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登記證書編號是什麼
登記證書編號是車登記證書其實就是自己愛車的「戶口本」,是車輛上牌時必版需的,個人需妥善保權管。
登記證書編號在綠色封皮的大本「機動車登記證書」內頁右上方的條形碼下方,機動車登記證書不是機動車行駛證,封皮同為綠色,但一大一小,注意區。
在行駛證上可以看到的,只需要查看隨身攜帶的機動車行駛證上的車架號就可以。
Ⅱ 證件號碼是幾位數
身份證號碼編碼方法
要進行身份證號碼的驗證,首先要了解身份證號碼的編碼規則。我國身份證號碼多由若干位數字或者數字與字母混合組成。早期身份證由15位數字構成,這主要是在1980年以前發放的身份證,後來考慮到千年蟲問題,因為15位的身份證號碼只能為1900年1月1日到199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編號,所以又增加了18位身份證號碼編號規則。
前六位是身份證編碼對象的所在地(出生地)的編碼,該號碼可由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相關標准中得到。其後兩位表示出生年的後兩位,緊接四位表示出生月和日,不足兩位的高位補0,NNS為順序號,無法確定。S為性別識別碼,男性為奇數,女性為偶數。
18位身份證號碼比15位身份證號碼多出的3位中的兩位用來補充2位的年份為4位,另外1位作為校驗碼存在。一項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的標准對身份證號碼的編碼規則做了具體的規定。該標准為名《公民身份號碼》,編號GB11643-1999,為國家強制標准。它代替了1989年公布的名為《社會保障號碼》GB11643-1989國家強制標准,從1999年7月1日開始強制實施。該標準的內容介紹如下。
1.標准適用范圍:規定了公民身份號碼的編碼對象、號碼的具體結構組成和表現形式,並規定每個編碼對象將獲得一個唯一的、終身不變的號碼。
2.編碼對象:具有中國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公民。
3.號碼的結構組成和表現形式。
該標准中對號碼的構造組成和表現形式進行了如下的闡述:
號碼由17位本體碼和1位校驗碼組成,前六位同樣是地區編碼,按照國家推薦標准GB/T2260的規定進行編碼。其後四位是擴充後的四位出生年碼,緊接著為出生月和日碼,不足兩位的仍然在高位補0。最後為無法確定的順序碼,其中S為性別識別碼,同樣將奇數分配給男性,偶數分配給女性。第18位校驗位是對前17位進行如下的計算得到的。
Ⅲ 稅務登記證號有幾位
1.稅務登記證號有15位,包括6位地區碼加9位技術監督局頒發的企業代碼。
2.稅務登記證號由六位行政區劃代碼加九位組織機構代碼組成。組織機構代碼是質量技術監督局發放的組織機構代碼證上的九位數字,這個數字組合是唯一的。
3.個體經營者辦理稅務登記證的:由舊的身份證15位碼加5個0或新的身份證18位碼加2個0;如果同一身份證辦多戶稅務登記的,則第二戶的稅務登記證後兩位改為「01」,第三戶改為「02」。
(3)成果登記號是幾位數擴展閱讀
稅務登記證的相關明細
根據2002年10月15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實施細則》中規定,除按照規定不需要發給稅務登記證件以外,納稅人辦理下列事項時,必須持稅務登記證件:
(一)開立銀行賬戶;
(二)申請減稅、免稅、退稅;
(三)申請辦理延期申報、延期繳納稅款;
(四)領購發票;【手工發票除外】
(五)申請開具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
(六)辦理停業、歇業;
(七)其他有關稅務事項。
Ⅳ 稅務登記證號碼多少位數
個體工商戶的稅務登記證號,一般就是個體戶老闆的身份證號,18位。納稅人編碼是15位。
稅務登記證,是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向生產、經營地或者納稅義務發生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時,所頒發的登記憑證。除按照規定不需要發給稅務登記證件的外,納稅人辦理開立銀行賬戶、申請減稅、免稅、退稅等事項時,必須持稅務登記證件。納稅人應將稅務登記證件正本在其生產、經營場所或者辦公場所公開懸掛,接受稅務機關檢查,稅務機關對稅務登記證件實行定期驗證和換證制度。
稅務登記號編碼規則是:納稅人識別號是指稅務登記號(分組織機構代碼和身份證注冊):
1、稅務登記證號由六位行政區劃代碼加九位組織機構代碼組成。組織機構代碼是質量技術監督局發放的組織機構代碼證上的九位數字,這個數字組合是唯一的。
2、個體經營者辦理稅務登記證的由:舊的身份證15位碼加5個0或新的身份證18位碼加2個0;如果同一身份證辦多戶稅務登記的,則第二戶的稅務登記證後兩位改為「01」,第三戶改為「02」
Ⅳ 信息登記號是不是就是企業注冊號有幾位數呀
不是吧,「信息登記號」是上海地區招聘應屆畢業生的用人單位將其招聘信息在高校就業指導中心登記後,獲得的一個7位數編碼。高校就業指導中心規定,凡上海地區的用人單位招聘應屆畢業生時都應預先向社會公開招聘信息;對不履行有關規定、未獲「信息登記號」的用人單位,將不予審批非上海生源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畢業生也就領不到「藍表」。
Ⅵ 企業信息登記號是幾位數
9位
Ⅶ 三證合一營業執照登記號一共多少位
這個代碼由18位數字或大寫拉丁字母組成。其中,第1位是登記管理部門代碼,第2位是機構類別代碼,第3-8位是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碼,第9-17位是組織機構代碼,第18位是校驗碼
Ⅷ 科技成果編號是不是批准登記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中國地質調查局及部其他相關直屬單位:
按照《科技部科技成果登記辦法》和《國土資源部科技項目管理辦法》的要求,為做好2014年度國土資源科技成果登記工作,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登記范圍
執行國家各類科技計劃、省部級專項計劃科技類項目等完成的國土資源科技成果應當履行科技成果登記手續。國家科技計劃項目以課題為單位進行登記;省部級專項計劃科技類項目以項目為單位進行登記。其它非財政投入產生的國土資源科技成果,可以項目為單位參照進行成果登記。
按照《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的有關規定,申報國家科學技術獎和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的成果必須是已辦理過登記手續的科技成果。自2014年起,上一年度12月31日前未完成登記的科技成果,不能參加當年度的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評審。承擔國家科技計劃和國土資源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的單位,應在結題驗收後三個月內進行成果登記。
二、登記要求
非涉密成果通過登錄國土資源部網站「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專欄,按照「國土資源部科技成果登記系統」要求進行網上登記上報(網址:http://www.mlr.gov.cn/kj/)。所有登記成果提交《科技成果登記表》、資料匯交清單各一份(分別加蓋第一完成單位公章)、原始資料歸檔證明,電子版數據一套(包括登記表,原始資料歸檔證明,PDF格式的科研報告、技術評價證明、項目合同或任務書,其他相關圖表)。
為加大登記成果的推廣轉化,按照科技部統一要求,今後,對有轉化需求的成果,在進行成果登記的同時,一並填寫《科技成果信息表(有轉化需求)》(可在「國土資源部科技成果登記系統」中下載),與登記材料一同匯交。之前已經完成登記的成果,如有轉化需求,可單獨提交《科技成果信息表(有轉化需求)》。
所有登記的非密成果納入國土資源部科技成果查詢資料庫,按照許可權開展成果資料數字化全文服務,以促進科技成果的共享和轉化。
國土資源部科技成果管理辦公室具體負責國土資源科技成果登記工作。科技成果管理辦公室對辦理登記的科技成果進行形式審查,對符合登記要求的科技成果予以登記,並出具《國土資源部科技成果登記證明書》。科技成果登記證明不作為確認科技成果權屬的直接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