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別人在國家級權威雜志發表的文章,被其他人剽竊並申請專利,文章發表人發現後,投訴無效專利為什麼還要交
第一條地震科學技術成果(以下簡稱科技成果)是廣大地震科技工作者辛勤勞動的結晶,是國家的寶貴財富。為了加強科技成果的管理,使之更好地為減輕地震災害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關於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管理的規定》(試行),結合地震工作的特點,特製定本細則。
第二條本細則管理的地震科技成果范圍是:地震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地震觀測成果;地震預測預報成果;地震科技管理成果等。
(一)地震科技研究成果是指科技工作者通過實際觀測、現場考察、實驗和理論研究、解決了地震科學中某一科學技術問題,取得的具有一定新穎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的研究結果。
地震科技研究成果按其性質分為科學理論研究成果、應用技術研究成果和發展研究成果(含消化、吸收引進技術取得的科技成果;科技成果應用推廣過程中取得的新的科技成果等)。
(二)地震觀測成果是指在一定科學理論指導下,對某一觀測項目或特定研究對象進行科學觀測、記錄,經過核實、整理而編輯的准確、完整、系統的地震觀測報告或資料匯編(其形式可以是文字、磁碟、磁帶、照片、錄相、電視和電影等);准確、及時並收到了社會效益的大震速報等。
(三)地震預測預報成果是指對國內及國外鄰近地區發生的破壞性地震,提出的具有一定科學依據,並在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強度上基本符合實際的預測預報意見(包括對大地震後的強餘震的預報);對重大的無震異常進行認真落實,並做好科學的正確判斷,進而提出的安定民心、平息地震謠傳、取得了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無震預報;日常監視預報的有科學價值的工作報告等。
(四)科技管理成果主要指在科學技術管理中做出了創造性貢獻並取得了實際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科技管理工作。
(五)科技成果一般是一項科技任務全部完成後的結果。某些重大科技任務在研究過程中取得的具有一定新穎性、先進性和獨立應用價值的結果,屬於階段性科技成果。科技任務的一般性階段進展,不屬於階段性成果。
第三條一項科技成果通常對應一項科技任務,但綜合性科技任務和重大科技項目,在完成過程中可以同時或先後獲得兩項以上相對獨立的科技成果,共同協作而各自承擔具有一定獨立性的科技任務也可分別取得相對獨立的科技成果。
二 科技成果管理內容及辦法
第四條對科技成果實行分級管理。
國家地震局負責管理局屬各單位的重大和重要科技成果,對其中國家級重大科技成果上報國家科委;局直屬各單位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震局(辦)(以下簡稱各單位)負責管理本單位的全部科技成果。
第五條科技成果管理的主要內容是指科技成果的鑒定、建檔、登記、申報、獎勵、保密、交流和推廣應用。
第六條科技成果的鑒定(或評審)
(一)科技任務所取得的結果是否具備科技成果條件,必須分級進行嚴格的鑒定(或評審),以一定的形式予以確認。
鑒定(或評審)工作一般由下達科研任務的部門負責組織,並指定主持鑒定的技術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對所鑒定(或評審)的科技成果應承擔技術責任。鑒定(或評審)時應主要聽取同行專業人員(一般應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的意見。
對國家直接下達的重點任務所取得的國內首創、對國民經濟影響較大的重大科技成果,由國家地震局申請國家級鑒定。
對於國家地震局下達的重點科技任務,凡取得了顯著經濟(或社會)效益的重大和重要的科技成果,由國家地震局組織鑒定。其他由各單位組織鑒定(可由各單位學術委員會主持)。
科技成果鑒定(或評審)可採取多種形式,不開規模過大的鑒定會,要注意精簡節約,講求實效。
(二)科學理論研究成果採取及時發表、延時評審的辦法,一般在其成果發表一年以後(或經實踐驗證後)組織同行評審(或鑒定)。同行評審的辦法可以採取多種形式,例如分別送審,召開評審會或由各級學術委員會評審等。凡是在國際或全國性學術會議上宣讀,並獲得會議文件作出肯定性評價者,可不再另行組織評審。
理論性成果應著重評價其學術水平、科學價值及國內外同行引用情況等。
(三)對應用技術研究和發展研究成果,採取及時鑒定,盡快推廣的辦法。除一般採用技術鑒定會的方式外,凡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視同已通過鑒定:
1、根據研製任務書或合同,經下達(或委託)任務的專業主管部門正式驗收並出具證明的;
2、已經在生產實踐中或半年以上連續使用中證明技術上成熟、經濟上合理,由專業主管部門審查合格並出具證明的;
3、經專業技術管理機構如計量、測試、標准等部門檢驗合格並出具證明,又經半年以上實際使用並有使用單位出具證明的;
應用技術和發展研究成果應著重評價其技術指標和難度,應用價值和經濟(或社會)效益,沒有服務對象的技術裝備不予鑒定。
(四)對各類資料匯編、觀測報告、各類圖件等,及時組織出版,提供使用。一般使用一年以上再予以評審(或鑒定)。這部分成果應著重評價其質量優劣和使用價值等。
(五)科技成果按其科技水平和重要程度劃分為重大、重要和一般三個類別。
1、重大科技成果一般指:國內首創,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經過實踐證明可以應用,並取得了重大經濟(或社會)效益者;
2、重要科技成果一般指:有創新,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通過實際應用取得了較大經濟(或社會)效益者;
3、一般科技成果是指:符合本細則第二條規定並通過鑒定(或評審)的,但其科技水平和重要程度都低於重要科技成果的其他科技成果。
(六)提交鑒定(或評審)的科技成果,其有關資料必須齊全,數據准確無誤。參加鑒定(或評審)的人員對需要保密的內容必須嚴格保密。
(七)科技成果通過鑒定(或評審)後,由組織鑒定(或評審)單位發給鑒定(或評審)證書。(附表一:《國家地震局科學技術成果鑒定書》或專門的《技術鑒定證書》)該證書存入科技人員業務考績檔案,作為考核、晉升、評定職稱的依據之一。
第七條一切科技成果通過鑒定後,均按國家《科學技術檔案工作條例》及《國家地震局科學技術檔案工作條例》(一九八三年),由各單位集中歸檔管理。
關聯法規:
第八條科技成果的登記和申報
科技成果一般應按其完成單位的行政隸屬關系登記和申報。
(一)我局所屬各單位在科技成果鑒定、歸檔後,由科技成果管理部門按重大、重要和一般成果分類登記和及時上報。
每年年底前把本年度經過鑒定的全部科技成果匯總填寫《國家地震局科學技術成果登記簡表》(附表二)一式三份報國家地震局。
對其中重大和重要的科技成果還需要附送如下材料:
1、《國家地震局科學技術成果鑒定書》或《技術鑒定證書》等一式三份。
2、國家科委制定的《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報告表》一式三份(附表三)。
3、主要的科技文件如研製報告、調查考察報告、學術論文、專著、圖件、圖紙、照片、數據資料等一式二份(其中資料復制有困難者,可註明資料出處和保存單位,資料保密部分需註明)。
4、取得此項科技成果的工作報告(包括任務來源、完成經過、經費使用情況、成果的應用效果等)一式三份。
5、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前景和方案一式三份。
以國家地震局為主的雙重領導單位應同時把《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報告表》抄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委。
(二)地方領導為主的地震工作基層單位,其科技成果按地方行政隸屬關繫上報。
(三)共同協作進行的科技任務,其成果的歸屬和上報,根據不同的協作方式處理:
1、幾個單位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應由參與各方共同享有。其上報由該項目主持單位會同參加單位聯合上報主持單位的主管部門,同時抄報其他有關部門。除其中可以獨立應用的由某一單位獨立完成的單項科技成果外,不得單獨上報;
2、對於完成非主管部門委託的研究任務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其成果的歸屬和上報屬於承接任務單位,但應同時把成果向委託單位提供。委託部門有責任就其成果的技術水平和實用意義向完成單位的主管部門提出推薦意見。
(四)國家地震局收到各單位上報的科技成果後,及時審查、登記,並將其中符合國家級重大科技成果條件的,在三個月內向國家科委推薦;每年一月底前向國家科委報送上一年度的《重大科學技術研究成果一覽表》;對每個年度的重大和重要科技成果進行匯總並在局辦刊物上公布。
(五)凡正式公布的科技成果,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都有權提出異議。如經調查核實,確屬剽竊或弄虛作假者,應在原公布的范圍內宣布撤銷。
第九條科技成果的交流和推廣應用
科技成果是國家的重要財富,我局所有成果的完成單位都有義務向其他單位交流、推廣或轉讓本單位的科技成果,絕不允許封鎖和壟斷。
(一)科技成果的交流、推廣應用應列入各單位的科研計劃,組織實施。
各單位科技管理部門、科技情報部門、地震出版社及地震系統各種刊物要採取多種形式宣傳、交流科技成果,加速科技成果的應用和推廣。
(二)科技成果中凡是具備申請專利條件的,可以根據國家專利法申請專利。
(三)根據具體情況,某些科技成果可按國家有關規定實行技術有償轉讓。
(四)對於組織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取得顯著經濟效果的科技人員(包括管理人員)和有直接貢獻的單位應予以獎勵,獎勵辦法按有關規定辦理。
關聯法規:
第十條對科技成果的保密必須慎之又慎,嚴格按照國務院批轉的《科學技術保密條例》及《國家地震局科學技術保密細則》辦理。
關聯法規:
第十一條科技成果的獎勵
對科技成果實行分級獎勵的辦法。
(一)凡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科學獎勵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發明獎勵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獎勵條例》的科技成果,由各單位學術委員會或科技管理部門推薦,經國家地震局初審後,向國家科委申請獎勵。
(二)凡符合《國家地震局科學技術進步獎勵條例》(試行)的科技成果,由國家地震局所屬各單位初審和申報,經國家地震局學術委員會評定,由局審批授獎。
(三)國家地震局所屬司、局級單位可設本單位的「科學技術進步獎」,也可根據《合理化建議與技術改進獎勵條例》,對本單位的科技成果自行獎勵,報國家地震局備案。
㈡ 怎麼看待我國提前完成1億人口落戶目標
這個事我們走國在推行。攻堅戰中的額,現實體現證明我們的工作沒有白做。
㈢ 主管護師報名時間和條件是什麼
主管護師為護士評定職稱級別之一,為中級職稱。護士資格考試報名一般在每年的12月-1月份左右,2020年主管護師考試網上報名時間為2019年12月24日-2020年1月13日,2020年主管護師考試現場確認時間以各考區考點具體要求安排為准。
主管護師報名條件如下:
1、獲得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護理專業設置評審合格的中等衛生護士學校護理專業畢業證書;
2、獲得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護理專業專科畢業證書;
3、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境外中等或高等醫學院校護理專業畢業證書和護士執業執照,其中外國人應當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規定的漢語水平考試HSK合格證明,並在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機構中見習3個月以上。
4、報名參加主管護師考試的人員,要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和法律,具備良好的醫德醫風和敬業精神,同時具備下列相應條件:
參加中級資格考試:
①、取得相應專業中專學歷,受聘擔任護師職務滿7年;
②、取得相應專業專科學歷,從事護師工作滿6年;
③、取得相應專業本科學歷,從事護師工作滿4年;
④、取得相應專業碩士學位,從事護師工作滿2年;
⑤、取得相應專業博士學位,即可以參加考試。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部分地區主管護師考試報名條件略有不同,具體以當地衛生局公布內容為准。
應答時間:2020-12-1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㈣ 自己寫的書如何出版,稿費與版權費一般怎麼算
自己寫的書可以和出版時合作出版,得到稿費和版權費。
圖書稿費常見的有版稅、千字稿酬、一次性付酬三種形式,它們的計算方法分別如下。
1.千字稿酬制
稿費=基本稿酬+印數稿酬-個人所得稅
其中
基本稿酬=Y元/每千字×千字
印數稿酬=印數(以千冊為單位)×基本稿酬×M%。
2.一次性付酬
這沒什麼說的,談好合同後按合同約定給錢完事,標准可參照千字稿酬中的基本稿酬計算,或者另行確定。
3.按效果付酬
隨著網路科技的進步,稿費支付方式也豐富化,目前市場出現的小說網,按讀者閱讀量支付稿費給作者,還有採取共享廣告費的模式支付稿費。
4.版稅制
稿費=圖書定價×版稅率×發行數(或實際銷售數)-個人所得稅
版權費俗稱版稅。是指使用某項電視節目或有關著作應付給權利所有人的一種費用。尤其是影視劇作品,在任何公開場合(例如車站候車室,購物超市大廳,禮堂...)進行影視劇的放映之前,都應注意它此時是否處於版稅保護范圍內,稍有不慎就可能招來商業糾紛。
(4)階段性成果出版費擴展閱讀:
出版是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出版物凝結著人類的思想和智慧,集聚了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和社會實踐活動的經驗與成果,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各個側面。出版的歷史是人類文明的歷史。出版業的發展對社會的進步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出版對於社會的推動作用,歸根結底在於出版物積累了人類的科學技術知識和先進的思想,並且加以擴大傳播。人們一經掌握科學技術知識和進步思想,就能使生產力得到提高,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㈤ 醫學國家級論文雜志發表需要多少錢
醫學類的電子期刊會相對便宜一些,一般幾百塊錢就可以搞定
㈥ 委託開發合同中約定,技術成果歸甲方所有,那在研發過程中的階段性成果權利歸屬是怎樣的
1、甲方是哪抄方?
2、如襲果甲方是委託方,技術開發成果歸委託人所有的,研發過程中的階段性成果亦屬於委託人所有。
3、如果甲方是受託方,技術開發成果歸受託人所有的,研發過程中的階段性成果亦屬於委託人所有。但委託人有權利免費使用該技術成果,受託人轉讓技術成果的,委託人有優先受讓權。
《合同法》
第三百三十條技術開發合同是指當事人之間就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統的研究開發所訂立的合同。
技術開發合同包括委託開發合同和合作開發合同。
技術開發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當事人之間就具有產業應用價值的科技成果實施轉化訂立的合同,參照技術開發合同的規定。
第三百三十九條委託開發完成的發明創造,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研究開發人。研究開發人取得專利權的,委託人可以免費實施該專利。
研究開發人轉讓專利申請權的,委託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受讓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