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中華醫學基金會專利成果推廣中心

中華醫學基金會專利成果推廣中心

發布時間:2021-06-23 17:02:01

1. 中華國際醫學交流基金會的專項基金

一、 林宗揚醫學教育獎
林宗揚醫學教育獎是由已故中華醫學會第 10 屆會長 林宗揚 教授捐贈積蓄建立的。獎勵我國從事醫學教育事業的教師。自 92 年至今全國范圍內共有 105 名優秀教師獲此殊榮。
二、中華放射教育基金
1996年由時任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主委、放射學專家劉庚年教授建立的。用於培養貧困地區的放射科醫生。至今已培養了 17 名放射科進修醫生。
三、施正信公共衛生學獎學金
施正信公共衛生學獎學金由中華醫學會前副會長 施正信 教授捐款設立的。用於獎勵公共衛生專業本科德智體三方面全優的應屆畢業生。自頒布施正信獎學金以來共有 51 名優秀應屆畢業生獲此獎。
四、金十字專項基金
「金十字專項基金」由中華國際醫學交流基金會提出的《金十字計劃》中的特別公益項目 。本項目通過動員社會力量,資助鄉村醫生的技能培訓,鄉鎮醫療站、縣級培訓中心、市級金十字醫院的建立和對農村特困戶的醫療救助。

2. 中華醫學基金會專利成果推廣中心是幹嘛的收到這里寄來的醫療保障卡,真的假的以前沒聽過這個機構

根本沒有這個機構,顧名思義吧,「推廣」的背後應該藏著「推銷」,「推銷」的背後肯定就是「騙錢」 了。

3. 大中華醫學基金會救助股骨頭壞死活動怎麼申請啊,

我申請過,它是與北京華科醫院聯合舉辦的這個救助活動,你可以到北京華科醫院官網上申請這個救助名額。

4. 葉冬青的安徽醫科大學教授

葉冬青,男,漢族,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58年2月出生,安徽巢湖人,安徽醫科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主任,《中華疾病控制雜志》主編和編輯部主任。
社會兼職:
中華臨床流行病學學會委員,安徽省免疫學會常務理事,中華預防醫學編輯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流行病學學會委員,安徽省流行病學會常委,安徽省臨床流行病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疾病控制雜志》主編和編輯部主任。《世界感染雜志》名譽主編,《安徽醫科大學學報》、《醫學新知》常務編委,《中華流行病學雜志》、《臨床與輸血雜志》、《中國公共衛生》、《腫瘤防治雜志》編委。安徽省政協常委,九三學社安醫大基層委員會主委,九三學社安徽省委員會主任委員
學習經歷及晉升情況
1982年畢業於安徽醫科大學衛生系,同年留校任教。
1989年獲安徽醫科大學流行病學專業碩士學位。
2000年獲中山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987年晉升講師,
1993年晉升副教授,
1995年擔任碩士生導師,
1998年晉升教授,
1999年入選安徽省跨世紀學術和科技帶頭人後備人選,
2001年擔任博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的專業及主要貢獻:
主要從事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分子流行病學,傳染病流行病學,慢性病流行病學等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中華醫學基金會(CMB)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教育廳重點課題基金、安徽省人事廳、教育廳和安徽醫科大學《安徽省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基金、安徽省財政廳資助等十餘項。近十年在國內外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論文二百餘篇 (被SCI收錄100餘篇),主編參編專業書籍10餘本。
獲獎情況:
1. 深化教學改革,提高醫學生預防控制疾病能力的研究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及(2005年)
2. 深化教學改革,提高醫學生預防控制疾病能力的研究 安徽省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5年)
3.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基礎與系列研究 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05年)
4. 幾種基因多態性及其環境交互作用與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機制的研究 安徽省高校優秀科技成果獎三等獎(2004年)
5. 影響安徽省高校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因素的研究 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2000年)
6. 常見結締組織病的流行病學研究 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1993年)
7. 獻血人群的流行病學研究 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四等獎(1998年)
8. 2001年獲得校優秀碩士生導師獎
9. 2003年分別獲得校級名師獎和校級優秀教師稱號
10. 2004年獲得省級模範教師稱號
11. 2006年被評為安徽省教學名師
12. 2010年獲安徽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13. 2012年獲吳階平-保羅·楊森醫學葯學獎(吳楊獎)

5. 徐榮祥的人物成就

1989年首次發表了在用一種植物葯治療的燒傷創面上,發現了皮膚中的一種具有生長活躍細胞可使深度燒傷創面無疤痕癒合的文章。
1990年美國《新聞周刊》專題采訪報道燒傷再生醫療技術。
1990年創立美寶國際集團,致力於濕性燒傷療法的發明和推廣普及,同時致力於人類生命再生復原科學研究。
2000年8月,中國燒傷創瘍雜志第三期,以中英文系列報道了皮膚原位幹細胞再生復制皮膚器官的詳細研究。
2000年國際幹細胞研究網,報道了中國皮膚組織變為角蛋白十九型幹細胞的研究新聞。
2001年2月,徐榮祥在美國夏威夷國際會議上作了組織細胞轉變幹細胞而後再形成各組織器官的專題學術報告。
2001年徐榮祥向美國和歐洲、日本、中國等國家申報了將體細胞在體外和體內培養為幹細胞並形成組織器官的專利平台,在專利依法公布後,相關國專利局網站均公開研究資料而獲得著作權
2002年10月,徐榮祥在美國召開的「世界幹細胞與再生醫學大會」上,作為十個演講人之一向大會作「組織潛能再生細胞再生組織器官」專題報告。
2003年徐榮祥相繼在新加坡等國召開的幹細胞國際會議和世界皮膚學大會上作相關用組織細胞變為幹細胞的學術專題報告。
2004年世界著名醫學、生物學文獻出版社KARGER,正式出版徐的再生醫學英文專著《燒傷再生醫學與療法》,公布了組織細胞變為幹細胞以及形成組織器官的圖譜及詳細的使用方法。
2005年至2006年間,徐獲得美國體外培養組織細胞變幹細胞並形成組織器官、原位再生組織器官、相關再生醫學的多項專利權
2007年8月,徐在北京用中英文發布了206個組織器官克隆和轉變癌細胞研究承諾兌現的研究報告。
2010年12月22日消息,美國著名的《自然》雜志刊登了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的科學家利用多能幹細胞體外克隆腸器官組織的科學研究報告,世界各媒體也報告了這一新聞,將其稱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實現幹細胞克隆組織」,其科學研究報告的內涵如何。
2012年5月25日,首屆國際燒傷創瘍學術會議在江蘇南通召開。徐榮祥首次正式公布人體再生復原科學體系,他稱高等動物具有再生功能,人人都有返老還童的再生機制,人類生命長度為300年。
2013年8月28日,徐榮祥「潛能再生細胞及其培養方法」獲得中國專利授權。
徐榮祥發明創立的「燒傷濕潤暴露療法及濕潤燒傷膏」(MEBT/MEBO)1988年獲國家重大科技成果獎,同時,衛生部將濕潤燒傷膏列入國家級新葯,1989年衛生部發出向全國推廣普及濕性醫療技術的通知。1989年,國家科委、新聞出版署批准創刊《中國燒傷創瘍雜志》,將徐榮祥的燒傷創瘍理論及技術作為獨立學科確立下來。1991年,被國家衛生部列人首批十年百項科技成果向全國推廣的十項重大醫葯技術之一。徐榮祥對多個國家的成批特重度燒傷病人進行的成功的治療,使中國的燒傷醫學快速傳播到了世界。
徐榮祥先後獲巴黎國際發明展覽會授予MEBO的特別榮譽證書、美國燒傷受難者基金會授予的「人道主義獎」、泛阿拉伯燒傷整形會議授予的「精英成就獎」、聯合國授予的「國際和平貢獻獎」、阿拉伯國家授予的「科學榮譽獎」。國家科技部、團中央授予「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科技創業獎」、民政部授予「愛心捐助獎」等獎項。
2002年以來,徐榮祥教授多次應邀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並做主題演講。他先後在美國、中東、英國、法國、德國、新加坡等國際專業會議上作學術報告和專題演講,受到與會專家學者的好評,美國史丹佛大學專門頒發了演講證書。
2013年「GOLDEN BIATEC」 國際獎頒獎典禮和全球在線演講儀式在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瓦舉行。美寶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北京榮祥再生醫學研究所所長、人體器官再生復原科學發明創立人徐榮祥教授因發明「器官再生科學及其路線和方法」而獲得該獎。
2015年10月29日,由中國著名生命科學家徐榮祥教授創立的北京美寶燒傷創瘍研究所發起「徐榮祥再生生命公益基金」在北京成立。 2007年9月13日,美寶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徐榮祥在做客騰訊網時稱:「我的確成功克隆出超過206個人體組織器官,並且已經公布了所有的實驗圖片,請相關科學家們和專業的人士一定要重視這些資料,如果你們發現這是編造的,就讓我遺臭萬年」。
徐榮祥還介紹說,他所研究的組織器官與我們平時所說的器官不一樣,人是由細胞組成的,人的最大體是一個整體,人的最小體是細胞生命體。細胞先是連接在一起組成了一個組織,然後才組成器官。比如一個人得了心臟病死了,並不是說心臟壞了,而是心臟中的某個組織器官壞了,所以才導致死亡。
「如果指頭意外斷掉,利用組織器官研究可以再生出來」徐榮祥說:「我們現在完成的水平是達到你只要斷一節,留一個骨頭就長出這一節。但長不了第二節、第三節。人體的骨頭是206塊,它最老的祖宗一下子生了206個孩子,兄弟之間互相不能代替,不是一個生命體。所以說,用第一節的骨頭長不出第二節、第三節,目前能夠長到兒子那一輩,上一輩將來怎麼解決,是下一步科學家在探索,我們現在只能到這一步了」。
徐榮祥曾經公開宣布,由他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克隆出超過206個人體組織器官。
徐榮祥說,之前對他器官克隆研究批評、質疑者可以「閉嘴了」。 憂的則是美日科學家在國際權威科學雜志上發表人體皮膚細胞誘導成類似胚胎幹細胞相關研究報告中,均未註明其研究引用徐榮祥很早之前即已公開發布過的體細胞誘導成組織幹細胞再進行器官克隆的成果,而且「隻字未題」,「這太不像話了,也太欺負人了」,徐榮祥對美日同行這種不尊重他人成果的做法相當惱火。
徐榮祥對媒體說,雖然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尊重事實,事實是美日科學家不久前才發表的體細胞誘導成幹細胞研究成果,具體方法雖不同,但通過體細胞轉化為組織幹細胞再進行器官克隆的思路,卻是徐榮祥最早提出的。徐認為,美日科學家發表論文中隻字不題自己最早提出的相關科研思路,顯然侵犯了他的榮譽權,這既違背科學事實,也違反基本科學准則,犯了科技界的一個大忌。
為此,徐榮祥發布聲明以正視聽,他在聲明中說,「近些天,美國和日本等世界各國的主流媒體紛紛報道『將人體細胞誘導成成體多潛能幹細胞(iPS:In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的研究成果,稱是人類生命科學新的里程碑。我作為人類的一分子也為此感到高興,也為他們用病毒及因子誘導的方式實現體細胞轉變幹細胞的研究成果表示贊揚。但當我看到其中應用了中國早已報告的研究思路而沒有標明時,又為中國為人類貢獻的榮譽和權利被侵犯而感到不平,因美日的相關科技人員,在報告研究論文中,沒有標明引用中國人創立發明的『將組織細胞誘導為多功能幹細胞』的早已公布的文獻。將體細胞誘導成具有『成體多潛能幹細胞』並形成組織器官的研究是我早在2002年前就發布、出版和申報了多國專利、並已獲得了美國專利權的研究成果文獻,這在國內外同行業學術界早已是公知的。可美日的研究報告者、特別是評論者,故意置中國人的研究成果於不顧,稱他們開創了生命科學的里程碑。我認為作為科學研究者,不標明他人成果的行為違反了基本的科學准則,誤導了美國、日本等世界各國的媒體。」
徐榮祥表示,作為抗議美日同行侵犯其榮譽權的第一步,他先通過媒體發表聲明以正視聽,呼籲美日相關科學家尊重科學事實並道歉,如果美日相關當事人沒有反應,第二步將在美國舉行一場體細胞誘導轉化組織幹細胞的新聞發布會,讓全世界同行了解事實,若美日相關侵權科學家仍置若罔聞,他將就此訴諸法律,通過法律手段來解決問題。

6. 軍研【延壽糖康素】正在做專利成果推廣,是否真實

要做專利成果推廣,首先需要核實這個專利是否存在,要核對專利證書。要核對專利是否授權並且有效。

7. 有哪些專利技術的交易平台比較好呢應用技術網如何

全球最大網路技術交易市場平台Yet2.com

Yet2.com是全球首次利用網路進行虛擬技術交易的先驅,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網路技術交易市場平台。1992年2月由3M、Boeing、Dow、DuPont、Ford、Honeywell等十餘家國際知名企業投資成立,之後又陸續擴增近60家,總部設於美國馬塞諸塞州。英國赫特福德、日本東京皆設有分部。2002年12被在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的Scipher公司並購。結合其子公司QED知識財產顧問服務,2004年2月2日取回經營主導權,Scipher則保留20%的股權。

美國國家技術轉移中心(NTTC)

美國的國家技術轉移中心(NTTC)為非營利性的獨立機構。於1989年國會同意撥款成立,成為國家技術交易市場平台,提供整合性技術交易信息網站及專業咨詢服務。其服務范涵蓋美國產、官、學、研各界,目前已成為美國各聯邦實驗室、太空總署與美國各大學對企業界提供技術轉移等各項服務的重要機構。

歐洲創新轉移中心(IRC)

歐洲創新轉移中心(IRC)是在1995年由歐盟創新計劃下資助成立的,其目的在於促進歐洲地區的研發機構與中小企業間的技術轉移,是一個泛歐洲的技術交易市場平台。IRCs總部設於盧森堡,利用遍布30個國家、68個地區、超過250家技術創新中心的地理便利性,提供一對一的技術交易服務。而同時通過網路工作平台的建設,提供跨國際的即時技術交易服務,對歐洲區域間的技術轉移成效頗大。

技大大(www.ji-dd.com)

中國第一家技術交易鏈共享平台,通過發揮互聯網+優勢,圍繞科技型中小企業需求,行業首創S2b2c創新共享生態,為數萬企業級客戶提供技術交易、技術定製、創新政策、知識產權、科技金融、海外技術與人才引進等服務。平台覆蓋8大領域,近10萬企業家會員資源,旨在共享全球創新力,幫助科技型企業找技術、找專家、找資金、找資源、找市場,並先後與廣汽集團、長城寬頻等知名企業開展合作。

德國創新市場(IM)

德國創新市場(IM)是由德國聯邦教育研發部()為促進發明者、資金提供者及企業三方間的溝通,與1998年成立的。現通過INSTI計劃執行。技術交易網站信息分成三個主題,分別是創新尋求資金、創新尋求企業、企業尋求創新。所輸入的技術資料皆通過審查與評估程序確定品質,由分布德國各地區的18個創新夥伴負責進行。同時並提供可交易技術摘要報告撰寫、技術評估、營運規劃、法律咨詢等與技術交易相關的服務。

日本Technomart

日本Technomart於1985年成立,是日本最著名的國家級技術交易市場平台。其前身為財團法人Technomart,1997年在通產省專利局支持下開始「特許流通促進商業」計劃。為了繼續增進發展技術轉移促進地區的功能,與2002年4月重整後歸入日本立地中心(JILC)。Technomart運作採用會員制,分為一般會員、情報會員與支持會員。會費分為入會費與年會費二種,依享受權益不同而收取不同的費用。會員可以通過E-Technomart登陸該平台,並可優先參與Technomart所受理的各類技術研討會與商談會等活動。一般會員更可利用Technomart新設立的技術交易中介平台聯絡專家與查閱資料庫,進一步進行技術交易。Technomart的技術轉移活動強調地域性的推動,並且著重在商談與展覽活動、技術信息網站以及技術交易服務人員實時聯絡等三大部分。未來,Technomart將繼續強化這三大部分,並尋求與中國、韓國、台灣(TWTM)的技術交易單位合作。

韓國技術交易所(KTTC)

韓國技術交易所(KTTC)是隸屬於韓國產業資源部的從事技術轉移的組織,成立於2000年4月,由政府和民間共同出資創辦,主要通過建立國家技術轉讓資料庫和網路來構築公共及民間部門的技術轉移體系,為技術供求雙方提供技術交易平台及技術交易支持系統。該交易所推進技術產業化的主要模式有:技術交易、技術評估、企業並購等,其先進的運行機制使之成為韓國目前最具規模的國家級技術轉移機構。

英國技術集團(BTG)

英國技術集團(BTG)具有英國國家授權履行專利保護和技術許可證頒發的職能權利,是一個國際權威的專門以風險投資支持技術創新和技術轉移的技術貿易機構。BTG的運行機制是實現利用國際的技術成果——形成技術產品的開發——推廣轉移(銷售)——再開發及投產等一條龍的有機整體,過程利潤共享、風險共擔。

德國史太白促進經濟基金會(STW)

德國史太白促進經濟基金會(STW),由德國史太白技術轉移有限公司負責對該基金會實行公司化運作。主要服務內容包括咨詢、科研開發、評估、開展國際合作等。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HKPC)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HKPC)成立於1967年,是香港特區的工業支援單位。該局的使命是協助香港工商企業更有效的運用資源,發展高增值的產品及服務,從而提升生產力,加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針對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第二階段的開放措施,從2004年9月著手准備「CEPA業務發展中心」設立網上知識產權交易平台,為內地18個省市的科技產權交易中心的項目與香港及海外的投資者或企業互相配對,促成合作。

8. 中華國際醫學交流基金會的組織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基金會的名稱是中華國際醫學交流基金會。英譯名「China International Medical Foundation」,簡稱「CIMF」。
第二條 中華國際醫學交流基金(以下簡稱基金會)是中華醫學會發起、創辦的經民政部正式批准登記的社團法人。本基金會屬於公募基金會。
本基金會面向公眾募捐的地域范圍是:全國。
第三條 本基金會的宗旨是促進國際醫學交流,籌集和接受國內、外捐贈的基金和物資,積極開展社會公益事業,為我國醫療保健事業和醫學現代化服務。
第四條 本基金會的原始基金數額為人民幣四百萬元,來源於捐贈。
第五條 本基金會的登記管理機關是民政部,業務主管單位是衛生部。
第六條 本基金會的住所是北京東四西大街42號,郵編100710。
第二章 業務范圍
第七條 本基金會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
(一)募集資金,接受捐贈。
(二)承辦國內外醫學團體或個人委託的國際聯絡事宜,包括組織各種國際醫學交流活動; 接待來訪的醫學團組或個人;承辦各種會議以及會議期間的醫學技術設備展覽等。
(三)選派出國人員進修或技術合作;接受外國訪問學者來華進修或合作研究; 在必要與可能的條件下,支持或資助參加國際學術組織或學術會議。
(四)基金會將募集的資金用於醫學交流和資助國內的獎勵活動,包括:
1. 組織醫療隊到老革命根據地、邊遠地區及少數民族居住地區開展醫療衛生及講學活動。
2. 以捐贈人意願資助方式,為基層(農村)培訓醫務人員。
3. 組織全國性的義診活動。
4. 設立各種專項基金、獎學金,開展獎勵活動。
第三章 組織機構、負責人
第八條 本基金會由 10名理事組成理事會。
本基金會理事每屆任期為五年,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
第九條 理事的資格:
(一)承認基金會章程,對公益事業有奉獻精神;
(二)在醫學技術領域有一定影響力;
(三)有能力推動相關事業的發展。
第十條 理事的產生和罷免:
(一)第一屆理事由業務主管單位、主要捐贈人、發起人分別提名並共同協商確定。
(二)理事會換屆改選時,由業務主管單位、理事會、主要捐贈人共同提名候選人並組織換屆領導小組,組織全部候選人共同選舉產生新一屆理事。
(三)罷免、增補理事應當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四)理事的選舉和罷免結果報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第十一條 理事的權利和義務:
(一)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二)依照章程,參加基金會的活動;
(三)對基金會工作進行審議、監督,並提出意見和建議;
(四)遵守章程,執行理事會決議;
(五)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從事基金會公益事業,維護基金會合法權益。
第十二條 本基金會的決策機構是理事會。理事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制定、修改章程;
(二)選舉、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三)決定重大業務活動計劃,包括資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計劃;
(四)年度收支預算及決算審定;
(五)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六)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
(七)決定由秘書長提名的副秘書長和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八)聽取、審議秘書長的工作報告,檢查秘書長的工作;
(九)決定基金會的分立、合並或終止;
(十)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三條 理事會每年召開2次會議。理事會會議由理事長負責召集和主持。
有1/3理事提議,必須召開理事會會議。如理事長不能召集,提議理事可推選召集人。
召開理事會會議,理事長或召集人需提前5日通知全體理事、監事。
第十四條 理事會會議須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理事會決議須經出席理事過半數通過方為有效。
下列重要事項的決議,須經出席理事表決,2/3以上通過方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選舉或者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三)章程規定的重大募捐、投資活動;
(四)基金會的分立、合並;
第十五條 理事會會議應當製作會議記錄。形成決議的,應當當場製作會議紀要,並由出席理事審閱、簽名。理事會決議違反法律、法規或章程規定,致使基金會遭受損失的,參與決議的理事應當承擔責任。但經證明在表決時反對並記載於會議記錄的,該理事可免除責任。
第十六條 本基金會設監事1名。監事任期與理事任期相同,期滿可以連任。
第十七條 理事、理事的近親屬和基金會財會人員不得任監事。
第十八條 監事的產生和罷免:
(一)監事由主要捐贈人選派;
(二)登記管理機關根據工作需要選派;
(三)監事的變更依照其產生程序。
第十九條 監事的權利和義務:
監事依照章程規定的程序檢查基金會財務和會計資料,監督理事會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況。
監事列席理事會會議,有權向理事會提出質詢和建議,並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以及稅務、會計主管部門反映情況。
監事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基金會章程,忠實履行職責。
第二十條 在本基金會領取報酬的理事不得超過理事總人數的1/3。監事和未在基金會擔任專職工作的理事不得從基金會獲取報酬。
第二十一條 本基金會理事遇有個人利益與基金會利益關聯時,不得參與相關事宜的決策;基金會理事、監事及其近親屬不得與基金會有任何交易行為。
第二十二條 理事會設理事長、副理事長和秘書長,從理事中選舉產生。
第二十三條 本基金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在本基金會業務領域內有較大影響;
(二)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最高任職年齡不超過70周歲,秘書長為專職;
(三)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能擔任本基金會的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一)屬於現職國家工作人員的;
(二)因犯罪被判處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執行完畢之日起未逾5年的;
(三)因犯罪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正在執行期間或者曾經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的;
(四)曾在因違法被撤銷登記的基金會擔任理事長、副理事長或者秘書長,且對該基金會的違法行為負有個人責任,自該基金會被撤銷之日起未逾5年的。
第二十五條 擔任本基金會理事長、副理事長或者秘書長的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以及外國人,每年在中國內地居留時間不得少於3個月。
第二十六條 本基金會的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每屆任期五年, 連任不超過兩屆。因特殊情況需超屆連任的,須經理事會特殊程序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後,方可任職。
第二十七條 本基金會理事長為基金會法定代表人。本基金會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
本基金會法定代表人應當由中國內地居民擔任。
本基金會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間,基金會發生違反《基金會管理條例》和本章程的行為,法定代表人應當承擔相關責任。因法定代表人失職,導致基金會發生違法行為或基金會財產損失的,法定代表人應當承擔個人責任。
第二十八條 本基金會理事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會會議;
(二)檢查理事會決議的落實情況;
(三)代表基金會簽署重要文件;
(四)協調各機構開展工作。
本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在理事長領導下開展工作,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理事會決議;
(二)組織實施基金會年度公益活動計劃;
(三)擬訂資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計劃;
(四)擬訂基金會的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報理事會審批;
(五)提議聘任或解聘副秘書長以及財務負責人,由理事會決定;
(六)提議聘任或解聘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由理事會決定;
(七)決定各機構專職工作人員聘用;
(八)章程和理事會賦予的其他職權。
第四章 財產的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九條 本基金會為公募基金會,本基金會的收入來源於:
1、捐贈;
2、組織募捐的收入;
3、在核準的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
4、投資收益;
5、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條 本基金會組織募捐、接受捐贈,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符合章程規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
第三十一條 本基金會組織募捐時,應當向社會公布募得資金後擬開展的公益活動和資金的詳細使用計劃。重大募捐活動應當報業務主管單位和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本基金會組織募捐,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攤派及變相攤派。
第三十二條 本基金會的財產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佔、私分、挪用。
第三十三條 本基金會根據章程規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使用財產;捐贈協議明確了具體使用方式的捐贈,根據捐贈協議的約定使用。
接受捐贈的物資無法用於符合本基金會宗旨的用途時,基金會可以依法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收入用於捐贈目的。
第三十四條 本基金會財產主要用於:
(一)在業務范圍之內和符合宗旨的各項事業;
(二)社會公益事業;
(三) 根據業務需要建立的專項基金。
(四)根據捐贈者意願的資助項目和獎勵項目。
第三十五條 本基金會的重大募捐、投資活動是指:
(一)在社會進行醫學科技和科普文化宣傳的公益活動;
(二)面向海內外機構、組織、個人的公益募捐活動;
(三)符合本基金會宗旨的投資活動。
第三十六條 本基金會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則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三十七條 本基金會每年用於從事章程規定的公益事業支出,不得低於當年公益事業總收入的70%。
本基金會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和行政辦公支出不超過當年總支出的10%。
第三十八條 本基金會開展公益資助項目,應當向社會公開所開展的公益資助項目種類以及申請、評審程序。
第三十九條 捐贈人有權向本基金會查詢捐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並提出意見和建議。對於捐贈人的查詢,基金會應當及時如實答復。
本基金會違反捐贈協議使用捐贈財產的,捐贈人有權要求基金會遵守捐贈協議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捐贈行為、解除捐贈協議。
第四十條 本基金會可以與受助人簽訂協議,約定資助方式、資助數額以及資金用途和使用方式。
本基金會有權對資助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受助人未按協議約定使用資助或者有其他違反協議情形的,本基金會有權解除資助協議。
第四十一條 本基金會應當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准確、完整。
本基金會接受稅務、會計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稅務監督和會計監督。
第四十二條 本基金會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得兼出納。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四十三條 本基金會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為業務及會計年度,每年3月31日前,理事會對下列事項進行審定:
(一)上年度業務報告及經費收支決算;
(二)本年度業務計劃及經費收支預算;
(三)財產清冊。
第四十四條 本基金會進行年檢、換屆、更換法定代表人以及清算,應當進行財務審計。
第四十五條 本基金會按照《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接受登記管理機關組織的年度檢查。
第四十六條 本基金會通過登記管理機關的年度檢查後,將年度工作報告在登記管理機關指定的媒體上公布,接受社會公眾的查詢、監督。
第五章 終止和剩餘財產處理
第四十七條 本基金會有以下情形之一,應當終止:
(一)完成章程規定的宗旨的;
(二)無法按照章程規定的宗旨繼續從事公益活動的;
(三)基金會發生分立、合並的;
第四十八條 本基金會終止,應在理事會表決通過後15日內,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後15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注銷登記。
第四十九條 本基金會辦理注銷登記前,應當在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的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完成清算工作。
本基金會應當自清算結束之日起15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在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五十條 本基金會注銷後的剩餘財產,應當在業務主管單位和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下,通過以下方式用於公益目的:
轉由其他性質一致、宗旨相近的基金會開展符合捐贈方意願的公益活動。
無法按照上述方式處理的,由登記管理機關組織捐贈給與本基金會性質、宗旨相同的社會公益組織,並向社會公告。
第六章 章程修改
第五十一條 本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後15日內,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後,報登記管理機關核准。
第七章 附則
第五十二條 本章程經2004年11月30日理事會表決通過。
第五十三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於理事會。
第五十四條 本章程自登記管理機關核准之日起生效。

9. 曾益新的學術成果

曾院士的工作主要圍繞惡性腫瘤的發病機理進行,在鼻咽癌的遺傳易感性及抑癌基因的信號傳導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為闡明惡性腫瘤的發病機理提供了新的認識。同時,他在抗癌葯物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的成績,在國際腫瘤學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並獲得國際專利。尤其是對鼻咽癌遺傳易感性的研究成就,是我國在重大、復雜性疾病基因組研究方面的一個重要成果,「Nature Publishing Group」發布新聞稱之為鼻咽癌研究的突破性進展。這一研究成果不僅獲得國際學術界的認同,相關論文也發表在2002年8月的國際權威雜志《Nature Genetics》和2006年1月的《Cancer Research》上,並被評為2002年中國醫葯衛生十大科技新聞和2002年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其主持的「鼻咽癌分子遺傳學研究」亦獲得2002年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03年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003年中華醫學獎一等獎和200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至今,曾院士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33篇,其中在SCI收錄刊物上發表57篇,這些論文被SCI收錄刊物引用1032次。
1997年至今,曾院士先後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863及973等9項國家級科研項目的支持。由於在科研、教學方面所取得突出成績,他被評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首批國家級人選、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優秀骨幹教師」、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及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在日前舉行的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諾貝爾論壇第四屆中瑞醫學論壇開幕式上,卡羅琳斯卡醫學院院長Harriet Wallberg-Henriksson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主任曾益新教授頒發了大銀質獎章,以表彰他對中瑞醫學交流所作的卓越貢獻。這也是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為其200周年校慶頒出的第一枚大銀質獎章。中國衛生部部長陳竺出席了頒獎儀式。 2010年10月5日上午,在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諾貝爾論壇」舉行的第四屆中瑞醫學論壇開幕式上,卡羅琳斯卡醫學院院長Harriet Wallberg-Henriksson為曾益新院士頒發了大銀質獎章,以表彰他對中瑞醫學交流所作的卓越貢獻。
這也是卡羅琳斯卡醫學院頒出的第一枚大銀質獎章。據了解,獎章總共分為三類:金質獎章、大銀質獎章和銀質獎章,主要是用於獎勵為該校醫學發展做出貢獻的瑞典國內及國際人士。
據了解,卡羅琳斯卡醫學院是歐洲最大的醫學專科大學,也是醫學諾貝爾獎的評獎單位,其本身也有5位教授獲得醫學或生理學諾貝爾獎。正是在該學院的諾貝爾論壇,於10月4日下午5時,由諾貝爾醫學獎評獎委員會宣布了2010年的醫學或生理獎獲得者,英國的生理學家羅伯特·愛德華茲教授。
卡羅琳斯卡醫學院非常重視中瑞醫學之間的交流,曾於2003年與中山大學簽署兩校合作協議,聯合開展人才的培養,並在中大腫瘤防治中心設立雙方合作實驗室,雙方科學家定期召開學術會議。 (1) 教育部、衛生部、廣東省及中山醫科大學聯合特別啟動基金。40萬元.1997
(2)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60萬元,1998
(3) 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科研基金 50萬美元,1998 (合人民幣425萬元)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合作者)45萬元,1997
(5) 國家863計劃(分題)20萬元,1998
(6) 國家973計劃(分題)240萬元,1999
(7) 廣東省科委攻關項目10萬元,1997
(8) 廣東省科委、衛生廳、高教廳聯合攻關重點項目150萬元,1998
(9)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5萬元,1998
(10) 廣東省科委「鼻咽癌診治研究重點實驗室」基金500萬元,2000 1、Kumaravel SomasundramHongbing ZhangYi-Xin Zenget alArrest of the cell cycle by the tumor-suppressor BRCA requires the CDK-inhibitor pWAF/CIP Nature
2、Yi-Xin Zeng Kumaravel Somasundram and Wafik S El-DeiryAP- inhibits cancer cell growth and activates pWAF/CIP expression Nature Genetics ;:-
3、Yi-Xin Zeng Kumaravel Somasundram and Wafik SEl-Deiry Regulation of pWAF/CIP expression by p-independent pathways Oncogene ;: -
4、Yi-Xin ZengKumaravel SomasundramNita SPradbuRavi Krishnadasan and Wafik SEl-Deiry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living growth inhibited mammalian cells following transfection Bio-Techniques ;:-
5、Yi-Xin Zeng and Wafik SEl-Deiry Adenovirus-mediated p gene therapy for nasopharygeal canc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ncology ;:-
6、Yi-Xin ZengHiroshi Takahashi Masao Shibata and Katsuiku HirokawaJAK Janus kinase is involved in interleukin signal pathway FEBS Letters ;:-
7、Yi-Xin Zeng JWuST YeeHNariuchi and KHirokawa Abnormality in the early signal transction pathway is responsible for the impaired proliferative response and low K+ current in a T-cell clone by stimulation with anti-CDantibody Cellular Signaling ; :-
8、 Yi-Xin Zeng and KHirokawa Age change in signal transction of T cell Aging: Immun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
9、曾益新 病毒介導的p腫瘤基因治療 癌症 (增刊):
10、畢丹 曾益新慢性粒細胞白血病p基因功能檢測 癌症:
11、郭潁 曾益新例鼻咽癌遺傳變異的研究 癌症:
12、郭潁 曾益新顯微切割鼻咽癌組織號染色體雜合性缺失的研究癌症 :
13、朱孝峰 曾益新神經醯胺誘導鼻咽癌細胞凋亡中國葯理學報:
14、王秀清曾益新 鈣結合蛋白SA對肝癌細胞生長繁殖的抑製作用中華腫瘤雜志已接收
15、李昇平曾益新肝癌全基因組掃描LOH分析中華醫學雜志已接收
16、Zhu Xiao-FengZeng Yi-Xin Apoptosis inced by ceramid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el cell Acta Parmacologica Sinica:
17、Qian Chao-NanZeng Yi-Xin Elevation of serum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 male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asopharygeal carcinomaCancer :
18、Xia Jian-Chuan Zeng Yi-Xin Genome-wide scan for familial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d evidence for linkage to chromosome Submitted
19、Shao Jian-Yong Zeng Yi-Xin Allelotype Analysis of Sporadic Primary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Submitted Jia Wei-Hua Zeng Yi-Xin Complex Segregation Analysis of Familial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n Guangdong China: Evidence for a Major Gene Transmission Submitted。 (1) 鼻咽癌遺傳易感基因及相關基因的定位與克隆
(2) 鼻咽癌流行區EB病毒序列及變異分析
(3) 惡性腫瘤的基因腫瘤研究

閱讀全文

與中華醫學基金會專利成果推廣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
希臘誰創造了人類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