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什麼意思
1、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是行政部門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對符合聽證條件的案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依據及當事人依法享有的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的法律文書。
2、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
3、行政處罰中設置聽證程序,其目的在於保證行政處罰的合法性與公正性,確保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實施行政處罰。聽證程序與復議、訴訟不同,復議與訴訟是一種事後監督程序;而聽證程序是一種事先、事中監督程序,是行政機關自我監督、自我改正程序。
(1)放棄聽證書擴展閱讀
行政處罰聽證程序如下:
(一)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後三日內提出;
(二)行政機關應當在聽證的七日前,通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
(三)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聽證公開舉行;
(四)聽證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當事人認為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迴避;
(五)當事人可以親自參加聽證,也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代理;
(六)舉行聽證時,調查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和行政處罰建議;當事人進行申辯和質證;
(七)聽證應當製作筆錄;筆錄應當交當事人審核無誤後簽字或者蓋章。
參考資料來源:四川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
Ⅱ 我自願接受處罰,放棄聽證申辯,是什麼意思
根據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採納。
第四十一條 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向當事人告知給予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或者拒絕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當事人放棄陳述或者申辯權利的除外。
如果被處罰人在處罰決定書上寫上我自願接受處罰,放棄聽證申辯這樣的字句,那麼就認定了該處罰決定書的法律效力。處罰機關的處罰決定程序合法。
如果被處罰人對處罰決定不服,那麼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時,見承擔對自己不利的法律後果。所以,慎重為之。
Ⅲ 行政處罰中,當事放棄了聽證,可以提出減輕處罰的申請嗎
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當事人享有依法進行陳述、申辯、要求聽證的權利。實踐中當事人有權放棄某種權利(申請聽證),但不影響主張其他權利(提出減輕處罰)。
Ⅳ 在《征地聽證證明表》上簽名放棄聽證這觸犯什麼法律
放棄聽證是當事人的權利,是否行使聽證權利,由當事人自己決定。不會觸犯法律。
Ⅳ 當事人接到《聽證通知書》後,不參加聽證會或者中途退場,應如何處理
當事人在接到《聽證通知書》後,應當准時到場;無正當理由不到場的,或者未經聽證主持人允許中途退場的,視為放棄聽證。放棄聽證的,記入聽證筆錄。
Ⅵ 村幹部未通過三份之二村民代表同意私下簽訂徵收土地協議書與放棄聽證證明書,怎麼辦
首先,這個合同是無效的,根據是土地承包法第四十七條【優先承包權】以其他方式承包農村土地
Ⅶ 在納稅人主動放棄聽證權利後,稅務機關可否在告知書送達後不足3日內送達行政處
1、行政處罰告知書和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可以同時送達,雖然是兩個程序,但一般來說可以一起做,這樣並沒有損害當事人的權益;
2、如果一定要分先後的話行政處罰告知書在先,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在後;
3、此外,只有符合必須聽證條件或者執法機關認為應該予以聽證的行政處罰才發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
Ⅷ 行政處罰告知筆錄註明不要求聽證時可以立即下達處罰決定書嗎
可以,但並非是「立即」。按法定程序,應該在法定期限內,如果被告知人未要求聽證的,可以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告知、聽證,作為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必須要履行的程序。《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一條規定,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並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這「依法享有的權利」中,其中就有個聽證權。
如果行政機關在履行告知程序三日後,行政相對人放棄聽證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並在七日內送達行政相對人。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Ⅸ 讓當事人寫一份放棄陳述申辯和聽證的聲明可以嗎
在行政處罰告知書中告知當事人有陳述申辯和聽證的權利了,三日內未提出陳述申辯和聽證的視為放棄。那麼在三日之後就可以直接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了嗎?如果當事人收到告知書以後願意接受處罰放棄陳述申辯和聽證,那麼
Ⅹ 當事人放棄聽證會權利的後果
不成立。通知書送達,當事人自動放棄,無權主張聽證會效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