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四等水準測量成果,高程誤差配賦表
按照距離平均分配即可。改正數=閉合差×(-1)×Li÷(ΣLi),改正後高差=高差+改正數。
② 怎麼寫三四等水準測量實訓報告
走這方面的人才幫你解決
③ 求三四等水準測量要求,方法,計算。。
我在看三四等水準測量的時候總感覺看不明白,
④ 三四等水準測量與一般測量有何不同
1、儀器不同:測量三等水準的測量儀器應該比普通水準時用的儀器更好(四等水準可以用S3水準儀)
2、測量方法也不同,普通水準單面尺就行,而三、四等水準要求雙面尺,按照「後前前後」等方式測量
(4)三四等水準測量成果擴展閱讀:
水準測量外業工作
水準點布設
為了統一全國的高程系統和滿足各種測量的需要,測繪部門在全國各地埋設並測定了很多高程點,這些點稱為水準點(Bench Mark),簡記為BM。水準測量通常是從水準點引測其它點的高程。水準點有永久性和臨時性兩種。
國家等級水準點一般用石料或鋼筋混凝土製成,深埋到地面凍結線以下。在標石的頂面設有用不銹鋼或其它不易銹蝕材料製成的半球狀標志。有些水準點也可設置在穩定的牆腳上,稱為牆上水準點。
建築工地上的永久性水準點一般用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製成,臨時性的水準點可用地面上突出的堅硬岩石或用大木樁打入地下,校頂釘以半球形鐵釘。
埋設水準點後,應繪出水準點與附近固定建築物或其它地物的關系圖,在圖上還要寫明水準點的編號和高程,稱為點之記,以便於日後尋找水準點位置之用。水準點編號前通常加BM字樣,作為水準點的代號。
路線形式
水準測量路線形式主要有:閉合水準路線、附合水準路線和支水準路線。
測量過程
當預測的高程點距水準點較遠或高差很大時,就需要連續多次安置儀器以測出兩點的高差。為測A、B點高差,在AB線路上增加1、2、3、4、……等中間點,將AB高差分成若干個水準測站。
其中間點僅起傳遞高程的作用,稱為轉點(Turning Point),簡寫為TP或者ZD。轉點無固定標志,無需算出高程。顯然,每安置一次儀器,便可測得一個高差。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水準測量
⑤ 四等水準測量成果的計算方法
測量閉合後,對比測量高程與控制點高程的高差。
差值范圍:三等水準為±12√L,四等為±20√L,L為路線長,這里的限差都是指平原地區的。
從已知點A出發,固定點A、B、C中間設置若干個轉點。
每測站觀測程序為:
(1)後視黑面尺,長水準器氣泡居中,讀中、下、上絲讀數。
(2)前視黑面尺,長水準器氣泡居中,讀中、下、上絲讀數,
(3)前視紅面尺,長水準器氣泡居中,讀中絲讀數,
(4)後視紅面尺,長水準器氣泡居中,讀中絲讀數。
(5)三四等水準測量成果擴展閱讀:
水準觀測應在標石埋設穩定後進行。兩次觀測高差較大超限時應重測。當重測結果與原測結果分別比較,其較差均不超過時限值時,應取三次結果數的平均值數。
設備安裝過程中,測量時應注意:最好使用一個水準點作為高程起算點。當廠房較大時,可以增設水準點,但其觀測精度應提高。
水準測量所使用的儀器,水準儀視准軸與水準管軸的夾角,應符合規定。水準尺上的米間隔平均長與名義長之差應符合規定。
⑥ 三,四等水準測量與一般水準測量有何不同
測量儀器,測量方法,測量精度,盡皆不同。
⑦ 三四等水準測量記錄表的K+黑-紅是什麼意思怎麼算的
水準尺分為兩面,一面是紅面,一面是黑面,紅黑面底部的基準是不同的,黑面回都是從零開始的,而紅面則答是一支起始值(就是K值)為4687,一支為4787,兩個值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距下一個整數位置都是差13mm,也就是說4687到4700是差13,而4787到4800也是差13,這樣在進行數據計算的時候也提供了一個方便,同時區分兩根尺子的時候也就很容易了,底部為4700的尺子就是4687,因為這個刻度沒有在最下方,而是空出來了13mm,同樣底部是4800的尺子也就是4787了!
K+黑減紅 就是K值 + 黑面中絲讀數 - 紅面中線讀數
圖中 -2 = 4.687 + 0.522 - 5.211
1 = 4.787 + 1.561 - 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