承擔保證責任。但是保證人與債權人事先約定僅對特定的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或者禁止債權轉讓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Ⅳ 判決書債權轉讓案例

直接協議約定,可以書面告知債權人。

Ⅵ 債權轉讓法律是如何規定的,債務轉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合同法對債權轉讓的規定:一、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內人,但有下列情形之容一的除外,1、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2、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3、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二、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三、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四、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五、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授讓人主張。六、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並且債務人的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Ⅶ 債務轉移和債權轉讓的案例

甲乙丙三人,甲將對於丙的債權轉讓給已.,這就是債權轉讓;已對於甲的債務交給丙去還,這就是債務轉讓

Ⅷ 委託付款與債權轉讓有何區別

?委託付款的涵義。我們這里所講的委託付款,是指存在債權債務關系中的債權人一方,向其債務人開具付款委託書,委託債務人向該債權債務關系之外的第三方(該第三方一般為債權人的債權人)支付款項。債權轉讓的涵義。債權轉讓是指債權人通過與第三方訂立合同的方式,將債權移轉於第三方,並通知債務人將欠款付給第三方。
企業在對外經濟往來過程中,特別是在處理三方甚或多方當事人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時,往往會採取委託付款或債權轉讓的方式。但在實際工作中,有時候常常將兩者搞混淆,本意是想委託付款,但簽訂的卻是債權轉讓協議;或原本想進行債權轉讓,卻簽成了委託付款協議。由於在法律意義上,委託付款與債權轉讓的方式有著很大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方式,其法律後果自然是不同的。因此,我們有必要弄清兩者之間的區別,以便在工作中正確地操作。
【案例】案例一 A開發公司拖欠B建築公司工程款200萬元,而B建築公司欠C材料商200萬元,並且這兩筆債務均已到期。現C材料商找到B建築公司要求支付200萬元材料欠款。B建築公司提出目前資金異常緊張,無力償還欠款,但在A開發公司那裡尚有200萬元到期債權。經過協商,B建築公司開具了200萬元付款委託書交給C材料商,委託書載明由A開發公司向C材料商付款,B建築公司予以認可。於是,C材料商持委託書直接到A開發公司索要該200萬元欠款,但沒有結果。C 材料商又反過來向B建築公司主張該筆欠款,B建築公司認為已辦理了付款委託,自己已沒有付款義務,雙方遂形成爭議。
案例二 同是上述案例,但B建築公司與C材料商之間辦理的不是付款委託,而是簽署了債權轉讓協議,約定B建築公司將其享有的對A開發公司的200萬債權轉讓給C材料商,用於清償拖欠C材料商的200萬材料款,同時B建築公司向A開發公司發出了債權轉讓通知。後C材料商到A開發公司索要該200萬元欠款,但沒有結果,C材料商於是反過來再次向B建築公司主張該筆欠款,B建築公司認為辦理了債權轉讓後自己已沒有付款義務,雙方遂形成爭議。
1.委託付款的涵義。我們這里所講的委託付款,是指存在債權債務關系中的債權人一方,向其債務人開具付款委託書,委託債務人向該債權債務關系之外的第三方(該第三方一般為債權人的債權人)支付款項。該付款委託書由債權人徑直交給債務人,或先交給第三方,由第三方持付款委託書出示給債務人,然後債務人把款項支付給第三方。諸如甲方欠乙方工程款,乙方委託甲方付款給丙方即屬此種情況。比如在案例一中,A開發公司實際上是受B建築公司的委託,代B建築公司向A開發公司支付工程款,而A開發公司和C材料商之間不存在直接的債權債務關系。
2.債權轉讓的涵義。債權轉讓是指債權人通過與第三方訂立合同的方式,將債權移轉於第三方,並通知債務人將欠款付給第三方。這里的債權人為出讓方,第三方為受讓方。比如案例二中,B建築公司是債權的出讓方,C材料商是債權的受讓方。
【分析】通過對委託付款和債權轉讓的概念進行釋意,我們能夠發現,採用兩種不同的方式,法律後果是完全不同的。
1.委託付款的法律後果。從法律上講,當事人採取委託付款的情形下,由於是債權人委託其債務人代為向第三方支付款項,因此原債權債務關系的當事方並沒有發生改變,第三方與債務人之間並沒有產生直接的債權債務關系。
2.債權轉讓的法律後果。在債權轉讓的情形下,出讓方(原債權人)退出了原合同關系,由作為第三方的受讓方代替其債權人地位。這樣一來,第三方與原債務人之間形成了直接的債權債務關系。
【結論】回到提出的問題上,C材料商向A開發公司索要欠款未果的情況下,採取委託付款方式時,由於原債權債務關系的當事方並沒有發生改變,C材料商與A 開發公司之間沒有直接的債權債務關系,因此C材料商無權繼續向A開發公司索要欠款,只能折回頭來找重新B建築公司主張權利。

Ⅸ 生效民事判決書可以作為債權轉讓嗎

轉讓是可以,但需要對方同意認可。只要向人民法院提交債權轉讓的證明文件,證明自己是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債權承受人的,即符合受理執行案件的條件。生效民事判決書確定的債權,可以作為一般債權轉讓給他人,即是說法院民事判決書確定的債權可以轉讓。

人民法院受理執行案件時,申請執行人是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權利人或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包含通過債權轉讓的方式承受債權的人。因由債權轉讓協議的受讓方或者轉讓方向法院提出申請,在法院排除其他權利人後作出裁定,變更申請執行的主體。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執行中變更、追加當事人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九條規定:

申請執行人將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債權依法轉讓給第三人,且書面認可第三人取得該債權,該第三人申請變更、追加其為申請執行人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9)債權轉讓判例擴展閱讀:

法院民事決書中確定的債權從根本上說是一種民事權利,我國《合同法》規定了三種債權轉讓的禁止情形,即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依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轉讓法院判決書確定的債權不屬於以上三種情形。因此法院判決書確定的債權可以轉讓。

權利承受人有權以自己的名義申請執行,只要向人民法院提交承受權利的證明文件,證明自己是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權利承受人的,即符合受理執行案件的條件。這種情況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變更申請執行主體,但二者的法律基礎相同,故也可以理解為廣義上的申請執行主體變更。

Ⅹ 求一份定案例的法律案例分析,實在是無從下手,請各位幫幫忙!非常感謝!!

案例分析,就是對事實、證據和法律適用問題的分析,在這個判決書中,也就是法院判決書的理由部分,即這個判決書中的「本院認為,……。」簡單改動一下:寫一下當事人的情況和法院判決情況,然後針對爭議的焦點進行分析,把本院認為改成我認為,就成了案例分析。

本院認為,本案二審雙方當事人之間爭議的焦點仍然是中鼎公司簽約時是否享有債權、中鼎公司與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之間的質押是否影響債權的再轉讓、中鼎公司的行為是否構成欺詐等問題。
關於太保公司提出的中鼎公司簽約時沒有取得本案債權的上訴理由,本院認為,太保公司提出該項上訴理由的主要依據是中鼎公司與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未能依照雙方簽訂的《債權轉讓協議》的約定,向借款人及擔保人發出有關標的債權質押的通知函,未滿足協議生效的條件。根據本案查明的事實,中鼎公司與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簽訂《債權轉讓協議》的當日,雙方當事人又簽訂了先決條件約定的《管理服務商及資金帳戶監管協議》、《債權質押合同》《連帶責任保證合同》、《服務及協助協議》《優先權及回購期權協議》。爾後,中鼎公司依的支付了首期轉讓價款 165 683 698.8元。上述事實表明,雙方當事人約定的主要生效條件已經滿足。雖然中鼎公司與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未能及時向借款人和擔保人發出有關標的債權質押的通知函,但是根據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事後發出的《債權轉讓及質押通知書》的內容看,標的債權質押的前提,是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將標的債權轉讓給中鼎公司,中鼎公司以標的債權作為質物向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提供質押擔保。可以看出,中鼎公司與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在協議中約定的債權質押的通知義務,與債權轉讓的通知義務具有同等的法律意義。故原審法院認定,向債務人發出債權轉讓通知並非債權轉讓協議的生效要件,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沒有及時向債務人和擔保人發出債權轉讓通知並不影響其與中鼎公司簽訂的《債權轉讓協議》的效力,也不能因此認為中鼎公司未取得本案債權。原審判決上述認定正確,太保公司的該項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採納。
關於太保公司提出的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並未放棄質押權、標的債權不可轉讓的上訴理由。本院認為,太保公司提出該項上訴理由的主要依據是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2004年2月5日向借款人及擔保人發出的通知函中,明示了標的債權已質押,而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也向借款人及擔保人主張質押權。故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2004年4月30日的函件中所謂放棄質押權不符合事實。本案查明的事實表明,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向借款人及擔保人發出的《債權轉讓及質押通知書》,僅僅是對借款人及擔保人就債權質押予以通知,並不能得出其向借款人及擔保人主張質押權的結論。中鼎公司與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在《債權轉讓協議》中約定了債權質押和債權再行轉讓的條款,其中對債權的再行轉讓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享有優先購買權。中鼎公司向太保公司轉讓的債權,僅是其從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受讓的債權的一部分。中點公司向太保公司轉讓該部分債權之前,向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發出《優先購買通知》,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在約定的期限內未行使優先購買權,也未對中鼎公司將該部分債權轉讓給太保公司提出異議,該轉讓行為不違反當事人的約定,也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且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在2004年4月30日的函件中對「在上述債權轉讓時即解除該等債權的質押擔保,對該等債權不再享有質押權」的事實予以確認。故原審法院認定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對中鼎公司轉讓該部分債權已經放棄了質押權,中鼎公司有權轉讓本案債權,其與太保公司簽訂的《債權轉讓協議》的效力不因該債權的出質而受影響。原審判決上述認定正確,太保公司的該項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採納。
關於太保公司提出的中鼎公司隱瞞債權的真實情況,構成欺詐的上訴理由,本院認為,如上分析,中鼎公司與太保公司簽訂《債權轉讓協議》時,已經取得自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受讓的標的債權,太保公司以債權質押通知的發出時間,作為中鼎公司取得相關債權,並依此認為中鼎公司與其簽訂《債權轉讓協議》中的相關陳述是虛假的,是隱瞞債權真實情況的主張,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太保公司與中鼎公司簽訂《債權轉讓協議》時已經明確,該協議是基於中鼎公司與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之間的《債權轉讓協議》,並依中鼎公司與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約定的規則和程序取得合法認可而達成。應當認定太保公司簽約時對中鼎公司與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之間的協議內容是明知的,其對中鼎公司將受讓的標的債權出質給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並未提出異議。如果太保公司稱簽約時並不了解中鼎公司與東方公司廣州辦事處之間協議的內容,也僅能視為太保公司對自己享有權利的放棄,並不能證明中鼎公司故意隱瞞債權已質押的事實。故太保公司認為中鼎公司的行為構成欺詐的上訴理由沒有事實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關於太保公司提出的在其向一審法院提交了《變更訴訟請求申請書》後,一審法院未按照《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五條的規定,重新指定舉證期限,也未對變更後的訴訟請求進行開庭審理的上訴主張,本院認為,本案一審開庭審理後,太保公司向原審法院遞交了變更訴訟請求申請書,此後,原審法院通知太保公司可以變更訴訟請求,並明確告知太保公司,如果變更的話,要提交書面申請和相關證據。在規定的期限內,太保公司向原審法院提交了變更訴訟請求申請書,但未提供相關證據。且本案二審審理中,太保公司亦未向本院提供與其變更訴訟請求相關的證據。故太保公司的該項主張不能成立。
綜上分析,太保公司的上訴理由沒有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

閱讀全文

與債權轉讓判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