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本地戶口如何將房屋產權轉讓給外地戶口的父母
擁有北京市房屋產權戶口不在京拆遷中如何對待編輯同志:您好!我在新街口地近有一處獨門獨院房產。1969年因工作調動,我全家遷往四川:戶口也遷至四川,房子由受託人代000管。1986年我收回房屋至今。現這一地區戶口已經凍結,拆遷在即,對於象我這樣戶口不在...
【分類號】:F293
【DOI】:cnki:ISSN:1002-2961.0.1997-01-019
【正文快照】:
擁有北京市房屋產權戶口不在京拆遷中如何對待編輯同志:您好!我在新街口地近有一處獨門獨院房產。1969年因工作調動,我全家遷往四川:戶口也遷至四川,房子由受託人代000管。1986年我收回房屋至今。現這一地區戶口已經凍結,拆遷在即,對於象我這樣戶口不在北京市,但擁有北京市房屋產權的情況,在拆遷過程中按政策應如何對待?讀者雙旭雙旭同志:您好!北京市城市房屋拆遷中對房屋產權人的補償與產權人的戶口所在地無關。依據北京市房屋拆遷的有關規定,對被拆除房屋的所有人給予拆遷補償,對被拆除房屋的使用人予以安置。
2. 如何鑒別非法期刊與非法期刊目錄
近幾年,一些假冒國內刊號或利用境外刊號在境內非法設立編輯部、記者站或辦事處進行出版、印刷和發行活動的非法刊物日益增多,不法分子大肆收取版面費或廣告費騙取錢財的現象也更加猖獗。這些非法出版活動不僅破壞了出版管理制度,擾亂了出版物市場秩序,而且誤導和欺騙社會公眾,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是造成學術滑坡、學術泡沫的罪魁禍首。這些違法報刊,有的是假冒國內報刊刊號出版發行,有的是 社會上不法分子利用境外注冊刊號在境內非法出版、印刷、發行的期刊, 有的是由外國駐華機構或組織未經批准擅自編印散發,有的一個刊號出版多個地方版本,還有的未經批准擅自改變報刊的業務或異地設立編輯出版機構並轉讓出版單位名稱及刊號。更有甚者,有些非法報刊還刊登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禁止的內容。社會各界對這類非法出版活動深惡痛絕,強烈要求嚴查徹處,依法予以嚴厲打擊和取締。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全國「掃黃」辦在 2003 年 12 月 5 日就發出通知,針對近年來非法期刊,部署開展專項治理行動。據悉,新聞出版總署、全國「掃黃」辦及各省出版局等有關單位截止目前已經公布 四批共 169 種被取締的非法報刊名單。(附表 1 ) 隨著專項治理的進一步深入開展,還將適時陸續公布 非法報刊名單。同時新聞出版總署和全國 「 掃黃打非 」 辦希望社會各界對出版物市場給予監督。若查詢報刊是否屬於正式報刊,可與新聞出版總署報紙與期刊管理司聯系(電話: 010—65212787 )。
國內公開發行的正式出版物的刊號問題。
「國內刊號 」 是 「 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 」 的簡稱,即 「CN 號 」 。它是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分配給連續出版物的代號。 《中國標准連續出版物號》(國家標准)規定了中國標准連續出版物號分配的基本原則,即一個號對應一種連續出版物。目前對中國大陸出版發行的報刊,僅以 「CN 號 」 來判定其是否為經批准公開發行的報刊。讀者或作者可以依據 「CN 號 」 的結構、格式,對 「CN 號 」 的真偽作一些初步判斷。 「CN 號 」 由字母 「CN」 和 6 位數字及分類號組成, CN 為中國的國名代碼,前 2 位數字為地區代碼(附表 2 ),後 4 位數字為地區連續出版物的序號,其中報紙的順序號從 0001 至 0999 ;期刊的序號從 1000 至 5999 。分類號與刊號用 「/」 隔開,我國的報紙暫無分類號,期刊的分類法按《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 4 版)》的基本大類劃分。如《讀者》雜志的刊號為 CN62 - 1118/Z , 62 是甘肅省的地區代號, 1118 是甘肅省期刊的順序號,分類號 Z 表示該刊為綜合類刊物。目前,根據我國期刊出版物的實際數量,除北京期刊數量較多外,其他地區的期刊順序號均在 1000 - 1999 之間。
「國際刊號 」 是 「 國際標准連續出版物號 」 的簡稱,即 「ISSN 號 」 ,由國際連續出版物數據系統設在各個國家、地區的機構負責分配。我國的報紙不使用 「ISSN 號 」 ,而大部分期刊都配有 「ISSN 號 」 。
依據 「CN 號 」 判斷報刊是否為公開發行的正式出版物時,還有一種情況值得注意,就是一些非法出版者按 「CN 號 」 結構編造假 「CN 號 」 ,或是盜用正式報刊的刊號出版非法報刊。期刊變更刊名後,原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即作廢停止使用,因此,也有一些非法期刊利用已停止使用的刊號出版。
3. 土地流轉類的文章投農村經濟與科技期刊和浙江農業科學期刊哪一個好些
浙江農業科學要好一些,望採納給分
刊名: 浙江農業科學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主辦: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浙江大學
周期: 月刊
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16開
ISSN: 0528-9017
CN: 33-1076/S
郵發代號: 32-33
復合影響因子:0.494
綜合影響因子:0.353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刊名: 農村經濟與科技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主辦: 《農村經濟與科技》雜志社;湖北省農業科學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湖北省襄樊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16開
ISSN: 1007-7103
CN: 42-1374/S
郵發代號: 38-206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農村經濟與科技
創刊時間:1990
復合影響因子:0.203
綜合影響因子:0.088
4. 華東科技雜志哪裡徵稿
雜志信息
刊名:華東科技
主辦: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讓服務中心 周期:月刊 出版地:上海市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ISSN:1006-8465 CN:31-1709/N 郵發代號:4-433 雜志簡介華東科技雜志是由華東六省一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聯合創辦,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管,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中心主辦,以「提供企業創新發展的解決方案」為辦刊宗旨,以「政策解讀、創新管理、規律探尋」為核心內容,立足華東,面向全國,讀者對象直抵各省科技廳、市級科技局、高新區、開發區、科技園區、孵化器、留學生創業園、科研院所、科技型企業、中介機構、創業風險投資機構、金融機構等。雜志內容涵蓋華東各地最及時的科技資訊與創新信息,下設「資訊」、「熱點」、「政策」、「封面專題」、「論壇」、「企業」、「區域」、「生活」等八大核心板塊,視角獨到,兼具深度和廣度。 主要欄目卷首絮語、圖片報道、熱點聚焦、科技改革、封面人物、二板市場、知識產權、前沿科技、電子商務、網上春秋、世界之窗、科學管理、聚焦齊魯、住宅科技、科技動態、科技廣角、成果轉化、技術市場、人才市場等欄目
你可以去原上草職稱論文網查詢
5. 學生會如何創建一部刊物
刊號?我們也要這么麻煩嗎?
申請刊號就不要考慮了,國內停發刊號多少年了? !
如果你非要刊號不可,可以考慮找某些刊號持有者合作使用,一般情況下每期刊幾千元的合作費用就可以了。
發行是另一方面的事情,可以自辦,也可以外包,看你需要什麼樣的方式了。
除了北京,我相信想要把一個沒有刊號的刊物做好發行並沒有太多的困難.
6. 會計信息失真的案例
案例一:綠大地股份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案例分析
一、引言
2010年3月,因綠大地涉嫌信息披露違規立案稽查,發現該公司存在涉嫌虛增資產、虛增利潤、虛增收入等多項違法違規行為。上市公司綠大地惡性財務造假案不僅誤導經營管理者、投資者、債權人做出合理的判斷和決策,而且對於資源的合理配置和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有很大的危害。
二、會計造假行為
綠大地主要通過偽造合同、偽造單據和銷售退回等手段虛構經濟業務從而達到虛增利潤和收入的目的。
1、偽造合同,虛構交易
首先綠大地公司注冊了一些由其實際控制或掌握銀行賬戶的關聯公司,這些公司存在的意義就在於擁有各種不同的公章,而擁有這些公章就可以製造各種合同、發票。
財務背景出身的何學葵對此更是駕輕就熟。有了這些公章後,綠大地再利用相關銀行賬戶操控資金流轉,通過偽造合同的手段虛構交易業務,虛增收入和利潤。
公司的主營業務為苗木,綠大地通過偽造的合同虛構受控公司之間的苗木交易,資金在各個受控公司之間周轉,最終又回到了綠大地,進出之間虛增了營業收入2.96億元。
2、偽造銀行單據虛構銀行交易
2004年,綠大地對五家供應商發生了數千萬元的采購和支付。但在其提供的會計憑證中,通過支票付款的只附有支票存根,無銀行轉賬回單,且有一半支票存根上填寫的收款方與銀行實際資金去向不明。其目的是以虛假采購的方式將資金流出,再通過其控制的五家關聯公司將資金轉回,虛增銷售收入和利潤。
3、通過銷售退回虛構經濟業務
在綠大地成功上市後,大客戶陸續退回其購買的苗木,而這些銷售合同是其在上市前所簽,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均體現在上市前的財務報表中,上市後無故發生銷售退回,綠大地難逃"虛增收入、虛增利潤"的嫌疑。
因此,中審亞太會計師事務所對綠大地2008年、2009年的銷售退回出具了保留意見。綠大地2010年在接受監管層調查中承認,2008年苗木銷售退回2348萬元,並由此追溯調減2008年2348萬元營業收入和1153萬元凈利潤;而2009年苗木銷售退回金額更高達1.58億元凈利潤。
由此可以看出綠大地通過虛構經濟業務虛增收入。
此外,綠大地還通過購買土地的方式虛增資產,並把"60塊樹苗估成300塊"的手段高估存貨,與中介機構串通,隱瞞企業問題,使得綠大地通過財務造假手段順利上市。
三、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1、誠信缺失
對企業以及大股東來說,上市與不上市有著天壤之別。一旦上市成功,不僅可以通過高價發行股票獲得大量募資,控股股東和大股東也可以實現個人資本的擴張。
綠大地財務造假是專業人士所為,可以說有著很高的知識素養,但是面對巨大的經濟利益,誠信不守,知識成了犯罪的幫凶,再加之上市公司違規成本與懲罰力度低,促使他們鋌而走險,為了一己私利給廣大股民和社會造成了嚴重的損失。
2、內部治理機構混亂
原則上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理應分別履行其權力機構職能、決策職能、監督職能和執行董事會決策的經營職能,形成權責分明、協調運轉、有效遏制的治理機構。而綠大地公司治理結構存在嚴重缺陷:董事會成員人數不夠,過半董事均已辭職無法進行決策;監事會成員頻繁調動,成員職務的變動幾乎涉及到了各類職務。
2009年之前綠大地公司一直沒有實現董事長與總經理職務的分離,自己監督自己,其監督效果可想而知了;從2010年4月起,董事會秘書由董事長擔任,這樣董事長在董事會處於絕對主導地位,其權利無法得到有效制衡。
3、中介機構瀆職
雖然綠大地公司涉嫌虛增資產、虛增收入、虛增利潤等多項違法犯罪行為,但是其所採用的欺詐手法並非高深莫測,何學葵只是簡單地篡改了一些數據促成了公司上市和實現個人資本增富。但是這些手段卻接連"瞞過"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保薦機構、中國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等道道關卡。只是由於方方面面的瀆職和縱容,綠大地最終達到欺詐上市的目的。
4、地方保護主義縱容造假
證監會對綠大地案調查之後,為了保護支持當地企業發展,分管這個工作的雲南省副省長兩次赴京,省副秘書長至少10次赴京,從中斡旋。證券犯罪中,一般涉及的上市公司,在當地都是明星企業、就業大戶、利稅大戶,所涉及的企業高管都是"經濟能人",因此當地政府往往授意當地司法機關將外地行政執法機關拒之門外。
甚至默許企業勾結會計師事務所,證券公司聯手製作虛假報表。地方保護主義縱容了證券犯罪行為的發生,雖然能在短期內穩定本地區的經濟發展,但從長遠而言,滋生更多的無規則運行並毀壞當地企業成長與發展的土壤,損害億萬投資者的利益。
四、啟示
綠大地會計信息失真案給社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但從中可以看到我國在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方面的監管存在很多問題:
(1)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手段主要表現在操縱利潤上,如虛構業績,通過關聯方轉移利潤,偽造合同虛構經濟業務等。
(2)內部治理結構混亂、人力資源制度不完善、誠信缺失、中介機構瀆職、地方保護主義等是導致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案例二:
基於遼寧等地經濟數據造假案例的分析
2017年1月17日,遼寧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求發在遼寧省十二屆人大八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首次對外承認:遼寧省所轄市、縣,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財政數據造假的問題,指出2011年至2014年「官出數字、數字出官」導致經濟數據被注入水分。這次報告無疑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一顆巨石,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事實上,中央早已注意到遼寧財政收入的造假行為,《國務院關於201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揭示: 在2011年到2013年間,遼寧省岫岩滿族自治縣將財政借款以稅費名義繳入國庫,虛增財政收入8.47億元、占其公共財政收入的22.6%;
一、2014年:
中央巡視組首輪巡視遼寧時指出「遼寧全省普遍存在經濟數據造假問題」。2014年審計署發現2013年庄河市塔嶺鎮公布財政收入比實際財政收入高出2534萬元,虛增16.24倍;而相鄰的普蘭店市將全市2014年公共財政收入,由年初預算53.35億元下調為33.85億元,降幅近20億元。
二、2016年:
1、中央巡視組「回頭看」指出遼寧省普遍存在數據造假問題,且存在第一次巡視後對中央決策部署敷衍了事,甚至唱反調的情況。隨後遼寧省委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巡視工作。本文梳理了遼寧省委在之後出具的巡視報告以及各市、鎮公布的巡視整改情況公告發現:
本溪市某些單位和部門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經濟指標虛假捏造經濟數據;開原市、調兵山市為了成為百強縣虛增各項經濟指標;阜新經濟數據存在較大水分;鐵嶺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摻雜水分等。
2、遼寧省數據造假的具體情況目前暫無披露,但從經濟數據的變化中我們可以掌握大概的情況。2014年開始,遼寧省的地區生產總值出現了負增長,財政收入也不斷下跌,固定資產投資數據縮水60%-70%。
尤其是在中央巡視組「回頭看」期間即2016年,遼寧各市GDP出現了暴跌,其中鞍山和遼陽跌幅最大,分別下跌了38.3%和36.4%。這些數據表明,遼寧省的數據造假是比較普遍的,且虛增比例較大。
3、據報道,遼寧省所轄市縣在2011年至2014年,虛增的收入約占同期財政收入的20%,虛增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比例達到23%。
繼遼寧自曝之後,2018年1月3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也公開承認:「重新核算後,內蒙古需要調減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0億元,佔2016年總量的26.3%;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核減2900億元,佔2016年全部工業增加值的40%」。
4、2018年1月11日:
天津市濱海新區政府也公開承認:「濱海新區2016年的萬億地區生產總值核減3348億,占總量的50.32%」,這個備受矚目的國家級新區一夜之間變得灰頭土臉。
根據政府公開的文件與相關的報道,這些地方經濟數據造假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幾種:
1、虛構應稅事項和納稅依據,虛假增加稅收收入。如2012年遼寧省某縣將縣委和縣政府機關用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築物劃撥給縣政府融資平台公司進行對外轉讓,轉讓行為並沒有實際發生,該縣卻在賬面上徵收得到了5671萬的土地增值稅等稅收收入;
2、虛假拆遷或轉讓土地、使用財政資金繳納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如2012年,遼寧省某縣重復轉讓4家糧庫土地,虛增國有資本經營收入6965萬元;
3、財政收入虛增空轉,即財政部門向企業進行撥款(以財政借款等名義),再由企業將資金繳回財政,以此實現財政收入的增加。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就公開承認主要通過虛增空轉、工業增加值謊報等方式完成收入增長目標;
4、稅收收入先增後返,虛增稅收收入。2011-2013年間,遼寧省某縣對33家企業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實行先征後返,虛增稅收2224萬元;
5、更改統計口徑,將統計范圍擴大。天津濱海新區的生產總值在調整統計口徑後縮水超過50%;
6、直接的數據編造。根據公開報道,遼寧省某些市縣還通過違規編造、隨意調整財政月報的方式虛增財政收入。
案例三:
證監會湖北監管局在三峽新材現場檢查中,發現公司在成本核算中存在少計原材料成本情況。 2013年10月15日,三峽新材收到證監會武漢稽查局《立案稽查通知書》,因三峽新材涉嫌違反相關法規,決定對其立案稽查。
一、三峽新材今年上半年財報顯示:
公司營業收入為5.97億元,同比增加31.81%;但是凈利潤為216.4萬元,同比下滑66.19%。 身陷稽查漩渦中的三線新材,其短期借款規模有所收縮。 三峽新材的短期借款中,2013下半年期末短期借款為7.2億元,比期初的15.3億元減少8.1億元。
其中抵押借款由期初的6億元,下降到期末的5.8998億元;信用貸款由6344萬元,下降到2240萬元。 今年上半年,三峽新材的短期借款,期末金額為6.2億元,比期初的7.2億元減少1億元。其中質押借款由期初的7690萬元,下降到期末的3500萬元。
抵押借款由5.8998億元,下降到5.65億元;保證借款由3000萬元,下降到2000萬元;信用貸款由2240萬元,下降到0元。 可見,三峽新材的短期信用貸款,一年間由6344萬元驟減為0。
二、三峽新材公告顯示:
其曾獲得中國銀行三峽獲得最高為3000萬元的授信額度。
截至2013年12月31日,三峽新材賬面在該行借款余額2240萬元。而截至2014年6月30日,三峽新材已無信用借款。 8月14日,三峽新材董秘張光春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三峽新材貸款的具體情況,不是因財務造假造成貸款收緊,但並未說明具體情況。
三峽新材半年報中的主要貸款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三峽分行當陽支行,該支行一位負責信貸的人士稱,三峽新材的財務造假,對其未來繼續借貸會有影響。
上述建行人士說,他們早在去年下半年就關注三峽新材的財務造假,對已貸出去的款項,會關注這個事情怎麼處理。三峽新材下次申請貸款時會難度加大,要求有真實的報表,還要拿真實保單、資金流水等原始憑證。
華南地區一家公司的會計人士表示,企業在貸款時,銀行在條款中會約定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定期提供有關財務會計報表等資料,如果沒有提供真實的財務數據,銀行可以停止發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三、今年4月12日,三峽新材出具重大會計差錯更正的意見。
1、三峽新材在2011、2012年成本核算過程中,分別少計原材料成本7581.7萬元、1567.7萬元,導致2011、2012年營業成本分別少計7581.7萬元、1567.7萬元。
2、更正前,三峽新材2011年、2012年度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905.4萬元、1463.8萬元。而在重大會計差錯更正後,三峽新材2011年、2012年度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4539.1萬元、131.3萬元。
對於財務造假,上交所在處分書中表示,「前述調整致使公司財務信息披露失真,後果嚴重,性質惡劣。」
參考資料來源:
人民網-綠大地增發露馬腳 從明星企業到造假大戶
中國新聞網-遼寧內蒙古等多地自曝GDP「注水」:弄虛作假歪招
人民網-三峽新材財務造假曝光 風險重估或波及未來銀行貸款
7. 僑刊期刊刊號轉讓,能在全國發行雜志嗎急急急急急!
只要有CN刊號,就可以在國內發行。
如無CN刊號,只有ISSN刊號,則不能發行。
1、論文題目: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
5、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 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
d.結論。
6、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8. 注冊離岸公司,香港公司需要什麼條件有注冊過的進來。
您好,我司專業注冊香港公司,海外公司。
注冊香港公司的條件
1.公司中英文名稱;
2.注冊資本: 默認1萬港幣,無需驗資;
3.股東和董事:最少可一人兼任股東和董事,無國籍限制;
4.經營范圍沒有限制;
5.香港注冊地址,.法定注冊秘書(我司可以提供);
注冊香港公司流程:填寫委託書*簽署協議*交付款項*親自簽署法定文件*送香港注冊署辦理*辦理完畢*交結綠盒。
(新公司辦理時間:8-10工作日;如時間緊急可購買現成公司:3-5工作日辦理完畢。)
注冊香港公司後全套文件:
公司注冊證書(CI)、商業登記證(BR)、公司章程(M&A)申請公司資料(NC1)、股票本、鋼印、簽字章、小圓章、董事會議記錄本、香港會計師見證本一份、綠盒一個。
注冊香港公司後銀行開戶:
公司賬戶須在公司成立後才能申請。客戶可選擇在香港開立本地賬戶或香港以外地區開設離岸賬戶,開戶要求股東、董事親臨銀行辦理。我司會為您准備好所有開戶所需官方文件,並協助客戶辦理開戶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