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調歌頭(九日游雲洞和韓南澗韻)表達的是什麼意思,有人能給解釋一下嗎
表面上雖為記游,描寫作者賦閑家居,醉酒賞花,實際上傾訴了他抗金報國壯志難酬的苦悶心情。在結構上打破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或上片抒情、下片寫景的慣例,全詞以抒懷為主,在上、下片中又都以景物點襯,相映成趣。
白話譯文:
菊花日復一日地開放,不知是為了誰。東晉陶淵明最愛重陽,因為他心中有不平之氣,所以總是借酒澆愁。醉後扇著扇子,阻擋秋風吹起的塵土。
陪您喝酒,一天需要喝三百杯才夠。站在山上向東邊遙望,可以看見霧氣之中的蓬萊仙境。朋友和我一個做官,一個閑居,當此之時,只能抱病登高以打發重陽節日。友人在明月的照耀下歸去,我卻只能伴著月影獨自徘徊。
文學賞析:
上片不直接寫與朋友同游的情狀,而是引陶淵明自比。他所寫的寧可退隱、也不向當權者屈曲的淵明,兼有為自己畫像和代朋友書懷的意味。
首韻一問,雖意在表明時令,而又能顯出心中的波峭。同時「為誰開」一問,不僅有舍我其誰的自信,且能起到引發下文的作用。
他之所以愛菊,是借花的凌雪傲霜的高尚品格,寄託自己的心胸。以下兩韻,明看是代陶淵明寫心,其實翻過來看,正是借淵明寫懷。
「淵明謾愛」一韻是倒裝句,是說胸中正不平、惟待酒澆化之的淵明,喜逢重陽節卻無酒可飲。作者的遭遇有很多地方與陶淵明相同,所以用「黃菊開」、「愛重九」、「正崔嵬」表示對陶淵明的同情與歌頌。
下韻以退為進,否定酒本身對淵明有重要意義,謂淵明愛酒並非因為他是個酒徒,而是心中有塊壘,不得不借酒澆愁。可是,沒有誰打發「白衣」來為他送酒。上片末韻,扇面障塵既是取景於眼前,也是典故的借用。
他對淵明中藏塊壘的心跡的理解,頗為深刻。而寫淵明,實即自寫其志。尤其是末韻。用來比擬韓尚書面對政敵的熏人氣焰而不為苟且的態度,頗為切合。
❷ 《三棒鼓聲頻 題淵明醉歸圖》和《文天祥傳》的答案
1:題
2:比及眉未攢:
陶淵明住在廬山之麓,當時廬山有一個著名的禪宗,叫做白蓮社,由一位大學者主持。這個
領袖想請他加入白蓮社,有一天便請他赴宴,他所提出的條件是可以在席上喝酒。這種行為
是違犯佛教的條規的,可是主人答應了。當他剛要簽字正式入社的時候,他卻「攢眉而去」_
腰已折:是陶淵明不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
3: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4 ;寄託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嚮往。「俗事」即塵俗之事,指追求功名富貴等,與下文「長安此時春夢熱」相照應,諷刺了當時人們一心求取功名的社會現實。「多少豪傑,明朝鏡中頭似雪,烏帽難遮。
5:(1)風吹柳花滿店香, 吳姬壓酒勸客賞。(2)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二:「燁然」光彩鮮明貌的意思,「是」是「這」的意思,「執」是逮捕俘虜的意思,「數」是幾的意思
2:仁至義盡
解釋:至:極,最;盡:全部用出。竭盡仁義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幫助已經做到了最大限度。
3:
我們讀聖賢之人的著作,學習的是什麼東西?(設問句 意思學習的就是仁義).(既然學會了仁義)那麼從今往後,就幾乎沒有什麼可慚愧的了
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累死個人了,查了好多資料啊,我一個理科生我容易嗎我?不過希望對你有幫助哈
❸ 陶淵明的淵明是什麼意思
陶淵明名潛,「潛」的本義是「沒入水中,且在水下活動」,「淵」的本義是「深水,潭」,「淵明」二字即「清澈見底的深水潭」,恰好成為「潛」字的注腳,水深且清方能潛水活動自如。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名潛,字元亮,或雲潛,字淵明,潯陽柴桑人也。世稱靖節先生,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3)明淵杯證書擴展閱讀:
1、作品類型: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大量寫飲酒詩的詩人。他的以「醉人」的語態或指責是非顛倒、毀譽雷同的上流社會;或反映仕途的險惡;或表現詩人退出官場後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現詩人在困頓中的牢騷不平。
陶淵明的詠懷詩以《雜詩》十二首,《讀山海經》十三首為代表。《雜詩》十二首多表現了自己歸隱後有志難騁的政治苦悶,抒發了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人格。
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創者。他的田園詩以純朴自然的語言、高遠拔俗的意境,為中國詩壇開辟了新天地,並直接影響到唐代田園詩派。田園詩數量最多,成就最高。這類詩充分表現了詩人守志不阿的高尚節操;充分表現了詩人對淳樸的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勞動的認識和對勞動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現了詩人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嚮往。
2、著作有:
梁昭明太子蕭統蒐求陶淵明遺世作品,編為《陶淵明集》七卷錄一卷,並為之作傳、序。
詩四言詩:《停雲》、《時運》、《榮木》《勸農》、《歸鳥》等。
五言詩:《歸園田居》、《和郭主簿》、《於西獲早稻》、《懷古田舍》、《桃花源》並序(序被通稱為《桃花源記》)、《飲酒》二十首並序、《止酒》、《責子》、《述酒》、《蠟日》、《雜詩》十二首、《詠貧士》、《詠荊軻》、《讀山海》十三首、《輓歌詩》三首等。辭賦《感士不遇賦》並序、《閑情賦》、《歸去來兮辭》並序。文《五柳先生傳》、《晉古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扇上畫贊》、《讀史述九章》、《與子儼等疏》、《祭程氏妹文》、《祭從弟敬員文》、《自祭文》。
❹ 《書淵明飲酒詩後》蘇軾 翻譯
本篇作於被貶黃州之後,滿腹牢騷,卻只能蟄居寡言,唯一能排遣郁悶的辦法就是到酒中去尋找自己的世界。然而更為令人懊喪的是,「醉里狂言醒可怕」,萬一醉時語傳到京師,那後果就更加難堪。這是心裡話,卻不能直說,於是從張安道、歐陽修、梅聖俞的飲態、醉態中委宛傳出。結尾說,自己不是不能飲,也不是不願醉,只是憚於酒後出真言,不敢放情飲酒而已。文章在表現人物的情態上,寫得生動傳神,唯妙唯肖;而在表達題旨上,卻如雲中飛龍,藏頭露尾,若隱若現
文章直譯如下(我也很久不看古文了,弄不清哪個字具體什麼意思,大概意思說給你聽):
陶淵明的詩寫到:「很害怕做錯事犯錯誤,你應當寬恕喝醉了的人。」這句話是沒有喝醉時說的,如果已經喝醉,怎麼會顧及擔憂做錯事呢!然而「世上之人說自己喝醉了其實他是清醒的」這句話,是至理名言。
張安道喝酒開始時不說喝多少杯,曾經與劉潛、石曼卿飲酒,直說要喝幾天而已。
歐陽修年輕時候,能喝百杯,然而常常被張安道的酒風困擾(或者這里說是灌醉?)。
梅聖俞也能喝百餘杯,喝醉之後兩手交叉話多、亂說沒有顧及@!#!¥@(這幾個字不知道怎麼理解,是一種醉態的描述)。
這也是知道他有所不足而說他,並非能喝的人。
能喝的人,喝多了之後與平時沒太大差別
我為臣,怎麼能不能喝酒,只是喝一些就會醉,喝多了就會跟他們一樣胡言亂語,不敢放情飲酒怕酒後失言,所以很羨慕他們。
❺ 淵明陶陶醉與陶醉一詞
陶醉:沉醉於某種事物或境界里,以求得內心的安慰
這個詞的陶有自得的意思.陶醉本身沒有明確的出處.關於陶醉的典故一般提到的是唐·崔曙《九日登望仙台》詩:「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❻ 帶有淵字的詩句
王十朋
無田種秫似淵明,卻說歸耕似不情。錢再賦二詩復用前韻錢雲家無置錐之地寓居僧舍有為題米疏者 其二
韋驤
簞瓢悅道顏淵德,陋巷當時豈種萱。雜詠五首 其四
原泉有本養淵渟,更似端人見底清。涵碧池
司馬光
開卷未終雙袖濕,目前彷佛對淵庭。讀潁公清風集 其三
白玉蟾
月冷山空吹鐵笛,一聲喚起玉淵龍。九曲雜詠 五曲鐵笛亭
劉子翚
泠然一滌心淵凈,熱惱無因著莫人。食鵝梨三首 其二
朱長文
良魚好入深淵去,不為鳴榔取次驚。華亭吳江道中偶作十絕 其七
朱淑真
角瑩纖瓊鱗粲金,擁珠閑卧紫淵深。卧龍
何夢桂
遠公招不到淵明,蓮社千年跡已陳。題川無竭寄傲窗二首 其一
吳芾
笑逐鰲頭花下去,旌旗夾道鼓淵淵。和林大任三首 其一
張先
須信夜光誰可得,玉龍沉睡玉淵寒。子山再惠詩見和因又續成子山不以予不才兩發章薦
張守
門對芙渠碧沼清,蕭蕭五柳似淵明。和答諸兄弟四首 其三
張孝祥
試向欄干敲拄杖,為君喚起玉淵龍。玉淵
李長庚
想得斜川今更好,勝游恨不繼淵明。與致道約游陽華尋以雨阻追和山谷集中岑公澗二絕句韻 其一
李曾伯
鄰有山田價似輕,擬求種秫效淵明。自和山房十詠 其八
杜范
未有淵明先有我,何人喚我作淵明。代菊對
杜衍
對竹祇宜思穴鳳,臨流不可見淵魚。過仇池
楊萬里
晚因子厚識淵明,早學蘇州得右丞。書王右丞詩後
三徑初開自蔣卿,再開三徑是淵明。三三徑
菊生不是遇淵明,自是淵明遇菊生。賞菊四首 其三
汪莘
夏雨春風窮管仲,停雲榮木老淵明。春夏之交風雨彌旬耳目所觸即事十絕 其三
貢宗舒
贏得行人閑著眼,卻疑此處即淵明。題柳隱圖
陳師錫子
議論不能符國是,精誠直可動淵泉。投任伯雨詩
陳克
不獨卷中攜栗里,還於句里得淵明。題葉碩父畫卷二首 其一
陳宓
不憂不慍顏氏子,載色載笑陶淵明。懷古 其一
陳造
病來止酒似淵明,潘岳歸田賦已成。同沈守勸農十首 其八
陳淳
日復陪游泮水湄,發揮史學到淵微。和卓廷瑞贈詩之韻四絕 其二
周孚
阿師曾入丹淵室,買馬今年得鋸牙。再次韻前篇屬印禪師後篇屬選上人二首 其二
周南
江湖多少潛淵地,何事持身水面來。觀釣魚
周紫芝
溪雨廉纖作晚晴,斜川風物喚淵明。次韻李子澤過次卿溪堂二首 其一
了知今日投淵婦,猶勝當年斷臂妻。讀徐伯遠書外家遺事作二絕句以紀之並序 其一
千秋但有一淵明,肯脫青衫事耦耕。杜鵑三首 其二
鄭獬
木禿風摧正為才,幾將擠陷九淵來。和汪正夫梅 其十六
趙蕃
引領白雲人甚遠,縱游誰解飲淵明。游仰山欲游蘭若不果懷混融二首 其二
駱羅憲
世上平生懶所更,有懷真欲仿淵明。與廖檢法同行口佔分水嶺詩 其二
徐鈞
枕席溫涼遺信史,發揮純孝賴淵明。黃香
黃菊白衣空送酒,可憐心事愧淵明。王宏
晁沖之
如許此花同九日,為君采掇笑淵明。又次韻謝王立之惠紅絲花
真德秀
為民一念徹淵泉,蔬茹餘旬始籲天。壽陳宰(昉)其二
愛民一念徹淵泉,內府時時出禁錢。端午貼子詞 皇後閣五首 其四
賈黃中
無人為起文淵問,端的珠還薏苡還。桂林還珠洞
高翥
愛花千古說淵明,肯把秋光不似春。菊花 其三
曹逢時
學書須學顏真卿,作詩須作陶淵明。漫成
梅堯臣
二水交流抱閭井,清潭幾曲自淵回。依韻李密學合流河口見懷
喻良能
憑欄下瞰清淵底,秋水無塵浸碧霄。題開先寺飛橋次待制王公韻
未省折腰營五斗,懸知今日有淵明。題徐子由菊坡圖 其一
彭汝礪
搖首誰能拜彌勒,皺眉卻合怕淵明。和粹老雲居之句 其四
葛立方
素魄經秋分外明,桂枝濃傍蕊淵清。次韻蔡仲平察院中秋 其一
葛紹體
每愛晉人標韻別,發揮天趣更淵明。贈休齋沈老丈 其二
蔣之奇
城東湞水碧淵洄,楊仆樓船向此來。南雄昌樂驛
❼ 體現桃淵明「好讀書」「性嗜酒」的詩句
「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清歌散新聲,綠酒開芳顏」
「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這都是性嗜酒的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這是好讀書的
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 《飲酒》其四
讀書:詩書敦素好 ;寬心應是酒,譴興莫過詩
喝酒: 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歡會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❽ 淘淵明有哪些飲酒詩
陶淵明飲酒詩二十首並序
余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醉。既醉之
後,輒題數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
其一∶
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
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
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
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
其二∶
積善雲有報,夷叔在西山。
善惡苟不應,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帶索,飢寒況當年。
不賴固窮節,百世當誰傳。
其三∶
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
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
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
其四∶
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
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
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
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
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其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六∶
行止千萬端,誰知非與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譽毀。
三季多此事,達士似不爾。
咄咄俗中愚,且當從黃綺。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其八∶
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
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
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
提壺撫寒柯,遠望時復為。
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
其九∶
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
問子為誰與?田父有好懷。
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
襤縷茅檐下,未足為高棲。
一世皆尚同,願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稟氣寡所諧。
紆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
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
其十∶
在昔曾遠游,直至東海隅。
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途。
此行誰使然?似為飢所驅。
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
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閑居。
十一∶
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
屢空不獲年,長飢至於老,
雖留身後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稱心固為好,
客養千金軀,臨化消其寶,
裸葬何必惡,人當解意表。
十二∶
長公曾一仕,壯節忽失時;
杜門不復出,終身與世辭。
仲理歸大澤,高風始在茲。
一往便當已,何為復狐疑!
去去當奚道,世俗久相欺。
擺落悠悠談,請從余所之。
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捨邈異境。
一士常獨醉,一夫終年醒,
醒醉還相笑,發言各不領。
規規一何愚,兀傲差若穎。
寄言酣中客,日沒燭當秉。
十四∶
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
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
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
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十五∶
貧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鳥,寂寂無行跡。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歲月相催逼,鬢邊早已白。
若不委窮達,素抱深可惜。
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
竟抱固窮節,飢寒飽所更。
敝廬交悲風,荒草沒前庭。
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
孟公不在茲,終以翳吾情。
十七∶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遷,鳥盡廢良弓。
十八∶
子雲性嗜酒,家貧無由得,
時賴好事人,載醪祛所惑。
觴來為之盡,是諮無不塞。
有時不肯言,豈不在伐國。
仁者用其心,何嘗失顯默。
十九∶
疇昔苦長飢,投耒去學仕。
將養不得節,凍餒固纏己。
是時向立年,志意多所恥。
遂盡介然分,拂衣歸田裡,
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
世路廓悠悠,楊朱所以止。
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恃。
二十∶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
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
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
詩書復何罪?一朝成灰塵。
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
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
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
❾ 陶淵明《責子》詩,其慈祥諧謔之態,躍然紙上。推斷一下,淵明的五個孩子舒、宣、雍、端、通分別有多大
舒:『已二八』=十六歲。
宣:『行志學』=十四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志學代指十五歲,行志學即為即將到十五歲而未到。
雍:『年十三』=十三歲。
端:『年十三』=十三歲。
通:『垂九齡』=八歲,將近到九歲而未到。
❿ 關於淵明愛菊的故事
陶淵明是一位隱士,菊花大多生長在偏僻的地方,一副與世無爭的樣子,也花中的隱士,周墩頤在《愛蓮說》中寫到:「菊,花之隱逸者也」,想那時,陶淵明隱居的地方一定很孤寂,一般嬌艷名貴的花也不會在那生生長,只有菊花與他為伴。正因為這些,陶淵明對菊花有著特殊的好感,因此也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閑與愜意。
詩句: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飲酒其七》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飲酒二十首其五》
三徑就荒,松菊猶存」;「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歸去來兮辭》
酒能祛百慮,菊為制頹齡。 《九日閑居》
愛菊以自況
陶淵明不只愛酒,更愛菊花,所以家裡有自產的佳釀菊花酒;將菊花與酒結成一體,既滿足他的口腹之慾,也滿足他的精神升華。他的〈飲酒?七〉詩說:「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可見酒和菊花都是他的生命里不可或缺之物;在精神層面上,他愛菊,是認為秋菊足以自況其高潔的人格。
陶淵明的詩作中,出現最多的植物名稱,就數菊了。「秋菊盈園」、「松菊猶存」、「芳菊開林耀」、「秋菊有佳色」、「採菊東籬下」等等詩句,在在說明他對菊花的鍾愛。
解讀陶淵明的愛酒和菊花情節
陶淵明,這位安貧樂道,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東晉詩人,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能在看透官場的黑暗腐敗後,最終毅然決然地辭官歸里,過著躬耕自織的隱居生活的詩人;被尊為田園派詩人的鼻祖和「隱逸詩人之宗」。他的詩歌平淡自然,真實質朴,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特別是陶詩中的很多自然意象(如:風、鳥、菊、酒、松、南山)都有著統一特殊的象徵意義,而其中以酒和菊花最為出名。
「酒能祛百慮,菊為制頹齡」,陶淵明好賞菊,性嗜酒,意在寄託精神,消除世故雜念,在紛繁的世道下尋找真我,保持自我,超越故我。詩人通過對酒和菊花意象的反復構建,來表達自己的高潔的人格理想和自然的思想追求,可以說,酒和菊花不僅僅只是陶淵明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陶淵明現實生活中的重要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