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蘋果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蘋果的主要成分:含糖、蛋白質、鈣、磷、鐵、鋅、鉀、鎂、硫、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煙酸、纖維素等營養成分。蘋果中的含鈣量比一般水果豐富多,有助於代謝掉體內多餘鹽分。蘋果酸可代謝熱量,防止下半身肥胖。至於可溶性纖維果膠,可解決便秘。
蘋果是美容佳品,既能減肥,又可使皮膚潤滑柔嫩。蘋果是種低熱量食物,每100克只產生60千卡熱量;蘋果中營養成份可溶性大,易被人體吸收,故有「活水」之稱,有利於溶解硫元素,使皮膚潤滑柔嫩。
(1)蘋果成果擴展閱讀:
蘋果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是公認的營養程度最高的健康水果之一。而蘋果籽更被譽為「生命之庫」,營養成分更是果肉的10倍以上。蘋果籽蘊含大量植物性荷爾蒙,能有效雙向調節人體內分泌,促進細胞微循環,提高細胞活性等。
蘋果可生食或煮熟食用,也可做成果乾、果醬、果子凍等,蘋果在很多甜食中都會用到。在生食或烹制之前 最好在冷水中把蘋果擦凈。果肉如果暴露於空氣中的話會被氧化而變黑。為防止氧化,要趕快食用或根據特點用途烹制。
參考資料:網路-蘋果
⑵ 蘋果和谷歌所取得的技術成果有什麼異同
蘋果:市場驅動、形式大於功能、重質不重量
蘋果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自認為是一個工程師,但實際上,他更像一個設計師。喬布斯總希望蘋果產品的外觀設計能讓用戶感到興奮。他對待產品的態度,就像暢銷書作家對於他們的暢銷書的態度,或者像著名藝術家對於他們的藝術作品的態度。
這種態度帶來的好處是,蘋果產品的外觀往往非常漂亮,即使是首次推出的產品也是如此。它們往往能從感情上來打動目標用戶,博得他們的好感,從而讓他們形成購買的沖動。人們總是樂於持有蘋果產品,並炫耀這些產品的漂亮設計和雅緻界面。盡管一般來說,男人更傾向於購買技術產品,但是對於蘋果來說,它的產品對女人的吸引力更大。
這種態度帶來的壞處是,蘋果產品往往具有技術上的局限和工程上的醜陋。蘋果的第一代iPhone手機不支持3G,第二代iPhone手機的電池壽命非常短,第四代iPhone手機又出現了屏幕和天線方面的問題。實際上,對於蘋果產品,尤其是iPhone手機來說,它看起來越漂亮,具有的問題就越多。那些經常對新推出的蘋果產品進行拆卸分析的研究人員,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就是「醜陋」。對於蘋果來說,形式是大於功能的,為了外觀的漂亮可以犧牲內在的功能要求,這導致了很多技術上的問題。
最後,蘋果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重質不重量。它創造或擁有的智力成果遠遠多於它向市場提供的產品。這使得蘋果長於控制產品質量,卻短於提高產品銷量,盡管它的利潤較高。
谷歌:技術驅動、功能大於形式、質量不重質
谷歌對待產品的態度與蘋果有天淵之別。谷歌的產品設計師總希望開發出盡可能多的功能,並把它們整合在一個外觀極其醜陋的產品中,然後把這些產品直接拿到市場上去銷售。谷歌的工程師們則會緊緊跟蹤用戶的反饋信息,增加或刪除某些功能,不斷地在新的版本中減少產品的問題,直到產品的功能變得非常完善。谷歌的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以前曾是Sun公司的首席技術官,因此,沒有人會認為他具有藝術細胞,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工程師。
這種態度帶來的好處是,谷歌的新產品很少具有技術上的局限。即使是新推出的產品也擁有大量的功能。谷歌的產品往往更加穩定,很少會出現性能問題。與蘋果的產品相比,谷歌產品的工程設計更加到位,硬體問題出現得更少。
這種態度帶來的壞處是,谷歌的產品外觀看起來就像是一隻丑小鴨。為了了解市場,並開發出功能完善的產品,谷歌往往會投石問路,先向市場投放很多功能很多但外觀難看的產品。對於谷歌來說,功能是大於形式的。這種態度可能對男人和技術狂人更有吸引力。
最後,谷歌重量不重質,它總是依靠代工企業來推廣它的產品,這使得谷歌的產品銷量很大,但給人的印象是質量較差。谷歌產品的利潤很小,但是它的銷量很大,遠遠高於蘋果。谷歌推出的產品很多,但是能產生轟動效應的很少。
⑶ 蘋果的生長過程
1.花芽分化期 蘋果的花芽分化,多數品種都是從6月上旬開始至入冬前完成,整個過程分為生理分化、形態分化和性細胞成熟三個時期。
2.果實膨大期 蘋果的果實是由子房和花托發育而成的假果,其中子房發育成果心,花托發育成果肉,胚發育成種子。果實的膨大,又分為初期、中期、成熟期、未期。果實膨大的時間一般早熟品種為65—87天,中熟品種為90—133天,晚熟品種為137—168天。
3.落花期 蘋果從花蕾出現到果實採收,一般有四次落花落果。第一次在終花期,花梗隨花謝而一起脫落,通常稱為落花。第二次在落花後一周左右,子房略見增大,可持續5—20天,稱為前期落果。第三次在第二次落果後的7—14天,果實已達到姆指至元大,對產量影響較大,稱為生理落果,雲南一般發生在5月份,北方的物候期比雲南晚,發生在6月份,故稱「6月落果」。第四次在果實採收前,落下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果實,故稱采前落果。
第一、第二次落花落果,主要是營養不足和授粉受精不良引起。第三次落果,除果實之間爭奪養分、胚內生長素缺乏外,是梢果爭奪養分激烈所致。因葉片的滲透壓大於幼果,爭奪養分的力量比幼果強,所以除適時做好摘心、剪梢等抑制新梢生長外,還應及時追施謝花花肥,補充養分。
⑷ 喬布斯如何成就蘋果輝煌
實際上很多蘋果觀察人士都漏了這點,在全世界擔心後喬布斯時代的蘋果命運時,這點非常值得考慮。蘋果觀察人士傾向於只對本壘打感興趣,這點在喬布斯過早去世的前一天,蘋果推出iPhone 4S時得到充分體現。很多人認為新手機與iPhone4相比沒有太多改進。同樣,他們也未想到這點。
雖然蘋果股價自喬布斯1997年回歸後上漲了7000%,但他的多數成功卻來自持續、耐心的工作,而不是耀眼的靈光一閃。
喬布斯在以前的公司NeXT時,就一直在慢慢開發後來帶給蘋果的技術。iPod就是由一個外部承包商想出來的主意,他迅速捕捉到並通過多年的完善,才將其從一種小電器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有時,喬布斯發布的產品開始並不吸引人,但後來卻能賺取大量的現金。
2009年推出的iPhone 3GS,是蘋果第三版iPhone手機,看起來很像前一年推出的iPhone 3G。人們曾取笑名稱中的「S」符號。Piper Jaffray的分析師基恩·蒙斯特(Gene Munster)指出,雖然iPhone 3G的銷量在上市第一年裡使iPhone手機銷量同比增長75%,但他估計,3GS在上市後完整一年裡銷量增長了95%。
實際上,這種看起來像是衍生出來的智能手機,卻使蘋果獲得加速增長。銷量加快增長,有些來自蘋果增加了更多的手機運營商,但這正說明:史蒂夫·喬布斯並非每次都能拿出驚人的作品。他總是先取得初步成功,然後逐漸完善,反過來又為市場的進一步增長奠定基礎。
蘋果的研發支出,在絕對數量上看起來很大--上財年為17.8億美元,但在營收中的比例微不足道,僅為2.7%。相比之下,微軟和IBM研發支出在營收中的比例分別達到13%和6%。蘋果iPhone佔全球手機市場的份額不到5%,雖然iPhone 4是全球最熱銷的智能手機。
蒙斯特猜測,未來5年蘋果的產品設計依然會有喬布斯的印記,也許蘋果牌電視就是其中之一。
⑸ 蘋果從開花到結果的生長過程
蘋果的生長過程必須經過4個時期:1. 花期, 2. 生理落果期,3. 果實膨大期, 4. 成熟期。
開花後進入第一次生理落果(帶果柄脫落),爾後進入第二次生理落果(不帶果柄脫落),再進入幼果期,到果實膨大期,再到生長成熟期。
顏色及形狀變化,現以華冠品種為例:果實近圓錐形,高樁,幼果濃綠色,後轉為淡綠,成熟後,果底色金黃,果面三分之二以上鮮紅色,果面光滑,有光澤,果肉黃色,肉質細密,脆硬,汁液多,有香味。
⑹ 新疆野蘋果的研究成果
對新疆鞏留與新源2地的新疆野蘋果居群年齡結構及郁閉度進行測定和分析,旨在為新疆野蘋果資源的保護保存提供依據。結果表明,在隨機選取的200個單株中,鞏留居群i級幼樹為0,而且Ⅱ級小樹數量也極少,僅2株,只佔1%,年齡級構成有下降性特徵,存活曲線呈斷點凸型,故年齡結構應屬老衰類型,郁閉度為0.47;新源居群有i級幼樹,10株佔5%,Ⅱ級小樹達26株佔13%,年齡級構成有穩定中略有上升的特徵,存活曲線呈弧形凸型,故年齡結構應屬穩定類型,郁閉度為0.80。上述結果顯示,鞏留新疆野蘋果居群破壞嚴重,亟待加強保護,而新源新疆野蘋果居群保存較完好。
新疆野蘋果果實形態與礦質元素含量多樣性以及特異性狀單株對新疆野蘋果伊犁霍城縣大西溝、鞏留縣莫合鄉庫爾德寧和新源縣交吾托海等3個種下居群果實形態多樣性及生存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並結合香味物質、礦質元素含量等測定結果篩選出4株特異性狀單株,旨在為探討栽培蘋果的起源演化提供基本資,並為新疆野蘋果保護利用提供科學依據,結果表明:
①新疆野蘋果的果實形狀、大小、顏色和果柄長度等形態性狀的變異系數均在10﹪以上,表現出較豐富的遺傳多樣性,3個居群的變異趨勢基本一致,尤其是本文首次對鞏留縣莫合鄉庫爾德寧居群果實形態性狀進行調查研究,其中單果重的變異幅度為9.95~47.47g,變異系數29.71﹪,形狀有扁圓形、近圓形、圓形和圓錐形等,果皮顏色有綠、黃、橘黃、粉紅、紅和深紅等,具有栽培蘋果的典型特徵.上述結果支持新疆野蘋果可能是栽培蘋果祖先種的結論;
②對鞏留縣莫合鄉的新疆野蘋果78個實生株系果肉組織Ca、Mg、Fe、Zn、Cu、Mn6種礦質營養元素進行測定的結果表明:每種礦質元素含量單株間差異顯著,變異系數在24.2﹪~54.0﹪,遺傳多樣性豐富,進一步選擇的潛力很大;
③根據新疆野蘋果果實形態、香味物質和礦質元素含量等的測定結果,初步篩選出了大果型、高鈣型、高鋅型和大馬酮型等4個特異性狀單株;
④調查發現,由於農田開墾、過度放牧以及蘋果小吉丁蟲的蔓延危害,伊犁野果林面積逐年減少,野蘋果固有的繁育體系和遺傳多樣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為此,本文提出了建立新疆野蘋果原生境保存、異地保存、離體保存和利用保存等多層次保護保存體系的建議。
⑺ 蘋果從開花到結果的生長過程,要詳細。
蘋果開花期因各地氣候不同而有很大差異。一般在4~5月份,蘋果(16張)每花芽有花3~7朵,且中心花先開。蘋果是異花授粉植物,大部分品種自花不能結實。各類結果枝的比例因樹齡、品種不同而有變化。通常是幼樹的長果枝和中果枝較多,隨著樹齡的增大,短果枝比例迅速上升,及至盛果期,一般可達70%以上,衰老期幾乎完全是短果枝。從品種上看,金帥等品種的長果枝與中果枝較多,新紅星、紅富士等品種的短果枝比例大,遼伏等品種容易形成腋花芽。座果:蘋果的正常果實,每果有5個心室,每心室有種子2粒。在果實發育過程中,種子分泌激素刺激果肉生長,所以授粉受精良好、種子充實飽滿的,果形端正,果肉豐腴;反之,種子發育不良或無種子的一方,果肉凹陷瘦削而成畸形果,因此一定要配置授粉樹和改善授粉。果實與品質蘋果的果實是由子房和花托發育而成的假果,其中子房發育成果心,花托發育成果肉,胚發育成種子。果實的體積膨大,前期靠細胞迅速分裂的細胞數目的增多,後期靠細胞體積的膨大。蘋果(5張)果實體積的膨大,中期到成熟之前較快,初期和末期較慢,果實重量以成熟前一個月增長最快。果實發育期的長短,一般早熟品種為65~87天,中熟品種為90~133天,晚熟品種為137~168天。果實色澤是商品的重要指標。蘋果著色的好和差與糖分的積累、礦質元素的協調、環境條件和激素種類、含量等關系很大。後期控施氮肥,增施鉀肥,減少果皮中的葉綠素,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日光照射度,做好排水,降低空氣濕度,噴施萘乙酸和2.4-D等激素,都可促進蘋果上色。蘋果從花蕾出現到果實採收,一般有四次落花落果。第一次在終花期,花梗隨花謝而一起脫落,通常稱為落花。第二次在落花後一周左右,子房略見增大,可持續5~20天,稱為前期落果。第三次在第二次落果後的7~14天,果實已達到拇指指甲大,對產量影響較大,稱為生理落果,雲南一般發生在5月份,北方的物候期比雲南晚,發生在6月份,故稱「6月落果」。第四次在果實採收前,落下成熟或接近成熟的果實,故稱采前落果。第一、第二次落花落果,主要是營養不足和授粉受精不良引起。第三次落果,除果實之間爭奪養分、胚內生長素缺乏外,是梢果爭奪養分激烈所致。因葉片的滲透壓大於幼果,爭奪養分的力量比幼果強,所以除枝時做好摘心、剪梢等抑制新梢生長外,還應及時追施謝花花肥,補充養分。●果實色澤發育蘋果果皮色澤分為底色和表色兩種。果皮底色在果實未成熟時一般表現為深綠色,果實成熟時將出現三種情況:綠色消退,乃至完全消失,底色為黃色;綠色不完全消退,產生黃綠或綠黃底色;綠色完全不消退,仍為深綠色。果皮表色在果實成熟後,一般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紅色、綠色和黃色等三種類型,還有其他顏色,但不多見。決定果實色澤的色素主要有葉綠素、胡蘿卜素、花青素以及黃酮素等。花青素是極不穩定的水溶性色素,主要存在於細胞液或細胞質內。在pH低時呈紅色,中性時呈淡紫色,鹼性時呈藍色。與不同金屬離子結合時,也會呈現各種顏色,因而果實可表現為各種復雜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