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第二個五年計劃成果

第二個五年計劃成果

發布時間:2021-06-21 02:30:26

❶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偉大成就有哪些

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了六個方面的成就。

  1. 成就之一:民生改善,1957年全國職工的平均工資水平達到637元,比1952年增長42.8%,農民的收入比1952年增加近30%。人民平均消費水平,1957年達到102元,比1952年的76元提高34.2%。科教文衛事業也有很大發展。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超額完成,奠定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並初步積累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

  2. 成就之二:基本建設,五年內全國完成投資總額為550億元,五年新增加固定資產460億元,五年內施工的工礦建設項目達一萬多個,中國過去沒有的一些工業,包括汽車、發電設備、飛機、新式機床、重型機器、電解鋁、精密儀表、無縫鋼管、塑料、合金鋼、無線電等,從無到有地建設起來,從而改變了我國工業殘缺不全的狀況,增加了基礎工業的實力。

  3. 成就之三:農業生產,農業生產獲得較大的發展。1957年農業總產值完成原計劃101%,糧食產量1957年達到3900億斤,比1952年增長19%;棉花產量為3280萬擔,比1952年增長25.8%。糧食和棉花年平均增長速度,分別為3.7%和4.7%。五年內全國擴大耕地面積5867萬畝,1957年全國的耕地面積達到16.745萬畝,完成原定計劃101%。五年內全國新增灌溉面積21.810萬畝,相當於1952年全部灌溉面積的69%。

  4. 成就之四:交通運輸,到1957年底,全國鐵路通車里程達到29862公里,比1952年增加22%。五年之內,新建鐵路33條,恢復鐵路3條,新建、修復鐵路干線、復線、支線共約一萬公里。寶成鐵路、鷹廈鐵路、武漢長江大橋,都先後建成。到1957年底,全國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5萬多公里,比1952年增加1倍。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繼通車。

  5. 成就之五:工業發展,1957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241億元,比1952年增長67.8%。1957年工業總產值超過原計劃21%,比1952年增長128.5%。1957年手工業總產值比1952年增長83%,平均每年增長12.8%。1957年的原煤為1.31億噸,比1952年增長98.596,發電量為193億度,比1952年增長164.4%;鋼產量為535萬噸,比1952年增長近3倍;等等。

  6. 成就之六:社會主義改造,生產資料公有制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社會主義經濟成分在國民經濟中佔了絕對優勢。在國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合作社經濟由1.5%提高到56%,國營經濟所佔比重由19%提高到33%,公私合營經濟由0.7%提高到8%,個體經濟則由71.8%降低到3%,資本主義經濟由7%降低到l%以下。

  7. 五年計劃,後改稱五年規劃,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劃綱要,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重要部分,屬長期計劃。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

  8. 中國從1953年開始制第一個「五年計劃」。從「十一五」起,「五年計劃」改為「五年規劃」。(除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為中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和1963年至1965年為國民經濟調整時期外)。回顧五年計劃的歷史,不僅能描繪建國以來經濟發展的大體脈絡,也能從中探索中國經濟發展的規律,通過對比與檢視過去,可以從歷史的發展中獲得寶貴的經驗,從而指導未來的經濟發展。

  9. 總之,經過第一個五年計劃,國民經濟已經得到全面恢復與初步發展,政治趨於穩定,經濟秩序恢復正常,社會秩序較為安定,加快經濟發展成為全國人民的一致要求,為大規模展開經濟建設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❷ 蘇聯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產值達到

答案:第一 第二 解析: 此題著重考查學生對蘇聯兩個五年計劃建設成果了解的情況,要明確位次是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❸ 兩個五年計劃完成以後,蘇聯的經濟建設的成就及問題。

成就:1、二五結束後的1937年蘇聯的的工業總產值超過法、英、德、躍居歐洲第一版位,世界第二位。權2、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社會主義成分已取得了徹底勝利,國家所有制和集體所有製成了蘇聯社會的經濟基礎。3、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迅速,超過同期鬧經濟危機的西方。4、利用西方大蕭條,大量吸引西方先進技術和技術人才,為經濟發展增強了動力。問題:在政治上,蘇共中央具有高度集中的政治權力,各地方加盟共和國和自治共和國要聽斯大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指揮。在經濟上,以公有制為基礎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佔有絕對的優勢。斯大林同志的政令暢通無阻,不忠於斯大林同志就等於是背叛黨和人民。各級幹部層層任命。黨的幹部具有高度的權力和權威。這樣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形成,歷史上稱為「斯大林模式」。從歷史的宏觀角度看,當時這個模式是最佳的選擇,他體現了很高的效率、穩定的政治和統一的思想。蘇聯當時所處的時代,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建成社會主義工業化社會和實現國防現代化。穩定、速度、效率是壓倒一切的。但是從歷史長河看,忽視民主法制、強調斗爭、高度集權的斯大林模式肯定是越來越有嚴重的弊端。

❹ 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實施背景

「二五計劃」的實施跨越了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與60年代前半期,這一時期的前後期表現出許多截然不同的特點。首先,20世紀50年中後期,隨著兩極格局的逐漸穩固,國際形勢日趨緩和。毛澤東當時認為:「現在,新的侵華戰爭與新的世界大戰,估計短時期內打不起來,可能有十年或者更長一點的和平時期。」世界局勢的相對緩和與各國致力於經濟建設的國際形勢為中國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定和平的經濟建設環境。世界各國的經濟已經基本從戰爭中恢復過來,各國之間的經濟競爭日趨激烈。
然而,進入20世紀60年代,中國的周邊環境開始復雜化,其中美國侵越戰爭的升級和因中蘇意識形態分歧導致的兩國關系的緊張狀態,嚴重影響了中國的政治經濟發展戰略。由於中蘇兩黨兩國關系出現裂痕,社會主義陣營開始松動,這種國際現實使中國的領導人開始嚴肅思考戰爭爆發的可能性,經濟發展受到影響。
與「一五計劃」時期一邊倒的外交策略與國際關系相比,「二五計劃」時期的國際關系更為復雜,中國不僅與資本主義陣營維持著敵對關系,與社會主義陣營中的領導者蘇聯關系也惡化,導致外交上面臨著困難局面。
「二五計劃」開始時期,國內經濟狀況較好,重工業的迅速發展使得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得以建立,三大改造的相繼完成使得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基本確立。「一五計劃」的輝煌成果在國內逐漸滋長了驕傲自滿情緒,使得一些領導人過高估計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逐漸忽視對經濟發展規律的尊重。另一方面,廣大人民群眾急於改變經濟落後的面貌,同時,由於1956年之後中蘇關系出現裂痕,在社會主義陣營中也面臨來自蘇聯的經濟競爭壓力。

❺ 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成果如何

「一五」計劃的成績是巨大的,是1953年至1980年的5個五年計劃中增長最快、效益最好的時期。它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並為我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從經濟增長的數字看,『一五』計劃相當成功。工業總產值的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8%(計劃規定為14.7%),國民收入年均增長率為8.9%(按不變價格計算)……第一個五年計劃具有決定性的加速作用。
1956年宣布提前完成了計劃規定的任務。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1956中國第一個飛機製造廠試製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而「156個項目」在「一五」期間投入施工的只有146項,另有4項推遲施工,還有6項最終沒有從圖紙變現實,但這仍是中國近代以來規模最大、效果最好的工業化時期,大多數工程都按期或提前完成建設計劃。
「一五」計劃時期,我國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任務基本完成。計劃所規定的各項建設任務,主要依靠我國人民的力量,加上當時蘇聯等國家的大力援助,到1957年底勝利完成,使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基本確定。在整個國民收入中,國營經濟、合作經濟和公私合營經濟所佔比重由1952年的21.3%上升到92.9%;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程,五年內完成基本建設投資總額550億元,新增固定資產460.5億元,相當於1952年底全國擁有的固定資產總值的1.9倍。595個大中型工程建成投產,初步鋪開我國工業布局的骨架;工業總產值比1952年增長128.6%,五年合計鋼產量1656萬噸,等於舊中國從1900年到1948年49年問鋼的總產量760萬噸的218%,煤產量達到1.31億噸,比1952年增長98%;產業結構發生新的變化,在工業總產值中,工業產值所佔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業的比重由26.4%提高到48.4%。1957年糧食產量達到3901億斤,棉花產量達到3280萬擔,都超額完成計劃。

❻ 蘇聯一五計劃 二五計劃的成就有什麼

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

在四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內,蘇聯建成了1500多個現代化技術裝備的大型工業企業,在蘇聯歷史上首次出現了拖拉機、飛機製造、汽車、重型機械、機床製造、化學合成工業、精密儀器製造等新興的工業部門。1932年的工業產值是1913年的234.5%。

其中,機器製造業產值比1913年增加9倍,比1928年增加3倍。1932年蘇聯的發電量達到173億千瓦時。1929年開工建設的第聶伯河水電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蘇聯的發電量比1913年增加了6倍。蘇聯的石油、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產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歐洲第一位。

蘇聯第二個五年計劃:

蘇聯在二五期間,高速進行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同時農業集體化的完成,人民生活水平有較大提高,社會主義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在「二五」計劃期間,蘇聯總共有4500個大企業建成投入生產;工業總產值增長了120%,其中重工業增長了139%,輕工業增和了100%,農業總產值由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的負增長,增長了54%。

國民收入增長了109%,人民的工資基金增加了1.5倍,集體農庄農民收入增長了2倍多,到1937年,大工業總產值比1932年增加了1倍,比1913年增加了7倍,大工業特別是機器製造工業的增長,使國民經濟各部門獲得了技術上的重新裝備,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在國民經濟的所有部門中基本確立。

(6)第二個五年計劃成果擴展閱讀:

蘇聯第二個五年計劃由來

三十年代初,在蘇聯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的過程中,斯大林曾提出「技術決定一切」的口號。當國民經濟各個部門不斷得到新技術的裝備後,又出現了缺乏熟練掌握運用新技術的專門人才和管理現代化企業的專門人才以及一部分領導人輕視人才的新情況。

斯大林1935年5月4日在紅軍高等院校學員畢業典禮上的講話中首先提出「幹部決定一切」這個口號。

❼ 『一五』計劃的成就

第一,工業方面。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沈陽第一機床廠、沈陽飛機製造廠、鞍山鋼鐵公司。

1、春第一汽車製造廠。958年製造出新中國第一輛東風牌小轎車和第一輛紅旗牌高級轎車。一汽的建成,開創了中國汽車工業新的歷史。

2、沈陽第一機床廠。1935年建廠,稱三菱機器株式會社(滿洲國)。1953年——1955年,作為國家156項重點建設工程之一(國家投資舊幣6113萬元),引進前蘇聯機床製造與管理技術,實施全面改建。

3、沈陽飛機製造廠。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家飛機製造企業。

4、鞍山鋼鐵公司。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國家集中力量建設鞍鋼。

第二、交通建設方面。寶成鐵路、鷹廈鐵路、青藏公路、康藏公路、武漢長江大橋。

1、寶成鐵路。1952年7月1日在成都動工,1954年1月寶雞端也開工,1956年7月12日,南北兩段在甘肅徽縣黃沙河接軌通車,1958年元旦全線交付運營。寶成鐵路寶雞至鳳州段是中國的第一條電氣化鐵路。

2、鷹廈鐵路。是中國東南部地區重要的鐵路干線。它北起江西鷹潭,南至福建廈門,全長694公里。它在鷹潭與浙贛鐵路交匯。鷹廈鐵路於1954年動工興建,1957年竣工通車,曾經長期是進入福建的唯一鐵路線。

3、青藏公路。這條公路於1950年動工,1954年通車。西寧市至格爾木市段路線計長782公里,其中屬於平原和微丘區的里程為564公里,屬於重丘區的里程為218公里。全段海拔為2200~3800米。格爾木市至拉薩市段計長1161公里,其中屬於平丘區的里程為1013公里,在重丘區為148公里。全段海拔在4000米以上。

4、川藏公路。從1950年4月開始,經過11萬軍民的艱苦修建,北線於1954年12月正式通車,2000多名軍民為此付出了生命。

5、武漢長江大橋。位於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的江面上,是中國在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橋梁,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在中國橋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農業生產獲得較大的發展。

1957年農業總產值完成原計劃101%,比1952年增長25%,平均每年增長4.5%。糧食產量1957年達到3900億斤,比1952年增長19%;棉花產量為3280萬擔,比1952年增長25.8%。糧食和棉花年平均增長速度,分別為3.7%和4.7%。五年內全國擴大耕地面積5867萬畝。1957年全國耕地面積達到16.745萬畝,完成原定計劃101%。五年內全國新增灌溉面積21.810萬畝,相當於1952年全部灌溉面積的69%。

第四、在基本建設上,五年內全國完成投資總額為550億元,其中國家對經濟和文教部門的基本投資總額為493億元,超過原來計劃427.4億元的15.3%。五年新增加固定資產460億元,相當於1952年底全國固定資產原值的1.9倍。

五年內施工的工礦建設項目達一萬多個,其中大中型項目有921個,比計劃規定的項目增加227個,到1957年底,建成全部投入生產的有428個,部分投入生產的有109個。

蘇聯幫助我國建設的156個建設項目,到1957年底,有135個已施工建設,有68個已全部建成和部分建成投入生產。我國過去沒有的一些工業,包括飛機、汽車、發電設備、重型機器、新式機床、精密儀表、電解鋁、無縫鋼管、合金鋼、塑料、無線電等,從無到有地建設起來,從而改變了我國工業殘缺不全的狀況,增加了基礎工業實力。

1957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241億元,比1952年增長67.8%。1957年的國民收入比1952年增長53%。1957年工業總產值超過原計劃21%,比1952年增長128.5%。原定五年計劃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4.7%,實際達到18%。

1957年手工業總產值比1952年增長83%,平均每年增長12.8%。1957年的鋼產量為535萬噸,比1952年增長近3倍,原煤為1.31億噸,比1952年增長98.596,發電量為193億度,比1952年增長164.4%。機床產量達2.8萬台,比1949年增長17.7倍;棉布為50.6億尺,比1952年增長3296,糖86萬噸,比1952年增長92%。

❽ 蘇聯第一五二五計劃的成果

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是指在1928年至1932年,蘇聯共產黨和政府為擺脫蘇聯落後的農業國面貌而實行的大規模有計劃的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按照預先編制的詳細計劃建設的開端,同時也是人類大規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開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使蘇聯開始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蘇聯初步建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物質基礎。在四年零三個月的時間內,蘇聯建成了1500多個現代化技術裝備的大型工業企業,在蘇聯歷史上首次出現了拖拉機、飛機製造、汽車、重型機械、機床製造、化學合成工業、精密儀器製造等新興的工業部門。1932年的工業產值是1913年的234.5%。其中,機器製造業產值比1913年增加9倍,比1928年增加3倍。1932年蘇聯的發電量達到173億千瓦時。1929年開工建設的第聶伯河水電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蘇聯的發電量比1913年增加了6倍。蘇聯的石油、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產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歐洲第一位。農業機器增加了4.5倍。國民經濟各部門所需要的裝備大部分都能在本國製造了。蘇聯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和克拉瑪托爾斯克建成了規模巨大的重型機械廠。在斯大林格勒歐洲最大的拖拉機廠於1929年破土動工,1932年第一期工程建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使蘇聯開始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蘇聯初步建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物質基礎。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占的比重,由1928年的48%上長為70.7%;工業內部輕重工業的比重也由計劃1927年的60.5比39.5,變成46.6比53.4。整個國民收入從1928年的244億盧布增加到1932年的455億盧布,增長了68%。蘇聯初步改變了長期以來落後的農業國的面貌。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經濟發展速度之快,增長幅度之大,超過了同期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令全世界刮目相看。

蘇聯第二個五年計劃是指自1933年至1937年蘇聯人民在以斯大林為領導核心的聯共布的領導下進行的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的歷程。1934年1月召開的聯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會通過了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二個五年計劃(1933~1937年)。1936年第二個五年計劃提前完成,1937年該計劃超額完成。在二五期間,高速進行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同時農業集體化的完成,人民生活水平有較大提高,社會主義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在「二五」計劃期間,蘇聯總共有4500個大企業建成投入生產;工業總產值增長了120%,其中重工業增長了139%,輕工業增和了100%,農業總產值由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的負增長,增長了54%;國民收入增長了109%,人民的工資基金增加了1.5倍,集體農庄農民收入增長了2倍多,到1937年,大工業總產值比1932年增加了1倍,比1913年增加了7倍,大工業特別是機器製造工業的增長,使國民經濟各部門獲得了技術上的重新裝備,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在國民經濟的所有部門中基本確立。而同一時期,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產量比1913年僅增長44.3%。到1937年,蘇聯的鋼產量達1770萬噸,鋼材為1300萬噸,生鐵為1450萬噸,煤為1.28億噸,發電量為365億度。經過兩個五年計劃,蘇聯建成了六千多個大企業,建立起鋼鐵、飛機、汽車、拖拉機、化學、重型機械、精密儀器等部門。工業布局有了很大變化。蘇聯的工業水平大幅提升,工業企業的現代化程度和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工人們的技術水平比一五期間提高許多。在東部地區興建了烏拉爾—庫茲涅茨克鋼鐵、重型機械、煤炭基地,新庫茲涅茨克鋼鐵基地,伏爾加—烏拉爾石油基地等;在中亞興建了塔什干食品加工和畜產品加工工業基地;在哈薩克建立了機械化采礦基地;在遠東地區的阿穆爾河流域興建了共青城飛機製造廠。1937年蘇聯的的工業總產值佔世界的10.6%,僅次於美國。超過德國、英國、法國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社會主義成分已取得了徹底勝利,國家所有制和集體所有製成為蘇聯社會的經濟基礎,公有經濟在國民經濟的比例佔到99.8%。

❾ 兩個五年計劃的完成有什麼歷史影響

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

1953—1957年發展國民經濟的計劃是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一五」計劃超額完成了規定的任務,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並為我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第二個五年計劃(1958—1962)

1958—1962年發展國民經濟的計劃是中國的第二個五年計劃。由於實施過程中的巨大波動,「二五」計劃實際上分成 「大躍進」和調整時期兩個階段。

閱讀全文

與第二個五年計劃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
浙江省溫州市工商局企業查詢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