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市公司 養豬
牧原股份、唐人神、海大集團、上海梅林、正邦科技、金新農、傲農生物、順鑫農業、新五豐。
B. 養豬前景如何
如何預測養豬業的市場形勢,是廣大養豬戶極為關心的問題,這里介紹中國農業大學劉少伯教授等的研究成果供大家參考。為了預測養豬業能否盈利,必須掌握市場經濟的三個「差」。即價格的時間差、價格的區位差和生產的結構差。
(1)用豬糧比價分析市場波動規律
豬糧比價即待宰活豬與玉米的比價,若為5.5∶1以上則盈利多於虧損。
(2)用料豬比價分析規模飼養波動的規律
即以料豬比價來分析規模飼養是否盈利,其比價的標准為4.5∶1。其中,料為豬配合料。
(3)仔豬價格波動規律及市場預測
分析說明仔豬價格波動與豬糧比價吻合,但較之滯後。仔豬價格是肥豬需求量的最佳指標,飼養戶應密切關注仔豬價格,若糧豬比價超過5.5∶1,即超過盈利標准,那麼可以預計豬於4~6個月後出欄時肥豬能盈利,仔豬價格將上漲,種豬飼養戶可增加仔豬繁殖數量。
(4)活豬價格
波動不明顯可能是因為受國家調控政策的影響,但豬價受肉價的影響,即肉價上漲,豬價也可能上漲。
C. 養豬行情的內容簡介
本書由多年從事養豬生產、養豬技術咨詢服務及飼料技術管理的七位企業工作人員。經過一年半時間,共同研討所著。第一作者曾任高校教師多年,且曾獲得過多項國家級科研成果。
本書的首要價值在於,深入、系統地分析了近十二年全國生豬、仔豬價格及養豬效益變化的行情,揭示了養豬業周期性波動的規律,從而為養豬者指明了如何避免行業風險及如何利用市場機會獲取超額養豬利潤的途徑。同時闡明了如何降低養豬成本,提高效益的方法。
本書的第二價值在於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套實用、系統的獸醫診斷體系。並列舉了診斷實例,對自學獸醫或想提高診斷水平的獸醫。有極大的啟發和幫助。
本書的第三價值在於,對養豬者如何認識飼料技術。如何鑒別、判別飼料質量和正確選擇應用飼料,有極大的幫助。
本書的第四價值在於對購豬、改善飼養環境、加強日常飼養管理、疾病防治進行了要點式講解。
本書適合於養豬者、獸醫、動物科學和動物醫學專業學生及畜牧行業管理人員閱讀。同時,可作為飼料企業員工及飼料經銷商的培訓教材。
D. 養殖技術:提高養豬經濟效益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經濟效益是指生產成果與勞動消耗之間的差額,即產出(收入)和投入(支出)之間的差額。提高經濟效益的途徑主要靠科學技術的進步,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增加產品數量,提高產品質量;減少開支,降低成本。具體來說,主要有如下幾項:
(1)採用綜合技術,改善經營管理,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是降低養豬成本的重要內容 養豬生產的綜合技術,主要包括先進的生產和管理技術、疫病防治技術等。從目前情況看,使豬產仔多、生長快、肉質好,減少疫病損失是提高養豬收益的主要方面。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中,較上規模的商品生產,不採用先進技術,不改善經營管理,幾乎無法生存。因此,須大力推行養豬生產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先進技術,運用綜合技術,以便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2)增加產品數量,提高產品質量 產品的數量、質量和減少消耗三者相互聯系,須綜合考慮。為此就要:①飼養良種豬,提高母豬的窩產仔數;②縮短仔豬的哺乳期;③恰當地安排豬群周轉,充分利用豬舍和設備;④控制肥育豬的飼養期,豬維持需要通常與體重有關,體重60千克的生長豬每日需攝取26.75兆焦的代謝能,而其中60%以上消耗於合成,只有40%轉化為產品。因此,飼養期越短,經濟效益越高。而且,體重超過100千克的肥豬,由於脂肪多,不受歡迎,價格亦低;⑤提高肉的品質;⑥科學的飼養管理,有效發揮良種豬的生產潛力。
(3)開源節流、減少支出 主要措施:①實行人工授精,購買精液的費用只有飼養種公豬費用的10%左右;②盡量減少飼料費,這不等於少給豬只喂料,而是指科學飼喂。為此就要使用全價配合飼料,設法採用價廉物美的飼料代用品,盡量自配飼料或採用本地的飼料,保管好飼料;精心調配飼料;飼槽設計合理,防止浪費飼料等;③提高工效,盡量減少人工開支;④提高房舍及養豬設備的利用率;⑤盡量減少防疫醫療衛生費用;⑥減少水電費、運輸費、企業管理費等。
(4)其他措施 如改善豬舍小氣候環境;豬糞、沼氣的綜合利用;實行生態畜牧業等,所有這些都可提高養豬場的經濟效益。
E. 養豬風險陡增,以後養豬該怎麼做
養豬專業戶承擔著為社會提供商品豬生產的任務,不僅要為國內市場和外貿提供量多質優的商品豬,而且要在實行科學養豬,提高養豬生產水平等方面為一般農戶起表率作用。因此,從事商品豬生產的專業戶要具備一些必要的條件,要有一定的勞力、資金、技術、飼料、豬舍及沒備。養豬規模也要量力而行,逐步發展。
1、長期規劃經營方向和近期安排生產計劃
長期規劃是指對自己經營的豬場在3~5年或更長一些時間內,豬場發展生產的設想和打算,如飼養規模、飼養水平、飼料供應、產品質量及商品率等。規劃主要根據自己的場地、資金和發展生產的條件,決不能憑主觀願望。當然場地並不是只限於自己現有的庭院和土地范圍,還可以考慮承包和租用集體豬場,資金也可考慮貸款,但對承包或貸款要進行認真的科學的論證,一定要在可靠的基礎上,才能擴大生產規模。近期安排主要是年度生產計劃的安排。年度生產計劃是確定全年產品的生產任務以及完成這些任務的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並規定物資消耗和資金使用年限,以便合理安排全年生產活動。年度生產計劃應在前一個生產年度末,在總結上一年生產經驗的基礎上來制定的_卜年度生產計劃的主要內容有:
(1)總任務
專業戶豬場應根據市場的需求和與某些單位簽訂的購銷合同提出總的生產任務。規定豬場計劃年度內豬群應達到的總頭數和基礎母豬頭數,全年生產和培育的幼豬頭數和總增重,肥育豬的頭數和總增重等。
(2)配種分挽計劃
它是指規定計劃年度內全場所有繁殖母豬各月交配的頭數,分娩胎次和產仔數。制定配種分娩計劃(表6-1)必須以年初豬群結構、配種分娩的方式和時間、上年度已配母豬的頭數和時間、母豬年分娩胎次、每胎產仔數和仔豬的成活率、計劃年度內預計淘汰的母豬頭數和時間等為依據。同時,也應充分考慮影響母豬配種與分娩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經濟因素。自然因素如季節、氣候等,經濟因素如仔豬的銷售旺季、飼料的價格等。
表6-1 年度豬群配種分娩計劃表
(3)豬群周轉計劃
它是指確定各類豬群的頭數,豬群的增減變化以及年終保存合理的豬群結構。
編制豬群周轉計劃,必須掌握以下原始資料:計劃年社各種性別、年齡豬的實有頭數;計劃年末各個豬群按計劃任務要求應達到的豬頭數,母豬配種分娩計劃即計劃年內各月份出生的仔豬頭數;出售和購人豬的頭數。此外,還要定出幾項王要的定額,如種豬的淘汰率、母豬的分娩率、仔豬的成活率以及各月份產品出售的比率等。豬群周轉計劃(表6-2)實際上是在一定時期內各個豬群及整個豬場的豬只收支計劃。
表6-2 豬群周轉計劃表
(4)產品生產計劃
它是指豬場的最終生產成果的計劃。規定全年提供產品的總量及其各月分布情況。產品種類因豬場生產方向不同而異,專養母豬的專業戶豬場的主要產品是提供仔豬,以頭計算產量,養肥育豬的專業戶的主要產品是肉豬,以肉豬頭數乘以每頭豬的活重。有的專業戶豬場除出售仔豬外,也生產一定數量的肉豬。糞肥是豬場的副產品,也應包括在產品計劃內。
(5)飼料供需計劃
它是指根據年度計劃內飼養各類豬所需飼料總數、自產和外購飼料的數量。它包括精飼料、青飼料以及飼料添加劑,礦物質飼料(碳酸鈣、骨粉、食鹽等)。飼料供需計劃也是依據豬群周轉計劃表中每月各類豬的數量乘以每日每頭全群平均定額。一般青飼料每日每頭大小豬平均定額為3千克,粗料(統糠等)平均定額為1千克,精料為0.4千克。添加劑、礦物質飼料,均按每噸混合料添加的數量計算,即依據每月需消耗多少噸混合料再計算出需要量。
2、應有必要的設備
專業戶養豬場應根據自己飼養各類豬的數量(豬場規模)修建適當數母的豬舍和購置必要的設備。
(1)豬舍
養豬生產規模確定以後,要按照計劃,合理修建豬舍,添置養殖設備。豬舍可以因陋就簡,利用舊房、牛欄養豬。肉豬可按每頭占欄舍面積1~1.2平方米計算,母豬舍一般每間面積7~9平方米,另加室外運動場(與舍內面積大體相等)。如1年出欄200頭肉豬的專業戶豬場,實行自繁自養,則這個豬場需基礎母豬10頭,需建母豬舍10~12間,每間按8平方米計算需80~96平方米,200頭肉豬分兩批出欄,則每批100頭,需肥育豬舍100~120平方米。此外,還應有1間飼料調制間,供存放工具和調拌飼料用。年出欄200頭肉豬和飼養10頭母豬的豬場還應當有一間能貯放1~2個月飼料的飼料庫房。
(2)設備
飼養設備主要有飼槽、水槽,還有運飼料和糞便的推車,水桶、鐵鏟、磅稱等,都是必要的設備。如果規模稍大些的豬場,還應有飼料加工機械,以便自已配置飼料。
3、應有一定的流動資金
任何一個豬場不管其規模大小,均應有一定的流動資金,用以購買飼料、設備、常用葯品等,其數量以豬場規模而定。
4、應其有一般的防疫滅病知識
專業戶豬場的主要負責人,必須掌握最基本的防疫滅病知識,做到頂防接種、驅蟲能自己動手,同時做到小病不求醫,這樣可節約開支。
5、必須要有成本核算的觀念和制度
任何一個豬場要實現以盡可能少的勞動,物質消耗,生產出盡可能多而優的產品,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就必須應用價值法則建立和健全經濟核算制,對於經齊活動過程中的勞動、物質消耗及其成展實行全面系統的核算。通過核算了解豬場的產品產量、產值、生產水平和增產情況,考核固定資產的種類、數量和折舊提成、各種流動資金的儲備和使用;達到及時掌握各種經濟活動資料,以便及時監督各種經濟活動,進行比較分析,及時採取措施,加強財務管理,杜絕浪費,節約生產開支,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保證經營盈利。
F. 提高養豬場經濟效益有哪些方法
經濟效益是指生產成果與勞動消耗之間的差額,即產出(收入)和投入(支出)之間的差額。提高經濟效益的途徑主要靠科學技術的進步,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增加產品數量,提高產品質量;減少開支,降低成本。具體來說,主要有如下幾項:
(1)採用綜合技術,改善經營管理,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是降低養豬成本的重要內容 養豬生產的綜合技術,主要包括先進的生產和管理技術、疫病防治技術等。從目前情況看,使豬產仔多、生長快、肉質好,減少疫病損失是提高養豬收益的主要方面。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中,較上規模的商品生產,不採用先進技術,不改善經營管理,幾乎無法生存。因此,須大力推行養豬生產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先進技術,運用綜合技術,以便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2)增加產品數量,提高產品質量 產品的數量、質量和減少消耗三者相互聯系,須綜合考慮。為此就要:①飼養良種豬,提高母豬的窩產仔數;②縮短仔豬的哺乳期;③恰當地安排豬群周轉,充分利用豬舍和設備;④控制肥育豬的飼養期,豬維持需要通常與體重有關,體重60千克的生長豬每日需攝取26.75兆焦的代謝能,而其中60%以上消耗於合成,只有40%轉化為產品。因此,飼養期越短,經濟效益越高。而且,體重超過100千克的肥豬,由於脂肪多,不受歡迎,價格亦低;⑤提高肉的品質;⑥科學的飼養管理,有效發揮良種豬的生產潛力。
(3)開源節流、減少支出 主要措施:①實行人工授精,購買精液的費用只有飼養種公豬費用的10%左右;②盡量減少飼料費,這不等於少給豬只喂料,而是指科學飼喂。為此就要使用全價配合飼料,設法採用價廉物美的飼料代用品,盡量自配飼料或採用本地的飼料,保管好飼料;精心調配飼料;飼槽設計合理,防止浪費飼料等;③提高工效,盡量減少人工開支;④提高房舍及養豬設備的利用率;⑤盡量減少防疫醫療衛生費用;⑥減少水電費、運輸費、企業管理費等。
(4)其他措施 如改善豬舍小氣候環境;豬糞、沼氣的綜合利用;實行生態畜牧業等,所有這些都可提高養豬場的經濟效益。
G. 美國為何能成為養豬大國,在養豬方面有哪些優勢
那麼在技術投放的基礎上,有人可能會問,豬糞又該如何處理?在美國,有一種豬糞脫水機。大多數養豬場都使用帶有板條的地板覆蓋物,這種地板會在遭受豬踩踏之後讓豬糞自動流進糞坑當中,這樣做雖然不能完全的排除豬糞,這能夠極大的減少人工做工的時間。
美國則採用二點式模式,只有母豬場和斷奶育肥豬場兩種,實現斷奶,育肥一欄到底。這樣可以減少仔豬混群和轉舍應激,減少不同環境的疾病感染。減少運輸,清掃和消毒成本,提高日增重和飼料利用率,縮短出欄時間!美國的食品安全追溯起源制度很嚴格,無論是引種,販賣,屠宰以及進口豬只,必須嚴格進行各種安全檢疫,否則不允許進入市場!特別是對於外來進口肉類,統一隔離起來進行嚴格檢疫,這樣可以有效制止養豬場各種疫情的發生!
H. 美國能夠成為第一養豬大國,都有哪些不可逾越的技術
眾所周知,美國是世界上第一養豬大國,實行養豬科學化,規模化的生產方式!各種先進的養豬設備走入養豬場,實現精準化投喂,數據化營養供給,一個人就可以輕松養豬3000頭!
美國在90年代初,有將近30萬個家庭農場,現在僅剩下7萬家左右。在美國平均1頭存欄母豬,每年可以出欄20頭以上,而我國卻只有14頭左右,不難看出中美兩國養豬水平差距真的很大!
4.嚴格的檢疫制度
美國的食品安全追溯起源制度很嚴格,無論是引種,販賣,屠宰以及進口豬只,必須嚴格進行各種安全檢疫,否則不允許進入市場!特別是對於外來進口肉類,統一隔離起來進行嚴格檢疫,這樣可以有效制止養豬場各種疫情的發生!
現在,美國還推行母豬大欄飼養技術,讓豬回歸大自然的育肥方式,並且都取得一定的成果!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不管別人做得怎麼樣,始終是別人的,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希望養豬的朋友從中受到啟發,找到適合自己的養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