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濰坊市2015自然科學成果獎

濰坊市2015自然科學成果獎

發布時間:2021-06-26 17:25:47

A. 科技成果獲獎有獎金嗎有的話,是多少

為獎勵在科技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國務院設立了五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報請國家主席簽署並頒發證書和獎金。獎金數額由國務院規定。獲獎者的獎金額為500萬元人民幣。該獎項2000年設立。2012年3月22日,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開始公示,煙草研究名列國家科技進步獎名錄,推薦單位為國家煙草專賣局。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兩名,獲獎者必須在當代科 采訪現場
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獲獎者的獎金金額為五百萬元 人民幣。國家自然科學獎授予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作出重大科學發現的公民。國家技術發明獎授予運用科學技術知識作出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公民。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在應用推廣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
這些獎項每年評審一次。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報請國家主席簽署並頒發證書和獎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由國務院頒發證書;這兩個獎項不分等級。其他三個獎項由國務院頒發證書和獎金,分為一、二等獎兩個等級;對作出特別重大科學發現或者技術發明的公民,對完成具有特別重大意義的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可以授予特等獎。

B.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獲獎名單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歷年獲獎項目(公開部分) (當時為中國科學院科學獎金)
1、典型域上的多元復變數函數論完成人:華羅庚(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2、示性類及示嵌類的研究完成人:吳文俊(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3、工程式控制制論完成人:錢學森(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1、人工全合成牛胰島素研究
完成人:鈕經義、龔岳亭、鄒承魯、杜雨蒼(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季愛雪、邢其毅(北京大學),汪猷、徐傑誠(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2、大慶油田發現過程中的地球科學工作
完成人:李四光、黃汲清、謝家榮、韓景行、朱大綬、呂華、王懋基、朱夏、關士聰等(地質部),張文昭、楊繼良、鍾其權、翁文波、余伯良、邱中健、田在藝、胡韓元、趙聲振、李德生等(石油部),張文佑、侯德封、顧功敘、顧知微(中國科學院)
3、配位場理論研究
完成人:唐敖慶(吉林大學)及其研究集體:孫家鍾(吉林大學)、鄧從豪(山東大學)、張乾二(廈門大學)、江元生(吉林大學)、鄢國森(四川大學)、戴樹珊(雲南大學)、劉若庄(北京師范大學)、趙景愚(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與精密機械研究所)、古正(四川大學)、李伯符(吉林大學)
4、反西格馬負超子的發現
完成人:王淦昌、丁大釗、王祝翔(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
5、中國地質圖類及亞洲地質圖
完成人:王曉青、楚旭春、黃汲清、郭文魁、程裕淇、王曰倫(地質部地質研究所),王紹偉(地質部情報研究所)、李廷棟、耿樹方、李春昱(地質部地質研究所),王鴻禎(武漢地質研究所),張宗祜(地質部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研究所)
6、哥德巴赫猜想研究
完成人:陳景潤、王元(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潘承洞(山東大學)
7、《中國科學技術史》
完成人:李約瑟等(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 1、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對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影響的綜合研究
完成人:劉東生、施雅風、孫鴻烈、鄭度、常承法、吳征鎰、尹集祥、文世宣、李吉均、張經煒、李文華、佟偉、高以信、程鴻、楊逸疇、黃復生、溫景春、馮祚建、周雲生、黃文秀、高登義、陳傳友、韓裕豐、李炳元、章銘陶、武素功、王金亭、倪祖彬、關志華、張祖榮、滕吉文、鄭喜玉、路季梅、鄧萬明、張誼光、謝自楚、寧學寒、王連城、邵啟全(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北京大學等)
2、微分動力系統穩定性研究
完成人:廖山濤(北京大學)
3、東亞大氣環流
完成人:葉篤正、陶詩言、朱抱真、陳隆勛(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4、分子軌道圖形理論方法及其應用
完成人:唐敖慶、江元生(吉林大學)
5、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
完成人:王德寶、汪恩璧、汪猷、鄭可沁、朱瑩書、陳海寶、陳慎、裘慕綏、梁鎮和、申慶祥、楊再定、胡美浩、王貴海、吳仁龍、余允華、陸蘊華、陳常慶(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學)
6、蛋白質功能基團的修飾及其生物活性之間的定量關系
完成人:鄒承魯、許根俊、孫玉琨、杜雨蒼、趙康源、周海夢(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
7、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及中國高等植物科屬檢索表
完成人:王文采、湯彥承及其研究集體(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8、中國古代建築理論及文物建築保護的研究
完成人: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徐伯安、樓慶西、郭黛婭(清華大學)
9、五次對稱性及Ti-Ni准晶相的發現與研究
完成人:郭可信、葉恆強、李斗星、張澤、王大能(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10、中國層控礦床地球化學
完成人:塗光熾、王秀璋、陳先沛、張寶貴、楊蔚華、程家平、樊文苓、趙振華、喻茨玫(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11、關於不相交STEINER三元系大集的研究
完成人:陸家羲(內蒙古包頭市第九中學) 1、液氮溫區氧化物超導體的發現
完成人:趙忠賢、楊國楨、陳立泉、楊乾聲、黃玉珍及其研究集體(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2、基於時序邏輯的軟體工程環境的理論與設計
完成人:唐稚松(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中國蕨類植物科屬的系統排列和歷史來源
完成人:秦仁昌(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哈密爾頓系統的辛幾何演算法
完成人:馮康等(中國科學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 有機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學的研究
完成人:蔣錫夔、計國楨等(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2002年度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蔣錫夔以其在物理有機化學領域取得的國際領先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澄江動物群與寒武紀大爆發
完成人:陳均遠(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侯先光(雲南大學),舒德干(西北大學) 介電體超晶格材料的設計、制備、性能和應用
完成人:閔乃本、朱永元、祝世寧、陸亞林、陸延青(南京大學)
註:這是1999年國家獎勵制度改革以來內地高校獨立完成的第一個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項目。
獲獎人之一閔乃本
1935年生,日本東北大學理學博士,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現任南京大學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973計劃顧問專家組材料領域召集人,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量子調控專家組組長,全國政協常委,江蘇省政協副主席。主要從事凝聚態物理和材料科學研究。
據悉,南京大學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是自1999年國家獎勵制度改革以來內地高校獨立完成的第一個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項目。
據介紹,這一獲獎成果從提出基本概念、建立基本理論、證實基本效應到最終研製成功全新的原型器件,歷經19年,是一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成果。 「《中國植物志》的編研
十位主要完成人:植物所:錢崇澍、王文采、陳藝林、陳心啟、崔鴻賓;華南植物園:陳煥鏞、胡啟明;昆明植物所:吳征鎰院士、李錫文;、中山大學:張宏達
《中國植物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種類最豐富的一部巨著,全書80卷126冊,5000多萬字,9000多幅圖。記載了我國301科3408屬31142種植物的科學名稱、形態特徵、生態環境、地理分布、經濟用途和物候期等。該書由全國60餘家科研教學單位的312位作者(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0位)和164位繪圖人員經80年的工作積累,45年艱辛編撰才得以最終完成。這一協作的規模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罕見的。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率領的清華大學、中南大學團隊研究出的透明計算技術榮獲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不過目前就該項目獲獎仍存在非常大的爭議!
1月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及其團隊以「網路計算的模式及基礎理論研究項目」獲得空缺多年的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2月2日,有網友發帖稱獲得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張堯學及其科研團隊的獲獎項目實為「遠程桌面項目」,且涉嫌抄襲國外IT工程師上傳的開源代碼。2月3日,張堯學回應,被質疑抄襲項目不是獲獎項目,透明桌面項目使用部分開源代碼是「合法」、「合理」使用 。事態進展有待進一步考證。 按慣例,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獎擬於2016年1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辦頒獎典禮。從科技部官網公布的初評結果可預判,若本次自然科學一等獎終有得主,該榮譽將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潘建偉院士的「多光子糾纏干涉度量學」獲得,因為該項目是本年度唯一一個入選該等級獎項的初評項目。
據介紹,該項目組系統地發展了多光子糾纏干涉度量學,並將之創新性地應用於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多個研究方向,取得了廣域量子通信和光學量子信息處理等領域的系統性關鍵突破;在此基礎上,將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帶入現實應用。
2016年1月8日上午,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的「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這是繼2013年鐵基高溫超導研究成果之後,中科大再次獲此殊榮。
潘建偉院士與同事彭承志、陳宇翱、陸朝陽、陳增兵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長期開展量子力學基本問題實驗研究,系統地發展了多光子糾纏和干涉技術並應用於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等多個研究方向,引領和推動了多光子糾纏及干涉量度學的發展,取得了廣域量子通信和光學量子信息處理的系統性關鍵突破。

C. 獲得市自然科學成果獎的論文還能申報省成果獎嗎

一.評獎范圍
時間限制:14年1月1日至15年12月31日期間取得的成果
內容限制:1.在正規出版版的專權著、編著、譯著、教材、科普讀物等社會科學著作
2.按照市委、市及上級機關和市社科聯確定的軟課題
3.在市級以上(含市級)刊物發表的社會科學論文

二.格式要求
《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申報表》一式四份
成果原件及復印件(著作及調研報告類每項成果必須報送原件4份,論文類每項成果必須報送原件1份,復印件3份)
成果如被有關部門,須附上證明材料;被中央、省級報刊轉載須附上復印件(同樣一式四份)

三.申報時間
2016年6月10日前,欲申報此成果獎的講師需將准備完全的申報材料(包含《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申報表》一式四份及根據要求准備的支撐材料四份)及所在院系科研分管領導簽字蓋章的初審表一起送至科研處。

四.參評成果及各項附件概不退還
具體要求請閱讀群共享中的文件:關於印發《武漢市(第15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獎實施方案》的通知

D. 高校2015年獲國家自然科技獎排名

2015中國大學國家科技獎勵排行榜100強

名次

學校名稱

所在地區

獎勵數

2015排名情況

全國排名

星級排名

辦學層次

1

清華大學

北京

130

2

6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2

北京大學

北京

82

1

6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3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

77

7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4

浙江大學

浙江

73

6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5

哈爾濱工業大學

黑龍江

55

20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

48

9

6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7

中南大學

湖南

47

19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8

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

46

16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9

西安交通大學

陝西

45

17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

45

26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1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湖南

40

10

6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12

復旦大學

上海

37

3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2

北京協和醫學院

北京

37

38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4

南京大學

江蘇

34

8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5

天津大學

天津

31

24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6

武漢大學

湖北

30

4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6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

30

35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6

第三軍醫大學

重慶

30

57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9

吉林大學

吉林

27

11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9

中山大學

廣東

27

14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9

中國礦業大學

江蘇

27

46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22

第二軍醫大學

上海

25

60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3

四川大學

四川

23

15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4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

22

29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4

西北工業大學

陝西

22

32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24

第四軍醫大學

陝西

22

64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7

大連理工大學

遼寧

21

31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28

東南大學

江蘇

20

23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9

同濟大學

上海

19

18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9

湖南大學

湖南

19

34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29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河南

19

54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32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

18

51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33

山東大學

山東

17

21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33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

17

37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33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

17

80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36

武漢理工大學

湖北

16

42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36

中國石油大學

北京

16

67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36

首都醫科大學

北京

16

97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39

東北大學

遼寧

15

28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39

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

15

33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39

東華大學

上海

15

78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42

重慶大學

重慶

14

25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42

南京農業大學

江蘇

14

47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42

南京理工大學

江蘇

14

53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4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江蘇

14

64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46

廈門大學

福建

13

22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46

中國地質大學

湖北

13

45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46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

13

52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46

西南交通大學

四川

13

55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46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

13

85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46

南京工業大學

江蘇

13

102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52

南開大學

天津

12

13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52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

12

61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52

南方醫科大學

廣東

12

99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55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

11

40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55

華中農業大學

湖北

11

50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55

太原理工大學

山西

11

105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55

南京林業大學

江蘇

11

160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59

河海大學

江蘇

10

72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59

燕山大學

河北

10

96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59

江南大學

江蘇

10

101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62

哈爾濱工程大學

黑龍江

9

48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62

四川農業大學

四川

9

134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62

山東農業大學

山東

9

147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65

蘭州大學

甘肅

8

36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65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陝西

8

68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65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陝西

8

71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65

解放軍理工大學

江蘇

8

86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65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

8

91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65

浙江工業大學

浙江

8

99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65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

8

117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65

中國醫科大學

遼寧

8

141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73

東北林業大學

黑龍江

7

94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73

武漢科技大學

湖北

7

175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75

西北大學

陝西

6

41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75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

6

44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75

蘇州大學

江蘇

6

70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75

中北大學

山西

6

151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75

河南農業大學

河南

6

157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75

浙江理工大學

浙江

6

189

2星級

區域高水平大學

81

長安大學

陝西

5

43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81

鄭州大學

河南

5

74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81

海南大學

海南

5

104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81

河北工業大學

河北

5

130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81

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

5

148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81

山東科技大學

山東

5

154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81

上海中醫葯大學

上海

5

157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81

河北農業大學

河北

5

168

2星級

區域高水平大學

81

天津工業大學

天津

5

178

2星級

區域高水平大學

81

河北醫科大學

河北

5

227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81

黑龍江中醫葯大學

黑龍江

5

235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8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北京

5

335

1星級

區域知名大學

93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

4

12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93

福州大學

福建

4

84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93

華南農業大學

廣東

4

89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93

山西大學

山西

4

95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93

昆明理工大學

雲南

4

118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93

江蘇大學

江蘇

4

133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93

哈爾濱醫科大學

黑龍江

4

139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93

長沙理工大學

湖南

4

170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93

溫州醫科大學

浙江

4

191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93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湖南

4

225

2星級

區域高水平大學

93

重慶郵電大學

重慶

4

238

2星級

區域高水平大學

93

石家莊鐵道大學

河北

4

259

2星級

區域高水平大學

93

北京建築大學

北京

4

301

1星級

區域知名大學

E. 省部級自然科學三大獎

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
自然科學獎授予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作出重大科學發現的公民。
技術發明獎授予運用科學技術知識作出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公民。
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在應用推廣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
獲獎者必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
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

F. 2014自然科學一等獎獲得者是誰

2014自然科學一等獎獲得者是誰?

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項目團隊介紹——任豐原

1月9日,2014年國家自然科學獎揭曉,一等獎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率領的團隊憑借「網路計算的模式及基礎理論研究」摘得,奪獎成果是一種全新的網路化計算模式——「透明計算」。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以寧缺毋濫著稱,1999年到2013年的15年間有10年空缺,2014年度獲獎項目——「透明計算」由張堯學首次提出。它不同於舶來品「雲計算」,被稱為地道的「中國貨」。據介紹,透明計算的基本思路是通過網路將存儲、計算與管理分離,不僅能像雲計算那樣把數據和應用軟體放在雲端,而且把『計算機的大腦』——操作系統也放到了雲端。

任豐原是該獲獎項目的研究團隊(張堯學/清華大學、中南大學,周悅芝/清華大學,林闖/清華大學,王國軍/中南大學)成員之一。

G. 濰坊市科學技術局怎麼樣

濰坊市科學技術局,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濰坊市科學技術局更多信息和資訊。

閱讀全文

與濰坊市2015自然科學成果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