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剪紙的說明
剪紙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民間工藝,它源遠流長,經久不衰,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瑰寶,已成為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種珍藏。那些質朴、生動有趣的藝術造型,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其特點主要表現在空間觀念的二維性,刀味紙感,線條與裝飾,寫意與寓意等
⑵ 剪紙簡介
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大約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而普遍受歡迎;更因它最適合農村婦女閑暇製作,既可作實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風格流派。剪紙不僅表現了群眾的審美愛好,並含蘊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
現在已發現的最早剪紙實物是南北朝墓葬中的動物花卉團花,學者們則認為可推溯到漢唐婦女使用金銀箔剪成方勝貼在鬢角為飾的風俗,而雖已找到蔡倫以前的東漢紙張實物,嚴格意義上的剪紙恐不會早於漢朝。早期的剪紙大約跟道家祀神招魂祭靈有關,例如杜甫詩中就有「暖湯濯我足,剪紙招我魂」的明確記載。今日苗族仍有年節剪鬼神之形貼於牛欄或門上的巫術習俗。
在過去,人們經常用紙做成形態各異的物像和人像,與死者一起下葬或葬禮上燃燒,這一習俗在中國境外有時仍可見到。剪紙藝術一般都有象徵意義,此外剪紙還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仙所用供品的裝飾物。現在,剪紙更多地是用於裝飾。剪紙可用於點綴牆壁、門窗、房柱、鏡子、燈和燈籠等,也可為禮品作點綴之用,甚至剪紙本身也可作為禮物贈送他人。人們以前還常把剪紙作綉花和噴漆藝術的模型。
熟練的民間藝人只打腹稿就直接用剪刀把紙剪成圖形,專業藝人則有用刻刀在蠟板上製作者,稱「刻紙」。經起稿、剪刻、粘貼、揭離、修整而成,可以一次刻透多層紙,而提高產量。
剪紙因材料單薄,多用滿幅鋪排勻稱而物像互相串連的平面構圖法,形象多富裝飾性,避免大塊黑白,用精緻花紋點綴裝飾主體人物。聰明的藝人在表現「貓捕鼠」時竟創造出「鼠在透明貓腹」的奇特效果,天真爛漫的風格十分耐人尋味。平面重疊鋪陳的手法不僅造成濃烈的民族風味,並且擴大了畫面的容量、提高了剪紙的表現力。絕大多數剪紙都並不追求嚴格寫實,而是群眾心目中的意象的表現,例如陝西剪紙的牛,把牛身上的漩毛做極度誇張而成為牛身上的裝飾花紋,既增添了視覺的動感變化,又加強了形式美感。
⑶ 介紹一些中國傳統的技藝,如剪紙。書法等
[編輯本段]剪紙的簡介
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見、適應面廣,樣式千姿百態,形象普遍生動而受歡迎;更因它最適合農村婦女閑暇製作,既可作實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風格流派。剪紙不僅表現了群眾的審美愛好,並含蘊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民間剪紙作為中國本源哲學的體現,在表現形式上有著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徵,同時民間剪紙用自己特定的表現語言,傳達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本質。
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8日,上海市李守白剪紙大師工作室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剪紙,又叫刻紙,窗花或剪畫。區別在創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基本相同,人們統稱為剪紙。
剪紙從色彩上分,有單色剪紙和套色剪紙。用一種顏色的剪紙刻出來的作品就叫單色剪紙,它如同版畫中的單色木刻一樣,是最常用的一種形式,這類作品顯得十分樸素大方。而套色剪紙則是用不同顏色的剪紙可出來的作品,這種形式並不常用,這類作品看起來生動形象。
⑷ 剪紙項目特點說明怎麼寫
剪紙項目特點說明,
應該寫工藝精美,
活靈活現地表現千變萬化的自然形態,
能生動地反映出勞動人民的感情和希望。
⑸ 剪紙作品說明怎麼寫
最近,外婆從山西旅遊回來,給我帶回來了一冊12生肖的剪紙。我一打開,就被那精美的剪紙作品深深地吸引了!
第一幅是機靈可愛的子鼠。畫面上是慈祥的老鼠媽媽和可愛的老鼠寶寶借著朦朧的月光坐在葡萄架下講故事,乖小的老鼠寶寶正抬著自己尖尖的下巴、豎起小耳朵,津津有味地聽著好聽的故事呢!我想:它媽媽講的故事一定非常好聽吧!就連天上的月亮和雲彩都靜靜地聽鼠媽媽講故事呢!
接下來我喜歡的就是卯兔了。小兔子的菜園里一定種了許多的胡蘿卜吧。瞧,它已經拔得滿頭大汗了,還在"嘿喲" "嘿喲"的拔呢,旁邊的小蜻蜓急得趕緊來幫它的忙!
再下面就是我的生肖辰龍了。那條栩栩如生的龍身上的鱗片被剪得細細的、密密的,非常均勻,非常精緻!就連龍爪的爪尖都十分完整生動。正在戲珠的龍那游動的觸須神氣地樣子彷彿在告訴我:"我玩得開心極了!"
剪紙是我國一種民間傳統工藝。只需要一把剪刀和幾張紙就能把人們想表達的,喜愛的美好事物或心願表現出來。而且還是相當不錯的裝飾品,過年過節窗上的"窗花"也是其中的一種。剪紙相當受歡迎,還有相當大的原因是它能傳達人們的祝福和期盼!聽媽媽說現在剪紙藝術遺產已經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以後我想多多去練習剪紙,爭取也剪出好的作品來!
⑹ 剪紙藝術說明短文
我之所以情鍾於剪紙,是緣於兒時鄉間的生活。在鄉間,只要逢年過節,迎親嫁娶,家家都要貼窗花的。
鄉下人是粗朴中藏著靈秀,稚拙中蘊著聰穎,一把剪刀,一張彩紙,便會翻飛出萬千天地。你剪一對貓,她剪一隻虎,……二者相互交換,既滿足了自家的需求,也聯絡了鄉人的感情,把鄉下人純朴、熱情表現得淋漓盡致。我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被老祖母一天天牽引大了的。老祖母可算得剪紙的行家,她雖然老眼昏花,可剪起紙來的那份兒專注,讓人怎麼也想像不出。無論天上飛的,地上跑的,竟那般輕盈地靈動於她的剪紙中。她的剪紙,幅幅朴實稚重,如道士畫符,於隨意中見匠心、灑脫。出於耳濡目染的緣故,對剪紙,我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我這個人有些怪,一旦認准了死理,就一條胡同走到黑。我當初學剪紙,老祖母是極力反對的。出於純朴的認識,說是男娃干這活兒沒出息,而我卻著了魔,總是纏了祖母。祖母拿她這寶貝孫兒沒法,只好勻出一些彩紙來。起始當然是需紙樣的,這相當於繪畫中的臨摹、書法中的描紅。漸漸地便撇開了紙樣,任由了自個兒的性情,這樣的興趣一直延續到我考上縣中,因忙於學業,只好忍痛割愛,此後十多年,幾乎未曾動過剪。即使動過,也純屬偶然。
工作後,更是沒時間。有次參加同事的婚禮,接新娘的轎車將行時,才發現少了大紅「喜」字,一時急煞了一屋子的人。我毛遂自薦,才算解了圍。自此,關於我的剪紙在單位便傳揚開了。於是,逢同事辦喜事,多找我幫忙。有的拿來彩紙,有的乾脆只帶了一張嘴,我都樂於從命,這自然與我的好惡有關。因而,我每每都精心設計,在剪法、字體以及周圍的搭配上力求變化:有的龍鳳呈祥,有的蜂蝶雙飛,有的喜鵲鬧梅,有的連理相隨……均取材於傳統中關於姻緣美滿、吉祥如意的內涵。當我欣賞著我的勞作時,那種無從有過的舒心愜意便油然而生,如立於曠遠的田壟,呼吸泥土的清香。
我一向為人古板,這當然是性格所致,但也有與人玩笑之時。我有一友,性格較活躍,素喜捉弄於人,我沒有少吃過他的虧。他婚娶之時,自然向我索要喜字。我於其中夾了對貓、狗相擁相吻的剪紙。二物憨態可掬,十分逗人。本來只是玩笑,也不知張貼之人有心還是無意,竟將此剪紙貼於洞房的床頭櫃上。直至鬧畢洞房,新郎新娘紅暈上飛之時,才始發現,二人實在哭笑不得。此後,每每談及於此,免不了一番笑罵。
二、剪紙
現在的小女孩,還有多少是喜歡剪紙的,有一次上課時教我的學生們剪紙,他們歡呼雀躍,在自己面前的玻璃上貼滿了自己的作品,當時看著這變的非常民間的教室,竟然是感動的。
真的,喜歡的人已經不多了,象過去的女孩子那樣,一張紅紙,一把剪刀,托寄閑情的實在是不多了。抓髻娃娃可以避禍,如果在正月初一到初七,每天剪一種動物貼上,就是一年的風調雨順,大鬼小鬼不能入門。
非常古老而生趣的傳說,伴著白底窗紙上紅亮亮的窗花,古中國是純雅而迷人的。就是被歲月一再沖刷,魂消魄散,一發不可收拾。
其實那實在是一個享受的過程,鋪一張紅紙,畫喜歡的花樣,用剪子鉸,剪子尖挑挖,細細的,一花一葉,一眉一眼,沉溺情境,不知日月長。那些細密的動作,手也是有愉悅的,非常原始而清澈的快樂。
而剪成的東西,哪怕是有些細節破損了,非常不堪了,全部剪完看起來,一點也不會顯,怎樣都是好看的,它本身就是稚拙的,美在形式,瑩瑩一片喜氣,非常的包容。
而刺綉也是一樣,我上大學的時候,我對面上鋪的一個女孩子,人長的很美,有一次靠在床上,就著窗外的陽光慵懶的綉一支銀色的蘆葦,那一幕我記了很久。
我一直覺得那是女孩子失落的童話。
現在這童話大家都已經不愛做了,而老公作為我的忠實觀眾也熱愛起來,他心血來潮的時候陪我一起做,埋頭苦挖,手居然比我還巧。每次都能剪出翻新的花樣,閑情偶寄,非常的自得。直到有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了人家賣剪紙的,非常復雜而漂亮的花樣,一個才可以賣10塊錢。他的童話感立時受到了打擊,垂頭喪氣,替中國古老的手工藝術鳴了一路的不平。
其實有什麼不平,我們誰也沒有本事去維持一個古老民間的傳統,我們為自己做的,也不過是打發日月的游戲,再假裝深刻一點,也不過是尋找一些現實生活之外的寧靜和心情。
但我有時候真的會想,如果再過幾代人,我們再想見到這些手工製作,古樸美麗的剪紙,會不會要去博物館。
那該多麼可惜。
三、庭院深深夢剪紙
從雲的婚禮上回來,更多的是回想她新房裡的剪紙和窗玻璃上貼著的各色窗花,那是我們同行到平遙時收獲的最好禮物。
一個夏日的黃昏,沐浴著夕陽的余輝,我們相約到了平遙古城。古城真的有些老了,斑駁的城牆上透著滄桑,寫著蒼涼,甚至斷磚殘牆內還彌漫著戰爭的氣息。但我卻喜歡空氣中彌散著的淡淡醋香,塵土味,還有剪紙藝術里濃濃的人情味。
入住「熙仁泰客棧」後,我在迷宮般的深深庭院里尋找自己的房間,穿越幾曲迴廊,路經「花好月圓」、「別有洞天」、「天光雲影」、「寧靜致遠」等小屋,在掛著紅燈籠、貼著窗花的卷簾門前,我看到了「淡泊明志」的字樣,這是我今夜的歸宿,也是我一生嚮往的歸宿。放下行李,來不及多想,就和雲投奔古城的街市。或許古城的夜晚是最具魅力的,那些沿街的紅燈籠亮起來了,喜洋洋笑迎南來北往客,貼著窗花的玻璃被室內燈光點亮,朦朧間就有了許多溫暖的懷想,而我和雲則一頭扎進剪紙世家李秀英的店鋪,消費掉了大半晚上的時光。
雲在剪紙店裡挑選著自己結婚用的款式各異的喜字,而我則是毫無知覺地被吸引,陶醉在或素或彩的剪紙藝術里。那些或大或小、或圓或方、或單一或重疊的剪紙圖案,線條明快、流暢,內容豐富、凝練,寓意靈悟、深遠,使人恍如走進了紅塵之外的伊甸園,是目極世間之色,耳極世間之聲,身極世間之安,口極世間之淡之後的一種對靈魂的洗禮。諸如「千手觀音」、「百蝶圖」、「八節康寧」、「五毒協和」、「四合如意」、「雙喜臨門」等,把中國的吉祥數字與一年的節氣聯系起來,使人更多了幾分對宇宙內、天地間萬物神秘契合的由衷嚮往;那些花鳥魚蟲、飛禽走獸則栩栩如生,應有盡有,使人陶醉在與大自然和諧共處,與生靈們息息相關的人間樂園;一些代表人物如「聖人孔子」、「紅樓夢」、「水滸」、戲劇人物臉譜等,惟妙惟肖,神態逼真,不僅使人在欣賞剪紙的同時品味藝術作品間的相互融合,也感受到了剪紙藝術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民間藝人那一雙巧手,是如何將大千世界的萬物生靈、民間傳說匯集於一把小小的剪刀之下的?給人以心靈的啟迪,情操的陶冶、生命的哲思,令人嘆為觀止。剪紙和郵票、火花一樣都有觀賞價值,卻又具有了美化生活的價值。逢年過節,娶妻嫁女,壽誕之期,紅、黃等色剪窗花貼在門楣或玻璃上,清新、大方,使自家的院落喜氣盈盈,生機盎然。雲在溫馨的剪紙家園里,為自己挑選了許多精美的剪紙,想像和她的「百子圖」綢緞被褥輝映在一起,一定是別具風格,時尚中透著傳統。而自己在十餘年前走進婚姻的殿堂時,也曾在新房的窗子上、門楣上、床頭上貼滿了各式各樣的剪紙,只不過那時是請身旁的朋友剪的,沒有如此多翻新的花樣。至今還保留著一張特大號「心心相印」的花鳥雙喜圖,它代表的是一種儀式,更是一種傳統婚禮的古典情結。
店鋪要打烊了,我們才依依不捨地回到客棧。其實,在剪紙之鄉的平遙,剪紙是無處不在的,無論是飯店,還是客棧,抑或是農家小院,幾乎有窗子的地方都會貼上幾張剪紙,單色的剪紙粗獷、質朴,彩色剪紙則婉約柔麗,剪紙的圖案往往往寓示著吉祥的祝福。如雞和如意圖案表示吉祥如意;蓮和魚圖案表示連年有餘;「八節康寧」表示一整年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梅蘭菊竹則表示君子的氣節。
我的住處窗子上則貼了一幅書童嬉戲圖,正應了「淡泊明志」的主題,屋內牆上的一首唐人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詩:「洞房咋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間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則多了幾分雅緻,也彷彿迎合了第一次到平遙旅人的新娘般的心情。仰面躺在床上,透過屋頂天窗,便可欣賞到夏日夜晚滿天星光了。一種感覺油然而起,一個人在古城是很容易迷失的,若不告訴任何人,今夜身在何處,又有誰會在意一個人的來處和去向呢?即使告訴了親朋好友在平遙古城,在這個庭院深深的一個角落、一個小屋裡,有又誰會找得到呢?想想還有那些剪紙,那些飛鳥、花卉、人物生生不息,在身旁起舞、在古城翩然、在許多人的夢里綻放,心裡就踏實了許多,安靜地融入古城的夜色。
「夢里不知身是客」,今夜我一定會夢了、醉了,夢見自己成了平遙的一夜新娘,醉成了剪紙紅紅的臉龐。
⑺ 剪紙說明
我想你要的是一個步驟的說明吧。如果讓我剪蝴蝶的話,我會按以下幾步:首先就是准備好剪刀、紙和鉛筆,將紙對折一次(如果你的蝴蝶也是對稱的話)其次就是在紙上勾出蝴蝶的大致輪廓以及它內部的一些細節,最後就是用剪刀剪去那些多餘的部分,將紙展開即是一隻蝴蝶了。
⑻ 剪紙的過程用文字如何描述
1、准備好一張正方形紙
說明
可以試著按不同的折法畫一畫,剪一剪,就會變幻出很多好看和意想不到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