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美術畫展前言
畫展前言
有人說,美術的世界是多彩而夢幻的。干濕點染中,包容了整個大自然的色彩;一勾一畫里,蘊涵著老師和學生無盡的情思。我校為展示美術教育的成果,舉辦了本次畫展。它不僅僅是一次有意義的文化藝術活動,也是我校特色教育建設的探索,更是向全校師生獻上的藝術盛宴。
世界因為你們的描繪而變得更加美麗,世界因為你們的想像而變得更加神奇。如果說一個人成長的腳印連在一起就是人生道路,那麼這一張張繪畫作品正是你們所思、所想、所夢。
建設富有特色的教育是我校的發展方向。有特色的教育,學校才有靈魂,才有獨特的風采和魅力。這次畫展正是基於這樣的思考,力圖從繼承和創新、課程改革和質量提高、學生的升學和就業、師生個人發展和學校整體發展等諸多關系中尋找聯結點。我校的師資力量雄厚,美術老師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級展覽的大獎。這次展覽我校老師拿出部分獲獎作品和我校優秀學生的作品,這些作品比較全面地展示了我校美術教育發展的整體水平。一幅幅主題突出、形式新穎、風格鮮明、稚趣盎然的繪畫作品,凝聚著老師和學生的智慧和心血。充分展示了廣大師生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藝術的追求。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初升的朝陽正冉冉升起,我校的錦綉藍圖正徐徐展開,讓我們全體師生一道,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上,留下最新最美的印記!
衷心感謝領導、老師和同學為這次展覽所付出的辛勤勞動!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我們學校的美術教育就一定能波起浪涌,蔚成大觀,為我校特色教育的建設、為和諧校園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Ⅱ 濱海中學計劃舉辦新年學生運動會成果展示,展示內容主要由「文字」「數據」和「圖片」組成。校方請你
(示例)標桿丈量了奔跑攀高的百丈豪情畫卷呈現了沖刺飛翔的十分精彩(答案不唯一) |
Ⅲ 活動相片展覽前言怎麼寫
我只能給你一些提示,因為我不知道相片展覽的內容
1.因寫出舉辦這次相片展覽的目的,讓大家應該去了解什麼
2.可以加一些你自己對這次相片展覽的認識
Ⅳ 求成果展示活動前言和結束語部分的點睛詩句
送別【唐】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渭城曲【唐】王維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幢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唐】王維
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採薇。
既至金門遠,孰雲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魏萬之京【唐】李 頎
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雲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是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送陳章甫【唐】李頎
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
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
陳侯立身何坦盪,虯須虎眉仍大顙。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
東門沽酒飲我曹,心輕萬事皆鴻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雲高。
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鄭國遊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聞道故林相識多,罷官昨日今如何。
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別董大【唐】岑參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送李端【唐】盧綸
故關衰草遍,離別正堪悲。
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
掩泣空相向,風塵何所期。
賦得暮雨送李胄【唐】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鍾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送人東游【唐】溫庭筠
荒戌落黃葉,浩然離故關。
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
何當重相見,樽酒慰離顏。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雨霖鈴【宋】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 留戀處,蘭舟摧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晚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宋】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Ⅳ 總結的標題和前言個有幾種寫法
一、會議總結的概念
總結是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對自身某一階段或某一項工作進行總的回顧,找出內在規律,以指導未來實踐而使用的公文。
總結的目的,是通過對自身工作中的優點與缺點的回顧分析,吸取經驗教訓,並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論認識的高度,以便做好今後的工作。因此,總結在整個工作流程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個人對自己的工作、思想、學習和生活進行回顧而寫成的總結,不是公文,屬於一般應用文。
二、會議總結的特點
(一)經驗性。總結和計劃相反,是在事後進行的。總結的材料必須是真實的,是自身經歷過的,包括典型材料和數據,這樣才有實踐意義。經驗過的事情,在寫作上往往更多地採用敘述方式。總結還應據實議事,運用畫龍點睛式的議論,提出主題,寫明層義。擺事實,講道理;事實是主要的,議論是必要的。在寫法上,以敘述說明為主。敘述不是詳敘,是概敘;說明要平實准確,不能旁徵博引。
(二)規律性。總結不是把發生過的事實羅列在一起。它必須對搜集來的事實、數據等進行認真的整理、分析和研究,找出某種帶有普遍性的規律。總結要產生評價議論,即主題和層義以及眾多小觀點(包括了經驗和規律的思想認識)。而議論不是邏輯論證式,而是論斷式,因為自身情況就是事實論據。總結是否具有理論性、規律性,是衡量一篇總結好壞的重要標志。
(三)借鑒性。總結對以後的工作具有借鑒作用。
三、對會議總結的基本要求
(一)事實為據,准確可靠。以往事件是總結惟一依據。總結必須把過去一段時間之內所做工作的材料全面地搜集起來,包括面上的材料與點上的材料、正面的材料與反面的材料、事件材料與數字材料以及背景資料等。事件材料必須真實可信。數字要准確可靠。背景材料要有輔助性,能與事實形成鮮明的對比或者烘托。切忌:閉門造車,隨意編造事實或數據,欺上瞞下,或者走過場。
(二)分析事實,找出規律。經驗與教訓是一篇總結的重點。要從自己掌握的事實與材料中提煉出現律性的理論認識,這樣的總結才有意義。
(三)點面結合,重點突出。寫總結容易犯大而全的錯誤。應當認真總結工作特點,抓精華,找典型,這樣的總結才不會千篇一律,才具有指導意義。
四、會議總結的基本結構
總結的結構一般包括標題、正文和落款三個部分。落款即署名和署時,可以寫在標題之下,也可以寫在文尾。
(一) 標題。總結的標題有幾種寫法。綜合性總結的標題一般採用「總結單位+總結時限+文種」,如《××大學一九九八年度工作總結》。專題性總結的標題則較為靈活,它可以是觀點的揭示或者內容的概括,比如毛澤東起草的總結的題目《關於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總結》。這樣的標題不僅省略了單位名稱、時間限度,甚至連文種也省略了,只有總結的內容。
還有的總結為了使重點更突出,常採用雙標題的寫法,即採用正副標題的形式。正標題往往用來揭示總結的主題,而副標題則指明總結的內容、單位、時間等。
例:
適應市場競爭變化 提高公司經濟效益
——××公司一九九七年度的機構改革的總結
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嘗試
——中山大學「美的咨詢」活動總結
(二)正文。總結的正文一般包括三個部分:前言、主體和結尾。
1.前言。前言用最精練的文字,概括地交代總結的基本內容,如總結的主要內容、時間、地點、背景、事件經過等,前言也可以將總結出來的規律性的認識、主要的經驗或教訓、主要的成績或存在的問題用簡短概括的文字寫出來。這樣,讀者在讀這篇總結之前就會對總結的全貌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也能夠統領全篇,激發閱讀的興趣,啟發和引導讀者在以後的閱讀中積極思考。
2.主體。主體部分是總結的重點,一般要闡明兩方面內容:
①成績與經驗,即對過去工作實踐中所獲得的物質成果或者精神成果、取得的優異成績及其成功的原因與條件的分析歸納。要善於從工作中歸納總結經驗性的東西。總結一般是先把成績歸納出來,再分析出經驗來,也有的總結是把經驗寓於做法之中,把經驗和成績糅合起來寫。基本的寫法有以下兩種:
第一種是並列式,即把總結的成績經驗按若個方面來介紹。
第二種是遞進式,即將工作成績和經驗按時間先後的順序來安排。這種結構一般是把工作過程分成幾個階段,分別對各個階段的工作進行總結分析。採用這種結構形式的總結,適用於那些有明顯階段性的工作或在工作與思想認識上有逐步深入、層層推進的工作實際。如首鋼公司的《落實責任制入手加強企業管理的基礎工作》,其主體分為三個部分:制訂崗位考核標准,嚴格按標准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實行獎懲。可以看出,這三部分之間有很強的邏輯因果聯系,層層推進。沒有第一部分,便不會有第二部分成績的取得,而沒有第二部分,則第三部分也無從展開。因此,這些階段性很強的活動總結最適合於遞進式的寫法。
3.結尾。簡明扼要、短小精悍。有兩種寫法:一是總結式,對總結正文的內容用幾句概括性的話來作結束。一是展望式,用簡短的語言對未來的工作作一個展望,展示美好的前景。有的總結沒有結語。
(三)落款。總結的落款要寫明總結的單位名稱以及成文年月日。如果在標題中已標明了總結的單位名稱,落款中這一部分便可以省略。
範文:
學生工作會議總結
7月6日下午,我院在三水校區學生活動中心召開學生工作專題會議,研究、總結和部署學生工作。出席會議的有三水校區、學工部、團委、研究生處、保衛處、後勤集團公寓中心負責同志,各院系主管學生工作的黨總支書記(副書記)和全體輔導員共 80 多人。會議由黨委副書記馬明華同志主持,三水校區管委會分黨委副書記林仲豪致詞,學工部、團委、研究生處、保衛處、公寓中心負責同志總結了上半年和學生教育管理相關工作,提出了下半年工作計劃。
在會上,陳廷根總結了上半年學生工作,並對下半年的學生工作進行了部署。他說,上半年我院在維護校園安全穩定、學生工作延伸管理、黨建團建、學風建設、制度建設、畢業生就業與文明離校、科研立結項、學生工作幹部隊伍建設、學生助學、各院系特色工程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成績,顯示了我院學生工作由一般性的文體活動向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轉變。這些成績的取得與學院黨委領導重視和全體學生工作幹部真抓實干,加強工作調研、溝通和聯系是密切相關的。但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院的學生工作總體水平與新形勢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在下半年的學生工作中 , 我們要抓好以下十方面的工作:一是以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為契機,促進學生黨建工作;二是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觀念,切實抓好校園安全穩定工作;三是進一步落實中央 16 號文的實施方案,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四是落實教育部第 21 號令,按照我院新頒發《學生手冊》的制度進行學生管理,推進學生工作的法制化、規范化進程;五是加強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提高我院總體就業率與就業層次;六是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增強學生的政治敏感性和學習主動性,千方百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七是加大學生課外學術科研活動的力度,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八是加強對學生的助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工作;九是繼續推進各二級院系學生工作「特色工程」建設;十是加強學生工作隊伍建設,培養一支專家型學生政工隊伍。
馬明華在總結講話中充分肯定了我院上半年學生工作的成績。他說,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相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下,全體學生工作幹部以不怕苦、不怕累、高度負責任的精神共同努力的結果。他對學生工作幹部特別是新輔導員提出了希望和要求,那就是要勤奮學習,苦練內功;深入一線,積極調研;進入角色,主動工作;謙虛謹慎,力戒浮躁;愛崗敬業,盡心盡責。在談到下半年的學生工作設想時,馬明華副書記希望各相關部門和二級院系按照學工部的統一部署,結合本單位本院系的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同時,他強調要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開展,指導、統領、促進學生工作的各個方面,努力構建一個有利於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校園環境。
Ⅵ 求一篇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材料
一、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研究報告的含義與作用
1、什麼是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性學習報告?
學生在完成了某個主題的研究性學習後,為了使研究的成果形成文字,在教師的指導下,所寫的反映研究目標、過程和研究中得出的結論和獲得新感想的書面報告。
由於研究和撰寫的主體是小學生,研究的目標設定不一定很明確,研究的過程是小組形式進行,研究得出的結論並不一定是人們從未發現的規律,但對學生來說可能可能是新的發現。撰寫的書面報告觀點很稚嫩,文字很平白,不一定是嚴密緊奏的,是學生親身參與實踐的,是體驗感悟到真實想法,得到的結論是學生現階段認識的一個真實水平。
2、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研究報告的作用
(1)、研究性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
撰寫研究報告是研究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收集到的材料,研究中發現的規律,得到的體驗和認識只有總結出來,形成書面報告才有價值。學生在「寫」的過程中,要不斷回顧討論、提升,用「寫」來完成研究性學的「收尾」階段任務。培養學生做事有始有終的意識,提高善於聽取合作學習者意見的能力。
(2)、撰寫研究報告有利於提高教師的研究性學習的素質
學生撰寫研究報告需要教師的指導。這就「逼」教師去關注學生研究性學習的進展和結果,也「逼」著教師去讀書。學生的研究「逼」教師去鑽研,這種壓力是教學相長的壓力,是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有效動力。
(3)、撰寫研究報告是學生共享研究性學習成果的重要途徑
研究報告是研究性學習成果的集中體現,特別研究過程學生收集的第一手材料,學生自己對材料分析和總結,通過研究報告的形式讓同學共享,成為學生互相學習的重要途徑。也是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手段。
3、學生撰寫的研究報告特點
(1)、科學性
一般的研究報告的科學性,在立論上要求作者不得帶有個人的主觀偏見,而必須從客觀實際出發引出科學合乎實際的結論。但學生經驗少,研究取得的材料不全面,分析概括的能力有限,所寫的報告中得到的結論受限制,只能是學生現有認識水平上的結論。但切不能主觀想像。
(2)、具體性
學生選擇研究內容往往是從自己的生活、學習領域選題。研究的問題是學生關注,或有興趣的,往往是很具體的,切入口很小的問題,得到的結論也是針對具對問題。缺少高度概括和專業性。
(3)、創造性
創造性是研究報告的生命,學生研究報告的創造性很難有新意、有深度,只能是孩子帶著自己的眼光去觀察,用自己的方法去研究,這個創造性體現孩子的在以往的經驗和知識所沒有的。是經過親身實踐活動得出的。
二、撰寫研究報告具體指導
1、指導撰寫研究報告的原則
(1)、集體與個別相結合的指導原則
指導撰寫研究報告集體指導是必要的。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後,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要形成一個反映學習結果的報告需要教師的指導。集體指導主要講清楚共性的要求,如研究報告的一般格式,研究報告各部分撰寫的要求等。每個小組或每個學生佔有的材料不一樣,研究的主題也各不相同,學生的寫作水平也是有很大的差異,這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個別的具體的指導。
(2)、講評與修改相結合的原則
大部分同學完成了研究報告初稿後,教師要進行講評。選擇存在典型問題的報告進行閱讀講評。讓師生共同討論並進行修改。修改後再進行交流修改了什麼內容,為什麼要修改。修改後的內容有什麼優點。
(3)、欣賞與共享相結合的原則
完成了研究報告,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交流,欣賞同伴研究報告的優點,並向同學提問,讓參加研究的成員進行回答。在這一過程中共享同學的研究成果,
2、學生撰寫研究報告的指導方法
這是學生撰寫研究報告的引文階段的指導。這一階段的指導涉及基本格式,內容結構等具體的要求指導。學生的研究報告切入點小,涉及面廣,內容豐富,收集的材料雜亂。一定要為學生進行寫作共性的指導,讓學生明白「定體則無,大體則有」。基本格式大同小異,一般由標題、摘要、研究背景、正文、參考文獻等部分組成。
(1)、標題
標題也稱題目或文題,即研究報告的名稱。它是對研究內容的高度概括,起「畫龍點睛」作用,故稱研究報告的眉目。指導學生在學標題名稱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題文相符。標題開門見山點出研究的內容,引起讀者的興趣。
②簡單明了。標題字數要少,不宜超過20個字。使人一目瞭然,不產生岐義。
③富有童趣。學生用兒童獨有的角度看問題,用自己方式進行研究,一定有他們自己的表達方式,教師指導時切忌用成人眼光審視,扼殺童趣。
(2)摘要
摘要是研究報告內容的提要和研究成果的簡單交代。成人報告字數一般在200—300字之間,學生以人200字左右為宜。摘要讓讀者特別是小讀者決定要不要讀報告的關鍵,要讓讀者獲得研究報告的主要信息,要用清晰的文字表達作者的主要觀點和結論。
指導學生寫摘要時要注意兩點:一是利用研究報告的提綱寫成摘要。二是等研究報告寫好了最後寫摘要。
(3)、研究的背景
一般研究報告又稱提出問題、前言、引言,是開頭部分。其重點是提出研究問題和研究假設。而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的往往是一個具體的主體,隨著進行研究學習,有時又產生一個的新的主題。提出的問題也是學生認識層面的問題,研究假設在動態變化,所以學生研究報告所敘述的背景一般為主題的產生,研究目的和意義,介紹研究的方法和主要過程。
(4)、正文
研究報告的正文是學生用文字,數據,圖片等方式表達自己對研究的收獲,研究過程、研究的體驗及研究中存在的問題的主要部分。教師要詳細指導學生寫好正文部分。學生研究是研究選題的角度、研究的進程和研究的結果都有很大的差別,指導不能一刀切。共性的要集體指導,如研究的結果必須實事求是,收集的材料客觀真實寫作研究報告要層次分明。表達准確,吸引小讀者等。對個性的方面要個別指導。學生有什麼問題講什麼問題。
(5)、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研究和撰寫報告中所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一般按照研究報告所提到或引用的順序列於研究報告的後面。教師在指導學生研究和寫作的過程中一定要向學生提供學生閱讀、參考的文獻,讓學生了解自己研究的主題,別人是怎樣研究的,得到什麼結論,這是一個很好學習提高的過程。指導學生在研究報告後面列出參考文獻。讓學生樹立研究的正確態度,尊重他人研究成果,同時也是一種文獻資料的積累方法。教師要指導學生引用正規期刊雜志和正式出版物,不要引用未經出版的資料和網上資料。資料引一定寫清楚文獻的名稱、作者、刊物(或出版社)名稱及頁碼、發表時間等。
3、撰寫研究報告的注意事項
撰寫研究報告是一項科學的工作。學生研究性學習一般是以小組合作形式進行的,研究中每個成員的觀點不一定一致,收集到的材料一般較為具體零亂,再加上小學生的寫作水平不高,撰寫研究報告困難比成人大得多,教師在指導撰寫過程中注意幾點:
① 論文撰寫要注意科學性和真實性
科學性是指題目與結論的合理程度。如果學生選題是指導教師不熟悉的的學科領域,要請有關學科教師作科學性指導,切忌科學性錯誤出現。真實性指原始材料是否完整,論文是否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原始材料完整是由定指的學生記錄,不能為自己的觀點任意刪減數據或材料。對原始材料要小組合作討論形成共識,得出的結論要是學生共同研究的真實看法。
②論文撰寫切忌「成人化」。學生研究性學習可以在教師、家長、有關專家的指導下進行,特別是小組合作學習需要制訂研究方案,教師與有關部門的聯系,活動還要要直接帶領研究活動,撰寫研究報告後要給予指導和修改,但不能越疽代皰,替學生下結論,寧可讓研究報告觀點稚嫩一點,語言童趣一點,收獲成果小一點。切不能出現「成人化」的報告。
③論文篇幅不宜過長
成人的研究報告論文字數與學術價值不成正比的,何況學生。一般小學畢業生作文要求在800字到1000字之間。只要學生做到行文流暢,不說空話、大話。用樸素的語言寫出研究的成果和結論。也可以用收集到的數據、照片、標本來說明闡述。字數在1500字左右為宜。
三、成果表現形式的指導
1、 成果表現的意義
「引導小學生選擇適當的結果呈現方法」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中教師有效指導的一個方面。學生參與了活動,經歷活動的過程,獲得了親身體驗,總結了研究的成果。成果表現正是滿足了研究和與人分享的慾望,又使研究成果進行資源共享的形式,實現學生之間互相學習的目的。
2、 成果表現形式。
(1)、成果表現形式的類型
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紛繁多樣,內容範圍非常廣泛,成果表現形式也應是多種多樣的。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可以不同的類型。根據表現的狀態可分靜態表現和動態的表現;根據展示面向對象不同可分為對內展示和對外展示;根據展示作用可分為外顯展示和內化展示;根據展示的時間可分為過程性展示和結果性展示;根據展示的主體可分為個人展示、小組展示、班級展示和年級展示等;同一主題也可進行不同側面的展示等。
(2)四個內容領域的展示常用形式
綜合實踐活動的活動方式根據不同主題的不同形式的展示,即內容決定形式。教師要根據需要達成目的來指導學生選擇適當的方式。綜合實踐內容的四個指定領域常用形式具體如下:
①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基於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的成果表現形式一般用研究報告、實驗報告、論文答辯、課件展示研究過程和結果等。
②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超越單一的教室空間,參與社區和社會實踐活動,以獲得直接經驗,發展實踐能力,培養社會服務意識,增強公民責任感為主旨的學習領域。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的一般表現形式有調查報告、倡議書、告居民書、宣傳畫、板報、手抄報、專刊、日記(周記)匯編、直觀圖表、照片、錄像……情境再現(小組表演)等。
③勞動與技術教育
勞動與技術教育是學生獲得積極勞動體驗、形成良好技術素養為主的多方面發展為目標,且以操作性學習為特徵的學習領域。可以融入實際應用的設計性學習。這個內容的常用展示形式有:作品展覽、實物模型、方案評比、過程演示、說明書、職業體驗、感想報告會、種養植成果展示等。
④信息技術教育
信息技術教育滲透在以上三種學習中,成果表現也是融合在一起。
3、 成果表現的注意點
①成果表現不宜過多。學生學習任務較多,小學有八個學科學習任務,綜合實踐活動成果表現不宜過多,特別是大規目的專題展示一個學年1—2次為宜。太多會牽制學生很多的精力,加重學習負擔。
②成果表現要與實際相符合
活動成果表現根據學生的實踐水平相符合,如三年級撰寫研究性學習報告的受寫作水平的限制。同樣也要考慮學校的實際條件,如農村學校就不宜開展研究性學習課件展示,它受學校電子投影設備的缺少,學生信息技術能力的限制。
③成果表現讓全體學生參與
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表現成果,其實是在培養與人交往的能力。讓別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共享學習成果是一件快樂的事!有的同學確因能力,或條件的限制,不能獲得成果,指導他如何學習他人的成果,也是改變學習方式的一個途徑。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讓全體同學參與,成果表現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④成果展示要有評價
把成果展示這一環節納入綜合實踐活動評價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評價能激發學生成果表現的積極性,帶動綜合實踐活動學習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