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我國制度成果

我國制度成果

發布時間:2021-06-22 07:52:40

A. 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都形成了哪些制度成果

政治上面,其實都是中央集權制,三省六部制,分權再監督,武將文官各司其職。

經濟,不能再無為而治,但是需要做好一飛沖天或者翻火車准備。。。。。。。。。

B. 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我國對社會主義探索有哪些理論成果

1 、提出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的實際的「第二次結合」 1956年,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全面確立,標志著中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階。 毛澤東提出的關於實行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的任務,為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導原則。 2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發展生產力 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為進一步保護和發展生產力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1956年10制訂了《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這個規劃的實施,填補了科學技術領域的諸多空白,奠定了中國在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方面的重要基礎。許多尖端科技項目的集體攻關從這時起步,並開始了向世界科學技術先進水平的進軍。 3、《論十大關系》的發表 從1956年初開始,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艱苦的探索,並取得了積極的成果。從2月到4月,毛澤東等先後聽取了國務院工業、農業、運輸業、商業、財計劃等34個部門的工作匯報。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中央領導集體開展的第一次廣泛而深入的對經濟工作的調查研究。在這個匯報的基礎上,毛澤東做出了《論十大關系》的報告,這個合格報告,總結經濟建設的初步經驗,借鑒蘇聯建設的經驗教訓,概括出了十大關系,這成為同年9月召開的中共八大的指導思想。《論十大關系》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共產黨人開始深入探索中國的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標志,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從經濟方面和政治發面提出了新的指導方針,為中共八大的召開做了理論准備。 4、中共八大路線的制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共八大正確分析了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中共八大的路線是正確的,它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 5、《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發表 1957年2月,毛澤東在擴大的最高國務會議上發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還對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作了科學分析,這實際上為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石。《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對問題》是一片重要的馬克思主義文獻,它創造性地闡述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學說,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發展,對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具有長遠的指導意義。 6、整風運動和反右派運動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下發《關於整風運動》的指示,採取整風的辦法來全面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創造。進行整縫合提出建設「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線的繼續和發展,是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新成果。

C. 怎樣貫徹我國的分配製度,維護社會公平,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貫徹我國的分配製度,維護社會公平,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D. 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成果

中國共產黨一成立,就把建立社會主義當作自己的奮斗目標。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前的很長時間內,中共中央一直設想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後,先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共和國,經過十幾年以至幾十年的新民主主義建設,再過渡到社會主義。在這一構想的指導下,建國後的頭三年實行了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政策,以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為主導,注意發揮資本主義工商業有利於國計民生的積極作用,促進了整個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從1952年下半年開始,隨著國民經濟恢復任務的基本完成和土地改革運動的行將結束,在對不法資本家的「五毒」行為(指行賄、偷稅漏稅、偷工減料、盜騙國家財產、盜竊國家經濟情報的行為)進行打擊後,中共中央向社會主義過渡的設想發生了改變。1953年6月,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明確提出: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時間內,基本上完成國家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2月,中共中央批轉中央宣傳部編寫的關於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學習和宣傳提綱,公布並闡述了總路線的內容。1954年2月,中共七屆四中全會正式批准了這條總路線。

過渡時期總路線提出後,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全面展開。對個體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引導農民經過具有社會主義性質萌芽的互助組,到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社,再到完全社會主義性質的高級社。對個體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主要組織形式是由手工業生產小組、手工業供銷合作社到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通過委託加工、計劃訂貨、統購包銷、委託經銷代銷、公私合營、全行業公私合營等一系列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過渡形式。到1956年底,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它建立起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實現了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奠定了中國進步和發展的良好基礎。此外,還創造了一系列從低級到高級的改造形式,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特別是對資產階級的成功贖買,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論。

但由於在後期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形式也過於簡單劃一,社會主義改造也遺留了一些問題。這主要是過分追求單一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急於消滅非公有制經濟成分,限制以至取消市場調節的積極作用,在集體經濟的經營管理方面,也盲目追求集中和統一經營。這些不足,從總體上說,是與當時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水平不高,沒有擺脫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束縛分不開的。

E. 我國第一次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成效有哪些

第一次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的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也被消滅;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為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根本好轉創造了條件;進一步鞏固了工農聯盟和人民民主專政;農業生產的發展為工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廣闊的市場,為國家工業化開辟了道路。

F. 如何理解中國初步探索理論成果鞏固發展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

因為中國初步探索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一理論成果很好的指導了中國的實踐,它符合我們的國情,所以說他鞏固和發展了我們的社會主義。

G. 20世紀50年代,我國在建設中國特色主義社會民主政治制度當年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1953-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

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新中國僅僅用了4年時間,就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使中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跨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

(7)我國制度成果擴展閱讀

隨著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開展,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也迅速邁開了步伐。

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力,逐步克服農業同工商業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中共中央積極引導農民組織起來,走集體化的道路。1955年,全國掀起農業合作化的高潮。

第二年,90%以上的農戶參加了農業生產合作社。與此同時,90%以上的手工業者也參加了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在農業合作化高潮的推動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也迅速展開。在這個改造過程中,我國實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從以加工訂貨為主逐步向公私合營過渡。1956年初,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出現了全行業公私合營的浪潮,並迅速席捲整個中國。

H. 我國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實施以來取得了哪些成果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給你分享一個公務員考試(http://gz.offcn.com?wt.mc_id=bd11588)復習備考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1、重做真題,把握規律
吃透真題是復習備考的必備之選,真題是一切趨勢變化的源泉,掌握了真題就掌握了公務員考試的命脈。因此,建議考生在後一階段的復習中,可以通過重做真題,發現和總結自身不足,進一步把握省考出題規律和考試重點,為最後的沖刺復習做好准備。考生在重做真題時要注意:
(1)重新購買或列印真題,以免受到上次做題的干擾;
(2)作答完畢後要認真對照答案,與第一次做真題的情況比較,尤其是對一錯再錯的題目要重點分析,發現自己的不足所在;
(3)對所做真題的材料和試題特點進行研究,明確省考出題規律,尤其是對常考題型進行總結,記誦一些常用公式,實現在考場上快速解題。
2、專項復習,查漏補缺
經過前期的復習,水平已經有了一個較大的提升,但是考生要真正成為「考試達人」,還必須在短板上下工夫,針對自己的不足進行專項突破,比如有的考生數學運算較差,一直難以提高,這個時候千萬不能放棄,考生可以通過專項復習,攻克短板,實現解題能力的提高。
(1)考生要對專項中每一種題型做全面、細致的掌握,尤其對試題特點與答題規律和方法認真地學習,這是一個重要步驟。
(2)通過做練習來鞏固自己掌握的題型和解題技巧,通過不斷的練習實踐來總結出自己的答題經驗,保證自己的答題方法既省時間又有正確率。
(3)對易錯題、難題進行標注,下次著重復習。
3、模擬練習,最後沖刺越是臨近考試,考生越是不能放鬆模擬練習,以免考試時因生疏而造成的緊張、答題速度下降的情況發生。在考前一個月在按部就班實行日常復習計劃的同時,中.公教育專家建議考生可採用實戰模考模式進行復習,即將自己的作答時間調整到與公務員行測考試的時間(上午9:00—11:00)一致,以培養思維的敏感度,快速適應真考環境。
嚴格按照考試的時間安排進行實戰模考,可以提前適應考場氣氛和考試節奏,有利於掌握答題時間,既消除了考生在考場中由於時間控制不好造成的緊張情緒,也可以讓考生及時發現自己在實戰中可能會失利的地方,及早做好應對。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I. 從國家制度層面分析我國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我國取得巨大成就從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角度看,有如下優勢的原因
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主要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勢;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發展人民民主,密切聯系群眾,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的顯著優勢;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的顯著優勢;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顯著優勢;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顯著優勢;堅持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全體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緊緊團結在一起的顯著優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顯著優勢;堅持改革創新、與時俱進,善於自我完善、自我發展,使社會始終充滿生機活力的顯著優勢;堅持德才兼備、選賢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養造就更多更優秀人才的顯著優勢;堅持黨指揮槍,確保人民軍隊絕對忠誠於黨和人民,有力保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顯著優勢;堅持「一國兩制」,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顯著優勢;堅持獨立自主和對外開放相統一,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作出貢獻的顯著優勢。這些顯著優勢,是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據。

閱讀全文

與我國制度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
馬鞍山全套多少錢 瀏覽:568
艾丁頓發明了什麼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