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功績和成就意思一樣嗎
功績:功業與勞績。
成績:一是指「成功的業績,成效」;另外一個是指「工作或學習所取得的成就﹐收獲」。
Ⅱ 表示偉大的功勞和成就的詞語是豐功偉績還是汗馬功勞
豐功偉績表示的是平常生活中的成就
汗馬功勞是指在戰場上立下的戰功
兩個所指的范圍不相同
Ⅲ 成果的近義詞有哪些
成績、勞績、功勞、成就、收獲
一、成績[ chéng jì ]
工作或學習的收獲。
引證: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她考試的成績很好,心裡很高興。」
二、勞績[ láo jì ]
功勞和成績。
引證:許傑 《<小說過眼錄>自序》:「我在這集子里收集的東西,大體都是過去這一年以內的勞績。」
三、功勞[ gōng láo ]
對事業的貢獻。
引證:康濯 《水滴石穿》第二章:「他在過去戰爭中有過出生入死的功勞。」
四、成就[ chéng jiù ]
事業上的成績。
引證:毛澤東 《新民主主義的憲政》:「這件事要辦好,卻需要時間,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
五、收獲[ shōu huò ]
比喻心得、戰果等。
引證:魏巍 《誰是最可愛的人·冬天和春天》:「你問我部隊在冬季作戰的收獲嗎?」
Ⅳ 功勞是什麼意思
功勞的意思是:指(人)對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超越了平凡的勞動稱其為功勞。
【詞語】:功勞
【拼音】:gōng láo
一、功勞的基本釋義:
1、對事業的貢獻。
2、博得尊敬或增添聲譽的事。
二、功勞的引證解釋:
對事業的貢獻;勞績。
康濯 《水滴石穿》第二章:「他在過去戰爭中有過出生入死的功勞。」
三、功勞的用法示例:
1、歷史不會記住苦勞,但記住功勞。歷史不會記住共性,但會記住個性。
2、他為人民的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4)功勞和成果擴展閱讀
功勞的近義詞:功勛、成效
一、功勛
【詞語】:功勛
【拼音】:gōng xūn
【釋義】:指功績,尤指對國家、人民做出的重大貢獻。
示例:
1、那時很多人曾出去爭取榮譽和建立功勛。
2、我們確信,你和你部下勇敢的士兵將建立不朽的功勛。
二、成效
【詞語】:成效
【拼音】:chéng xiào
【釋義】:指所獲得的預期的好效果和功效。
示例:
1、這種作法好比緣木救魚,不會有好成效的。
2、面對茫茫無盡的宇宙,人類進行了一次又一次卓有成效的探索。
Ⅳ 卓有成效和功勞卓著的著意思相同嗎
意思不相同,卓有成效是很有成效的意思,功勞卓著的著是功勞很大的意思
Ⅵ 「功勞」是什麼意思
功勞,指(人)對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超越了平凡的勞動稱其為「功勞」。
明 施耐庵《水滸》第六十八回《宋公明夜打曾頭市 盧俊義活捉史文恭》 你若肯建這場功勞,山寨里也教你做個首領。
康濯 《水滴石穿》第二章:「他在過去戰爭中有過出生入死的功勞。」
近義詞有成就、成績、功績。
反義詞有罪過、過錯、過失。
(6)功勞和成果擴展閱讀
1、近義詞
(1)成就,chéng jiù,成績;業績:成就非凡。
洪深《包得行》第四幕:「她也未嘗不願意,我看你還是成就了他們吧。」
(2)成績是漢語詞彙,拼音chéng jì,漢語詞性上是名詞。它有兩重詞義:一是指「成功的業績,成效」;另外一個是指「工作或學習所取得的成就﹐收獲」。
2、反義詞
過錯,guò cuò ,過失;錯誤。
老舍《四世同堂》十三:「校長像犯了過錯的小學生似的,慢慢的坐下。」
Ⅶ 成就和貢獻有什麼區別
貢獻和奉獻的區別:
1、奉獻指恭恭敬敬地呈獻。
2、貢獻指一般性的獻出。
3、奉獻是以一種無私的精神為國家、社會所付出的人生價值,「奉獻」里完全涵蓋了「貢獻」。
4、貢獻是人通過勞動和思想為國家、社會做出的價值體現。「貢獻」里包涵了不同層面的奉獻。
詞語詳解:
1.進奉;進貢。
《國語·吳語》:「 越國 固貢獻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軍士使寇令焉。」
2.貢品。
《漢書·鮑宣傳》:「上冢有會,輒太官為供。海內貢獻,當養一君,今反盡之 賢 ( 董賢 )家,豈天意與民意邪!」
3.拿出物資、力量或意見、經驗等獻給國家或公眾。
葉聖陶 《倪煥之》十九:「當然,他所期望於她的是贊許他的大計劃,或者加以批評,或者貢獻些意見,使他的精神更為煥發,他的計劃更為周妥。」
4.對國家或公眾所做的有益的事。
毛澤東 《紀念孫中山先生》:「 中國 應當對於人類有較大的貢獻。」
1.進獻。
《史記·刺客列傳》:「誠得 樊將軍 首與 燕 督亢 之地圖,奉獻 秦王 , 秦王 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
2.指進獻的物品。
《南史·劉悛傳》:「 鬱林 新立, 悛 奉獻減少。」
3.進貢。
《漢書·西域傳上·罽賓國》:「 烏頭勞 死,子代立,遣使奉獻。」
1、一個人對社會,要先做出貢獻,然後才能索取。
2、無論做什麼工作,只要對社會有貢獻,就有出息。
3、這部影片贊美了鋼鐵工人為祖國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
4、他將自己的青春年華全部奉獻給了教育事業。
5、為了共產主義事業,他甘心情願奉獻一生。
Ⅷ 表示別人四處炫耀自己成就和功勞的成語有哪些
【伐功矜能】:伐、矜:誇耀。指吹噓自己的功勞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矜功伐能】:矜、伐:自誇。誇耀自己的功勞和才能。
【矜功伐善】:矜、伐:自誇。誇耀自己的功勞和才能。形容極不虛心。
【矜功自伐】:矜:驕傲,自誇;伐:自誇。自以為有功勞而誇耀。
【居功自傲】:居功:自恃有功。自以為有功勞而驕傲自大。
【居功自滿】:居功:自恃有功;滿:滿足。自以為有功勞而驕傲自大。
【誇功自大】:誇:誇耀。誇耀功勞,自以為了不起。
Ⅸ 何芳川的貢獻及成果
在擔任北京大學主管人文社會科學工作的副校長期間,他深入實際,對各院系的歷史和現狀進行調查研究,主持制訂了北京大學文科發展戰略;他組織領導了申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的工作,並取得了13個研究基地成功列入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建設計劃的卓越成果,居全國高校之首;他主張人文社會科學要「開大船」,主持實施了以中華文明史、盛唐工程為代表的北京大學「985工程」一期文科學科建設項目,參與領導了部分文科院系的調整和學科設置工作;他始終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大力提倡「清除贗品,拒絕平庸,樹立北大文科精品意識」,為進一步繁榮北大的人文社會科學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何芳川教授以歷史學家的眼光洞悉北京大學的對外漢語教學事業。1995年他擔任海外教育學院院長,以其高屋建瓴的視角、雷厲風行的作風和豁達謙和的人格魅力,為海外教育學院的工作注入了活力,使得北京大學留學生教學、管理和境外辦學工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在他的倡議和推動下,北京大學成立了專門負責留學生漢語教學的對外漢語教育學院。作為第一任院長,他提出了學院的發展規劃和努力方向,為北京大學參與國家的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何芳川教授對檔案館和校史館的工作給予了無私的關懷和支持。他以超前的意識和銳意改革的精神,提出北大檔案工作要倡導「精品意識,凝聚共識,團結奮斗」,要求檔案工作者苦練內功,深入實踐,樹立「精品意識—金牌戰略—亮點工程」的思想,為全國高校檔案工作做出榜樣。他要求校史館大力加強對校史的研究,並以此為基礎不斷提高展覽的水平和質量。在他的帶領下,「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藏與利用成果展」首次成功舉辦,北京大學校史館如期開館。他為北京大學檔案事業和校史研究工作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眾多的學術團體和評議組織中,何芳川教授對中國歷史學,特別是對世界史學科的建設和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籌資舉辦「中國世界史研究百年回顧和展望」學術討論會,還在北大舉辦了各省市史學會會長會議,對歷史學在新世紀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北京市歷史學會會長任內,他主持舉辦了鄭和下西洋六百年系列紀念活動,產生了十分廣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