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羅偉的學術成果
在教學管理中,堅持科研興校,科研興校原則,以身作則,認真學習教育理論,積極參與教研活動,已發表論文十多篇,
論文《化學教學如何轉向素質教育》 被第四屆全國教育學會化學專業委員代表大會評為全國二等獎。
參與編寫《化學學習指導》、《高三化學單元自測與解疑》等書籍5本,
參與十五規劃國家重點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深化研究與推廣實驗」的子課題《省示範高中德育的深化研究》和安慶市級課題《學習化學的科學方法》的研究,並都已順利結題。
2. 教學成果獎是指哪些
教育教學成果指教育科研人員(包括教師、校長、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對某一教育科研課題進行研究,通過觀察、調查、實驗、行動研究和思維等一系列研究活動,獲得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價值的創造性結果。成果的基本表現形式為論文、科研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等。
1、具有研究價值。
通過課題的研究,有利於提高教師素質,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有利於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有利於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
2、具有科學性。
主要體現在課題的指導思想和研究目的明確,理論科學合理,事實真實充分,有實踐基礎和理論基礎。
3、具有創新性。
課題反映新的內容,反映時代特點,反映新的視角,應用新的研究方法,是沒有做過或做過卻未能解決的問題。
4、具有可行性。
課題是否具備進行研究的主觀與客觀的條件。
主觀條件是指研究者本人所具有的理論水平、知識、能力、專長、經驗、基礎,對課題的理解程度、興趣、資料掌握的是否深入和廣泛。
客觀條件是指課題研究所必須的資料、設備、人員、時間、經費以及領導支持程度等因素。
擴展資料:
關於對教育教學成果注意事項
1、明確教育和教學的目的。教師參與教育科研不僅是為了獲得幾項證書,更是通過教育科研,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提升自身價值,不斷改進自身工作,提高教育效率。
2、明確教育教學的對象。教師在進行教育研究時,必須以自身工作內容為主要研究對象,避免脫離實際的「學術性」研究。
3、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轉變。在工作中培養教育和科學研究的興趣,自覺、積極地開展教育和科學研究活動。
4、使用科學的方法。在研究過程中,運用研究方法,用研究的眼睛觀察平時的工作,避免脫離實際的研究。加強學習,注意觀察、分析和思考,不斷積累,加強溝通和討論,及時反思和總結。通過研究,逐步掌握教育研究的規律和方法。
5、是持久的。教育研究不是短期行為,而是貫穿於整個教育生涯的全過程。要使自己的教育科研工作卓有成效,關鍵是要堅持,堅持發展。
3. 全國素質教育教研成果評選大賽正規嗎
要是官方承辦的就正規些,要是其他的承辦的就要具體分析了
4. 廣州大學華軟軟體學院的部分獲獎
1.榮登2007年度教育總評榜獨立學院綜合實力20強榜單
由教育部中國教育信息網、中華網、優學網、校內網聯合主辦的2007中國教育年會暨「領跑2008」中國年度教育總評榜頒獎典禮於1月9日在北京隆重舉行,我院再度榮膺「綜合實力20強獨立學院」榜單,並獲得「優秀專業特色獨立學院」、「十佳和諧校園(獨立學院)」榮譽稱號。
2.入選「中國十大品牌獨立學院」
由騰訊網、現代教育報、中國民辦教育雜志聯合主辦的《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大典》於今日(5月26日)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隆重開幕。我院入選「十大品牌獨立學院」,學院有關領導赴北京參加大典並代表學院領獎,林董事長應邀發表題為《民辦教育必須辦出特色才能把握發展機遇》的演講。從全國三百多所獨立學院中遴選出來,全國只有十所,我院作為廣東省唯一的代表,在「十大」中排名第二。
3.華軟學子喜獲2007年廣東省大學生IT技能競賽一等獎
由廣東省教育廳高教處、廣東省高職高專IT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的2007廣東省大學生(高職高專IT類專業)IT技能競賽已經結束,我院2005級計算機應用技術(網路應用軟體)專業學生何禮基的作品《基於J2EE的電子商務平台》(指導老師:黃玲玲)喜獲一等獎,2005級影視動畫專業學生林子充、萬誠、何蕭晗的作品《雲端》(flash)(指導老師:范旺輝)獲得二等獎。
4.榮獲廣東省軟體行業協會人才教育分會「2007年度優秀會員單位」稱號
4月18日,廣東軟體行業協會人才教育分會頒獎大會在廣州舉行,我院獲得廣東省軟體行業協會人才教育分會「2007年度優秀會員單位」稱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應邀參加了頒獎大會。大會共評出10個「2007年度優秀會員單位」,我院從數百家會員單位中脫穎而出,成為「2007年度優秀會員單位」。
5.華軟學子斬獲「第二屆全國高校藝術類作品網上展評」金獎
由中國教育在線主辦、新浪考試獨家協辦的「第二屆全國高校藝術類作品網上展評」公益活動——第二屆全國高校藝術類作品展評獲獎名單已揭曉。我院數碼媒體系2006級影視動畫班朱浩、陳煜瀚、陳彥宇、陳奧奇等同學共同創作的作品《月夜奇幻記》,在眾多作品中以95分的成績,斬獲此次作品展評的評委會特別獎——金獎。
6.2009年喜獲廣東省「十佳」獨立學院稱號
3月6日,經濟危機下教育產業發展論壇暨改革開放30周年廣東民辦教育評鑒頒獎典禮在廣州舉行,我院憑借自身在獨立學院中的特色辦學與專業優勢,獲得廣東省「十佳」獨立學院稱號。我院徐祥副院長代表學院出席頒獎典禮。中國職業教育學會副會長俞仲文、廣州教育等部門領導出席了頒獎大會。
7.第四屆播樂杯廣東省高校電子競技運動會多項獎狀
第四屆播樂杯廣東省高校電子競技運動會上,以電子競技運動會以「超越、交流、分享」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全省6大城市、94所高校的近5000名學生選手參與比賽。 本屆運動會歷時3個月。在此次運動會中,我院學生代表隊獲得此次運動會高校團體積分榜第四名,魔獸爭霸3-冰峰王座項目獲得第三名,DOTA項目獲獎第二名,而葉君怡同學獲得最佳人氣獎。
8.2009年曾偉朝、王慶林老師獲第二屆中國素質教育教研成果獎一等獎
從中國青年教師協會、中國素質教育報告編委會獲悉,我院學生處處長曾偉朝、軟體工程系王慶林老師的論文《獨立學院畢業生考研現狀淺析》(原刊載於《文教資料》),因原創和實踐性對素質教育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推廣意義,經雜志社主編推薦、評委會專家評審,榮獲第二屆中國素質教育教研成果獎一等獎,獲獎編號(B1511586),該文已經編入國家大型工具書《中國素質教育報告》一書。
9.游戲系學子喜獲廣東省大學生文化藝術節動漫大賽二等獎(2009年)
由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文化廳、廣東省學生聯合會主辦的第四屆廣東大學生校園文化藝術節之廣東大學生動漫大賽獲獎作品公布,我院游戲系07級動漫設計與製作學生裘曉青的《鬼神諸葛孔明》獲漫插畫類的二等獎,紀達恩的《紅顏禍水》和黃國鋒的《中國風東游記》喜獲三等獎,高俊傑的《追風者》和黃曦的《虞美人》及王煜《西施撫琴》榮獲優秀獎。
10.華軟學子微軟嶄露頭角吳川源伍文龍用努力「澆注」夢想
2009年11月21日,我院軟體工程系06級軟體開發本科吳川源和07級軟體開發專科伍文龍兩位同學在系主任張屹、指導老師林平榮的帶領下赴京參加2009年微軟IT學院計劃「校園之星」大賽全國總決賽,在此次大賽中,吳川源伍文龍兩位同學勇奪軟體開發方向第四,分別獲得復賽第一名和決賽三等獎的好成績。
11.2009年度我院學生參加校外競賽獲76項大獎
2009年度我院學生積極參加校外競賽活動並屢獲殊榮,共計獲獎76項。其中,學生課外活動類獲獎34項,文藝類獲獎19項,社會公益類獲獎11項,文學創作類獲獎12項。具體獲獎情況分別有「廣東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成果評選優秀獎」、「迎亞運」廣東省全民健身系列體育比賽二等獎、「廣州市2008年度無償獻血先進集體」、 「第二屆從化高校杯象棋比賽冠軍」、「第二屆從化市大學生辯論賽亞軍」等。
12.華軟學子李生泰獲「200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教師葉小艷製作的多媒體課件《IT寫作》榮獲2009年廣東省計算機教育軟體評審高等教育組多媒體課件優秀獎。
13.院拉丁舞隊包攬佛山市國際標准舞公開賽多個獎項
我院拉丁舞隊參加由廣東省佛山市東方國際標准舞協會、亞洲國際標准舞聯合會廣東分部主辦的——第21屆「東方杯」國際標准舞全國公開賽。我院拉丁舞隊獲得兩塊金牌,兩塊銅牌,兩個第四名和一個第五名的優異成績,並獲得了優秀組織獎。金燕老師獲得職業組拉丁舞冠軍。
14.2010年8月份將在北京舉行的「國信藍點杯」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總決賽參賽,我院共有67名學生在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廣東賽區)中獲得獎項,其中一等獎2人,二等獎8人,三等獎37人,優秀獎20人。此成績居廣東賽區所有參賽院校之首。
15.「粵港澳青少年反腐倡廉廣告片創作比賽」廣州大學華軟軟體學院游戲系學子的《骨牌效應》獲得大學組季軍。
16.2010 年「國信藍點杯」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華軟學子獲多項獎
17.獲得「全國軟體專業人才設計與開發大賽優勝學校」和「優秀組織單位」榮譽
18.劉雅倩、黃小妍分別獲得「南粵杯」大學生演講比賽高職高專、獨立學院組二等獎
19.我院被評為廣州大學2009年徵兵工作先進單位
20.軟體工程系楊燦海、徐志煥和鄭禮炯勇奪微軟「2010第四屆微軟校園之星」全國總決賽(軟體開發方向)一等獎
21.《多雨的夏天》獲廣東大學生話劇小品大賽優秀獎
22.全國年度獨立學院黨建工作論壇落幕 我院7篇論文獲獎
23.游戲系學子喜獲全國3D大賽總決賽二等獎
24.軟體工程、網路工程成為2010年度廣東省高等學校本科特色專業建設點。
25.腰旗橄欖球隊出戰NFL大學腰旗橄欖球聯賽獲第四
5. 教學成果獎申報書成果簡介及主要解決的教學問題怎麼寫
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幾個基本的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讀者交代故事發生的有關情況: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紹一堂課,就有必要說明這堂課是在什麼背景下進行的,是一所重點學校還是普通學校,是有經驗的優秀教師還是年青的新教師,是經過准備的「公開課」還是平時的「家常課」,等等。背景介紹並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原因或條件。
2、主題
案例要有一個主題。寫案例首先要考慮我這個案例想反映什麼問題,是想說明怎樣轉變差生,還是強調怎樣啟發思維,或者是介紹如何組織小組討論等等,動筆前都要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想法。比如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不同的研究課題、研究小組、研究階段,會面臨不同的問題、情境、經歷,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寫作時應該從最有收獲、最有啟發的角度切入,選擇並確立主題。
3、細節(案例描述部分)
有了主題,寫作時就不會有聞必錄,而要是對原始材料進行篩選,有針對性地向讀者交代特定的內容。比如介紹教師如何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就要把學生怎麼從「不會」到「會學」的轉折過程,特別是關鍵性的細節寫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紹一番,說到「掌握」就一筆帶過了。
4、結果
一般來說,教案和教學設計只有設想的措施而沒有實施的結果,教學實錄通常也只記錄教學的過程而不介紹教學效果;而案例則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代教學的結果,即這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映和教師的感受等。讀者知道了結果,將有助於加深對整個過程的內涵的了解。
5、評析(也就是案例的分析,分析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融入在案例描述中)
對於案例反映的主題和內容,包括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過程、結果,對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評析是在記敘基礎上議論,可以進一步揭示事件的意義和價值。比如同樣一個「問題生」轉化事例,我們可以從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不同的理論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學的規律。評析不一定是理論闡述,也可以是就事論事、有感而發,引起人的共鳴,給人啟發。評析同時也是筆者對案例所揭示問題的詮釋與研究,是一個聯系實際的提升過程。需要教師運用教育教學理論對案例作出多角度的解讀。通過詮釋,挖掘這些矛盾背後的內在思想,揭示其教育規律就顯得十分的必要。
案例完整的結構形式:背景--主題--細節--結果--評析。
1、變式結構:背景--描述--分析
2、案例過程--案例反思
3、案例--問題--分析
4、主題背景--情境描述--問題討論--反思研究等。
注意:案例撰寫中,五個基本要素並不一定面面俱到,但細節與反思(評析)不可少。如果沒有這些因素,就不能說是案例。
6. 教師評職稱的教學成果獎指哪些
學成果指自己獨自撰寫的教學論文,在縣教科所或市、省級教研室組織的教學實驗成果評版比中獲獎,發給教權學成果證書。或是,從教科所申請教研課題,經自己的實踐實驗上報材料後被上級選上,發給教學成果獎證書的。
教學成果獎也是包含有很多的種類,有國家高等教育成果獎、省高等教育成果獎、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市區縣教育教學成果獎還有各級的賽課獎。
(6)第四屆全國素質教育教研成果獎擴展閱讀
正高級教師。
1、具有崇高的職業理想和堅定的職業信念;長期工作在教育教學第一線,為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發揮了指導者和引路人的作用,出色地完成班主任、輔導員等工作任務,教書育人成果突出;
2、深入系統地掌握所教學科課程體系和專業知識,教育教學業績卓著,教學藝術精湛,形成獨到的教學風格;
3、具有主持和指導教育教學研究的能力,在教育思想、課程改革、教學方法等方面取得創造性成果,並廣泛運用於教學實踐,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發揮了示範和引領作用;
4、在指導、培養一級、二級、三級教師方面做出突出貢獻,在本教學領域享有較高的知名度,是同行公認的教育教學專家;
5、一般應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並在高級教師崗位任教5年以上。
7. 創新教育與素質教育教學成果展
在中國,創新教育,素質教育都是假的。中國的國情,還有很久一段時間,這兩種教育都還是口號
8. 教育教學成果包括哪些
教育教學成果指教育科研人員(包括教師、校長、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對某一教育科研課題進行研究,通過觀察、調查、實驗、行動研究和思維等一系列研究活動,獲得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價值的創造性結果。成果的基本表現形式為論文、科研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等。
1、具有研究價值。
通過課題的研究,有利於提高教師素質,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有利於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有利於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
2、具有科學性。
主要體現在課題的指導思想和研究目的明確,理論科學合理,事實真實充分,有實踐基礎和理論基礎。
3、具有創新性。
課題反映新的內容,反映時代特點,反映新的視角,應用新的研究方法,是沒有做過或做過卻未能解決的問題。
4、具有可行性。
課題是否具備進行研究的主觀與客觀的條件。
主觀條件是指研究者本人所具有的理論水平、知識、能力、專長、經驗、基礎,對課題的理解程度、興趣、資料掌握的是否深入和廣泛。
客觀條件是指課題研究所必須的資料、設備、人員、時間、經費以及領導支持程度等因素。
關於對教育教學成果注意事項
1、明確教育教學的目的。教師參加教育科研,不僅僅是為了獲得幾個證書,而是通過教育科研,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自身價值,不斷改進自己的工作,提高育人效率。
2、明確教育教學的對象。教師進行教育科研,必須以本職工作的內容為主要研究對象,切忌脫離實際的"學術"研究。
3、由不自覺向自覺轉化。應從工作的歷程中逐步對教育科研產生興趣,自覺主動地進行教育科研活動。
4、運用科學方法。在研究過程中,用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光觀察平時的工作,避免脫離實際的研究。要加強學習,注意觀察,分析思考,不斷積累,加強交流和研討,及時反思和總結。通過研究逐步掌握教育科研的規律和方法。
5、做到堅持不懈。教育科研不是短期行為,而應貫穿教育生涯的始終。要使自己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實效,關鍵在堅持,堅持就能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科研成果
9. 誰能獲國家教學成果獎
入圍的數學類項目
1數學專業本科生課程體系建設,北京大學王長平(數學學院副院長、傑青、長江)、張繼平(數學學院院長、傑青、長江)
2概率統計課程體系的發展變革,北京大學何書元(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統計學教學指導分委會主任)、耿直(統計所所長,傑青)
3 工科基礎數學課程引入建模思想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北京交通大學李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尚志
4數學建模思想融入基礎課教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尚志(理學院院長,名師,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副主任)、鄭志明(副校長,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數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會副主任)
5構建科學教育公共課新模式,推進文化素質教育「科學與人文雙翼齊飛」, 南開大學顧沛(名師,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數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會副主任)、張偉剛(教務處副處長)
6全面提升大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機制研究與實踐,天津大學熊洪允,天津理工大學於義良
7泛函分析課程改革和建設的研究與實踐,內蒙古大學孫炯(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劉德
8改革大學數學課程內容與體系,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東北大學宋叔尼、孫艷蕊
9高等數學課程建設和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遼寧工業大學佟紹成、王濤
10省精品課程線性代數教學資源建設、遼寧科技大學李大衛、劉洪
11大學數學課程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沈陽農業大學惠淑榮、張闞
12建設實踐類數學課程群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東北電力大學張傑、周碩
13科學組織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探索創新人才培養與數學教學改革新模式,復旦大學李大潛(院士,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葉其孝
14金融數學課程體系、教材建設及人才培養,同濟大學姜禮尚、徐承龍
15經濟數學教學成果與教材建設,南京財經大學張從軍、時洪波
16數學集中實踐性教學及課外數學創新活動對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作用,南京郵電大學孔告化、邱中華
17依託質量工程建設提高工科大學生數學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合肥工業大學朱士信(數學系主任,名師)、唐爍(數學系副主任)
18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南昌大學朱傳喜(理學院院長,名師,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徐義紅
19公共數學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華東交通大學劉二根、徐保根
20金融數學高級人才培養體系的創建與實踐,山東大學彭實戈(院士),陳增敬
21《數學物理方法》多元化雙主型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魯東大學李清山、徐秀瑋
22發揮學科建設優勢 優化數學專業培養模式,曲阜師范大學劉立山、尹傳存
23高職高專工科數學教學改革與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王秀梅、秦體恆
24隨機分析及其應用在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中的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華中科技大學黃志遠(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隨機研究中心主任)、萬建平
25經濟數學課程體系革新與立體化教材建設,武漢理工大學吳傳生(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王衛華
26大學數學立體化教育資源與集成系統的研究和實踐,華南理工大學郝志峰(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廖芹
27數學建模方法與高等數學課程融合的探索與實踐,海南大學李志林、歐宜貴
28西部高校數學教師創新能力的培養,四川大學劉應明(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王寶富
29依託學科優勢,立足特色創新,工科院校數學與應用數學特色專業建設與實踐,成都理工大郭科、周仲禮
30圍繞統計學省級重點專業建設,探索統計人才培養新模式,雲南財經大學石磊、王力賓
31培養大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和創新素質的綜合改革與實踐,重慶大學楊虎、劉瓊蓀
32構建西部教學團隊,深化數學教育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積極服務基礎教育,西南大學宋乃慶、陝西師范大學朱德全
33《高等代數》教學改革與實踐(教材),西北師范大學劉仲奎、楊永保
34加強《數值分析》課程建設及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新疆大學阿布都熱西提、帕力旦
35少數民族高等數學課程知識體系的改革研究與實踐,塔里木大學周保平、吐爾洪江
36《數值分析》系列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河北理工大學劉春鳳、何亞麗
37優化隨機數學系列課程內容體系,培養多層次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西北工業大學田錚、肖華勇
38創新大學數學教育,全面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劉三陽(理學院院長兼數學系主任,名師,跨世紀人才,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全國人大代表)、王金金(理學院黨委書記)
39依託數學建模創新實踐基地,構建特色鮮明的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踐平台,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吳孟達、吳翊
10. 收到來信說獲得第二屆素質教育教研成果評選一等獎是真的嗎
你參加那個活動沒有,參加了才有可能是真的。
例外這種事情,基本上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