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美會晤體現了我國外交政策的哪些基本點
求同存異,共同發展,合作共贏,
本質上國家利益最大,
又因為美國是死敵,
貿易戰二十年不解決
⑵ 中美元首會晤商業成果的金額創下了歷史紀錄嗎
據報道,11月13日商務部負責人表示,中美元首北京會晤經貿成果豐碩,此次商回業成果的金額創答下歷史紀錄,充分表明中美經貿合作有著廣泛的民意基礎,深得兩國業界擁護。
此次雙方達成的眾多協議,是下一步中美合作的重要基礎。商務部會密切跟蹤雙方合作進展情況,推動企業落實好,使之真正成為中美經貿合作的新增長點,為中美經貿關系發展注入新動能。
希望中國的商業成果可以早日惠及於民!
⑶ 中美第四次政治經濟會晤的經濟方面的成果
成果就是美國從中國這里撈了更多的好處
⑷ 奧巴馬訪華取得了哪些成果
在美國總統奧巴馬結束其為期3天的訪華行程後,許多媒體對其此次訪華成果作出評價時認為缺乏實質性的突破,特別是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我們仔細閱讀了中美兩國元首會晤後發布的中美聯合聲明,並在此處點出幾個要點。我們認為中美雙方都可以可宣布在一些重要議題上取得了成功,包括國家安全問題、能源環境問題和經濟事務等。當然,這些協議或承諾能否轉落實到具體措施和行動仍有待觀察。
美國得到了什麼:
國家安全問題: 中國願意在伊朗、朝鮮以及核不擴散方面提供支持和合作。經濟問題: 中國同意繼續刺激內需,並調整國內經濟結構和相關價格,以實現更加平衡的貿易和經濟增長。聯合聲明稱:「雙方將共同努力採取調整國內需求和相關價格的政策,促進更加可持續和平衡的貿易與增長。中方將繼續落實政策,調整經濟結構,提高家庭收入,擴大內需,增加消費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改革社會保障體系。」此處強調的是「調整國內需求(以增加消費)和相關價格」,而不是多媒體和評論人士所期待的人民幣匯率調整。這樣的表述方式不僅更容易為中國接受,而且直指造成中國貿易失衡的根源,那並不是簡單的名義匯率問
題。我們認為國內相關價格的扭曲(廉價的資本、資源和能源均有利於製造業投資,從而使其增速超過了收入和消費)是導致中國出現結構性貿易順差和高儲蓄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中國對「相關價格」進行調整,比如在未來一年中減少隱含的補貼,上調資源稅和能源(電力)價格,就會推高工業生產成本,對於這些行業來說這就相當於讓人民幣實際匯率升值。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 中國同意氣候變化是「我們時代的重大挑戰之一」,並且在採取減緩措施方面中國也需要承擔起「有區別的」責任,向「低碳」經濟轉型是促進所有國家經濟持續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機會。
對許多人來說這聽起來或許有些模糊和空洞,但就在幾年前還很難想像中國或其他發展中經濟大國會如此認同或承諾。我們認為這些承諾有可能會使中國發展走出新的模式,特別是如果美國在即將到來的氣候變化談判中能夠擔當領導角色的話。
中國得到了什麼:
政治和國家安全問題: 美國重申「一個中國政策」,並同意就人權問題求同存異。「美方重申,美方歡迎一個強大、繁榮、成功、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的中國。」具體而言,這包括了增加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金融機構中的份額以及發言權等。「雙方一致認為,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對確保中美關系穩定發展極端重要。」
經濟問題:
美國承諾將採取負責任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不通過通脹來解決其龐大的債務問題或刻意壓低美元匯率,同時美國承諾繼續貿易開放。中國最近一再對美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及其對中國持有的巨量美元資產可能帶來的影響表示擔憂。此外,貿易保護主義的威脅也是中國首要擔憂的問題之一。
「美國將採取措施提高國內儲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推動可持續的、非通貨膨脹式的增長。為此,美方致力於將聯邦預算赤字降到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水平並採取措施鼓勵私人儲蓄。」「雙方將採取前瞻性的貨幣政策,並適當關注貨幣政策對國際經濟的影響。」「雙方認識到開放貿易和投資對本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的重要性,並致力於共同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
⑸ 如何看待中美g20會晤達成的共識和成果
g20杭州峰會都取得以下10大重大成果:
1、通過主場外交,中國進一步擴大國際影響力。
G20杭州峰會期間,中國領導人與世界主要大國領導人頻頻會面,除了就世界經濟發展等議題展開交流,中美、中俄、中歐等領導人還圍繞當今世界重大問題深入磋商。
從中美領導人夜遊西湖,到公布35項主要共識和成果清單就能看出,中國在這次主場外交中收獲不少。
除了這些彰顯國際地位和領導力的「成果清單」,中國還在峰會期間與各個國家就區域合作、重大問題提出倡議和舉措。它們不但體現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擔當,更進一步提升了中國的影響力。
2、為世界經濟開葯方,增強中國話語權。
峰會剛開幕,中央總書記開門見山,就世界經濟發展提出「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合力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維護金融穩定」「創新發展方式,挖掘增長動能」「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夯實機制保障」「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繼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促進包容性發展」等建議。對這些葯方,不少國家給予積極評價,還特別表示要「同中方繼續保持密切交往」。
實際上,近年來,中國已經先後推出「一帶一路」等重要發展倡議,對世界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日益凸顯。隨著中國在國際金融機構股權、人民幣加入SDR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中國在國際規則方面的話語權正不斷提升。
3、回擊「中國經濟崩潰論」等錯誤論調,給世界吃下定心丸。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很多人對中國經濟提出「三問」:能否實現持續穩定增長?能否把改革開放推進下去?能否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還有人自問自答,給出「中國經濟崩潰論」的結論。
對此,中央總書記在峰會期間斬釘截鐵地回應,「我們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繼續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世界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他更指出,「行勝於言。中國用實際行動對這些問題作出了回答」。
這一權威表態,不僅將讓不少人吃下定心丸,更能把信心傳遞出去,鼓勵更多國家「勇做世界經濟弄潮兒」,讓那些整天試圖潑中國冷水的人自討沒趣。
4、為發展中國家發聲,展現中國義利觀。
這次杭州峰會,中國邀請了埃及、塞內加爾、查德、寮國、泰國等嘉賓國領導人與會。這些國家雖然文化政治因素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身份:發展中國家。
安排這么多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交流對話,還發起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合作倡議,中國的良苦用心顯而易見:抓住杭州G20契機,讓發展中國家集體發聲,爭取更大權益。
盡管經濟體量越來越大,但中國從未接受西方一些人忽悠的「發達國家」身份,不僅致力於解決自己的發展問題,還不斷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同他們站在一起爭取權益。中國一直在積極踐行正確義利觀,努力減少全球發展的不平等、不平衡現象。這份真誠和實干,已經在杭州峰會上得到體現。
5、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G20峰會關注世界經濟,關注創新增長、經濟治理、國際貿易投資、可持續發展等重要議題,由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給出了可行的解決方案。例如,推進產能合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聯通的力度等舉措,正是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世界經濟的生動實踐。
此次峰會,不少參會國家都是「一帶一路」的合作夥伴,在雙邊交談中對「一帶一路」都極為熱心。
通過G20峰會這個大舞台,中方倡導的「一帶一路」不僅進一步提升「知名度」,還將吸引更多國家參與其中,為中國及沿線國家帶來眾多「」。
6、推動國際金融機構改革,增強中國金融治理能力。
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席捲全球,讓人記憶猶新。
本次峰會達成共識,要繼續推動國際金融機構份額和治理結構改革,擴大特別提款權的使用,強化全球金融安全網,提升國際貨幣體系穩定性和韌性。決心加強落實各項金融改革舉措,密切監測和應對金融體系潛在風險和脆弱性,深化普惠金融、綠色金融、氣候資金領域合作,共同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穩定。
對中國而言,隨著人民幣加入SDR,亞投行、金磚銀行蓬勃發展,這些話現在絕不是空口說說。杭州峰會發出的聲音,顯示著中國對參與國際金融治理的熱心與信心。推動這項改革,就是為了通過金融穩定,將「金融風暴」那樣的風險扼殺在萌芽中,這對中國以及其他任何國家都是有益的。
7、重申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承諾。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部分國家想通過短期的貿易保護主義緩解壓力,反而引發人們對全球經濟復甦的擔心。為緩解這種憂慮,G20杭州峰會再次重申:反對保護主義,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這種重申,不是清談。
G20杭州峰會制定了《二十國集團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和全球首個多邊投資規則框架《二十國集團全球投資指導原則》。這兩個文件的核心,就是繼續支持多邊貿易體制。
在貿易保護主義環境下,不少國家的企業已深受其害,世界經濟也因此蒙上黯淡前景。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不僅讓世界經濟重新煥發活力,所有國家的企業和消費者也將從中受益。
8、加強反腐敗國際合作,腐敗分子無處藏身。
反腐是一項世界性工作,需要各國通力合作。此前,中國的海外追逃工作,得到了不少國家的配合和支持,成效顯著。不少「紅通」人員被引渡回國,或者迫於壓力回國自首。
更好的消息是,G20杭州峰會就繼續深化反腐敗合作達成多項共識,決心讓腐敗分子在二十國乃至全球更大范圍無處藏身、無所遁形。在如此重要的國際場合,中國倡導建立反腐共識,這充分顯示出中國反腐敗、追逃追贓的堅定決心。而反腐大網進一步遍及全球,更是讓很多中國老百姓高興和提氣。
9、推進全球氣候治理。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在G20杭州峰會上,各成員同意在落實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方面發揮表率作用,推動《巴黎協定》盡早生效。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和美國兩個最大經濟體同時批准和接受《巴黎協定》,中美這一舉動為推進全球氣候治理做出了示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就對此表示高度贊賞。
這件事同樣跟中國老百姓息息相關。更多的藍天,更清新的空氣,將出現在更多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
10、展現中國文化軟實力。
西湖美景、杭州美食,經典的越劇唱段、漂亮的中國服飾,隨處可見的中國特色和杭州元素展現著中國文化的軟實力,讓參加G20杭州峰會的各國政要、企業家和記者深深地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
⑹ 中美達成哪些共識
在中美元首會晤一個月之際,雙方就農產品貿易、金融服務、投資和能源等領域的問題達成了十項共識。
1、牛肉進口:中方將在與國際食品安全和動物衛生標准一致的條件下,並與1999年《中美農業合作協議》相一致,盡快允許進口美國牛肉,最遲不晚於2017年7月16日。
9、證券結算:中方將在2017年7月16日前向美方兩家合格的金融機構頒發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承銷牌照和結算代理人業務資格。
10、一帶一路:美方將派代表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⑺ 怎麼看待中美g20峰會會晤達成的共識
2014年的G20峰會,在全球經濟增長和稅制改革方面,達成了共識。
G20將採取一系列刺激經濟增長策略,爭取未來5年將全球GDP增速在現有政策可達到的水平上再提高2%以上,相當於把實質GDP再提高2萬億美元和增加大量就業。
全面增長策略包括促進投資、提高就業、改善貿易、促進競爭以及改善宏觀經濟政策,尤其是通過改革吸引私營經濟對基礎設施投資。
⑻ 中美元首會晤達成哪些重要共識
(1)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回礎,中美兩國有著共同的經濟答利益和共同關切。(2)共同關注和平問題,特別是中東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3)①國家利益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權益,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②中國堅持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基於我們自身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方向堅定不移,就是要維護我國的經濟利益。③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我國獨立處理對內外事務,絕不允許別國以任何借口乾涉我國政策的基本立場,在涉及國家利益問題上,絕不屈服於任何外來壓力。中方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方向堅定不移,這是基於我們自身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尤其不會在外部壓力下加以推進。④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也尊重其他國家的正當的國家利益,希望雙方通過平等協商妥善處理兩國經貿摩擦問題,共同維護中美經貿合作大局,維護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⑼ 中美元首會晤多少次
四點多就發生糾紛
⑽ 中美兩國元首會晤,能有實際的收獲嗎
可以把老闆訪美抄稱為雙方互相摸底之旅! 中美作為世界上的兩個大國,既有利益的沖突,又有對對方的期待,更有不可分割的利益。現在美國換了一個總統,他要以「美國第一」為中心建立他的全球政策和對華政策,但是中國會不會低聲下氣地配合,它對中國的壓制能走多遠,是他對制定華政策制定前必須要把握的。 中美元首會晤,不可能對中國之間的關系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影響也是非常可觀的,雙方都在對方進行戰略試探,看對方到底有什麼底牌,有多大對抗的決心,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讓步,對方的底線又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