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在我國經濟核算中核算生產成果時

在我國經濟核算中核算生產成果時

發布時間:2021-06-22 19:36:05

『壹』 什麼叫經濟核算什麼叫核算

經濟核算
economic calculation
為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成果而進行的多項經濟活動及其方法,是社會主義的一個客觀經濟范疇。它以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為目標,運用會計核算、統計核算和業務核算等手段,對生產經營過程中活勞動和物資消耗以及取得的成果,用價值形式進行記錄、計算、對比和分析,藉以發掘增產節約的潛力和途徑。因此它是有計劃管理經濟的方法。中國一直把經濟核算列為社會主義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一項基本原則。
企業經濟核算包括生產經營全過程的核算,主要是:①生產消耗的核算,又稱生產成本的核算,包括物質消耗與勞動消耗兩方面②生產成果的核算,包括質量和數量兩個方面。③資金的核算,包括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兩方面。④財務成果的核算,又稱利潤的核算。各項核算內容通過一系列技術經濟指標來體現。經濟核算的指標體系一般包括產量指標(實物產量、工時產量)、產值指標(總產值、商品產值、凈產值)、品種指標(產品品種數量、新產品數量等)質量指標(產品或零部件合格率、優質品率成品或部件一次裝配合格率等)勞動指標(全員或生產工人勞動生產率工時利用率等)、物資消耗指標(單位產品消耗量、萬元產值物資消耗量等)、設備利用指標(設備利用率等)、成本指標(主要產品單位成本、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等)、資金佔用指標(固定資金利潤率、流動資金利潤率、流動資金周轉天數等)、利潤指標(資金利潤率、產值利潤率)等。
為保證經濟核算工作正常進行,必須做好企業內部的原始記錄、定額管理、計量工作、清產核資和廠內計劃價格等基礎工作。通過經濟核算,職工個人的經濟利益要同工廠的經濟利益掛起鉤來,做好考核、分析、評比工作,提高核算的效果。中國國營企業的經濟核算普遍採取統一領導,分級歸口管理,專業核算與群眾核算相結合的方法。大型企業一般實行廠級、車間、班組三級核算,中、小型企業一般實行廠級、車間二級核算或廠級一級核算。科室的核算屬於專業核算。企業經濟核算的日常工作,通常由計劃、財務部門組織有關科室、車間的職能人員進行。實行經濟核算,有利於加強企業管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促進企業改善生產經營。

『貳』 一、判斷題 1、國內生產總值所核算的貨物,必須是本期生產、銷售的成果。( ) 2、國民經濟核算起源於對國

國民經濟核算的含義
國民經濟核算是運用統計指標及其體系,對一定范圍和一定時間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與利用所進行的計量;對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所進行的計量;對經濟運行中形成的總量、速度、比例、效益所進行的計量等。廣義來講,國民經濟核算包括統計核算、會計核算、業務核算,它們相輔相成。分工協作,有機地組成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狹義來講,國民經濟核算僅指國民經濟綜合平衡統計核算。
國民經濟核算的目的是為經濟行為監測、經濟分析、國際比較、政策分析和制定以及宏觀經濟調控和管理服務。國民經濟核算方法是試圖通過系統地規范概念、分類、核算原則、表現方式及邏輯關系,更好地實現對國民經濟運行過程的統計描述。
1.2國民經濟核算的功能
作為國民經濟統計方法,國民經濟核算對我國的宏觀經濟管理和微觀經濟決策都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國民經濟核算能夠有效反映國民經濟運行狀況。國民經濟核算通過一系列科學的核算原則和方法把描述國民經濟各個方面的基本指標有機地組織起來,採用大量信息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對計劃、決策的確定和執行起著重要的咨詢、服務與監督作用。其次,國民經濟核算是宏觀經濟管理的重要依據。國民經濟核算提供了關於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的系統數據,是制定宏觀經濟管理所需規劃、計劃和政策的重要依據。國民經濟核算所提供的有關生產、收入分配、消費、投資等方面的基礎數據,為宏觀經濟管理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以及財政政策、金融政策、產業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一系列經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據。再次,國民經濟核算是微觀決策的重要依據。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和個人對生產、消費和投資決策的需求增強,國民經濟核算部門能否提供准確和豐富的國民經濟核算信息直接影響到決策的科學性。通過對各種不同類型經濟統計的基本概念、基本分類和指標設置提出統一要求,國民經濟核算使得這些經濟統計在滿足其要求的同時,實現彼此之間的相互銜接,使整個經濟統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2、我國國民經濟核算的方法
國內生產總值(GDP)與國民生產總值(GNP)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指標,兩者都是核算社會生產成果和反映宏觀經濟的總量指標,只是計算口徑不同。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范圍內反映所有常住單位生產活動成果的指標。國民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范圍內的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實際收到的原始收入價值的總和。國民生產總值可以用國內生產總值加上本國常住單位從國外得到的凈要索收入計算取得。國內生產總值與國民生產總值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強調的是創造的增加值,而後者強調的是獲得的原始收入。一般來說,各國的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兩者相差數額不大,除非某個國家在國外有大量的投資和大批勞動力,該國的同民生產總值可能會大於國內生產總值。
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有3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3種方法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反映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構成。生產法是從貨物和服務活動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總產品人手,剔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得到新增價值的方法。核算公式為:增加值=總產出一中間投入。收入法也稱分配法,是從生產過程創造的收入角度對常住單位的生產活動成果進行核算。核算公式為:增加值=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盈餘。支出法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用於最終消費的資本形成總額以及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總額,它反映本期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的使用及構成。支出法是從最終使用角度來反映國內生產總值最終去向的一種方法。核算公式為:增加值=總消費+總投資+出口一進口一國內生產總值。
3、我國國民經濟核算方法評析
3.1各種國民經濟核算方法的評價
以上3種國民經濟核算方法,無論是從生產,收入(分配)和支出的哪一個角度核算,理論上結果都應該是一致的。但在實際操作中由於資料來源不同,計算結果會出現某些差異,這種差異稱之為統計誤差,而在統計學上。是允許出現一定范圍內的統計誤差的。

『叄』 經濟核算的簡介

經濟核算
economic calculation
為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成果而進行的多項經濟活動及其方法,是社會主義的一個客觀經濟范疇。它以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為目標,運用會計核算、統計核算和業務核算等手段,對生產經營過程中活勞動和物資消耗以及取得的成果,用價值形式進行記錄、計算、對比和分析,藉以發掘增產節約的潛力和途徑。因此它是有計劃管理經濟的方法。中國一直把經濟核算列為社會主義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一項基本原則。

『肆』 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核算方法有哪些

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的三種表現形態表現為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反映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構成。其計算公式為:

1、國內生產總值(生產法)=總產出-中間投入(物質產品投入+服務投入);

2、國內生產總值(收入法)=勞動者報酬+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凈額+營業盈餘;

3、國內生產總值(支出法)=總消費+總投資+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居民消費+政府消費)+(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存貨增加)+(貨物和服務出口-貨物和服務進口)。

『伍』 我國採取哪些措施保持我國GDP的增長取得的成果

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負責人24日在杭州指出,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近期將採取四大措施,積極推動我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綠色GDP)研究工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數據支持和考核基礎。這是記者從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於6月24日~25日聯合召開的「建立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國際研討會」上獲悉的。這四大措施是:一、建立綜合環境與經濟核算理論體系及基本框架;二、開展和建立環境污染物實物量核算;三、開展和初步建立環境損失價值量核算,測算經環境損失調整的GDP,即涉及環境降級成本調整的綠色GDP;四、通過國家和地方試點,總結推廣環境核算研究成果。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在會議上說,目前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仍屬於粗放型,存在著比較嚴重的高消耗、低效率的問題。在我國國民經濟核算中引入綠色GDP概念,研究建立以綠色GDP為核心指標的綜合經濟與資源環境核算體系,提供資源環境核算數據,為決策部門提供參考,使經濟發展具有可持續性,已成為國民經濟核算領域一項十分緊迫和重要的任務。據李德水介紹,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一些國際組織和國家在資源環境核算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對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進行調整的基礎上,嘗試提出了綠色GDP核算方法。近兩年來,中國國家統計局也十分重視綠色GDP核算工作,就建立以綠色GDP為核心指標的「中國綜合經濟與環境核算體系」做了許多基礎性研究與實踐工作。但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仍然是一個充滿探索、實驗的研究領域,對於我國來說,此項工作更是處於剛剛起步和嘗試階段,尚有許多問題和困難亟待解決,需要多部門的參與和配合。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說,環境和生態是一個國家綜合經濟的一部分,現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由於沒有將環境和生態因素納入其中,因而不能全面反映國家的真實經濟情況。GDP統計中存在著的一系列明顯缺陷,長期以來被人們所批評,但長期以來沒有得到修正。綠色GDP是對GDP指標的一種調整,是扣除經濟活動中投入的資源和環境成本後的國內生產總值。在新形勢下,必須加快綠色GDP的研究與運用,使其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潘岳說,建立綠色GDP也是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進程中的又一重大舉措。建立綠色GDP的目的之一,是促進領導幹部在決策過程中樹立「生態化和綠色化」的觀念,提高重大社會經濟決策及其政策的「綠色」水平,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據悉,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成立了聯合工作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以及專家顧問組和技術工作組。本次研討會也標志著國家統計局與國家環保總局聯合開展的《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研究》項目的工作已經全面啟動。

『陸』 (3)生產核算的理論依據是什麼如何進行生產成果的價值測度

GDP是國內生產總值的英文Gross Domestic Procts的縮寫,是指以貨幣形式表現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核算的常住單位是指在中國大陸的經濟領土范圍內擁有一定的活動場所(廠房或住宅),從事一定規模的經濟活動,並持續經營一年以上的單位(包括住戶),不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別行政區香港、澳門以及中國領土台灣省內的單位。GDP核算與GDP不同。GDP表示的僅僅是一個總量指標,而GDP核算則是指在一個完整的理論框架下圍繞GDP這個總量指標而進行的一系列核算活動。GDP核算從核算時間上可以分為年度核算和季度核算。從核算使用的價格上可以分為現價核算和不變價核算。

GDP可以通過三種方法計算得到:分別為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生產法是從生產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新創造的價值,是國民經濟各行業在核算期內新創造的價值和固定資產的轉移價值的總和,也即國民經濟各行業增加值的總和。用公式表示如下:

增加值 = 總產出 - 中間消耗 。

GDP = 各行業增加值的和

收入法也稱分配法,是從生產過程創造收入的角度,根據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應得的收入份額以及因從事生產活動向政府支付的份額的角度來反映最終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按照這種計算方法,GDP由全國各行業匯總的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生產稅-生產補貼)、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部分組成。計算公式為:

GDP = 勞動者報酬
+ 生產稅凈額
+ 固定資產折舊
+ 營業盈餘

支出法也稱使用法,顧名思義是從最終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內生產的所有貨物和服務的去向。按照支出法計算,GDP由居民消費、政府消費、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存貨增加以及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出口減進口後的差額)五項組成。計算公式為:

GDP = 居民消費
+ 政府消費
+ 固定資本形成總額
+ 存貨增加
+ 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

從理論上講,上述三種方法計算得到的GDP應該是一致的,因為它們是使用不同的方法對同一事物進行核算。但在實際操作中並不如此,因為資料來源的不同以及基礎數據質量上的差異,三種方法計算的GDP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計算誤差。我國目前以生產法GDP為准。

由於GDP涵蓋了國民經濟活動的各個部門,所以其計算是建立在專業統計及部門統計與會計核算的基礎之上的。在統計局內部,GDP核算的資料來源於統計局內部各專業司常規統計報表,全國普查資料,各種抽樣調查資料。在統計局外部,則需要財政、稅務、金融、保險等各相關部門的統計及財務資料。除此以外,對於未能納入常規統計報表和不易取得的資料,還要到相關的系統、行業處搜集替代指標進行補算和估算。由此可見,GDP核算是一個各方面數據全方位相互印證、相互平衡的系統工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技術性。是一個國家在核算期內總活動成果的綜合反映。

我國的官方統計機構負責GDP核算,實行分級核算,國家和地區各自核算本轄區范圍內的數據。即,全國的GDP由國家統計局負責核算,地區GDP則由各省、市統計局負責核算。在這種體制下,各地區的GDP匯總之和與國家的GDP數據並不相等,這主要是資料來源方面的差異造成的。這種情況並不是中國特有的,所有存在地區核算的國家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只不過有的國家通過特定的核算程序和技術處理人為地使國家和地區數據匯總之和保持一致,而我國則未做進一步的要求,只是由國家對地區數據進行定期的評估。

我國的GDP核算始於1985年,是統計改革開放的產物。在此之前,與計劃經濟體制相配套,我國國民經濟核算使用的一直是MPS體系,即源於前蘇聯計劃經濟的物質平衡表體系。1985-1992年間逐步向SNA過渡,即向聯合國推薦的源於西方市場經濟的核算體系過渡。隨著我國經濟體制中市場化成分的不斷增強,計劃成分的不斷削弱, SNA核算體系越來越適合中國國民核算工作的需要。因此,自1993年起,國家統計局不再並列提供MPS核算資料,而是徹底轉向SNA體系。國民經濟主要總量指標的核算由MPS轉向SNA的過渡期至此宣告結束。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已經完成了一整套包括GDP核算在內的立足於中國國情的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構建工作,並配套出版了《中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編制與計算方法系列叢書》,全面概括了我國核算領域在理論層面和操作層面上的有關問題。目前GDP核算工作正在此基礎上對服務業,不變價,不可觀測經濟等較薄弱環節做進一步地完善。有關GDP核算的其他信息可通過中國統計信息網a href="www.stats.gov" target="_blank"www.stats.gov/a國民經濟核算司主頁進行查閱。

GDP的作用根據用戶對象的不同而不同。根據需求的近似性,我們可以將用戶大致分為三大類。政府用戶、專家用戶和其他一般公眾用戶。對於政府用戶來講,GDP核算的作用主要是用於了解宏觀經濟運行的總體規模和健康性,為政府宏觀決策提供依據。比如,宏觀決策者將根據GDP運行的總量、態勢和軌跡來預計經濟增長率、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並制訂相應的控制目標,採取必要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來干預宏觀經濟的運行情況。

對於專家用戶和研究團體來講,GDP將為他們提供實證分析和模型預測的基礎數據,使他們可以根據理論對經濟運轉的合理性作出邏輯上的判斷,對未來的經濟活動進行預見或對現存的經濟理論進行修正,從而向決策者提出合理化建議,幫助決策者共同實現宏觀經濟的健康運行與合理增長。具體地講他們可以利用GDP或人均GDP數據來研究諸如貧困問題,收入分配問題,經濟增長問題,生產率問題等。

對於一般公眾用戶來講,了解了GDP以及政府是如何使用GDP的,便是了解了自己賴以生存的大環境。比如:當一個企業知道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是根據GDP等有關信息做出的,那麼他就能在宏觀政策出台前,對可能出現的宏觀政策做一個預測,如果貨幣緊縮的可能性很大的話,那麼他就能知道:下期生產獲得資金不容易,生產成本會增高,就要及早地想辦法、調整計劃。當一個人了解了GDP的相關知識後,他就能根據GDP的走向判斷出自己就業難度,工資增長可能性的大小等。經濟增長率高(即按不變價計算的GDP增長速度),就業的難度就小,工資增長的可能性就大,但同時可能要面對的是物價增高的情況,這樣他就可以調整個人生活規劃,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效用。可見GDP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關的。就連十六大制定的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也不可能不以人均GDP作為其指標體系中的一個關鍵指標,因為人均GDP是目前全世界通用的衡量貧富一個首要尺度。

值得注意的是,GDP雖然是衡量國民經濟發展情況的一個最重要的指標,是最受關注的宏觀經濟數字之一,但它不是萬能的,它只是衡量生產的尺度,而無法全面反映效益、福利等其他與發展相關的指標。另外,GDP總量也不是越大越好,因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綜合實力如何,不僅與GDP總量有關還與GDP結構有關,包括GDP的生產結構、支出結構和使用結構。只有合理的結構才能保證國民經濟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第三,GDP核算本身在核算技術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是指在理論框架、指標體系、口徑范圍、計算方法、數據來源等方面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這種不完善是任何一個國家的核算體系和核算實務都面臨的問題,並不是中國所獨有的。目前我國GDP核算人員正在立足中國的具體情況努力地對包括GDP核算在內的整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進行改進。對於一般公眾用戶所質疑的GDP數據不準確問題,如,被調查對象的不實填報,某些領導的人為干預等,屬於非技術因素,要消除它們則有賴於統計立法和執法的強化、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持以及部門間的相互配合。

盡管GDP與GDP核算仍舊存在著上述問題和不足,但我們必須看到GDP作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活動總量的測度指標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已被廣泛地應用於政治、經濟、外交、研究等各個領域,深刻地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GDP核算也將隨著其不斷完善和細化的過程在宏觀生產數據的生產和專業數據質量檢測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趙紅 作者單位: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

『柒』 一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是怎樣核算出來的其增長率如何計算

是在三個不同時點用三種不同的演算法算出的。以兩年後用收入法算出出示在年鑒上的為准

閱讀全文

與在我國經濟核算中核算生產成果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