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並通過中國民族形式表現出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
①毛澤東思想及其精髓與活的靈魂
毛澤東思想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
②鄧小平理論及其主題
鄧小平理論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
③「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本質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④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是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㈡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什麼 十八大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准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這就告誡全黨,要時刻准備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和鞏固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使黨和國家,人民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講話用四個偉大明確了黨的十八大以後,擺在中國共產黨面前的重大歷史使命,並對這四個事關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前途命運的特別重大的課題作了全面系統、深刻精闢的闡述。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實踐表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立足於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待,著眼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勝利實現。
通過實施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與五大發展理念等一系列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使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使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不僅如此還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具有重要的世界歷史意義。
㈢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大理論成果是什麼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大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版理論體系。
毛澤東權思想是由毛澤東倡導並在二十世紀中國革命中大范圍實踐的一種政治、軍事、發展理論,一般認為其為馬列主義在中國的發展。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命題,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現實相結合,不斷形成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的過程。
具體來說,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和中國優秀的歷史傳統文化相結合,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又發展馬克思主義。
第一,馬克思主義在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是具體的。第二,把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和歷史經驗提升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第三,馬克思主義植根於中國優秀文化。
㈣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有哪些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毛思想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產物.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鄧小平理論,解決了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問題.實踐基礎是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經驗.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三次歷史性飛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新時期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一系列問題.
拓展資料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的過程。具體地說,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結合起來,同中國的優秀歷史傳統和優秀文化結合起來,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又發展馬克思主義。一是馬克思主義在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實現具體化。二是把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經驗和歷史經驗上升為馬克思理論。三是把馬克思主義植根於中國的優秀文化之中。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具體地說,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更進一步地同中國實踐、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結合起來,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實現具體化。
第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問題;
第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經驗和歷史經驗提升為理論;
第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把馬克思主義根植於中國的優秀文化之中;發展和創新馬克思主義。
(資料來源:網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㈤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什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包含兩個組成部分,即為現代唯物主義和現代科學社會主義。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包含兩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革命理論(即政權理論部分),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包含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結構設計;第二部分內容,科學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運行原理設計。
(5)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擴展閱讀:
關於無產階級專政問題
無產階級專政是無產階級的政治統治,是用暴力推翻資本政權的方法,——這個基本思想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
列寧在這方面的新貢獻在於:
(一)他利用巴黎公社和俄國革命的經驗,發現了蘇維埃政權是無產階級專政最好的國家形式;
(二)他從無產階級同盟者問題著眼,闡明了無產階級專政的公式,規定了無產階級專政是領導者無產階級和被領導者非無產階級被剝削群眾(農民等等)的階級聯盟的特殊形式;
(三)他特別著重指出這個事實:無產階級專政是階級社會中民主的最高類型,是代表多數人(被剝削者)利益的無產階級民主的形式,它和代表少數人(剝削者)利益的資本主義民主是完全相反的。
馬克思和恩格斯提供了無產階級領導權思想的基本要點。列寧在這方面的新貢獻,就在於他向前發展了這些要點,把它們擴展為無產階級領導權的嚴整體系,擴展為無產階級不僅在推翻沙皇制度和推翻資本主義的事業中,並且在無產階級專政時期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都對城鄉勞動群眾實行領導的嚴整體系。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得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毛澤東同志最早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 。
1938年10月,毛澤東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的政治報告《論新階段》中指出:「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因此,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並亟待解決的問題。」
㈥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什麼
習近平新時代來中國源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指導思想層面提出「八個明確」,從行動綱領層面提出「十四個堅持」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
1、在指導思想方面,強調馬克思主義始終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
2、在發展途徑方面,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准確把握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3、在依靠力量方面,強調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保證人民當家作主。
4、在領導力量方面,強調堅持黨的領導,確保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
(6)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際問題。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把馬克思主義根植於中國的優秀文化之中;發展和創新馬克思主義。
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把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經驗和歷史經驗提升為理論。
參考資料來源:共產黨新聞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㈦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是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內。容
毛澤東同志最早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澤東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的政治報告《論新階段》中指出:「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
因此,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使之在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並亟待解決的問題。」
(7)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產生於19世紀40年代,是資本主義矛盾激化和工人運動發展的產物。以《共產黨宣言》的問世為標志。它吸收和改造了人類思想文化的一切優秀成果,特別是18世紀中葉和19世紀上半葉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成果。
它的主要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空想社會主義。此外,法國啟蒙學者的思想和法國復辟時期歷史學家的階級斗爭學說,也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資料。19世紀科學技術的新成果,特別是細胞學說的確立,能量守恆和轉化規律的發現、進化論的新發展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
㈧ 黨的十八大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什麼
高度關注人類命運前途和時代發展趨勢,敏銳把握中國與世界關系歷史性變化的基礎上形成的,回應了當今深刻變革的世界形勢給我們黨治國理政提出的新挑戰,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全面堅持了我們黨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基本原則、基本要求,緊緊抓住當前制約我國發展的根本矛盾。
(8)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是在總結我國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順應了當代中國深刻變化的國內形勢給我們黨和國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回答了執政環境的巨大變化給我們黨提出的新問題,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璀璨結晶。
馬克思主義深深紮根於中華文明的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同時又吸收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尤其是500年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歷史及其實踐經驗教訓,具有鮮明的開放性、世界性、創新性,從而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