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垃圾研究成果

垃圾研究成果

發布時間:2021-06-20 19:14:34

① 急~關於環保課題研究成果的小論文~

走近綠色
綠色是時尚的代名詞,綠色是樹之名,綠色是小溪的歡歌,綠色是花兒的枝葉,綠色象徵著生機。
樹,人類的朋友,它奉獻氧氣吸入二氧化碳,為人類凈化空氣,抵禦沙化、風塵、赤潮。但是,人們怎麼報答它的?濫砍濫伐。知道嗎?中國森林面積只有15.8億公頃,森林覆蓋率也只有16.5%。
地球森林覆蓋率已經下降了20%—30%,如果再不加以節制,人類將失去這個朋友,那時,人們醒悟會不會太遲了?
人類,地球的「破壞者」,動物,人類的夥伴,為什麼動物瀕臨滅絕?因為偷獵。樹木,動物的家園,失去家園,動物何處容身?濕地,在中國已經遭到破壞,盲目地圍墾、掠奪開發、污染加劇、過度利用等因素,全國三分之一的天然濕地面臨被改變、喪失的危險。導致生態環境失去平衡。工廠大量地排出廢氣、廢水、廢物,使環境質量惡化。地球資源本來可以再生,可人類卻濫用化學品,致使本來再生的資源不能再生。
關心地球就是關心我們的家園,保護資源就是保護我們生存發展的基礎。地球只有一個,她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美麗家園。
我們再也不能遲疑了。全人類應該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再也不要出現在武威、民勤的這種危害人類的事發生。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怎樣才能保護我們的家園呢?我認為,要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首先,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講究衛生,不亂扔廢棄物,不亂倒垃圾,愛護花草樹木,保持校園環境干凈整潔。
其次,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建立「綠色環保」少年崗,植樹造林,控制土地沙漠化,擴大綠地面積。
善待地球,保護地球,保護資源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同時也為我們子孫後代留下美好的家園。只有每個人都齊心協力,齊抓共管,才能使明天的家園,變得更加美麗。

保護環境
「我想有個家,我想有個家,我想有個家……家!在哪兒呢???」這是增城電視台〈〈公益〉〉欄目中播出的動畫片,一對無家可歸的可憐小鳥所說的一句話。就這一句話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環境是大自然賜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應該珍惜它們。植物是大自然的天然屏障;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臭氧層是大地的保護傘;淡水是我們的生命之泉。不過人們總是把環保掛在嘴邊,而沒有採取保護行動,人們要知道:環保重在實際啊!
一棵樹每天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它的有害氣體,放出同樣多的氧氣,可供一個工廠的人一天的呼吸。而花草可吸取噪音,如果栽一片花草坪的話,那就可以大大降低噪音的污染了。由此可見,植物對人類是多麼重要。可是有些人卻還不知道這些,每當我看見草坪被那些人踐踏,愛護花草的標語牌被踢倒,我的心就像刀割似的,難受極了。如果失去了花草樹木,我真不敢想像世界將變成什麼樣子!我三年級時學過《一個小村莊》這篇課文,講的是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因為人們過度砍伐樹木,使得大地裸露,大水沖沒了村莊。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啊!難道還能讓這種事情再發生在我們城市中嗎?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是社會的財富,我們應當珍惜它們。我從〈〈嶺南少年報〉〉和〈〈現代小學生報〉〉中知道:美洲獵豹已長離世間;猛馬象早已喪命冰河;劍齒虎早就滅絕;歐洲大雷鳥接近滅絕;鯨類正苟延殘喘;非洲象被逼在絕種深淵邊。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少吃野生動物,阻止捕獵者獵取動物。記得2003年SARS蔓延,都是因為人們吃果子狸,由冠狀病毒變異而引起非典。
我從網上獲得臭氧層被稱為大地的保護傘,因為它可以擋住大部分紫外線,如果沒有臭氧層的話,一剎那,大地將盡被烤焦。因為人們大量使用化學葯品,南極上空已露出了個大洞。
淡水也非常寶貴,據電視新聞報道:全球百分之七十的水屬於鹽水,這種水不可飲用。據統計:三個人之中,就會有一人缺水,何況現在也沒有發明出鹽水轉化機。水流聲「嘩嘩」一定是有人沒有擰緊水龍頭,節約用水只是掛在嘴邊,根本沒有人記住,那些不自覺的人洗完手之後,不關緊水龍頭,讓那些淡水白白流走。
總而言之,保護環境,再不能掛在嘴邊,要重在實際行動。大家要用我們的雙手保護我們這個美麗而又脆弱的地球。

② 生活垃圾的回收與處理研究方案

有三種主要的垃圾處理方法

1.填埋處理

填埋是大量消納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也是所有垃圾處理工藝剩餘物的最終處理方法,目前,我國普遍採用直接填埋法。
所謂直接填埋法是將垃圾填入已預備好的坑中蓋上壓實,使其發生生物、物理、化學變化,分解有機物,達到減量化和無害化的目的。

美國堪薩斯城(Kansas City)是一個不大的城市,人口不多,城市周圍是廣闊的鄉村,在遠離城市的一塊丘陵山地的低窪處選建填埋場,為了防止二次污染,採取如下措施:
(1)在底部和周圍鋪有防滲層;
(2)分層鋪放,即堆放一層垃圾,而後蓋土壓實,根據介紹,有些垃圾堆放層還安裝導氣和導水管道,並利用產生的沼氣。
日本東京都江東區有一片樹林濃密,花草繁茂的土地,人們稱之為「夢島」,夢島全部都是用垃圾填海造成的。

但是,我國許多城市的垃圾仍有大多採取露天堆放,沒有任何防護措施。每一個垃圾堆放場都成了一個污染源,蚊蠅孽生,老鼠成災,臭氣漫天,大量垃圾污水由地表滲入地下,對城市環境和地下水源造成嚴重污染。沈陽市曾經對35處填埋場中的10處進行鑽探取樣,分析垃圾斷層樣品和地下水質,分析結果發現:
1、地下水質惡化,污染嚴重,水混濁發臭,水中均檢出厭氧大腸桿菌;
2、垃圾斷層樣品均檢出有毒有害物質。上海市每天有萬噸垃圾運往郊區海邊堆放,一座座高達二三十米的垃圾山拔地而起,造成周圍環境的嚴重污染。

填埋處理方法是一種最通用的垃圾處理方法,它的最大特點是處理費用低,方法簡單,但容易造成地下水資源的二次污染。隨著城市垃圾量的增加,靠近城市的適用的填埋場地愈來愈少,開辟遠距離填埋場地又大大提高了垃圾排放費用,這樣高昂的費用甚至無法承受。

2.焚燒處理

焚燒法是將垃圾置於高溫爐中,使其中可燃成分充分氧化的一種方法,產生的熱量用於發電和供暖。美國西屋公司和奧康諾公司聯合研製的垃圾轉化能源系統已獲成功。該系統的焚燒爐在燃燒垃圾時可將濕度達7%的垃圾變成乾燥的固體進行焚燒,焚燒效率達95%以上,同時,焚燒爐表面的高溫能將熱能轉化為蒸汽,可用於暖氣、空調設備及蒸汽渦輪發電等方面,美國部分焚燒廠的主要技術指標列於表1。

我國石家莊市建造了焚化站、沈陽市環境科學研究所引進日本垃圾焚燒裝置對醫院等單位的特殊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焚燒過程中產生的殘灰約占焚燒前生物垃圾重量的5%,一般為優質磷肥。近幾年我國對垃圾焚燒發電產生再生能源技術越來越給予重視。

焚燒處理的優點是減量效果好(焚燒後的殘渣體積減少90%以上,重量減少80%以上),處理徹底。但是,根據美國的報道焚燒廠的建設和生產費用極為昂貴。在多數情況下,這些裝備所產生的電能價值遠遠低於預期的銷售額給當地政府留下巨額經濟虧損。由於垃圾含有某些金屬,焚燒具有很高的毒性,產生二次環境危害。焚燒處理要求垃圾的熱值大於3.35MJ/kg,否則,必須添加助燃劑,這將使運行費用增高到一般城市難以承受的地步。

3.堆肥處理

將生活垃圾堆積成堆,保溫至70℃儲存、發酵,藉助垃圾中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將有機物分解成無機養分。經過堆肥處理後,生活垃圾變成衛生的、無味的腐殖質。既解決垃圾的出路,又可達到再資源化的目的,但是生活垃圾堆肥量大,養分含量低,長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結和地下水質變壞,所以,堆肥的規模不易太大。
不論城市生活垃圾的填埋、焚燒或堆肥處理,都必須要有預處理。預處理最常見的一道工序是垃圾粉碎。垃圾經過粉碎,對於填埋可以減容,對於焚燒可以令燃燒更充分,對於堆肥可以令垃圾腐熟更快。

③ 研究性學習:生活垃圾的處理和回收利用

研究背景:人們每天都會產生很多的生活垃圾,所以做如題的研究以了解人們生活垃圾的處理和回收利用的情況。

研究內容: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處理效率,處理垃圾的人數的百分比;以及垃圾回收利用的百分比,回收方法等。另一方面就是人們對垃圾回收利用的態度和看法的調查。

研究目標:得出生活垃圾的處理效率,從而得出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得出一般市民(或專業人士)對此的看法,從而反映出人們對於環保的重視程度和素質。

研究意義:可以借研究的成果向人們宣傳再利用和環保。

研究方法:看你們的條件。可以向市民發放調查問卷,或網上調查。可以到垃圾處理廠對專業負責人進行訪談。可以在網上或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

研究步驟:1.如果進行調查問卷的方式,就准備調查問卷的題目。
2.確定小組分工
3.開展調查
4.結合相關資料得出結論和你們的建議或看法
5.撰寫調查報告

研究條件:要有相關的資料來源,有明確的組織分工,有調查場所等

預期成果:得出相關數據,即可對此作出分析

表達形式:以研究報告的形式或幻燈片的形式展現。如果有能力,可以拍相關的短片。

④ 關於垃圾的調查

關於垃圾處理問題的調查報告

夷陵中學212班 高歡

調查目的: 青冥失去了蒼藍,山川失去了碧綠,白雲失去了純潔,當我們失去了我們的所有,我們,還剩什麼……

現代世界人類已經有了高度文明,可環境問題也日益加重,我們不能眼見它這樣日益惡化下去,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要行動起來。

調查過程:一現階段我國垃圾處理問題的基本情況

我國歷來重視廢舊物資的回收,但過去的廢舊物資的回收主要是受落後經濟的制約,物資匱乏而不得不採取的行為,並非出於保護環境和資源的目的。現在我們有必要把城市垃圾處理資源化與實行可持續發展及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努力在對垃圾資源化的認識上與世界上發達國家同步。2003年我國廢舊物資回收額達490餘億元,資源再生企業就業人數約140餘萬人,全國有18餘萬個回收網點,再生工廠約有5000餘家。北京市的廢舊物資回收量相當於垃圾產生量的8%;天津市的廢舊物資回收量相當於垃圾產生量13%,盡管如此,我國資源回收率仍低於世界上發達國家水平。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只有靠節約發展,才能使國家繁榮,富強,在人均自然資源偏低的情況下,進一步開展垃圾資源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合理處理垃圾問題的必要性

垃圾中可利用資源門類很多,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中的無機物可製作建材;生活垃圾中以廚余垃圾為主的有機物可經發酵制肥或製作營養土,用於改良土壤;可燃物可焚燒供熱、發電;廢舊塑料可製作工業塑料塊、再生塑料顆粒及木塑製品;其它玻璃類、廢紙、廢織物、廢橡膠、廢家電及骨類等均具有利用價值。對垃圾中資源有不少人有認識誤區,認為經撿廢品的多次挑選已無可利用資源,事實是當前人們對垃圾資源化活動還不是完全的自覺行為,在某種程度上其行為受利益驅使。如目前主要回收金屬、塑料飲料瓶、書報、紙箱等高利潤物資,而對塑料薄膜、玻璃及織物等低利潤物資不感興趣,尤其是導致「白色污染」十分嚴重的塑料薄膜則很少有人願意自覺回收。僅以哈市生活垃圾中廢舊塑料利用為例,哈市現日產生活垃圾3500噸,據有關部門多次統計,目前我國生活垃圾中塑料廢品的比例已達7%—12%,按7%計哈市日產生活垃圾中的廢塑料為252噸,北京化工研究院已有成熟技術將其生產為再生塑料顆粒,兩噸廢塑料可生產一噸再生顆粒,每日可產126噸,每噸市場價值5000元,每年再生塑料價值約為2億元以上。全省生活垃圾中的廢舊塑料價值約為10億元左右。

同時,生活垃圾中的有機物去除電池等有害物經生物發酵可生產為有機肥的基料或營養土用於改良土地,按生活垃圾中40%有機物計,營養土可用於土地改良、土地復墾將產生多麼巨大而誘人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技術研究落後,照搬國外工藝

技術的發展對垃圾資源化的影響是巨大的,先進的垃圾資源化經濟研究理論及先進的技術設備是實現資源化的重要條件。它們可以使資源化生產形成工程化、標准化、系列化和商品化而進入流通領域。

我省目前對垃圾處理技術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國外引進的三大技術上,即衛生填埋、焚燒發電及堆肥處理,由於這三種方式都缺少對生活垃圾進行前分類,因此帶來一系列難以解決的問題。其他城市也大致如此,由此可見我國垃圾處理必須研究發明合乎中國國情的垃圾處理方式。

2、用加大運距、遠離居民方式處理垃圾造成極大的浪費。

由於我省過去對垃圾資源化的技術經濟理論研究不夠,至今大部分城市還普遍沿用垃圾混合收集的方式,未經分類收集的混合垃圾遠距離運輸。這種作法使運輸成本增高,處理難度加大。

以武漢市為例,由於衛生填埋場不可克服的臭氣,建場場地必須遠離城市、遠離居民,每次車運的次數均為500次左右,這樣大的輸送數目,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3、簡單填埋場選址不當,嚴重污染水質及環境

以黑龍江省治理垃圾問題為例科學治理松花江污染應同時增強我們保護水源的意識。我省現有部分垃圾堆放場直接污染松花江,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如呼蘭區將全區生活垃圾不經任何防滲處理直接堆放在松花江邊泄洪區內的挖沙場,該場深8米,與地下水直接相通,離此200米的靳家村水井全部發黃發臭,嚴重污染松花江水質;又如哈市向陽衛生填埋場停用後,市區生活垃圾每天260餘車送到道里區新華鎮程家崗垃圾場,該場緊臨繞城高速路,路基飄滿塑料袋,非常乍眼。此地離松花江僅幾公里,位於二水源上游,污染後的地下水可直接流入松花江,垃圾中的重金屬和腐朽過程中產生的病原微生物勢必對江水造成嚴重污染。

還有國內環境衛生領域技術人才的匱乏;科研院校在此領域的科技成果滯後;各地政府在此領域的關注程度不夠等一些問題。

四主要解決辦法
五環保處理方法

⒈垃圾發電

垃圾焚燒被認為是有前途的處理方法。經科學家計算,垃圾中的二次能源物質——有機可燃物所含熱量多、熱值高,每燃燒兩噸垃圾可獲得相當於燃燒一噸煤的熱量。如果措施得當,利用一噸垃圾,可獲得約300~400千瓦的電力生產能力。垃圾焚燒能夠使垃圾容積減量至少90%、重量減量至少80%,並且利用蒸汽供熱和發電。

因此短短幾年內,各地紛紛上馬垃圾焚燒項目,金州抓住了其中巨大的商業機會,在中國在建和運營垃圾焚燒項目的日處理量已近10000噸。

環保和電力這兩個概念的有機融合使得更多的資本加速湧入這個產業。

⒉垃圾低溫干餾技術
垃圾熱解是實現垃圾徹底無害處理的首選方法之一。本技術主要特點為:(1)垃圾熱解的溫度較低(500~700℃);(2)熱解自身產生的可燃無污染氣體用作加熱源;(3)熱解產生固體用作吸附劑或潔凈固體燃料;(4)垃圾中的有害元素可通過自身凈化來實現垃圾的無害化處理;(5)投資及運行費用均較低。

調查感想:通過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能學習到很多東西,同時也對我國的垃圾處理問題進行了了解,也對環保性的除理辦法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等待我們探究的東西還有很多。我們要呼籲,我們要倡導垃圾的環保處理方法。這不僅僅對我們的環境,對我們的身體有好處,同時也對我們整個民族,整個世界也有著長遠的意義。

⑤ 生活垃圾的回收和利用研究性學習活動

1、【主課題的確定】在學習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之後,學生們知道了我國正面臨著嚴峻的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的形勢。當時在讓學生們展示自己搜集的資料中,有這樣一份資料引起了學生們的關注(顯示課件資料),學生們認識到大量的生活垃圾不僅污染了環境,還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麻煩。經學生們討論,決定從調查生活垃圾入手去落實環保行動,在此基礎上,我們確立了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生活垃圾的回收與利用》。2、【子課題的確定】主課題產生後,學生們又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子課題經過對各子課題的可行性進行論證,確立了以下六個子課題:1、開發區生活垃圾的現狀;2、生活垃圾的危害;3、生活垃圾的處理辦法(包括開發區是怎樣處理生活垃圾的);4、生活垃圾的回收與利用(國外、國內分別是怎樣做的);5、調查我們如何在生活中將垃圾變廢為寶(作品展示);6、對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感受進行總結。然後各子課題組選擇合適的研究方法。經過一段時間的准備,各小組的收獲很大。在此基礎上,教師將學生們調查研究的資料匯總並製作課件。這節課是一節 「生活垃圾的回收與利用」的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課。 【活動目的】1、情感目標: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意識資源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認識到只要處理得當,垃圾可以變廢為寶。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分類的能力、初步的調查記錄能力和動手製作能力及對調查結果進行匯總、分析的能力。3、知識目標:熟悉並掌握綜合實踐活動常用的方法,並能根據子課題選擇使用恰當的研究方法。【活動准備】1、課前安排學生選擇調查課題,並根據課題設立子課題,民主選舉組長2、組員自主選擇組長和感興趣的課題,分工協作,展開調查,做好整理、記錄3、教師課前了解垃圾的分類處理和再加工、再利用情況。4、教師准備與垃圾的產生、垃圾的處理相關的圖片、錄像資料。【活動時間】1課時【活動過程】 教學內容與過程師生活動設計目的(課件)導入*我國每人每天平均丟掉的生活垃圾大約1、2公斤*青島開發區每月產生生活垃圾大約350噸,並且在以每年8%左右的高速度增長。*近年來,我國生活垃圾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10年生活垃圾產量約達2億噸。*全球每年產生約450億噸生活垃圾且增速極快。如果垃圾隨意扔掉,分解需要的時間:*煙頭、羊毛織物1—5年;橘子皮2年;經油漆的木板13年;尼龍織物30—40年;皮革50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請各小組交流學案,准備展示板塊一:生活垃圾的現狀和危害 生活垃圾的現狀如何?請詹芳小組合作展示本小組採用的探究方法:采訪、問卷調查、上網查資料本小組的探究結果是:(開發區市民的環保意識有待於提高,市民家中對廢舊電池的處理不好,針對調查結果同學們提出了三點建議)本小組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困惑是:(共性的、典型的問題是問卷調查問題的設置;有些人不願意配合調查、采訪;同學們的社會溝通能力需要加強等等)本小組的探究感受是:(略)教師過渡:開發區的生活垃圾現狀不容樂觀,如此下去會產生什麼樣的危害呢?咱們請出韓子秦組的同學為同學們分析。(說明子課題;採用的方法;分析垃圾的危害—出示課件提綱;產生的問題及感受-略)教師過渡:垃圾有如此多的危害,同學們該如何做?引出第二板塊板塊二:垃圾的處理請張好組同學與我們交流垃圾的處理方式;開發區目前怎樣處理生活垃圾等問題對照學案小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垃圾的處理方式(填埋、焚燒、分類、回收、再利用);開發區目前主要採取衛生填埋的方式 處理生活垃圾,其弊端是:佔地過多,污染環境的危險因素在增加。根據調查結果,開發區辛安街道辦事處正在建設一個垃圾焚燒處理廠,每天可焚燒處理生活垃圾600噸,產生的熱能可以發電25萬千瓦時(度),而產生的廢渣重量不足原來的五分之一,體積更是縮小到5%,總投資3、2億港元。展示搜集的聲音材料教師過渡:通過剛才小組的交流,同學們對垃圾的處理是否有了新的認識?你有何啟發?學生討論回答後教師小結:垃圾堆里有黃金,只有資源,沒有垃圾,垃圾處理的好可以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所以我們要特別重視垃圾的處理,做好垃圾的回收與利用板塊三:垃圾的回收與利用(體現綜合實踐的自主性)在這方面,方意心同學組特別有研究請他們與大家交流。對照學案,講清兩個問題:1、為什麼要對垃圾進行回收?價值在哪裡?(文字信息)2、怎樣對垃圾進行回收與利用?國外有沒有成功的經驗?我們國家在這方面的突出表現在哪裡?(展示搜集到的視頻材料:日本處理垃圾的先進 ,我們奧運會期間處理生活垃圾的精彩片段)教師過渡:在垃圾的回收與利用方面,國家已經在行動,我們個人也應該從身邊小事做起,動動腦將我們生活中產生的廢棄物變廢為寶,你做了什麼?請郭同學組展示一些小作品或生活中一些變廢為寶的小竅門。教師過渡:各小組的展示都很精彩,同學們肯定又有了新的收獲了,請大家在學案的「探究收獲」中寫下來,准備接受現場采訪。請王聰聰同學對現場同學進行一次采訪。教師總結:(看到同學們認真地進行采訪調查、尋找資料,自己解決活動過程中的出現的困難,自主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大膽地談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讓我在欣慰的同時更震撼於綜合實踐活動的魅力。在這次活動中,同學們鍛煉了自己的實踐活動能力,學到了許多關於環境保護的知識,真正體會到「世上本無垃圾,只有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希望大家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做生活中的「綠色天使」,建設我們的美好家園,共築我們的美好未來。)根據同學們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布置:實踐拓展作業:為了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垃圾的危害並自覺回收與利用,讓我們走進社區進行宣傳,請設計一個可行性方案。(註:方案要有題目、具體做法、實施效果等環節) 師:導入生:看課件1 師:布置學生交流預習的學案生:小組為單位交流學案生:上台播放課件4—12、調查資料並發言交流師:針對學生交流予以肯定並過渡生:每個組員談心得體會師:過渡生:展示調查結果並播放課件13師:過渡提問,學生思考後師導入第二板塊 生:交流搜集到的資料並上台展示,播放課件15師:針對學生的交流資料予以糾正、點撥師:過渡、啟發,學生思考後回答,教師小結後導入到板塊三:垃圾的回收與利用 生:上台展示小組的調查結果並播放搜集的調查材料17、18、19 生:小組展示生活中變廢為寶的作品或小竅門展示同時播放錄像21課件22師:布置學生完成學案「我的收獲」環節的練習生:現場采訪師:對各子課題組的展示給予肯定並對學生們提出希望 師:布置作業 課件23 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培養學生搜集信息能力 發揮學案的預習功能 綜合實踐學習的自主性、實踐性 培養學生的社會參與意識 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體現綜合實踐的開放性、自主性 啟發學生思維,重視對垃圾處理的思考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查閱信息的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動手製作能力及舞台表現能力 培養學生學習、借鑒其他小組的經驗,學會反思 給學生以繼續實踐的信心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體現綜合實踐的實踐性

⑥ 垃圾分類調查報告活動成果與收獲

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綜合利用、衛生填埋、焚燒和堆肥。

可回收垃圾包括紙類、金屬、塑料、玻璃等,通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污染,節省資源。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7噸二級原料;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比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減少空氣污染75%,減少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

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3噸有機肥料。

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採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2 垃圾集中處理中的環境管理

分類收集和混合收集後的垃圾都應集中處理。城市人民應當發展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產業,採用無害化和資源化的處置方法集中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垃圾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得到較快發展,關鍵在於國債資金的有力支持。垃圾集中處理環境管理面臨著眾多的問題,重視衛生管理,忽視環境保護。除了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監測外,很少有適宜的環境管理方法。

城市生活垃圾集中處置設施、場所的選址和構造,必須符合環境保護標准和城市環境衛生標准。禁止擅自關閉、閑置或者拆除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設施、場所;確需關閉、閑置或拆除的,必須經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核准;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接到核准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批復。垃圾集中處理還應與垃圾減量化、家庭自身無害化處理以及資源化相結合。如廣州垃圾集中處理和分類收集、凈菜進城、包裝容器循環利用以及垃圾發電相結合。

2.1 填埋

填埋是現階段我國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大多數垃圾填埋方式都是簡易填埋,忽視了處理中的環境管理。填埋導致的大氣污染、水污染等二次污染嚴重。衛生填埋是垃圾處理必不可少的最終處理手段。興建填埋場應當實施三同時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環境監測制度。

2.2 堆肥

食物垃圾約占生活總量的 1/3。食物垃圾和其他一些有機垃圾具有分散、量大、處理困難、容易污染環境等特點,對其集中處理,如堆肥,不僅減少了垃圾污染,而且使之與其它垃圾成分分離,加快了垃圾分類,有利於城市生活垃圾的全面處理。堆肥易造成地下水污染,發酵不成熟堆肥效果不理想。堆肥產生大量甲烷,處理不好可能引發爆炸。堆肥場所應遠離地下水源地,易通風。

2.3 焚燒

焚燒的成本很大,在我國應有並不普遍。焚燒易產生局部大氣污染。垃圾焚燒場的建立應嚴格遵守三同時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環境標准制度和環境監測制度。

3 分類收集和集中處理環境管理原則

(1)與源頭控制、產生控制相結合,(2)與收費管理等經濟刺激手段相結合,(3)與行政處罰相結合和(4)提高環境衛生管理與環境保護相結合。

閱讀全文

與垃圾研究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
網路侵犯著作權報案 瀏覽:734
稅務報到期限 瀏覽:6
怎樣查詢銀行卡有效期 瀏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