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推廣過程

成果推廣過程

發布時間:2021-06-23 02:58:18

㈠ 針對本地科技成果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向有關部門提合理建議

建議:
一、健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加大農業技術推廣資金投入
政府要加大農業技術推廣資金的投入力度,特別要加大對基層農業推廣機構的投入,同時建立起嚴格的管理監察制度確保資金的合理使用。政府還應鼓勵社會組建各類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公司,向社會集資。金融部門應兌現在科技開發貸款上的優惠政策。採取多層次、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
健全多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現存的農業推廣體系應進一步改革和完善,盡快地建立起能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多層次、多成分、多形式、多功能的農業推廣體系。一是加大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力度,各縣(區)建立起相對獨立的推廣機構。各區一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應該單列,各鄉鎮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人、財、物的管理權歸區里管理,成為區級推廣機構的派出單位,同時增加技術人員,建立一整套的考核管理機制。並進一步明確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公益性。從而建立起一支完整的農業推廣隊伍,使之成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體。二是建設以政府為主導,科技人員、農民、企業家等廣泛參與的多元化農業科技推廣網路,促進農業科技成果廣泛、迅速地應用於農業生產經營實踐。三是廣泛建立農村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和創辦農業科技園,為新成果、新技術提供試驗、示範和展示的良好平台。通過試驗示範,輻射、引領周邊鄉鎮大面積應用農業科技成果。四是充分發揮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作用,利用其規模經營、組織能力、合作性強的特點,開展科研成果引進試驗、示範推廣工作。五是是培養科技示範大戶,使他們成為科研成果轉化的良好載體,把科技成果轉化的觸角伸入千家萬戶。從而建立起區、鄉、村、農戶四級推廣網路。
二、解決農業科研成果和農業生產相脫節
1、以研究農業生產中存在的技術難點為前提,本著生態環保、節本增效的原則,確立農業科研項目。這就要求科研人員要走出去,深入到生產實際中去,了解掌握生產中存在的問題,了解廣大農民的所需、所想,了解市場需求,為農業科技項目確立研發提供依據。研發出既增產又增收的、農民急需的、生產中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點、市場前景好的、科技成果。
2、科技成果研發時,要考慮其可操作性,盡量把其變成操作簡單,容易掌握的技術。
3、研發某一項新的農業項目時,要對其相配套設施進行開發研製。如:一項新栽培技術的研發,必須有相適應的農業機械設施與之相配套。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農機與農技相結合,才能適應規模化生產的需要。
4、把科技項目研發的目標轉化到如何提高農產品質量,節能環保、發展循環經濟上。著重研究提高農產品質量、節能環保、生態循環的綜合性農業科技成果。
三、規范農技成果轉化管理
一是政府應加強宣傳貫徹《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法》。二是要嚴把農業科技成果鑒定、評審關,確保成果真正具有創新性和技術含量。三是建立一套規范的農業科技成果評估體系,有利於保證雙方的合理利益,促進成果順利轉化。四是建立獎勵制度及獎勵基金,對科研成果研究、推廣有貢獻人員進行重獎,對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的獎勵條件要放寬,在推廣類的科研成果獲獎人員中要有相當比例的基層人員。從而調動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積極性。
四、提高從事農業生產經營者整體素質
採取各種方式對廣大農民進行技術培訓,提高廣大農民的技術水平。一是帶領農民到先進的地區參觀學習,開闊視野。二是利用現場會的形式向農民展示科技成果,讓農民親眼見到科研成果帶來的效益。三是政府出台優惠政策鼓勵農村青年、農業院校畢業生返鄉務農,使農村勞動力年輕化。四是政府出台相關政策鼓勵土地向種田大戶、大型企業扭轉,快速發展規模經營,為大型綜合性科技成果轉化提供良好的平台。五是應用現代遠程教育技術,宣傳科技成果,提高農民運用和認識新技術、新成果的能力,解決目前我國的農業生產以家庭為基本生產單位的小規模經營為主,造成農業技術推廣成本大,規模小的問題。

㈡ 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1.1 現狀 我國農業推廣體系是政府對農業進行支持的重要組成部分。建國後, 黨和政府在積極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 非常重視加強農業推廣體系的建設, 歷經半個世紀的不斷發展和改革, 已建成種植業、林業、畜牧、水產、水利、農機化、經營管理七大專業技術推廣網路, 形成自上而下的垂直的我國農業推廣體系。
1.2 特點 從歷史發展可以看出, 由於我國農業推廣體系是在計劃經濟時期建立起來的, 農業推廣主要是以行政手段為主, 教育及其他方法為輔, 其特點主要有:
( 1) 由政府部門領導, 農業行政部門主管, 農業推廣機構與農業行政管理部門一一對應。以政府建立的各級農業推廣機構為主體, 組織、協調、實施各種農業推廣工作。政府制定有關農業推廣的政策, 直接負責農業推廣項目計劃並組織實施, 對農業推廣機構的人、財、物進行管理, 推廣經費依賴於國家財政。
( 2) 組織管理上具有雙重性。各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既受農業行政部門的直接領導, 同時又受上級推廣機構的業務指導, 而且由於行政部門的直接領導權大於上級推廣機構的業務指導權, 使得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組織領導功能較弱。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的工作較多地是圍繞農業行政部門的工作來開展, 向行政領導部門負責。
( 3) 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制是在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 其組織結構、運行方式取決於計劃經濟的要求, 因此難以適應當前的市場化進程。
( 4) 我國的農業推廣屬於狹義的農業技術推廣, 一般包括試驗、示範、培訓指導以及咨詢服務等, 把農業技術普及應用於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過程。過於注重實用技術的推廣, 而忽略了農民整體文化素質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㈢ 我國個人的科技成果,從開發出,到權威部門認定,到推廣是怎樣運作的望專家給予解答。謝謝了。

章答應恭喜嵐琪四阿哥得了頭名,而她含笑聽著,心裡知道,玄燁特地傳話回來,是為了告訴她,讓她高興,讓她安心。

小宸兒嬌滴滴地問母親「額娘,四哥得了頭名,皇阿瑪會獎賞他嗎?四哥會不會給我帶好吃的?」

嵐琪摟著女兒,笑得眼眉彎彎,此時公主又道「額娘,我想去園子里給榮憲姐姐採花。」

㈣ 如何進行科學研究和成果推廣的小

一、推廣價值 (一)成果的教育理念是新穎的、先進的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實驗研究」作為我園已順利結題的市級普教科研資助金課題,其教育理念是先進的,是符合《綱要》精神的。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說:「我的成功歸功於幼兒園,因為幼兒園讓我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可見,健康人生的基礎即是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的培養。 (二)成果的推廣是具有操作性、時效性的 通過推廣實踐,可以進一步探索出符合現代要求的、積極的、良好的各種行為習慣,尋求培養幼兒良好生活行為習慣的有效對策和方法,改善育人環境,為幼兒一生身心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促進幼兒園保教水平的提高。這一成果的推廣,從現實和長遠看,無疑都有重要的意義。 二、推廣的過程 (一)對原成果的學習與認識、提煉 1、收集、學習、分析「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有關資料; 2、成立課題推廣小組,制定保障制度,組織管理網路,具體分工; 3、總結、提煉推廣重點,做好課題推廣計劃。 (二)實踐階段 1、不斷反思、探索、創新推廣方法; 2、開展觀摩活動,交流應用經驗; 3、分階段完成、落實應用目標。 (三)總結階段 1、運用多種方法對成果效益進行教育評價; 2、收集案例、活動資料,整理、匯總推廣資料; 3、形成成果應用分析報告。 三、成果對教育教學的影響 (一)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了幼兒的身心健康,保證了教育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 (二)講文明、有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實現了幼兒社會領域教育目標的有效達成; (三)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 四、成果的創新應用措施 (一)創設推廣條件,保障成果的有效推廣 1、成立推廣領導組,實行分層管理; 2、組織學習成果,制定推廣計劃; 3、聘請專家,指導推廣工作; 4、完善考評制度,鼓勵積極進取。 (二)創新成果推廣措施,加速成果轉化 1、整合成果內容,發揮成果效能。 2、發揮幼兒園教育的作用,樹立良好行為意識。 (1)耐心說教,形成意識; (2)反復訓練,形成習慣。 3、抓住教育契機,使教育更有滲透性和隨機性。 (1)重視晨間接待,發揮文明禮貌的教育窗口作用; (2)開展行為訓練活動,強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4、環境熏陶,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 首先,注重樹立兩方面的榜樣:一是師德榜樣,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德育工作隊伍。二是樹立同伴榜樣,在班級里設置類似評比欄的「我真棒」、「好樣的」等欄目,對孩子的一些行為表現進行張榜公布,及時發現和表揚孩子良好的行為。 其次,注重環境的創設。教師們將良好的行為習慣與美化幼兒園環境相結合。 5、加強個性化施教,使教育更有針對性。 6、深入教育科研研究,使教育更具科學性和實效性。 五、推廣成效 (一)幼兒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發展 1、幼兒身體素質普遍提高; 2、幼兒各種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率有明顯提高; 3、幼兒智能素質得到較好發展; 4、幼兒獲獎捷報頻傳。 (二)提高了教師的整體素質 1、提高了教師的師德素質; 2、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行為得到進一步轉變; 3、教師科研意識、成果推廣意識增強。 (三)形成大量有價值的有關資料 積累了大量的、有價值的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觀察記錄、活動方案、教育隨筆、經驗總等,為成果的進一步推廣提供寶貴經驗。參與教師推廣達18人,歷時4年多,期間整理、創編兒歌100餘首,故事15個,歌曲18首;論文35篇,隨筆、個案分析各50餘篇,活動設計30餘篇;按生活衛生習慣、 文明禮貌習慣、學習習慣,選出36個重要行為習慣,編寫了《家園共育手冊》,指導家長做好家庭方面習慣養成教育工作。建立了《人民南路幼兒園幼兒日常行為規范要求》;歸納整理出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方法途徑若干。 (四)提升幼兒園辦園形象 成果的推廣應用,提升了我園的辦園形象和社會聲譽。在此期間,我園成功創建「四川省示範性幼兒園」、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省三八紅旗集體」、「省婦女兒童喜愛的單位」等榮譽稱號;被命名為首批「四川省少年兒童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實踐基地」、「瀘州市德育基地示範學校」及江陽區「藝術教育特色幼兒園」稱號,在連續兩年一次的區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中均獲得了特等獎的優異成績。 六、認識與探討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是一種長期的、日積月累的、循序漸進的、耐心細致的工作,有許多工作還需要我們更多的投入,研究更多的有效的教育方法,針對幼兒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在今後對幼兒進行養成教育的實踐中,我們還應做到: (一)養成教育與一日活動的充分整合。 怎樣才能把習慣養成教育貫穿於一日生活中,又如何在一日生活活動中融入養成教育內容,是檢驗教師教育能力,教育水平,教育機智的重要方面,迫切需要教師提高養成教育與一日活動充分整合的能力。 (二)養成教育的持之以恆 由獲得對某種行為的認識到此種行為的初步習得,再到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過程中,不僅需要教師的教育智慧,更需要教師持之以恆的精神。 (三)養成教育做到家園同步 通過多種途徑,向家長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做到家園同步共同實施養成教育,才能使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得到鞏固,才能創造家園一致的和諧氛圍,才能真正使幼兒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才。

㈤ 成果轉化、應用、推廣情況及預期前景怎麼寫

預期成果是用戶在開始課題之前預想的研究成果,比如研究設備的,可能就是一設備,研究工藝的可能就是一新的工藝,配方等。成果表達形式可以是一篇學術論文,一個專利,一台設備,一套工藝流程等,具體在申報課題時有現成的格式。

基礎研究類項目最好不要寫預期成果轉化情況,因為一旦寫了,項目驗收時很可能就要考核,需要使用您的成果的單位提供使用證明、經濟效益等。如果訂定要求寫,本項目研究內容屬於應用基礎研究,項目實施期間形成的成果還達不到熟化,需要進一步根據生產實際來完善。

(5)成果推廣過程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法人和其他組織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根據所訂立的技術合同,從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的凈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獎勵和報酬,給予職務技術成果完成人和為成果轉化做出重要貢獻人員的,應當申請對相關的技術合同進行認定登記,並依照有關規定提取獎金和報酬。

該辦法第六條規定,未申請認定登記和未予登記的技術合同,不得享受國家有關政策。該辦法第七條規定,經認定登記的技術合同,當事人可以持認定登記證明,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申請,經審核批准後,享受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

㈥ 廣播體操經歷了怎樣的推廣過程呢

1951年11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套廣播體操正式頒布了。此時距離楊烈第一次提出創編全民健身操的建議正好1年。

這一天,由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籌備委員會、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衛生部、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等九家單位聯合發出了《關於推行廣播體操活動的通知》。

12月1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第一次播出了《廣播體操》的音樂。

廣播體操一經推出,便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這與當時的迫切需要密不可分。

新中國成立之初,人均壽命低到令人咋舌的35歲,嬰幼兒死亡率高達20%。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一個簡單的入伍體檢就把很多熱血青年擋在了部隊大門外,很多人不是太矮,就是太瘦,還有許多疾病。

現在有了一套可以強身健體、又新鮮有趣的廣播體操,從上到下都很樂於推行。由於廣播體操在當時必須藉助廣播的形式,所以中央和各地的人民廣播電台就成了推行的「旗手」。他們紛紛邀請當地教育、衛生、工會、青年和婦女組織共同商討,組織了「廣播體操推行委員會」。一大批「廣播體操骨幹分子訓練班」、「廣播體操傳授站」、「廣播體操推行小組」一下子從各地冒了出來。

1952年6月20日,全國體育總會正式宣布成立。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第二天的《人民日報》上刊登了一篇「廣播體操在全國各地普遍推行」的文章,裡面詳細總結了廣播體操推廣半年以來的豐碩成果。

當時,全國各地已經有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及北京、天津、上海等40座人民廣播電台播送廣播體操節目。這些節目每天佔用52個波長,總計1205分鍾。同時,人民廣播器材廠也加班加點,為解決收聽不便或收聽設備不夠完善的地區的需要,先後供應了3800張「廣播體操」唱片。

據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13座城市的不完全統計,參加廣播體操的人數達到104.8萬人;其中以各學校學生參加者最為踴躍,僅北京市統計就有23萬學生參加,上海各學校學生80%以上每天做廣播體操。

1952年9月,7歲的謝東在重慶的一家兵工廠子弟小學上學了,第一堂體育課就是學習第一套廣播體操。當時學校的操場建在起伏的丘陵上,分三大塊。高小(5、6年級)的學生在一塊操場上做童子操,中小(3、4年級)的學生在「打蓮槍」,而他們這些初小的學生,則在學習新頒布的廣播體操。

「童子操硬邦邦的,做起來很威武,動作也比較難;打蓮槍就是把竹竿掏空了,裡面放上銅錢,有一米多長,然後耍來耍去。」比謝東大四歲的哥哥上五年級,每天穿著學校統一配給的豆沙色軍裝做童子操。可到了第二年,童子操和打蓮槍都不見了,因為廣播體操新鮮有趣,動作也很帥氣,那些高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們開始跟著他們這些小不點學起了廣播體操。

㈦ 展會的推廣基本步驟

第一部分 會展預備階段的文案
第一節 會展預備階段的文案簡介
一、會展預備階段的文案的概念:
會展預備階段的文案是指一次會展從確定展覽題材、收集信息、進行展覽項目立項策劃一直到會展正式開幕前的預先准備階段涉及到的所有文本文案。
二、會展預備階段的文案種類:
一般來說,會展預備階段的文案包括展會立項策劃書、展會項目立項可行性研究報告、參展說明書、展會招展方案、展會招展函、招展進度計劃、觀眾邀請函、參展合同、展出工作方案、展會費用預算表、展會宣傳推廣計劃、廣告文案等。
第二節 會展預備階段的文案寫作
一、《展會立項策劃書》的寫作
(一)《展會立項策劃書》的概念:
所謂展會立項策劃,就是根據掌握的各種信息,對即將舉辦的展覽會的有關事宜進行初步規劃,設計出展覽會的基本框架,提出計劃舉辦的展覽會的初步規劃內容, 主要包括:展會名稱和地點、辦展機構、展品范圍、辦展時間、展會規模、展會定位、招展計劃、宣傳推廣和招商計劃、展會進度計劃.現場管理計劃、相關活動計劃等。
《展會立項策劃書》是為策劃舉辦一個新展會而提出的一套辦展規劃、策略和方法,它是對以上各項內容的歸納和總結。
(二) 展會立項策劃書的內容結構:
一般地,《展會立項策劃書》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辦展市場環境分析:包括對展會展覽題材所在產業和市場的情況分析,對國家有關法律、政策的分析,對相關展會的情況的分析,對展會舉辦地市場的分析等。
2、 提出展會的基本框架:包括展會的名稱和舉辦地點、辦展機構的組成、展品范圍、辦展時間、辦展頻率、展會規模和展會定位等。
3、 展會價格及初步預算方案。
4、 展會工作人員分工計劃。
5、 展會招展計劃
6、 展會招商計劃。
7、 展會宣傳推廣計劃。
8、 展會籌備進度計劃。
9、 展會服務商安排計劃。
10、 展會開幕和現場管理計劃。
11、 展會期間舉辦的相關活動計劃。
12、 展會結算計劃。在吉程旅行網上摘抄的,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可以自己去看一下

閱讀全文

與成果推廣過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