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三禮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三禮

發布時間:2021-06-26 06:32:08

1. 馬重奇的榮譽獎勵:

1. 1995年論文《清代吳人南曲分部考》獲福建省人民政府第二屆社科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2. 1996年度榮獲福建省三育人先進個人。
3. 1997年度榮獲曾憲梓教育基金全國高等院校教師獎三等獎。
4. 1998年專著《漳州方言研究》獲福建省人民政府第三屆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5. 2000年專著《漢語音韻學論稿》獲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四屆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6. 2002年11月榮獲「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稱號」。
7. 2002年8月榮獲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福建省優秀專家稱號」。
8. 2003年專著《閩台方言的源流與嬗變》獲福建省人民政府第五屆社科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9. 2005年編著《福建人學習普通話指南》獲福建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和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三屆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10. 2005年專著《清代漳州三種十五音韻書研究》獲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六屆社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11. 2006年專著《清代漳州三種十五音韻書研究》獲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12. 2007年12月獲「全國首屆教育碩士優秀教學管理工作者」。
13. 2009年《漢語史系列課程的傳承與創新》獲福建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14. 2009年專著《閩台閩南方言韻書比較研究》獲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八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
15. 2010年獲「全國第二屆教育碩士優秀教學管理工作者」。
16. 2010年獲福建省優秀教師。
17. 2011年1月獲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考試考務工作突出貢獻獎」。
18. 2013年專著《閩台閩南方言韻書比較研究》獲教育部第六屆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19. 2013年專著《明清閩北方言韻書手抄本音系研究》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20. 2013年入選福建省高校領軍人才。

2.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怎麼用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申請賬號方法介紹國內大部分高校都會購買中國知網的服務,因此在校園內,使用學校IP地址一般可以下載。但如果非IP登錄,通過注冊用戶名登錄,購買知網卡也可以下載文獻。不過,收費比較昂貴,一頁0.5元。對於已經畢業

3.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中國三階教史怎麼樣,國家

總結抄之作。細地探討了自北襲朝至隋代三階教創立與初禁的史實,分析了唐代三階教屢禁屢起的現象和原因。其間,糾正了一些前人研究中的訛誤,補充了許多新發現的史料,提出了不少富有啟發性的作者的獨到見解,有些對當今佛教的發展也具有借鑒的意義。

4.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中收錄了多少種社科基金資助期刊

資料庫中
收錄了多少最後
社科基金資助
期刊,你應該知道

5.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和知網哪個更好用 兩者有什麼區別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
2016年9月,中宣部部署,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牽頭,教育部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配合建設「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這是一項由國家投入的公益工程,由國家免費向公眾提供學術資源。
2016年12月3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牽頭承建的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正式上線。
與知網等資料庫相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的優勢在於免費。該中心的資源相當豐富,幾乎收錄了人文社科領域的全部核心期刊。任何用戶只要注冊登錄後,就可以使用文獻檢索、資源訂閱、在線閱讀、全文下載等功能。有人將之稱為「全世界人民都可以免費使用的數字資源」。

目前,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主要開設有資訊、資源、專題、服務四個欄目,資源包括中文期刊、外文期刊、外文圖書、古籍四類,收錄哲學社會科學相關領域文獻共計一千萬余條,提供在線閱讀、全文下載等服務;還收錄有國內外哲學社會科學領域重要的政府機構、高等院校、學術機構以及資料庫的鏈接便於廣大讀者查閱、使用。初步形成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外文學術期刊資料庫、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成果資料庫等特色資源資料庫。這項工程最大的優勢是符合開放獲取的精神,免費、無障礙,非常有利於學術成果的傳播和利用。
知網受到挑戰?
從事學術研究,獲取文獻,尤其是中文文獻,中國知網(cnki)是最主要的途徑。國內大部分高校都會購買中國知網的服務,因此在校園內,使用學校IP地址一般可以免費下載。
但如果非IP登錄,通過注冊用戶名登錄,購買知網卡也可以下載文獻。不過,收費比較昂貴,一頁0.5元。對於已經畢業或所在機構沒有購買知網資料庫服務但又需要獲取文獻的用戶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經濟負擔。無奈之下,許多人只能通過在校內的朋友幫忙下載論文。
因此,不少網友都把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當成知網的競爭對手。那麼,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的用戶體驗如何?除了免費下載論文外,也有網友發現,相比知網,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網站設計簡潔有序,布局清晰,使用方便快捷。有任何問題還可以使用QQ在線咨詢工作人員,這些都給使用者帶來了良好體驗。

6.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包括哪些

哲學社會科學的特色、風格、氣派,是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成熟的標志,是實力的象徵,也是自信的體現。我國是哲學社會科學大國,研究隊伍、論文數量、政府投入等在世界上都是排在前面的,但目前在學術命題、學術思想、學術觀點、學術標准、學術話語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還不太相稱。要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在指導思想、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等方面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應該具有什麼特點呢?我認為,要把握住以下3個主要方面。

第一,體現繼承性、民族性。哲學社會科學的現實形態,是古往今來各種知識、觀念、理論、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結果。我們要善於融通古今中外各種資源,特別是要把握好3方面資源。一是馬克思主義的資源,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態,如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我國經濟、政治、法律、文化、社會、生態、外交、國防、黨建等領域形成的哲學社會科學思想和成果。這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主體內容,也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最大增量。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資源,這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分寶貴、不可多得的資源。三是國外哲學社會科學的資源,包括世界所有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取得的積極成果,這可以成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有益滋養。要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融通各種資源,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我們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既向內看、深入研究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課題,又向外看、積極探索關系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既向前看、准確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趨勢,又向後看、善於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

綿延幾千年的中華文化,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成長發展的深厚基礎。我說過,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台,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場歷史悲劇。

中華民族有著深厚文化傳統,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體系,體現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知識智慧和理性思辨。這是我國的獨特優勢。中華文明延續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要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讓中華文明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要圍繞我國和世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著力提出能夠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我們不僅要讓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國」,還要讓世界知道「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讓世界知道「發展中的中國」、「開放中的中國」、「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

強調民族性並不是要排斥其他國家的學術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較、對照、批判、吸收、升華的基礎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的發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決好民族性問題,就有更強能力去解決世界性問題;把中國實踐總結好,就有更強能力為解決世界性問題提供思路和辦法。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發展規律。

我們既要立足本國實際,又要開門搞研究。對人類創造的有益的理論觀點和學術成果,我們應該吸收借鑒,但不能把一種理論觀點和學術成果當成「唯一準則」,不能企圖用一種模式來改造整個世界,否則就容易滑入機械論的泥坑。一些理論觀點和學術成果可以用來說明一些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歷程,在一定地域和歷史文化中具有合理性,但如果硬要把它們套在各國各民族頭上、用它們來對人類生活進行格式化,並以此為裁判,那就是荒謬的了。對國外的理論、概念、話語、方法,要有分析、有鑒別,適用的就拿來用,不適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哲學社會科學要有批判精神,這是馬克思主義最可貴的精神品質。

7.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的文章搜索結果出來了,但不見文章,為什麼

可能是因為這些文章進行了保密的狀態,或者是有一些網站,他是不能夠隨便登錄觀看的

8.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是不是免費的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承建的「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旨在建設成為我國國內最大的公益性社會科學精品期刊資料庫,公益、開放,不受IP限制,簡單注冊後即可使用。目前收錄精品學術期刊數百種,論文百餘萬篇,收錄國家社科基金遴選並重點資助的國內頂級社科類學術期刊200種,收錄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期刊78種,收錄期刊絕大部分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三大評價體系的核心期刊。

9.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

安裝完資料庫很久不用常常會忘記其密碼,碰到這種情況不要動不動就重裝資料庫,按其下方法修改即可
忘記sys,system用戶的密碼:
使用ORAPWD.EXE工具修改密碼:在開始菜單點擊『運行』,輸入『cmd』,打開命令提示窗口,輸入如下命令:
orapwd file=d:\oracle\proct\10.1.0\Db_2\database\pwdctcsys.ora password=
這個命令重新生成了資料庫密碼文件。密碼文件的位置在ORACLE_HOME目錄下的\database目錄下。這個密碼是修改sys用戶的密 碼。 除了sys和system其它用戶的密碼不會改變。
忘記system用戶的密碼:
可以用sys用戶登錄。然後用alter user命令修改密碼。如:
conn sys/pass_word as sysdba;
alter user system identified by newpass;
忘記sys用戶密碼:
可以用system用戶登錄。然後用alert user 命令修改密碼,如:
CONN SYSTEM/PASS_WORD;
ALTER USER SYSTEM IDENTIFIED BY NEWPASS;
忘記除sys/system用戶之外的用戶的登錄密碼。
用sys(或者system)登錄。CONN SYS/PASS_WORD AS SYSDBA;
使用如下語句修改用戶的密碼。ALTER USER USER_NAME IDENTIFIED BY NEWPASS;主要密碼不能是全數字且不能以數字開頭。
(1)CONN SYS/PASS AS SYSDBA;//以DBA的身份登錄

10.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的用戶名和密碼都忘記了,怎麼辦

安裝完資料庫很久不用常常會忘記其密碼,碰到這種情況不要動不動就重裝資料庫,按其下方法修改即可
忘記sys,system用戶的密碼:
使用ORAPWD.EXE工具修改密碼:在開始菜單點擊『運行』,輸入『cmd』,打開命令提示窗口,輸入如下命令:
orapwd file=d:\oracle\proct\10.1.0\Db_2\database\pwdctcsys.ora password=123456
這個命令重新生成了資料庫密碼文件。密碼文件的位置在ORACLE_HOME目錄下的\database目錄下。這個密碼是修改sys用戶的密 碼。 除了sys和system其它用戶的密碼不會改變。
忘記system用戶的密碼:
可以用sys用戶登錄。然後用alter user命令修改密碼。如:
conn sys/pass_word as sysdba;
alter user system identified by newpass;
忘記sys用戶密碼:
可以用system用戶登錄。然後用alert user 命令修改密碼,如:
CONN SYSTEM/PASS_WORD;
ALTER USER SYSTEM IDENTIFIED BY NEWPASS;
忘記除sys/system用戶之外的用戶的登錄密碼。
用sys(或者system)登錄。CONN SYS/PASS_WORD AS SYSDBA;
使用如下語句修改用戶的密碼。ALTER USER USER_NAME IDENTIFIED BY NEWPASS;主要密碼不能是全數字且不能以數字開頭。
(1)CONN SYS/PASS AS SYSDBA;//以DBA的身份登錄

閱讀全文

與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三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