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長期

成果長期

發布時間:2021-06-26 03:33:01

㈠ 如何處理好長期任務同階段性成果之間的關系

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一些地區、單位或部門在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過程中,偏重於階段性集中活動,弱化了黨的建設的經常性工作,究其原因就是沒有處理好經常性工作和階段性集中活動關系,缺乏或不重視理論層面上的正確指導。因此,能否充分搞懂弄清經常性工作和階段性集中活動,切實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對於有效推動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顯得至關重要。 首先,要弄清楚經常性工作和開展的活動的概念、內涵和基本要求與目標任務。經常性工作貫穿黨的全部奮斗歷程,高度重視並堅持不懈地做好經常性工作,是黨的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創先爭優活動只有立足於做好經常工作,緊緊抓住經常性這個根本,才能全面推動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立足本職發揮應有的作用。經常性工作體現在一個地區、單位和部門,就是指做好經常性的思想工作和經常性管理工作。創先爭優活動是黨中央立足於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旨在以改革創新精神在黨內開展的一項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主題活動。胡錦濤同志強調:「要把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作為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手段」。所以要以科學辯證的觀點去分析看待二者的關系:加強黨的建設,經常性工作是基本要求和根本前提,是縱覽全局的抓手;階段性集中活動是經常性工作的一種創新和補充,是促進經常性工作的一種手段。在黨的建設的歷史上二者始終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如果只是在形式上高度重視活動的開展,忽視或弱化黨的經常性工作,必將給黨的建設帶來無法彌補的嚴重後果,影響黨的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 因此,在實踐中應把握兩個基本原則,科學對待二者的關系: 要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扎實做好經常性基礎性工作。 不論是在創先爭優活動中,還是在階段性集中活動中,必須像鄧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樣:「重要的是做好經常工作」,「我們要把主要精力放到經常工作方面」,「沒有一樣事情不是一點一滴的成績積累起來的」。這就要求各級黨組織在活動中,採取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以經常性工作為重中之重,固本培元,把經常性基礎工作做好做扎實。一是要在「規范性」上下功夫。規范性,就是要把本單位的各個方面用正式的規章統一起來,作為每個黨員、幹部所遵守的准則。實踐活動中,黨的建設要上層次、上台階,必須把抓基層打基礎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必須圍繞規范性建設夯實基礎,要把制度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用制度來確保各種管理教育經常化和有效性。二是要在結合上下功夫。經常性思想工作和經常性管理工作,一個側重於思想引導,一個側重於行為規范,但二者的工作對象都是人,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在每個階段性集中活動中只有把二者緊密結合起來,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周密組織實施,才能確保活動收到實效。三是要在深入細致上下功夫。可以說,深入細致是黨的經常性工作內在規律的客觀要求,但有些單位和領導幹部在開展活動中工作不夠嚴謹細致,簡單粗放,搞活動、做工作不沉入基層,不做細致的調查研究,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嚴重,喜用會議、文電、講話來布置和領導工作;有的蜻蜓點水,水過地皮濕,善用大呼大嗡的辦法處理問題,使經常性工作變得不經常。因此,在開展階段性集中活動中,必須轉變作風,下氣力做好經常的、大量的、艱苦細致的工作。 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真正把活動高效地融入經常性工作之中。 針對經常性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採取循序漸進的原則,有目的地開展專項集中活動,切實把階段性集中活動高效地融入經常性工作之中。一是要在設計活動的方式上高度體現融合性。任何一種活動方式都是為活動內容服務的,是一項活動的內在要求。這就要求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在設計的活動方式上真正體現黨的建設經常性工作的基本要求,貼近實際,把活動方式和經常性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而不能游離於經常性工作之外。二是在活動的內容上注重點滴性。目前黨的建設、幹部隊伍建設、黨員隊伍建設、黨風廉政建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許多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不能渴望一兩次階段性集中活動就能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好。這就要求在具體工作中,注重調查研究,實事求是、清醒地正視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抓住經常性工作中的薄弱環節設計、開展活動,什麼問題突出就先解決什麼,一個一個地去解決。三是在活動的進程上把握漸進性。通過創先爭優活動有效地去解決經常性基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還要注意把握活動的進程和力度,不能有浮躁思想和情緒,否則就會出現「大躍進」現象。要堅守科學的態度,理智的思維,循序漸進,務求實效。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要有一定力度,但不能超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接受程度,盡量做到每個階段的重點工作和重要活動安排大致均衡、科學合理。 其次,在理解和把握了上述原則的基礎上,我們不難看出,經常性工作和階段性集中活動關系中又包含了諸多重要性關系,在實踐中,應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處理好「必要形式」與「重形式、走過場」之間的關系。開展創先爭優階段性集中活動要注意形式和經常性工作內容的結合,已確定的好的工作和活動內容要通過必要的形式來襯托和體現。在這方面,各地已經總結和探索出了許多好的經驗和做法,但必須警惕形式主義,時刻克服盲目性,堅持不唯書不唯上,要以科學的態度、發展的理念對待活動的開展。要認真吃透上級的精神,客觀梳理自身的問題和不足。要把上級的各種會議、活動的要求以及外地的經驗做法領會好,不能死搬硬套。只注重形式、注重上級的要求、注重輿論的氛圍,而忽視把上級的精神與本地區、本單位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忽視群眾的意願,忽視基層的苦衷,忽視基礎工作內容,忽視實際需求,盲目、被動地設計活動方式,活動內容、要求重復迭起,造成階段性集中活動頻繁,基層應接不暇,敷衍了事,最終只能是走過場。所以必須反對任何形式的表面文章和假、大、空現象。 二、處理好短期效果與長效機制之間的關系。創先爭優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任務,經常性工作和階段性集中活動確實需要達到階段性的效果,取得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但同時更需要探索建立創先爭優的長效機制,使之成為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自身追求和實際行動。如果只重視當前或近期效果,忽視長遠的建設和成效,就是沒有真正把經常性工作和階段性集中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就會犯功利主義的錯誤,出現「只要一時政績、損害長遠利益」的現象。因此,在處理經常性工作和階段性集中活動關系時,既要注重活動的短期效果,又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創先爭優中如何強化黨的建設經常性工作的長效機制。 三、處理好繼承性與創新性之間的關系。要統籌兼顧經常性工作和階段性集中活動,必須處理好繼承性與創新性之間的關系,只繼承傳統而不去創新是沒有生命力的,只創新而不繼承傳統是危險的。創先爭優的「創」和「爭」,不是任意的「創」和「爭」,而是在尊重規律基礎上的「創」和「爭」,是在繼承傳統基礎上的「創」 和「爭」,是在總結經驗教訓基礎上的「創」 和「爭」。因此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鞏固和繼承好的經驗和做法,切實把管用的、實用的、群眾歡迎的工作內容及活動方式貫穿於整個實踐之中,絕不能背離和丟棄我們黨歷史創造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同時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研究,對在經常性工作和階段性集中活動中取得的經驗和成果堅持科學繼承,不斷創新,用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推進工作。 四、處理好實際效果與群眾滿意之間的關系。能否處理好經常性工作和階段性集中活動關系,要看實際效果如何,更要看群眾是否滿意,絕不能簡單地用開了多少座談會、出了多少期板報、建立了多少規章制度等作為檢驗二者結合成效的標准。因此,開展創先爭優必須立足在本職崗位爭先進,在日常工作中創優秀,時刻檢驗自

㈡ 科學家經過長期研究,發現重大成果.修改病句.

科學家經過長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

㈢ 國家基礎測繪成果保密期限為什麼定位長期

依據為:《中復華人民共制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第十五條,第二款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規定外,絕密級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不超過十年。釋義:對不同密級國家秘密事項的保密期限分別限定了最長時限,即絕密級不超過30年,機密級不超過20年,秘密級不超過10年。機關、單位在確定保密期限時,應當在上述時限內確定一個合理的保密期限。本款「另有規定」,主要是指在保密事項范圍中明確規定某類國家秘密事項保密期限為「長期」的情況。這些國家秘密事項具有較強的穩定性,長期關系國家安全和利益,即使確定為本款限定的最長保密期限,也難以滿足保密需求。測繪成果當然有較強的穩定性,所以要確定為長期。

㈣ 如何鞏固整改成效並長期予以堅持

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是一張靚麗城市名片,鞏固提升創建成果,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當前回,新《環保法》答對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創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新《環保法》,積極適應新常態,全面掌握新要求,更新環保理念,增強環保意識,不斷改進環保工作,全面提升環保水平;要堅持問題導向,開展全面排查,立足於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認真制定整改方案,全面落實整改措施,加快環保重點項目建設,強化定期調度督辦,確保問題整改到位,一道共同鞏固提升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創建成果;市裡將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馬鋼加快轉型升級、推進主輔分離、深化改革創新等各項工作,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積極推進鋼城一體、融合發展。

㈤ 「成就來自長期的刻苦磨練」的成語有哪些

有:百煉成鋼、千錘百煉、精益求精、堅強不屈、身經百戰、

一、百煉成鋼[ bǎi liàn chéng gāng ]

1、釋義

比喻經過長期鍛煉,變得非常堅強。

2、出處

晉·劉琨《重贈盧諶》:「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

3、造句

青只有在艱苦環境中磨煉,才能百煉千鋼。

二、千錘百煉[ qiān chuí bǎi liàn ]

1、釋義

⑴、比喻經歷多次艱苦鬥爭的鍛煉和考驗。

⑵、也指對文章和作品進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2、出處

唐·皮日休《劉棗強碑》:「自李太白百歲;有是業者;雕金篆玉;牢奇籠怪。百鍛為字;千煉為句;雖不迫躅太白;亦後來之佳作也。」

3、造句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經過千錘百煉的人民軍隊。

三、精益求精[ jīng yì qiú jīng ]

1、釋義

⑴、精:完美,好;益:更加。⑵、好了還求更好。

2、出處

《論語·學而》:「《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3、造句

白求恩同志對他的醫療技術精益求精。

㈥ 成果簡述是什麼意思

階段性,是證明你做這是是有分階段分步驟的,
階段性成果,你這階段的成果專或發現,
然後簡述出來屬。簡述:簡單的敘述。你可以這樣說:xxx事情,的第幾階段(或初級階段,中期階段後期)的成果是,1,2,3~(或成果是發現什麼,得到什麼)
例如;
寫論文,計劃第一階段是,市場調查。這個階段性的成果是:1。xxx得到什麼數據
2。什麼問題完成3.~~~
簡述最好分點說明~

㈦ 成果和結果有什麼區別

成果和結果的區別:

成果是褒義詞,一般是指學習、工作、勞動上的成效和成績回;結果是中性詞答,可能是好的結果,也可能是壞的結果。

1、成果

【拼音】chéng guǒ

【釋義】

①成全,成立。

②收獲到的果實。常用於指工作或事業方面的成就。

③指學習、工作、勞動上的成效和成績。

【造句】張老師在工作中付出了百倍的努力,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2、結果

【拼音】jié guǒ

【釋義】

①在一定階段,人或事物發展所達到的最後狀態:優良的成績,是長期刻苦學習的~。

②用在下半句,表示在某種條件或情況下產生某種結局:經過一番爭論,~他還是讓步了。

㈧ 國家基礎測繪成果保密期限為什麼定位長期依據是什麼

依據為:《來中華人民共和國自保守國家秘密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規定外,絕密級不超過三十年,機密級不超過二十年,秘密級不超過十年。
釋義:對不同密級國家秘密事項的保密期限分別限定了最長時限,即絕密級不超過30年,機密級不超過20年,秘密級不超過10年。機關、單位在確定保密期限時,應當在上述時限內確定一個合理的保密期限。本款「另有規定」,主要是指在保密事項范圍中明確規定某類國家秘密事項保密期限為「長期」的情況。這些國家秘密事項具有較強的穩定性,長期關系國家安全和利益,即使確定為本款限定的最長保密期限,也難以滿足保密需求。
測繪成果當然有較強的穩定性,所以要確定為長期。

㈨ 企業短期的成效看過程,長期的成效看結果.是正確的嗎

企業的短期成效看結果,長期的成效看過程,這才是正確的。

㈩ 那些科學家經過長期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就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簡介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國國籍波蘭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作為傑出科學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學家所沒有的社會影響。尤其因為是成功女性的先驅,她的典範激勵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兒童時代就聽到她的故事 但得到的多是一個簡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對居里夫人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傳記《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響。這本書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處理了。美國傳記女作家蘇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時間,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員和朋友的沒有公開的日記和傳記資料。於去年出版了一本新書:《瑪麗亞·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為她艱苦、辛酸和奮斗的生命歷程描繪了一幅更詳細和深入的圖像。

居里夫人:兩次榮獲諾貝爾獎的偉大科學家

在世界科學史上,瑪麗·居里是一個永遠不朽的名字。這位偉大的女科學家,以自己的勤奮和天賦,在物理學和化學領域,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並因此而成為唯一一位在兩個不同學科領域、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著名科學家。

一、靠自學走進巴黎大學

瑪麗·居里於1867年出生於波蘭華沙,她是家中5個子女中最小的。她的父親是一名收入十分有限的中學數理教師,媽媽也是中學教員。瑪麗的童年是不幸的,她的媽媽得了嚴重的傳染病,是大姐照顧她長大的。後來,媽媽和大姐在她不滿10歲時就相繼病逝了。她的生活中充滿了艱難。這樣的生活環境不僅培養了她獨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她從小就磨煉出了非常堅強的性格。

瑪麗從小學習就非常勤奮刻苦,對學習有著強烈的興趣和特殊的愛好,從不輕易放過任何學習的機會,處處表現出一種頑強的進取精神。從上小學開始,她每門功課都考第一。15歲時,就以獲得金獎章的優異成績從中學畢業。她的父親早先曾在聖彼得堡大學攻讀過物理學,父親對科學知識如飢似渴的精神和強烈的事業心,也深深地薰陶著小瑪麗。她從小就十分喜愛父親實驗室中的各種儀器,長大後她又讀了許多自然科學方面的書籍,更使她充滿幻想,她急切地渴望到科學世界探索。但是當時的家境不允許她去讀大學。19歲那年,她開始做長期的家庭教師,同時還自修了各門功課,為將來的學業作準備。這樣,直到24歲時,她終於來到巴黎大學理學院學習。她帶著強烈的求知慾望,全神貫注地聽每一堂課,艱苦的學習使她身體變得越來越不好,但是她的學習成績卻一直名列前茅,這不僅使同學們羨慕,也使教授們驚異,入學兩年後,她充滿信心地參加了物理學學士學位考試,在30名應試者中,她考了第一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考取了數學學士學位。

1894年初,瑪麗接受了法蘭西共和國國家實業促進委員會提出的關於各種鋼鐵的磁性科研項目。在完成這個科研項目的過程中,她結識了理化學校教師比埃爾·居里,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青年科學家。用科學為人類造福的共同意願使他們結合了。瑪麗結婚後,人們都尊敬地稱呼她居里夫人。1896年,居里夫人以第一名的成績,完成了大學畢業生的任職考試。第二年,她又完成了關於各種鋼鐵的磁性研究。但是,她不滿足已取得的成績,決心考博士,並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站到了一條新的起跑線上。

二、鐳之光

1896年,法蘭西共和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發表了一篇工作報告,詳細地介紹了他通過多次實驗發現的鈾元素,鈾及其化合物具有一種特殊的本領,它能自動地、連續地放出一種人的肉眼看不見的射線,這種射線和一般光線不同,能透過黑紙使照象底片感光,它同倫琴發現的倫琴射線也不同,在沒有高真空氣體放電和外加高電壓的條件下,卻能從鈾和鈾鹽中自動發生。鈾及其化合物不斷地放出射線,向外輻射能量。這使居里夫人發生了極大的興趣。這些能量來自於什麼地方?這種與眾不同的射線的性質又是什麼?居里夫人決心揭開它的秘密。1897年,居里夫人選定了自己的研究課題--對放射性物質的研究。這個研究課題,把她帶進了科學世界的新天地。她辛勤地開墾了一片處女地,最終完成了近代科學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並奠定了現代放射化學的基礎,為人類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在實驗研究中,居里夫人設計了一種測量儀器,不僅能測出某種物質是否存在射線,而且能測量出射線的強弱。她經過反復實驗發現:鈾射線的強度與物質中的含鈾量成一定比例,而與鈾存在的狀態以及外界條件無關。

居里夫人對已知的化學元素和所有的化合物進行了全面的檢查,獲得了重要的發現在:一種叫做釷的元素也能自動發出看不見的射線來,這說明元素能發出射線的現象決不僅僅是鈾的特性,而是有些元素的共同特性。她把這種現象稱為放射性,把有這種性質的元素叫做放射性元素。它們放出的射線就叫「放射線」。她還根據實驗結果預料:含有鈾和釷的礦物一定有放射性;不含鈾和釷的礦物一定沒有放射性。儀器檢查完全驗證了她的預測。她排除了那些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礦物,集中研究那些有放射性的礦物,並精確地測量元素的放射性強度。在實驗中,她發現一種瀝青鈾礦的放射性強度比預計的強度大得多,這說明實驗的礦物中含有一種人們未知的新放射性元素,且這種元素的含量一定很少,因為這種礦物早已被許多化學家精確地分析過了。她果斷地在實驗報告中宣布了自己的發現,並努力要通過實驗證實它。在這關鍵的時刻,她的丈夫比埃爾·居里也意識到了妻子的發現的重要性,停下了自己關於結晶體的研究,來和她一道研究這種新元素。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他們從礦石中分離出了一種同鉍混合在一起的物質,它的放射性強度遠遠超過鈾,這就是後來被列在元素周期表上第84位的釙。幾個月以後,他們又發現了另一種新元素,並把它取名為鐳。但是,居里夫婦並沒有立即獲得成功的喜悅。當拿到了一點點新元素的化合物時,他們發現原來所做的估計太樂觀了。事實上,礦石中鐳的含量還不到百萬分之一。只是由於這種混合物的放射性極強,所以含有微量鐳鹽的物質表現出比鈾要強幾百倍的放射性。

科學的道路從來就不平坦。釙和鐳的發現,以及這些放射性新元素的特性,動搖了幾世紀以來的一些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科學家們歷來都認為,各種元素的原子是物質存在的最小單元,原子是不可分割的、不可改變的。按照傳統的觀點是無法解釋釙和鐳這些放射性元素所發出的放射線的。因此,無論是物理學家,還是化學家,雖然對居里夫人的研究工作都感到有興趣,但是心中都有疑問。尤其是化學家們的態度更為嚴謹。為了最終證實這一科學發現,也為了進一步研究鐳的各種性質,居里夫婦必須從瀝青礦石中分離出更多的、並且是純凈的鐳鹽。

一切未知的世界都是神秘的。在分離新元素的研究工作開始時,他們並不知道新元素的任何化學性質。尋找新元素的唯一線索是它有很強的放射性。他們據此創造了一種新的化學分析方法。但是他們沒有錢,沒有真正的實驗室,只有一些自己購買或設計的簡單的儀器。他們出於工作效率的考慮,分頭開展研究。由居里先生試驗確定鐳的特性;居里夫人則繼續提煉純鐳鹽。

有志者事竟成!大自然的任何奧秘都會都會被那些向它頑強攻關的人們揭開。1902年年底,居里夫人提煉出了十分之一克極純凈的氯化鐳,並准確地測定了它的原子量。從此鐳的存在得到了證實。鐳是一種極難得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質,它的形體是有光澤的、象細鹽一樣的白色結晶。在光譜分析中,它與任何已知的元素的譜線都不相同。鐳雖然不是人類第一個發現的放射性元素,但卻是放射性最強的元素。利用它的強大放射性,能進一步查明放射線的許多新性質。以使許多元素得到進一步的實際應用。醫學研究發現,鐳射線對於各種不同的細胞和組織,作用大不相同,那些繁殖快的細胞,一經鐳的照射很快都被破壞了。這個發現使鐳成為治療癌症的有力手段。癌瘤是由繁殖異常迅速的細胞組成的,鐳射線對於它的破壞遠比周圍健康組織的破壞作用大的多。這種新的治療方法很快在世界各國發展起來。在法蘭西共和國,鐳療術被稱為居里療法。鐳的發現從根本上改變了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對於促進科學理論的發展和在實際中的應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金子一般的心靈

由於居里夫婦的驚人發現,1903年12月,他們和貝克勒爾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夫婦的科學功勛蓋世,然而他們卻極端藐視名利,最厭煩那些無聊的應酬。他們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科學事業,而不撈取任何個人私利。在鐳提煉成功以後,有人勸他們向政府申請專利權,壟斷鐳的製造以此發大財。居里夫人對此說:「那是違背科學精神的,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應該公開發表,別人要研製,不應受到任何限制」。「何況鐳是對病人有好處的,我們不應當藉此來謀利」。居里夫婦還把得到的諾貝爾獎金,大量地贈送別人。

1906年,居里先生不幸因車禍而去世,居里夫人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她決心加倍努力,完成兩個人共同的科學志願。巴黎大學決定由居里夫人接替居里先生講授物理課。居里夫人成為著名的巴黎大學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教授,還是在他們夫婦分離出第一批鐳鹽的時候,就開始了對放射線各種性質的研究。僅1889年到1904年間,他們就先後發表了32篇學術報告,記錄了他們在放射科學上探索的足跡。1910年,居里夫人又完成了放射性專論》一書。她還與人合作,成功地製取了金屬鐳。1911年,居里夫人又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一位女科學家,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兩次在兩個不同的科學領域里獲得世界科學的最高獎,這在世界科學史上是獨一無二的事情!

1914年,巴黎建成了鐳學研究院,居里夫人擔任了學院的研究指導。以後她繼續在大學里授課,並從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工作。她毫不吝嗇地把科學知識傳播給一切想要學習的人。她從16歲開始,成年累月地學習、工作,整整50年了。但她仍不改變那嚴格的生活方式。她從小就有高度的自我犧牲精神,早年她為了供姐姐上學,甘願去別人家裡做傭人。在巴黎求學期間,為了節約燈油和取曖開支,她每天晚上都在圖書館讀書,一直到圖書館關門才走。提取純鐳所需要的瀝青鈾礦,在當時是很貴重的,他們從自己的生活費中一點一滴地節省,先後買了8、9噸,在居里先生去世後,居里夫人把千辛萬苦提煉出來的,價值高達100萬金法郎以上的鐳,無償地贈送給了研究治癌的實驗室。

1932年,65歲的居里夫人回到祖國,參加「華沙鐳研究所」的開幕典禮。居里夫人從青年時代起就遠離祖國,到法蘭西共和國求學。但是她時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小時候,她的祖國波蘭被沙俄侵佔,她就非常痛恨侵略者。當他們夫婦從礦物中分離出新元素以後,她把新元素命名為釙。這是因為釙的詞根與波蘭國名的詞根一樣。她以此表示對慘遭沙俄奴役的祖國的深切懷念。

1937年7月14日,居里夫人病逝了。她最後死於惡性貧血症。她一生創造、發展了放射科學,長期無畏地研究強烈放射性物質,直至最後把生命貢獻給了這門科學。她一生中,共得過包括諾貝爾獎等在內的10種著名獎金,得到國際高級學術機構頒發的獎章16枚;世界各國政府和科研機構授予的各種頭銜多達100多個。但是她一如既往地那樣謙虛謹慎。偉大的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評價說:「在我認識的所有著名人物裡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為盛名所顛倒的人。」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愛迪生 (1847-1931)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是位舉世聞名的美利堅合眾國電學家和發明家,他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方面的發明和貢獻以外,在礦業、建築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和真知灼見。愛迪生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愛迪生於1847年 2月11日誕生於美利堅合眾國中西部的俄亥俄州(Ohio)的米蘭(Milan)小市鎮。父親是荷蘭人的後裔,母親曾當過小學教師,是蘇格蘭人的後裔。愛迪生7歲時,父親經營屋瓦生意虧本,將全家搬到密歇根州(Michigan)休倫北郊的格拉蒂奧特堡定居下來。搬到這里不久,愛迪生就患了猩紅熱,病了很長時間,人們認為這種疾病是造成他耳聾的原因。愛迪生8歲上學,但僅僅讀了三個月的書,就被老師斥為「低能兒」而攆出校門。從此以後,他的母親是他的「家庭教師」。由於母親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對讀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不僅博覽群書,而且一目十行,過目成誦」。8 歲時,他讀了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狄更斯的著作和許多重要的歷史書籍,到9 歲時,他能迅速讀懂難度較大的書,如帕克的《自然與實驗哲學》。10歲時酷愛化學。11歲那年,他實驗了他的第一份電報。為了賺錢購買化學葯品和設備,他開始了工作。12歲的時候,他獲得列車上售報的工作,輾轉於休倫港(Port Huron)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Detroit)之間。他一邊賣報,一邊兼做水果、蔬菜生意,只要有空他就到圖書館看書。他買了一架舊印刷機,開始出版自己的周刊——《先驅報》,第一期周刊就是在列車上印刷的。他用所掙得的錢在行李車上建立了一個化學實驗室。不幸有一次化學葯品著火,他連同他的設備全被扔出車外。另外有一次,當愛迪生正力圖登上一列貨運列車時,一個列車員抓住他的兩只耳朵助他上車。這一行動導致了愛迪生成為終身聾子。

1862年8月,愛迪生以大無畏的英雄氣魄救出了一個在火車軌道上即將遇難的男孩。孩子的父親對此感恩戴德,但由於無錢可以酬報,願意教他電報技術。從此,愛迪生便和這個神秘的電的新世界發生了關系,踏上了科學的征途。

1863年,愛迪生擔任大幹線鐵路斯特拉福特樞紐站電信報務員。從1864年至1867年,在中西部各地擔任報務員,過著類似流浪的生活。足跡所至,包括斯特拉福特、艾德里安、韋恩堡、印第安那波利斯(Indianapolis)、辛辛那提(Connecticut)、那什維爾(Nashville)、田納西(Tennessee)、孟斐斯(Memphis)、路易斯維爾、休倫等地。

1868年,愛迪生以報務員的身份來到了波士頓(Boston)。同年,他獲得了第一項發明專利權。這是一台自動記錄投票數的裝置。愛迪生認為這台裝置會加快國會的工作,它會受到歡迎的。然而,一位國會議員告訴他說,他們無意加快議程,有的時候慢慢地投票是出於政治上的需要。從此以後,愛迪生決定,再也不搞人們不需要的任何發明。

1869年6月初,他來到紐約(New York)尋找工作。當他在一家經紀人辦公室等候召見時,一台電報機壞了。愛迪生是那裡唯一的一個能修好電報機的人,於是他謀得了一個比他預期的更好的工作。10月他與波普一起成立一個「波普——愛迪生公司」,專門經營電氣工程的科學儀器。在這里,他發明了「愛迪生普用印刷機」。他把這台印刷機獻給華爾街一家大公司的經理,本想索價5000美元,但又缺乏勇氣說出口來。於是他讓經理給個價錢,而經理給了4萬美元。

愛迪生用這筆錢在新澤西州(New Jersey)紐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廠,專門製造各種電氣機械。他通宵達旦地工作。他培養出許多能乾的助手,同時,也巧遇了勤快的瑪麗(Mary Stilwell),他未來的第一個新娘。在紐瓦克,他做出了諸如蠟紙、油印機等的發明,從1872至1875年,愛迪生先後發明了二重、四重電報機,還協助別人搞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英文打字機。

1876年春天,愛迪生又一次遷居,這次他遷到了新澤西州(New Jersey)的「門羅公園」。他在這里建造了第一所「發明工廠」,它「標志著集體研究的開端」。1877年,愛迪生改進了早期由貝爾發明的電話,並使之投入了實際使用。他還發明了他心愛的一個項目——留聲機。電話和電報「是擴展人類感官功能的一次革命」;留聲機是改變人們生活的三大發明之一,「從發明的想像力來看,這是他極為重大的發明成就」。到這個時候,人們都稱他為「門羅公園的魔術師」。

愛迪生在發明留聲機的同時,經歷無數次失敗後終於對電燈的研究取得了突破,1879年10月22日,愛迪生點燃了第一盞真正有廣泛實用價值的電燈。為了延長燈絲的壽命,他又重新試驗,大約試用了6000多種纖維材料,才找到了新的發光體——日本竹絲,可持續1000多小時,達到了耐用的目的。從某一方面來說,這一發明是愛迪生一生中達到的登峰造極的成就。接著,他又創造一種供電系統,使遠處的燈具能從中心發電站配電,這是一項重大的工藝成就。

他在純科學上第一個發現出現於1883年。試驗電燈時,他觀察到他稱之為愛迪生效應的現象:在點亮的燈泡內有電荷從熱燈絲經過空間到達冷板。愛迪生在1884年申請了這項發現的專利,但並未進一步研究。而旁的科學家利用愛迪生效應發展了電子工業,尤其是無線電和電視。

愛迪生又企圖為眼睛做出留聲機為耳朵做出的事,電影攝影機即產生於此。使用一條喬治伊斯曼新發明的賽璐珞膠片,他拍下一系列照片,將它們迅速地、連續地放映到幕布上,產生出運動的幻覺。他第一次在實驗室里試驗電影是在1889年,1891年申請了專利。1903年,他的公司攝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車搶劫」。愛迪生為電影業的組建和標准化做了大量工作。

1887年愛迪生把他的實驗室遷往西奧蘭治以後,為了他的多種發明製成產品和推銷,他創辦了許多商業性公司;這些公司後來合並為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後又稱為通用電氣公司。此後,他的興趣又轉到熒光學、礦石搗碎機、鐵的磁離法、蓄電池和鐵路信號裝置上。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研製出魚雷機械裝置、噴火器和水底潛望鏡。

1929年10月21日,在電燈發明50周年的時候,人們為愛迪生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會,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法蘭西共和國的居里夫人等著名科學家紛紛向他祝賀。不幸的是,就在這次慶祝大會上,當愛迪生致答辭的時候,由於過分激動,他突然昏厥過去。從此,他的身體每況愈下。1931年10月18日,這位為人類作過偉大貢獻的科學家因病逝世,終年84歲。

愛迪生的文化程度極低,對人類的貢獻卻這么巨大,這里的「秘訣」是什麼呢?他除了有一顆好奇的心,一種親自試驗的本能,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艱苦工作的無窮精力和果敢精神。當有人稱愛迪生是個「天才」時,他卻解釋說:「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他在「發明工廠」,把許多不同專業的人組織起來,裡面有科學家、工程師、技術人員、工人共100多人,愛迪生的許多重大發明就是靠這個集體的力量才獲得成功的。他的成就主要歸功於他的勤奮和創造性才能以及集體的力量,此外,他的妻子也曾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成果長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