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揚州大學成果

揚州大學成果

發布時間:2021-06-24 09:15:20

A. 揚州大學如何 詳細介紹

中文名:揚州大學
英文名:Yangzhou University
簡稱:揚大
創辦時間:1902
類別:公立大學
學校類型:綜合
屬性:省屬重點大學 、研究生院,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特色重點學科項目高校,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所屬地區:中國揚州
現任校長:焦新安
知名校友:吳登雲、畢飛宇、陳玘、仇和
主管部門:江蘇省人民政府
碩士點:233
博士點:63
博士後流動站:14
校訓:堅苦自立
專職院士:1
主要院系:涵蓋十一大學科門類的27個學院
國家重點學科:3(含培育)
學校地址:揚州市大學南路88號
學校代碼:11117
主要獎項:2013年QS亞洲大學排名前300強,省部級科研成果300多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4篇,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項。
揚州大學,簡稱揚大。學校坐落於長江、古運河
之濱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揚州市,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中國率先進行合並辦學的高校,也被譽為中國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幟。辦學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創建的通州師范學校和通海農學堂(後成為南通學院的一部分)。1992年5月19日經國家教委批准,由揚州師范學院、江蘇農學院、揚州工學院、揚州醫學院、江蘇水利工程專科學校、江蘇商業專科學校聯合組建揚州大學。
揚州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大學。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2004年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學校具有招收外國留學生(包括接受政府獎學金外國留學生)和招收港、澳、台學生的資格。
截至2014年9月,學校佔地面積4091畝,校舍建築面積117萬多平方米;7個校區位於市區中部,首尾相連;學校擁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3000多人,各類博、碩士研究生9000多人,成人學歷教育學生11000多人;學校固定資產總值27.2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8億元。

B. 揚州大學怎樣

看各種指標,揚大軟、硬體都算好的,因為江蘇有錢,而揚大又是江蘇唯一一所參照211標准建設的高校(雖無正式211之名,但有211之實),因此揚大各方面發展都很快,全國七百多所本科院校,揚大的綜合排名大概在五、六十名的樣子,所以,揚大還是挺強大的

C. 介紹一下揚州大學

揚州大學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全國率先進行合並辦學的高校,1992年由揚州師范學院、江蘇農學院、揚州工學院、揚州醫學院、江蘇水利工程專科學校、江蘇商業專科學校等6所高校合並組建而成。揚州大學的辦學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創建的通州師范學校和通海農學堂(後成為南通學院的一部分)。原江蘇農學院和揚州師范學院便是在南通學院農科和通州師范學校文史科的根基上發展起來的。參與合並的其他4所高校也均有50年以上的獨立辦學歷史。
揚州大學辦學規模較大,學科門類齊全。全校現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1000人,各類博、碩士研究生3800人,成人學歷教育學生16000多人。現設有文學院、社會發展學院、法學院、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體育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建築科學與工程學院、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農學院、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獸醫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醫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旅遊烹飪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藝術學院和公有民辦的廣陵學院等24個學院,88個本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十一大學科門類。
學校師資結構合理,綜合實力較強。全校現有教職工41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2050人,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1000多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97人,國家級、省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9人,博、碩士生導師748人。作為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學校現有博士後流動站3個、博士點21個、碩士點122個、博士專業學位點1種、碩士專業學位點5種;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部、省級重點學科7個,部、省級重點(建設)實驗室8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研究院1個,科學研究機構81個,教學實驗中心37個。學校目前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900多項,全校年科技經費1.2億多元。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連續位居全國高校前40名、江蘇高校前列。「九五」以來,共有300多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由中科院與我校共同完成的「轉基因山羊體細胞克隆山羊」成果被評為1999年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之首,由我校參與完成的「水稻第四號染色體精確測序」工作被評為2002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頭條新聞,我校教師主持的一項成果榮獲200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科技開發與成果推廣成績同樣喜人,學校的「農科教三結合」工作已形成了以蘇北基地為中心,輻射蘇中、蘇南的格局,在服務「三農」方面走出了一條成功之路。
學校辦學條件優良,對外交流活躍。校園佔地面積4200多畝,校舍建築面積122多萬平方米;8個校區位於市區中部,首尾相連。全校固定資產總值16.71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37億元,圖書館藏書228萬冊。擁有實驗工廠、實驗農牧場、動物醫院、附屬中學等一批教學、科研、實習基地以及設備完善的臨床醫學院。學校注重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先後與10多個國家(地區)的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學校具有招收外國留學生(包括接受政府獎學金外國留學生)和招收港、澳、台學生的資格。
合並辦學10多年來,學校走過了一條「聯合-合並-調整-提高」的改革發展之路。建校之初,我們走的是聯合辦學的道路;從1995年上半年起,學校由鬆散型聯合轉變為實質性合並。1998年,學校按學科群重組了13個二級學院。2002年之後,基於學科建設需要的原則,學校又進行院系的局部重組,學院數由原來的15個增加至24個,構建了扁平化的組織體系,減少了管理層次,理順了內部關系,提高了運行效益,為學科、專業建設創造了更為有利的發展空間。學校各項事業呈現健康快速發展態勢,校黨委被江蘇省委表彰為「江蘇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以優秀的成績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承傳歷史輝煌,譜寫改革華章。已有百年辦學歷史的揚州大學,銳意改革,開拓進取,為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經驗,被中央領導同志譽為「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幟」。2005年5月,揚州大學召開了第一次黨代會,認真總結合並辦學經驗,全面規劃未來發展藍圖,確立了「建設高水平的教學研究型地方綜合性大學」的目標,努力實現由「大校」向「強校」、由「改革名校」向「質量名校」的新跨越!在新的征程中,揚州大學將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弘揚改革精神,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學校,闊步邁向更加輝煌的明天!(2006年2月)

------------------------------------------------------------------------------------

校 訓: 求是、求實、求新、求精

校慶日:5月19日

校 址: 江蘇省揚州市大學南路 88 號

郵 編: 225009

傳 真: (0514)7311374

D. 揚州大學怎麼樣

揚州大學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全國率先進行合並辦學的高校,1992年由揚州師范學院、江蘇農學院、揚州工學院、揚州醫學院、江蘇水利工程專科學校、江蘇商業專科學校等6所高校合並組建而成。揚州大學的辦學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創建的通州師范學校和通海農學堂(後成為南通學院的一部分)。原江蘇農學院和揚州師范學院便是在南通學院農科和通州師范學校文史科的根基上發展起來的。參與合並的其他4所高校也均有50年以上的獨立辦學歷史。
揚州大學辦學規模較大,學科門類齊全。全校現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1000人,各類博、碩士研究生3800人,成人學歷教育學生16000多人。現設有文學院、社會發展學院、法學院、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體育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建築科學與工程學院、水利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農學院、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獸醫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醫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旅遊烹飪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藝術學院和公有民辦的廣陵學院等24個學院,88個本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十一大學科門類。
學校師資結構合理,綜合實力較強。全校現有教職工41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2050人,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1000多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97人,國家級、省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9人,博、碩士生導師748人。作為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學校現有博士後流動站3個、博士點21個、碩士點122個、博士專業學位點1種、碩士專業學位點5種;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部、省級重點學科7個,部、省級重點(建設)實驗室8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研究院1個,科學研究機構81個,教學實驗中心37個。學校目前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900多項,全校年科技經費1.2億多元。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連續位居全國高校前40名、江蘇高校前列。「九五」以來,共有300多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由中科院與我校共同完成的「轉基因山羊體細胞克隆山羊」成果被評為1999年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之首,由我校參與完成的「水稻第四號染色體精確測序」工作被評為2002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頭條新聞,我校教師主持的一項成果榮獲200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科技開發與成果推廣成績同樣喜人,學校的「農科教三結合」工作已形成了以蘇北基地為中心,輻射蘇中、蘇南的格局,在服務「三農」方面走出了一條成功之路。
學校辦學條件優良,對外交流活躍。校園佔地面積4200多畝,校舍建築面積122多萬平方米;8個校區位於市區中部,首尾相連。全校固定資產總值16.71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37億元,圖書館藏書228萬冊。擁有實驗工廠、實驗農牧場、動物醫院、附屬中學等一批教學、科研、實習基地以及設備完善的臨床醫學院。學校注重開展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先後與10多個國家(地區)的高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學校具有招收外國留學生(包括接受政府獎學金外國留學生)和招收港、澳、台學生的資格。

E. 揚州大學獸醫學院的科研成果

學院重視科研工作,有100餘項成果分獲國家、部、省、廳級獎勵。在世界上率先發現小鵝瘟、兔瘟等病毒,並研製出疫苗;與中科院共同完成的「轉基因山羊體細胞克隆山羊」成果被評為1999年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之首;「雞傳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NF8株)的研製」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H9亞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有2篇博士學位論文被評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有多篇學位論文被評為江蘇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全國獸醫專業學位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學院教師承擔了國家863計劃、973計劃、國家「十五」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成果重點推廣計劃、中科院創新基金、農業部「十五」攻關、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省自然科學基金、省高技術研究、省應用基礎研究、省「十五」攻關以及橫向合作研究等科研課題。學院在動物基因工程、動物病毒分子生物學等方面的研究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並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內外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建立了廣泛的業務聯系。
學院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學院附設揚州大學生物製品研究開發中心、動物醫院、江蘇省實驗動物種子供應站和江蘇省轉基因動物制葯工程研究中心等教學、科研及成果轉化基地。學院堅持教學與生產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科研開發與服務社會相結合。自已故方定一教授在國際上第一個發現並分離出「小鵝瘟病毒」(比匈牙利早6年),研製成疫苗在全國推廣應用之後,又先後發現「兔瘟和鵝副粘病毒病」等,並研製成疫苗在生產實際中推廣使用,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獸醫學院以「建一流學科,育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創一流效益」為己任,不斷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提升辦學層次,提高人才質量,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振興祖國的獸醫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F. 揚州大學附屬中學的辦學成果

揚州大學附屬中學是首批辦好的江蘇省重點中學、江蘇省四星級高中。現為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教育部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江蘇省教科研先進集體、江蘇省和諧校園、江蘇省首批「漢語國際推廣中小學基地」。學校位於風景秀麗的瘦西湖畔、明嘉靖維揚書院原址,校園環境優美,具有濃郁的歷史文化氛圍。
辦學目標: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國家、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揚州市相關實施意見的要求,積極探索優質特色發展的辦學之路,將學校建設成「名師薈萃,大氣育人,人才卓異」的全國一流高中。

G. 王麗萍的學術成果

1、「WTO框架下主要貿易國國內農業政策的調整:經驗與啟示」
《理論與實踐》,2004年01期
2、「影響雙語教學效果的制約因素:實證分析與對策建議」
《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4年01期
3、「試析國際貿易對產業結構成長的影響」
《揚州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4、「人民幣匯率走向及其相關政策之我見」
《現代金融》,2001年01期
5、「要素、技術與資源配置——農業比較優勢的困惑與反思」
《南京經濟學院學報》,1999年第6期
6、「對美國聯邦農業改良及改革法案的縱向考察與現實思考」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
7、「正確認識數學模型在經濟學學科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
《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1997年第1期
8、「國際貿易概論」,《中國商業出版社》,2000年07月
主持和參加研究的課題:
1、 揚州大學科研基金項目:「WTO框架下我國食物安全與比較優勢研究」;
2、 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WTO框架下國內農業政策調整與保障體系研究」;
3、 揚州大學教學改革項目:「國際經濟學課程採用原版教材,實行雙語教學的研究」
4、 主要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農村居民家庭勞動分工與收入決定的實證研究》;
5、 主要參加省科技廳軟科學基金《世貿組織框架下江蘇農業比較優勢與結構調整研究》
6、 參加全國教育規劃重點項目《加入WTO對沿海發達地區高等教育的影響與對策研究》
7、 主要參加省教育廳人文社科基金項目《開放經濟條件下江蘇產業結構升級研究》

H. 揚州大學

看到一樓我有種想拿起磚頭砸他的沖動,別管他,他還活在20世紀
2003年,原工學院(江陽路北校區)的信工,建工搬遷到位於邗江區汊河的揚子津西校區,我就是建工的,對面是信工。

I. 江蘇省揚州大學現在是211工程了嗎

江蘇省有包括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11所211大學。但揚州大學不包括在內,不是211工程大學。

2011年12月30日,教育部公辦文件規定:「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規模已經穩定,不再新設這兩個工程的學校,同時為了注重學科導向,引入競爭機制,實施了「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對非「211」學校的國家重點學科予以支持。


(9)揚州大學成果擴展閱讀

截至2018年3月,揚州大學擁有7個校區,29個學院,120個本科專業。揚州大學建有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江蘇高校品牌專業6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省級優秀研究生工作站9個,教育部卓越人才培養項目8個。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4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3門,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教育部、農業部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2個,國家級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5項。


學校大力推進通識教育改革,深化創新創業教育,強化實踐育人,積極打造「一院一品」,推動第一第二課堂融合發展。本科教學改革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混合教學白皮書》案例,連續五次捧得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勝杯」,獲評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2004年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6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


學校有教職員工59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2300多人,醫護人員1900多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1300多人,博、碩士生導師3100多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1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6人,「萬人計劃」入選者4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2人,「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1人,「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人。


J. 揚州大學怎麼樣

揚州大學是一所綜合類公辦本科高校,也是江蘇省一所比較出名的重點大學之一,雖然並非是985大學和2011大學,但是揚州大學也擁有自身的實力,憑借著不錯的師資水平和專業實力,揚州大學也獲得了學生和家長的認可,揚州大學的錄取分數線並不是很高,適合高考中等生來報考。下面,小匠老師就跟大家來介紹一下揚州大學的一些基本信息,希望大家能夠有所收獲。

第三、師資水平

除了不錯的專業和學科實力以外,揚州大學的師資力量也很強大,用有三個國家級教學團隊,一個教育部創新團隊,在揚州大學的教師當中,其中有的被評選為全國模範教師,有的被評選為全國優秀教師,另外有多名教師獲得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以及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因此綜合各個方面來分析,揚州大學是一所綜合實力很不錯的本科高校,而且錄取分數線並不是很高,是值得考生所報考的一所本科高校。那麼你們認為揚州大學的實力如何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發表不同的觀點和見解。

我是教育小匠,用心解答有趣、有料的問題,如果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點擊關注!

閱讀全文

與揚州大學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