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頭

成果頭

發布時間:2021-06-25 15:50:22

㈠ 星際爭霸2 成就 成就頭像 隱藏成就

1、研發科技的成就你打個簡單或者普通難度的,多攢攢錢,攢上幾十萬的時候存個檔,然後把一類的都研發完畢解開一個成就,然後讀檔,再研發另外一類的,再解鎖一個成就,如此反復就可以了。成就解鎖後就不會消失,所以存檔讀取的方法就可以。
2、是一樣的。
3、確實是隱藏成就,不過這個沒有成就點數,是在你成就界面最下面一個「實力的證明」里的。一共有五個:
(1)任意定級賽全勝--不敗金身
(2)普通難度「歡迎來到叢林」消滅所有星靈部隊--了不起
(3)普通難度「惡魔游樂場」消滅所有蟲族部隊--風景線
(4)普通難度「揭露黑幕」用戰斗機器人殺死莽獸--武裝碎肉機
(5)國服沒法獲得,購買星際2典藏版才能得到的。

㈡ 求國服星際爭霸2 1.36 戰役存檔,直接能拿成就頭像的~

其實樓主覺得難的話用修改器就可以了
比如金山游俠5等等,進游戲之後把水晶、瓦斯啊之類的修改到幾十萬
再難的模式也都可以打過了,我當初就是用修改器打穿的,不影響拿成就
殘酷模式最後一關滿地圖的防空炮+噴火器毫無壓力

至於修改器的下載地址教程,網路一下就都有的或者樓主聯系我,我告訴你
不用輸秘籍,不影響成就,根本也用不到找人幫忙 ~~~
現在1.36的沒有,只有原來我自己打的時候的1.32的

㈢ 魔獸搏擊俱樂部成就頭號粉絲怎麼做

WOW頭號粉絲成就怎麼做呢?這就得到搏擊俱樂部去了 ,那搏擊俱樂部是個什麼地方呢?

搏擊俱樂部可以說是一個玩家一個人單挑BOSS的游戲模式,想要進入搏擊俱樂部就必須得有[浸血的邀請函],這個東西你可以通過殺死卡桑琅的神盾(LM)營地或統御(BL)營地的稀有精英有一定幾率掉落,還有就是黑市(每天都會刷新好幾張,現在獲得的難度已經不大)。

WOW頭號粉絲成就是由wow搏擊俱樂部才能得到的 。就是當一個玩家單挑BOOS成功後。你在旁邊為他喝彩就可以了(在贏了以後速度 。 打
/歡呼 )這個成就很簡單的哦 。

㈣ 淘寶人生裡面我的成就頭像怎麼換掉

在淘寶人生里點你自己的頭像圖標,然後再點頭像圖標,就會彈出選項,自己選擇更改就好了。

㈤ 暗黑三成就腦袋落地怎麼玩不成啊

第一波小怪先殺死 第2波和BOSS一起出來的小怪別殺死 直接把BOSS殺死後在殺小怪,結束後獲得成就

㈥ 摧枯拉朽成就如何計算

最後一擊,你看戰斗提示里有的,你殺死了誰誰,另外,這個成就裡不死的意思是不能死,而不是在完成的過程中不能死。比如你一開始死了一次,然後殺了20個沒死也沒用的。如果你死了 成就就不會統計你殺人次數了 。

㈦ 代練陣營成就人頭成就,成就黨不來一發么


那些突襲成就除了黑石礦坑以外其他都能在要塞門口買到任務卷軸,如果他可以幫你幾天內完成的話還是可以考慮的,所以對於玩家來說可能是1WG一個,畢竟人家幫你買軍團徽章沖聲望,通過牌子幫你吃出成就那也算是下血本了(當然這東西可以開N多小號跨服在塔納安刷4稀有,這東西差不多1W金一個只能加1000聲望,沒必要花錢找人代練

當然,剩下就是大號帶你刷每個點的進度條而已
下面探路者成就找個大號帶你一下午飛一圈即可完成探索+財寶獵人
最後的外交家無非就是半個月日常而已
這些東西你自己做在半個月的日常期間都能完成

㈧ 對春秋戰國時期的人文社會科學政治思想的評價

主講人:方漢奇(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整理:何威

熊老師:我們今天是第一次清華傳播論壇開講,也是清華傳播學前沿講座的第一講。今天我們很榮幸的請到了中國人民大學的方漢奇教授,給我們講這第一講。方教授是國務院新聞傳播學學科評議處組長,是國內新聞傳播學領域里的首席專家,泰斗級人物。由於我們這個專業領域里沒有院士,方先生是當然的學科帶頭人。方先生今年已經75歲高齡,他今天非常高興地來參加我們這個講座,下面我們對方先生到來表示熱烈歡迎。(眾掌聲)下面請方先生做報告。

方教授:(站起身來)

跟大家見見面,因為我個兒太矮了,坐下來就看不見。(熱烈的掌聲)

今天准備和大家講這樣一個題目,就是:學習、研究和積累。主要是講講學習研究積累方面的很基本的一些東西。因為我聽說在座的很多都已經進入研究生階段了,那麼是一個新的起點,也許我談一些這方面的經驗體會,對大家也許會有些幫助。

先講講學習。我們每個人都經歷了不少學習,目前和今後也都要學習,關於學習可談的方面就很多了。對於我們從事新聞學傳播學研究的同學們,我想主要是三點。

第一點就是,應該有一個正確的政治方向。主要是因為我們新聞傳播學和政治的關系非常密切。既然和政治密切就有一個方向。記得當年嚴復辦報的時候,北大的老校長,他說過這樣的話:「一立論不能無宗旨,一舉足不能無方向。」一抬腿就有一個方向問題,腿往哪兒邁,東南西北中都有個方向問題;一立論不能無宗旨,辦報紙,發表評論必然有個宗旨:你支持什麼反對什麼。梁啟超在講這個問題的時候是和歷史合起來講的,他說辦報的人和寫歷史的人一樣,都應該是要注意政治。梁啟超一輩子寫過1500萬字的文章,他說他所寫的文章,都和政治有關。他辦報期間所寫的就更不用說了。他在談報紙和政治之間關系的時候說,一個研究歷史的人,有主觀和客觀兩性,他說辦報也是這樣,「有客觀無主觀不得謂之報」,這是他的原話,辦報的人光是「客觀」,沒有自己的立場觀點,「不得謂之報」。我們從事新聞學傳播學的研究,必須有一個正確的政治方向。從民族的角度來說我們要振興中華,從公民的角度來說我們要遵守法律,以及執行四項基本原則啊,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啊,如果是黨的機關報或者是黨的媒體,還要講究宣傳的紀律。這個立場是必須有的,每個人實際上都有自己的立場,關鍵看你屁股坐在哪個地方。

西方國家的新聞工作者或新聞傳播研究者,他盡量想淡化這個新聞傳播運作當中的政治色彩,但是實際上是離不開政治的。西方新聞學里,經常談的記者應該有「新聞感」,他們說成的「第六感」,就是五官之外的第六官,就是新聞感,其實它無非就是個政治敏感,對一些客觀的信息的政治上的評估,來做出決斷,這個新聞該不該報道,有多大新聞價值,也是從政治上來考慮的。西方國家比較多的強調客觀報道,其實客觀報道本身里頭也是有立場的。客觀報道本身雖然報道的是客觀事物,但在選擇報道哪些不報道哪些的時候就有個立場。魯迅講過這樣的話:畫家畫的都是客觀事物,但是你看畫家畫的或者是山水,或者人物,或者花鳥蟲魚,有哪個畫家畫大便?畫毛毛蟲?畫鼻涕?沒有哪個畫家畫吧。同是客觀事物,畫家在畫的時候,就有個選擇。這個選擇就體現了他的好惡和愛憎,畫家選擇的是真善美的事物。

所以,從事新聞學和傳播學首先要有個正確的政治方向。和這相聯系的,還必須有一個好的人品。具體的說,要講究職業道德,要講究新聞道德。日本東京大學一個故去的老新聞學者,叫小野秀雄,他說過這樣的話:新聞系別的課都可以不開,新聞倫理這門課一定要開。無非就是強調要未來的新聞工作者養成職業道德。此外還要有敬業的精神,在中國歷史上那些著名的新聞工作者,像梁啟超、邵飄萍、成舍吾等人,都是非常有敬業精神的。所以我想說的第一點就是要有個正確的政治方向。

關於學習我想說的第二點就是,要有比較廣闊的知識面。這一點對於從事新聞學傳播學研究的同學來說尤其重要。馬克思講過這么一句話,凡是人類感興趣的事情,我都感興趣。我想我們新聞工作者,新聞學傳播學研究者也應該有這樣的抱負,興趣應該廣泛,知識面應該寬,學科的基礎要打得寬一些。主要原因是新聞傳播學都是邊緣學科,涉及到人文社會科學的方方面面。因此從事新聞學和傳播學,必須有非常廣闊的知識面。過去胡適講過一句話,叫做:「為學當如金字塔,既能博大又能高。」我想不必因人廢言,胡適這句話,沒錯。治學,特別是從事新聞傳播學研究,其知識結構就應該像金字塔那樣,有非常廣闊的基礎,然後又有高度。可以說老一輩的新聞工作者或者新聞學者,他們都是知識非常淵博,涉獵非常廣。譬如戊戌維新時期的梁啟超,他之所以能在《清議報》《新民叢報》《時務報》當時一些維新派的報紙上發表那麼多給人以啟迪的充滿智慧的文章,主要是因為他有非常淵博的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他的文史基礎當然是很好的。對於當時的一些新的知識,他也是非常積極的去追求。戊戌政變以後他跑到日本,從1898到1900兩年間,他就看了一百多種日文的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書。所以他在《清議報》上所發表的文章和他這個時期的廣泛的涉獵是分不開的。辛亥革命時期的老報人章太炎,知識也是非常淵博的。他自己說,十三經,史傳,諸子,說文,21歲前讀之殆遍,21歲前這些書他統統都看過,十三經是儒家一些基本經典著作,三史三傳四書五經這些;諸子,春秋戰國的那些,如莊子、墨子、韓非子等人的著作;說文,是語言學方面的。這些他都「讀之殆遍」。這些經典的著作當時像章太炎時代的學人,基本上都爛熟於胸,有很多能背誦如流,所以寫文章時可以搖筆即來,一肚子都是典故。當時人念書,這些基本功都是相當踏實,比如康有為的《輯杜》,就是把杜甫的詩重新組裝成他寫的詩。說明是輯杜,所以也不算抄襲了。但是需要有點本事啊,杜甫的詩1400多首,老先生全都背得下來。當時人念書在這些方面的基本功下得是很踏實的。《大公報》的記者張既然他的知識是非常淵博的,除了那些基本的基礎之外,他對國際政治的情況的了解是了如指掌。他1941年去世的,趕上了一次、二次世界大戰和抗日戰爭時期。對於戰爭時期的新聞的報道,評論和寫作他都非常清晰,有關的數據他都了如指掌,各個有關交戰國家的軍事力量的一些數字,他都記得非常清楚。譬如喻群,這是解放初期解放日報的社長,他十五歲就基本上把儒家的經典都念完了,二十歲的時候念過1000本書,非常淵博。

在這方面魯迅也是個榜樣。魯迅在「一·二八」的時候,淞滬戰爭打響的時候開始住在日本租界的外圍,後來遷到上海日本租界的核心位置,住在旅館里。在此時期內他在旅館里住了將近一個月,碰見一個日本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經常和他聊天。據這個年輕人後來的回憶,這個老先生,他當時不知道是魯迅,一會兒談進化論,一會兒談黑格爾,一會又談很多自然科學方面的東西,談醫學方面的東西。這個年輕人談起日本的酒,老先生就跟他做日本的酒和紹興的酒的對比,總之是年輕人和魯迅在一起的這一個月間覺得他真是無所不知。後來這個年輕人也是個著名學者,在回憶錄里說,後來知道和他交談的這個老先生就是魯迅,他說魯迅的學問「比日本的五個博士加起來還要多」。可見魯迅的知識面非常寬。

知識面需要寬,對我們從事新聞傳播學的研究生說來,這是應該向這方面努力的,知識要博。博的對立面就是陋,就是知識不足,知識不足就容易在工作中出現錯誤,出現笑話。這是應該盡可能避免的。為了避免我們知識面的不足,在學習時我們應該注意,既要把馬克思主義的一些經典著作學好,也要把文史哲的基礎課程學好。作為新聞學傳播學的研究生,還應該把和新聞傳播學有關的一些專業課程,必修課學好,教學計劃里規定的這些課程都是我們的知識結構里很需要的課程。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不妨廣泛地涉獵。比如說,也應該看一點文學書,哪怕小說也應該看一點。五十年代的時候在大學里學聯共黨史的時候有過一本書,就是聯共黨史文藝參考書目,書目里開出來的大概都是小說,不下100種。學第一章時可以看哪些小說,學第二章時可以看哪些小說,書目里都給你提供了詳細的介紹。因為文學實際上是客觀的一種反映,托爾斯泰就是俄羅斯的一面鏡子,要了解資本主義方方面面的情況,可以看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巴爾扎克有一本書叫《患病》裡面就寫了很多西方新聞工作者的情況。你看小說也可以學到不少歷史知識,社會知識。所以小說有的時候也不妨看看。看書的面不妨放寬一點,魯迅就曾對青年建議過,扶乩的書、談婊子的書、談帝國主義的書都不妨看看,這些作品可以擴大你的知識面。扶乩大家聽說過沒有?現在恐怕沒有了,樹的主幹,兩個分叉,兩人一個人分別拿著一邊,兩個人共同運作在下面沙盤上寫字,寫一個字拿沙盤的人就搖,沙就平了,再寫第二個字。扶乩的時候,誰都可以請,玉皇大帝啊,關公啊,菩薩,甚至於把薩達姆請來都可以,在那裡寫字。這裡面當然是裝神弄鬼,但是這方面的書魯迅說也不妨看看,看看它是如何編造。知識面要寬,要做到知識面寬就要多方面「求異」,就是杜甫所說的「zhuan yi o shi shi wu shi,」要多方面地去求教,要看方方面面的書,對文學作品來說,不要光看一個作家的書,要看許多人的書、方方面面的書,就像蜜蜂採花一樣,采了很多花的花粉之後才能釀出好蜜。南開大學的一個老教授,原在美國任教,現已退休並長住南開的陳省身老教授,說過這樣的話:要有廣博的知識,不要只念自己本身科目以內的東西,本身科目以外的知識,你也應該有所涉獵。用楊振寧的話來說,就是你把天線拉長一點,你就可以得到多一點的信息,zhuanyioshi的結果呢,釀出來的蜜才會是好蜜。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柴雞就比肉雞好吃,老太太養的雞就比雞場喂的雞好吃。因為前者是放養,雞又吃點草籽兒,又吃點蟲子,有時吃點石頭幫助消化,它的自選動作很多。雞場的雞就是非常簡單的飼料,再加上點激素啊,維生素之類的,雞長得很胖很重但是沒味道。老太太的雞就有味道。所以廣東菜里的白斬雞,就指定必須是農家養的「姑娘雞」,還沒嫁人的小母雞,肉才嫩,味道才好。

在這方面梅蘭芳是個很好的例子,他是京劇藝術的大師級人物,他的藝術非常精湛。雖然大家這個年齡趕不上看梅蘭芳本人演出,但現在還能看到他的錄像,他的電影,那確實是非常精彩。我看過梅蘭芳演出,他演貴妃醉酒那出戲時,先出來四對宮女,再出來四對級別高一些的宮女,然後再出來幾個太監,最後才是舞台燈一亮,梅蘭芳出來。出來以後只走兩步,一亮相,就把所有的八對宮女全都比下去了。眼神的運作,扮相,不是一般的京劇演員所能夠達到的。為什麼梅蘭芳有這么高的京劇藝術造詣呢?梅蘭芳自己說的,他自己是zhuanyioshi,他的武功是跟茹萊卿學的,著名的武生,是他外祖父的徒弟;他的《貴妃醉酒》,晚年經常唱的一出戲,是跟陸三寶學的;他的那本《紅泥冠》是跟王瑤卿學的;《武家坡》是跟他伯父梅雨田學的。他的崑曲的戲是跟喬慧蘭學的,他的所有這些大師級的藝術都吸收了,然後融會貫通成為梅派鼻祖。他在《貴妃醉酒》里有一個身段,據他自己說,是跟演曹操的黃瑞申學的,是從曹操的身段里頭引用過來表現楊貴妃的醉酒。他在《刺虎》這出戲里有一段唱腔,是跟民國初年的著名武生學的,這段戲解放後不唱了,全名叫做《貞娥刺虎》,是寫的李自成部下的一個將領被一個宮女刺死的故事,因為帶有貶低農民起義將領的嫌疑,因此解放後這出戲就不唱了。其中有一段唱腔,就是從武生的唱腔里吸收過來的。梅派藝術就是這樣zhuanyioshi,多方面借鑒吸收的結果。所以要多方面學習來擴大知識面,對我們從事新聞學傳播學的研究生是有好處的。

除了要有比較廣泛的知識面,還要有一定的專業方向,要處理好「博」和「約」的關系。像胡適說的,既能博大,有廣博的知識基礎,又有比較高等級的尖端的這方面造詣。這是我想說的第二點。

關於學習我想強調的第三點,是要有比較嫻熟的文字基本功。對於從事新聞學傳播學研究和將來從事這方面的同學們,培養自己嫻熟的文字基本功是終身受用的。歷史上很多著名的新聞工作者,都有非常嫻熟的駕馭文字的能力。比如梁啟超,黃演生,現代的像鄧拓,這些著名的新聞工作者,他們的駕馭文字的基本功都是非常嫻熟的。梁啟超一生擔任過將近10家報紙的主力,寫了1500多萬字的文章,平常大概平均每年都得出個幾十萬字的成果。最多的時候據說他一天寫過5萬字,這可能是不確實的。但是根據他日記的記載,梁啟超一個晚上寫8000字的情況還是有的。在他宣統三年有一天的日記里是這么寫的,吃完晚飯以後寫了一篇給《國富報》寫的社論,美國東方政略記,論述美國在遠東的政策,5000字。寫完之後休息一下,又寫了一篇論錦?鐵路的問題,當時沙皇俄國佔領了中東鐵路的築路權,要從錦州修一條鐵路一直修到???,梁啟超就此事發表評論,寫了兩千多字。寫完之後天還沒亮,想起《橫濱商會報》讓他寫個發刊詞,然後拿起紙來又寫了一篇,一千多字。他的日記上寫著,從黃昏的時候到太陽升起方得空閑。用毛筆寫的,不要說寫一遍,抄一遍都是非常累的,而梁啟超都非常輕易地完成了。而這些都是成品,第二天就要發排見報的。梁啟超的文章自稱是筆鋒常帶感情,條理非常明晰。他自稱寫文章「春蠶食葉之樂」,就像春天進到養蠶的屋子裡就聽到一片沙沙沙的春蠶吃葉的聲音。他寫文章就聽見筆在沙沙沙地揮灑。梁啟超不以寫文章為苦,而以寫文章為樂。這點如果沒有非常嫻熟的駕馭文字的基本功,是做不到的。很多新聞工作者都說寫文章是個苦事,成為樂事是印出來之後,成為鉛字之後才是樂事,寫的過程中是苦事。很多記者說自己的稿子是擠牙膏式地擠出來的,是憋出來的,是用煙一根一根熏出來的。但是梁啟超沒有這個問題,而是「春蠶食葉之樂」,這就需要嫻熟的文字功底。黃演生也是,這是民國初年的一個名記者,他采訪有時候出去,有時候在家裡請客。請客過程中賓朋滿座觥籌交錯高談闊論,他請的都是政府高官,談話中信息量很大。他一邊應酬一邊交談,一邊拿起紙來就寫,寫完後就發稿,寫作技巧非常嫻熟。鄧拓也屬於這樣的人,鄧拓在抗戰期間曾經「五頭騾子辦報」,就是所有的家當五頭騾子就可以拉走。白天就和敵人周旋,敵人在圍剿掃盪,報社工作者騎著馬迂迴,反掃盪。他的那些社論都是騎在馬上打腹稿,到了駐地以後真是下筆千言倚馬可待。這些老新聞工作者之所以能做到這點,就是因為他們有嫻熟的文字基本功。我們將來是從事新聞工作的,媒體工作的,雖然現在有的媒體已經不用筆了,不用筆也得形成文字或者形成書面的東西,組織、策劃最後形成文字的過程,也是需要嫻熟的文字基本功來完成的。 與之相聯系的,就是我們還需要有好的外語基礎。我們面臨著入世這么一個新的局面,我們是個改革開放的路線,外語是我們新聞工作、媒體工作非常需要的。全世界現在大概有五千六百多種語言,精通一種或兩種外語,對於我們未來的新聞傳播工作者是不算太高的要求。實際上老一輩的新聞工作者和學者中不少都是外語很好的。梁啟超號稱兩種外語,章太炎別看是老學究,他是懂日語的。魯迅是四種外語,陳寅恪是十四種,咱們清華國學院的大師。他是能說四五種,能聽懂七八種,能看十四種。這里外語包括一些少數民族的文字,包括漢滿蒙回藏,包括已經死掉的西夏文。像他這樣的學者當然是比較有天分的,不是很多,但我們爭取精通一種。對於外語說來,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再有一門第二外語,我想對我們做好新聞傳播工作,和從事研究都是有好處的。 關於學習我想就談這么三點。第二個我想談的就是研究。因為大家都是研究生,研究生就要研究。所以這部分我跟大家談一談怎麼研究。我想分兩個階段,一個是怎麼研究,一個是怎麼寫論文。兩個階段來說這一部分。

先說研究。我想講五點。

第一點,研究要有所師從,就是把前人的學問先接收過來。你不可能樣樣都自己開始、開創。先把前人的研究成果接過來,然後你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起步。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要有一個好的學風。具體地說,要實事求是,要理論聯系實際。可以說人文社會科學都要理論聯系實際,但是新聞學傳播學恐怕更應該理論聯系實際。從事新聞學傳播學理論研究的,要聯系實際;從事新聞學傳播學實務研究的,要聯系實際;從事新聞學傳播學歷史研究的,同樣也要聯系實際。因為歷史任何時候都是為現實的,它不是為了發思古之幽情,無端地去研究歷史,它總是要為現實服務的,所以都要聯系實際。在研究過程中應該有馬克思主義理論做指導,但是要勇於去探索。宣傳是有紀律的,學術應該是沒有禁區的,應該允許探索。因為馬克思主義是需要發展的,不能當作教條和僵化的東西。如果是按照這樣的觀點去學習馬克思主義,那麼一國兩制就不會有,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就不會有,三個代表也不會有。馬克思主義總是要根據中國的實際去不斷發展,要經常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要實事求是,要理論聯系實際,要有個好的學風,這是我想說的第二點。 第三點,要有一定的膽識。也就是說,要有真正的見解,因此就不要迷信權威,應當不唯上,不唯書。你認為正確的觀點就要去堅持,要敢於堅持真理。因為真理往往是存在不同學派之中的。離我們比較近的,兩個很有力的例子,就是顧准和馬寅初。顧準是在五十年代就對計劃經濟的一些弊端提出置疑,並提出了商品經濟的觀點。馬寅初是五八年的時候提出了他的人口論,提出要控制人口。馬寅初做這個報告的時候我也在場,當時他是北大的校長,當時我在北大,在北大辦公樓禮堂里,馬寅初闡述他的觀點。當時有一句話給我印象很深。他說如果我們現在不抓人口,25年以後我們的老百姓就要埋怨我們的領導。這個話不幸讓他言中。所以後來有人說是「錯批一人,誤增三億」,其實還不止三個億。當時把馬寅初批得是狗血噴頭。58年4月到7月,在媒體上發表的批評馬寅初的人口論的文章大概有兩百多篇。光是《光明日報》就有27篇,所以馬寅初當時很生氣,說「《光明日報》不光明」,當時的《光明日報》不光明磊落,不是以理服人。當時馬寅初還說過這個話,說,我雖年近八十,自知寡不敵眾,仍要單槍匹馬,直到戰死為止,決不向不以理服人而以壓力服人的批判者投降。老先生是很有骨氣的,很有學術的良知的,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很好的榜樣。沒有一定的膽識,他就不可能說出那樣擲地作金石聲的話。因此要敢於堅持你認為正確的東西。在學術研究上有兩種做法我認為是不好的,一種是牆頭蘆葦,跟風倒,追風,看風向,摸氣候,這個不好;還有一質淺S欣恚

㈨ 英雄聯盟成就頭像在游戲里怎麼不顯示啊 我這去開了 還和以前沒開一樣啊 沒什麼效果啊

不是每個區都顯示了 現在只有艾哦尼亞。弗雷尓卓德。恕瑞瑪。扭曲叢林 巨龍之巢 顯示 其他德區還要等下一次游戲更新 進入游戲才會顯示。

閱讀全文

與成果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