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京理工大學智能機器人研究所的科研成果
目前已形成了仿人機器人、無人機動平台、排爆機器人、爬壁機器人、拋射機器人、醫療機器人、航天機器人等重要研究方向, 在機器人理論、設計與應用研究領域完成了大量研究工作,在仿人機器人、無人機動平台、拋射機器人、爬壁機器人等領域形成了特色,主要取得具有影響的科研成果是仿人機器人、排爆機器人、拋射機器人、無感測器直流有刷電機驅動器、微小型交流伺服驅動器等。
② 哪個大學有機器人專業
1、北京、天津、重慶三個直轄市開設機器人專業的院校有8所,其中包括知名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拓展資料:
機器人工程專業開設院校:
東南大學
江蘇科技大學
東北大學
湖南大學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遼寧科技學院
沈陽科技學院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
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
哈爾濱華德學院
常熟理工學院
南京工程學院
三江學院
安徽工程大學
安徽三聯學院
南昌理工學院
山東管理學院
武漢商學院
廣州大學
廣東白雲學院
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
廣西科技大學
重慶文理學院
西安文理學院
西安航空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
河海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天津理工大學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石家莊學院
燕京理工學院
太原工業學院
沈陽理工大學
沈陽工程學院
遼寧理工學院
沈陽工學院
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
哈爾濱商業大學
黑龍江東方學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淮陰工學院
南通大學
金陵科技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
泰州學院
南通理工學院
滁州學院
皖西學院
銅陵學院
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江西科技學院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
山東交通學院
齊魯工業大學
濰坊科技學院
山東師范大學歷山學院
周口師范學院
新鄉學院
洛陽理工學院
商丘工學院
河南工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
湖北工業大學
武昌首義學院
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湖南科技大學
韶關學院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廣東科技學院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
廣州航海學院
重慶郵電大學
重慶理工大學
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重慶工程學院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
新疆工程學院
③ 問一些關於在大學學機器人,好的加滿分
首先我覺得你說的機器人 應該是那種比較科幻的, 人型機器人吧。。如果是這樣,那麼樓上所說的「其實就是機械工程」之類的話,你就可以忽略了,當然他們之間是有聯系的,不過從根本上講,是兩碼事。
智能機器人(Intelligent Robotics)是屬於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一個方向。國內在人工智慧里的機器學習 數據挖掘方向還不錯。。不過機器人方向,如樓上所說,很遺憾,沒有。(好吧 不能說的這么絕,或者極少有,至少我沒見過真正意義上的)。。。。
如果打算以後從事這方面學習或者研究,那麼本科,強烈建議選擇數學,沒有其他。。。當然 本科選數學的前提是你打算繼續研究下去,外國的話,德國 美國 日本 世界前三毫無懸念,美國軍事機器人遙遙領先,德國日本工業機器人非常強(為什麼軍事機器人不強?二戰誰勝誰敗。。你懂得) 學校來說的話,日本京都 東京 早稻田,美國麻省,卡內基梅隴,斯坦福。。德國柏林 慕尼黑理工什麼的,不是很了解。。。
總之,1.國內大學開機器人的幾乎沒有,推薦先學數學,然後德美日。。。
2.機器人不是機械工程,就算是機械工程+自動化 也不能算是機器人。。。
以上都是切身體會哈,目前愛丁堡大學 人工智慧專業 機器人方向就讀中。。。愛丁堡人工智慧歐洲第一無懸念,不過強的是機器學習和生物智能,單論機器人來說,額。。還行吧。。呵呵。。帝國理工的Advanced Computing in AI的機器人。。也就那樣。。整個英國也就那樣。。主要是硬體跟不上。。還得去德美日。。。
④ 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研究所的研究所-成果
研究所十分來注重科研成果自的轉化,1997年建立了博實自動化設備有限責任公司,為我國石化、化工、冶金等行業提供先進的包裝碼垛設備,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博實公司被列為國家「863」計劃「智能機器人主題機器人產業化基地」,目前年產值達億元。2000年與海爾集團合作成立了「海爾哈工大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在智能服務機器人、注塑機取出機械手和工業機器人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產品。
2001年成立了博實精密測控有限責任公司,在精密測量及驅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產品在國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⑤ 機器人的發展趨勢,智能機器人的最新研究成果
概述
實用上,機器人(Robot)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機器人可接受人類指揮,也可以執行預先編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慧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機器人執行的是取代或是協助人類工作的工作,例如製造業、建築業,或是危險的工作。
機器人可以是高級整合控制論、機械電子、計算機、材料和仿生學的產物。目前在工業、醫學甚至軍事等領域中均有重要用途。
歐美國家認為:機器人應該是由計算機控制的通過編排程序具有可以變更的多功能的自動機械,但是日本不同意這種說法。日本人認為「機器人就是任何高級的自動機械」,這就把那種尚需一個人操縱的機械手包括進去了。因此,很多日本人概念中的機器人,並不是歐美人所定義的。
現在,國際上對機器人的概念已經逐漸趨近一致。一般說來,人們都可以接受這種說法,即機器人是靠自身動力和控制能力來實現各種功能的一種機器。聯合國標准化組織採納了美國機器人協會給機器人下的定義:「一種可編程和多功能的,用來搬運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機;或是為了執行不同的任務而具有可改變和可編程動作的專門系統。」
機器人能力的評價標准包括:智能,指感覺和感知,包括記憶、運算、比較、鑒別、判斷、決策、學習和邏輯推理等;機能,指變通性、通用性或空間佔有性等;物理能,指力、速度、連續運行能力、可靠性、聯用性、壽命等。因此,可以說機器人是具有生物功能的空間三維坐標機器。
機器人發展簡史
1920年 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爾·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說《羅薩姆的機器人萬能公司》中,根據Robota(捷克文,原意為「勞役、苦工」)和Robotnik(波蘭文,原意為「工人」),創造出「機器人」這個詞。
1939年 美國紐約世博會上展出了西屋電氣公司製造的家用機器人Elektro。它由電纜控制,可以行走,會說77個字,甚至可以抽煙,不過離真正幹家務活還差得遠。但它讓人們對家用機器人的憧憬變得更加具體。
1942年 美國科幻巨匠阿西莫夫提出「機器人三定律」。雖然這只是科幻小說里的創造,但後來成為學術界默認的研發原則。
1948年 諾伯特·維納出版《控制論》,闡述了機器中的通信和控制機能與人的神經、感覺機能的共同規律,率先提出以計算機為核心的自動化工廠。
1954年 美國人喬治·德沃爾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編程的機器人,並注冊了專利。這種機械手能按照不同的程序從事不同的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和靈活性。
1956年 在達特茅斯會議上,馬文·明斯基提出了他對智能機器的看法:智能機器「能夠創建周圍環境的抽象模型,如果遇到問題,能夠從抽象模型中尋找解決方法」。這個定義影響到以後30年智能機器人的研究方向。
1959年 德沃爾與美國發明家約瑟夫·英格伯格聯手製造出第一台工業機器人。隨後,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機器人製造工廠——Unimation公司。由於英格伯格對工業機器人的研發和宣傳,他也被稱為「工業機器人之父」。
1962年 美國AMF公司生產出「VERSTRAN」(意思是萬能搬運),與Unimation公司生產的Unimate一樣成為真正商業化的工業機器人,並出口到世界各國,掀起了全世界對機器人和機器人研究的熱潮。
1962年-1963年感測器的應用提高了機器人的可操作性。人們試著在機器人上安裝各種各樣的感測器,包括1961年恩斯特採用的觸覺感測器,托莫維奇和博尼1962年在世界上最早的「靈巧手」上用到了壓力感測器,而麥卡錫1963年則開始在機器人中加入視覺感測系統,並在1965年,幫助MIT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帶有視覺感測器,能識別並定位積木的機器人系統。
1965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研製出Beast機器人。Beast已經能通過聲納系統、光電管等裝置,根據環境校正自己的位置。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等陸續成立了機器人實驗室。美國興起研究第二代帶感測器、「有感覺」的機器人,並向人工智慧進發。
1968年 美國斯坦福研究所公布他們研發成功的機器人Shakey。它帶有視覺感測器,能根據人的指令發現並抓取積木,不過控制它的計算機有一個房間那麼大。Shakey可以算是世界第一台智能機器人,拉開了第三代機器人研發的序幕。
1969年 日本早稻田大學加藤一郎實驗室研發出第一台以雙腳走路的機器人。加藤一郎長期致力於研究仿人機器人,被譽為「仿人機器人之父」。日本專家一向以研發仿人機器人和娛樂機器人的技術見長,後來更進一步,催生出本田公司的ASIMO和索尼公司的QRIO。
1973年 世界上第一次機器人和小型計算機攜手合作,就誕生了美國Cincinnati Milacron公司的機器人T3。
1978年 美國Unimation公司推出通用工業機器人PUMA,這標志著工業機器人技術已經完全成熟。PUMA至今仍然工作在工廠第一線。
1984年 英格伯格再推機器人Helpmate,這種機器人能在醫院里為病人送飯、送葯、送郵件。同年,他還預言:「我要讓機器人擦地板,做飯,出去幫我洗車,檢查安全」。
1998年 丹麥樂高公司推出機器人(Mind-storms)套件,讓機器人製造變得跟搭積木一樣,相對簡單又能任意拼裝,使機器人開始走入個人世界。
1999年 日本索尼公司推出犬型機器人愛寶(AIBO),當即銷售一空,從此娛樂機器人成為目前機器人邁進普通家庭的途徑之一。
2002年 丹麥iRobot公司推出了吸塵器機器人Roomba,它能避開障礙,自動設計行進路線,還能在電量不足時,自動駛向充電座。Roomba是目前世界上銷量最大、最商業化的家用機器人。
2006年 6月,微軟公司推出Microsoft Robotics Studio,機器人模塊化、平台統一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比爾·蓋茨預言,家用機器人很快將席捲全球。
機器人的定義
在科技界,科學家會給每一個科技術語一個明確的定義,但機器人問世已有幾十年,機器人的定義仍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一個統一的意見。原因之一是機器人還在發展,新的機型,新的功能不斷涌現。根本原因主要是因為機器人涉及到了人的概念,成為一個難以回答的哲學問題。就像機器人一詞最早誕生於科幻小說之中一樣,人們對機器人充滿了幻想。也許正是由於機器人定義的模糊,才給了人們充分的想像和創造空間。
操作型機器人:能自動控制,可重復編程,多功能,有幾個自由度,可固定或運動,用於相關自動化系統中。
程式控制型機器人:按預先要求的順序及條件,依次控制機器人的機械動作。
示教再現型機器人:通過引導或其它方式,先教會機器人動作,輸入工作程序,機器人則自動重復進行作業。
數控型機器人:不必使機器人動作,通過數值、語言等對機器人進行示教,機器人根據示教後的信息進行作業。
感覺控制型機器人:利用感測器獲取的信息控制機器人的動作。
適應控制型機器人:機器人能適應環境的變化,控制其自身的行動。
學習控制型機器人:機器人能「體會」工作的經驗,具有一定的學習功能,並將所「學」的經驗用於工作中。
智能機器人:以人工智慧決定其行動的人。
我國的機器人專家從應用環境出發,將機器人分為兩大類,即工業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所謂工業機器人就是面向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機器人。而特種機器人則是除工業機器人之外的、用於非製造業並服務於人類的各種先進機器人,包括:服務機器人、水下機器人、娛樂機器人、軍用機器人、農業機器人、機器人化機器等。在特種機器人中,有些分支發展很快,有獨立成體系的趨勢,如服務機器人、水下機器人、軍用機器人、微操作機器人等。目前,國際上的機器人學者,從應用環境出發將機器人也分為兩類:製造環境下的工業機器人和非製造環境下的服務與仿人型機器人,這和我國的分類是一致的。
空中機器人又叫無人機,近年來在軍用機器人家族中,無人機是科研活動最活躍、技術進步最大、研究及采購經費投入最多、實戰經驗最豐富的領域。80多年來,世界無人機的發展基本上是以美國為主線向前推進的,無論從技術水平還是無人機的種類和數量來看,美國均居世界之首位。
⑥ 研究機器人的是什麼大學,什麼專業
有研究機器人專業的大學有:哈工大、中科大、山東大學。
專業: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等等。
機器人專業是工科的一個分支,屬於機電結合的領域。中國工科著名的院校有:哈工大、中科大、山東大學等等應該都有這類專業。
工程是個寬泛的概念,機械工程,控制工程,建築工程,水利工程,我的理解是工程代表一種大型的,需要協作的實際應用。
拓展內容:
我國的機器人學科形成較晚,1985年前後在幾個一級學會下設立了機器人專業委員會,
1987年6月由中國電子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機器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中國宇航學會聯合主辦的「首屆全國機器人學術討論會」在北京卧佛寺召開,標志著我國機器人學學科大聯合的良好開端,
到2000年10月,我國先後聯合舉辦過6屆全國機器人學術會議,並增加了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中國機器人工程協會、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智能機器人專家組合和空間機器人專家組等4個合辦單位,曠大了大聯合勢頭。
隨著工業自動化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機器人開始進入大量生產和實際應用階段。爾後由於自動裝備海洋開發空間探索等實際問題的需要,對機器人的智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別是危險環境,人們難以勝任的場合更迫切需要機器人,從而推動了智能機器人的研究。
網路-機器人學
⑦ 大學機器人製作需要哪些能力
如果只是簡單的diy的話,David Cook寫的《機器人製作》可以幫助到你,只需要高中的物理知識就可以了。而想要參加robocup這樣大項目,有軟體 電路硬體和機械三個部分 。軟體:會使用51或其他的單片機,能夠用C語言或其他語言進行編程,學會控制步進電機;硬體:學過電子技術,懂得模電和數電的知識,會用一些電路和晶元、模塊搭出電路達到想要的功能。機械:有基本的制圖能力。
機械結構設計:二維用CAD,三維可以用PROE,solidworks,inventor,CATIA和UG等。智能車有現成的套件不需要設計。
電子電路設計和PCB布線:altium designer.
電路分析與模擬:multisim2001
單片機開發與模擬:KEIL proteus,或者現成的一塊arino板。軟體部分我不是很懂,只知道這些了
⑧ 中國哪所大學機器人方面比較出色
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國防科技大學,這些學校的分數都不低啊!
⑨ 二本哪所大學機器人專業最好
二本哪所大學機器人專業比較好?二本大學機器人比較好的專業,可以看一看電子信息自動化。
⑩ 世界大學機器人領域排名
工業機器人全球前十名。具體分類方法,可以參考銷量,產品線以及發展歷史。日本2016年全面生產,152702台機器人。70%產品出口全球,30%本國使用。2016年,中國機器人銷量總量僅為7.4萬台。FANUC,日本的發那科,作為富士山下黃色的巨人,擁有較為全面的工業機器人類型。其中1噸,1.5噸的碼垛機器人是其獨有。發那科進入中國的時間也比較早,在上海成立分公司。ABB,瑞士ABB公司,出貨量位列前3,四十多年的專業機器人研發水平和經驗。比國內領先至少一個階段。ABB最關鍵的地方在於,不單單做機器人,ABB集團2015年總營收354.8億美元。庫卡,一個比較喜歡宣傳的機器人公司,庫卡實力是有的,但庫卡是四大家族中最弱的一個。精通各種宣傳,被美的入股現在應當也在主攻中國市場。安川,YASKAWA,安川伺服電機比較出名,安川的機器人也比較出名。以上是國際四大家族的對比。國內的前四家機器人廠家:新松,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走出的人的公司,國企,主要是在實力以及資金方面都比較強。埃斯頓,民營企業,A股上市公司,做伺服電機不錯,現在埃斯頓機器人種類分布比較均衡。16年全年,埃斯頓的機器人銷量大約1000台。埃斯頓在成型機床核心配件方面,很強,占據國內市場70%。埃夫特,埃夫特是奇瑞汽車自動化生產車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汽車應用方面埃夫特比別家優勢大,美的入股埃夫特10%的股權。16年全年,埃夫特的機器人銷量大約1000台左右。廣數。廣州數控,廣數在數控機床方面是民族品牌扛鼎的代表。工業機器人這幾年發展還不錯,但出貨量也在千台左右。國際市場比較強的那些部分先後的,只分行業領域的機器人。9、那智不二越,日本機器人製造商,在中國上海有全資子公司。10、OTC,日本機器人公司。焊接機器人方面比較強,1980開始研究焊接機器人。11、史陶比爾,瑞士機器人製造商。相對而言比較穩定。但是價格不低。12、川崎,日本品牌,川崎重工旗下的。集團大了,有錢了啥都可以做。跟雅馬哈一樣。13、科瑪,德國品牌,大眾汽車等汽車廠都喜歡用它。14、愛普生。精度要求高,在3c電子行業,醫療行業很多地方用愛普生,或者說指定有愛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