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論述兩會主要成果以及分析我國當前的最主要的民生問題和解決方法
其他我不曉得,對我來說:政府機害民太殘忍了,所有的成果是歷史的必然,沒戰爭,興教育,培人才,擴交流,傳科技會沒有繁榮嗎
『貳』 兩會熱點提案2017有哪些
2017年兩會提案一
網約車新政:從輿論嘩然到「最大公約數」
網約車(「專車」)是近些年出現的新生事物,方便了城鎮年輕人特別是白領的出行,但也引發了計程車與「專車」之爭,在多個城市出現了「的哥」包圍網約車司機抗議的情況。一些網約車企業通過「紅包」補貼搶占市場,沖擊了正常市場秩序;承運人責任主體不明確,存在乘客安全和個人信息安全等風險漏洞。
這就把負有道路運輸市場監管責任的交通運輸部,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而2015年4月國務院制定和印發了《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為網約車作為「互聯網+出行」的創新開了綠燈。交通運輸部處在中央政府倡導「互聯網+」和城鎮居民移動出行的雙重壓力中。
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時任交通運輸部部長的楊傳堂接受北京一份報紙采訪。記者問:您覺得私家車能進入專車運營嗎?楊傳堂答:「永遠不允許。」而談到司機抱怨計程車「份子錢」那麼貴時,楊傳堂答:「我覺得不能降,該多少就是多少。」在網民看來,政府主管部門是站到了計程車企業「特殊利益集團」一邊,輿論嘩然。
這兩段話都有特定語境。楊傳堂談專車時剛說過私家車開黑車不能保障服務和安全,偷稅漏稅,「政府部門要堅決打擊」;而談到「份子錢」,考慮到企業要為司機承擔三險等因素。
網約車問題的第二次輿論風波,是交通運輸部草擬了《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2015年10月在國務院法制辦網站公布。這份徵求意見稿要求網約車登記為出租客運,而計程車的報廢年限是8年;網約車經營者應當與駕駛員簽訂勞動合同,這勢必把眾多私家車主擋在門外。一些學者發表公開信,激烈地批評這是沿用傳統計程車行業的思維監管網約車,會阻礙移動出行新業態的發展。
在一個月時間里,徵求意見稿收到了6832條意見和建議。工作小組到21個不同類型的城市進行專題調研,召開了五十多次不同范圍、不同層次的座談會、論證會和咨詢會,還研究了美國、英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及香港、台灣地區出租汽車的法律法規和管理政策。2016年7月頒布《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對當初的徵求意見稿做出了重要調整:把網約車的車輛登記性質調整為「預約出租客運」,反映了新業態的特徵;考慮到網約車使用強度不比巡遊車,對車輛報廢給出了一個更寬松的空間,即行駛里程未達到60萬千米、但使用年限達到8年時,退出網約車經營,可轉成社會車輛繼續使用;明確平台公司可根據工作時長、服務頻次等特點,與駕駛員簽訂多種形式的勞動合同或協議,以滿足網約車靈活用工需求。
網約車改革,體現了中國政府以人為本、以乘客為本、鼓勵和包容創新的政策取向,兼顧平衡各方的利益和訴求,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通認可。
2017年兩會提案二
婦聯如何推動廢除嫖宿幼女罪
1997年3月全國人大通過刑法修訂案,將「嫖宿幼女」單獨定罪,規定「嫖宿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立法初衷是嚴厲打擊嫖宿幼女行為,因為嫖宿幼女罪起刑點是5年,而普通的強奸罪起刑點才3年。
問題的另一面是,強奸罪最高可處死刑,而嫖宿幼女罪的「頂格刑」才15年。貴州習水等地發生公務員、教師等性侵幼女案,但以「嫖宿幼女案」論處。由於幼女不是完全行為能力人,那些受害兒童不但身體受辱,頭上還頂著「賣淫」的帽子,引發舉國憤慨。
全國婦聯作為黨和政府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挺身而出。2013年5月,海南萬寧一校長帶小學女生在賓館開房過夜,由萬寧縣級市檢方向萬寧法院提起公訴。按現行法律規定,嫖宿幼女罪由基層法院管轄;而如果定強奸罪,鑒於情節嚴重可能判處無期徒刑以上刑罰的,則應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婦聯機關報《中國婦女報》刊發文章,呼籲《萬寧校長強奸幼女案應由中級法院審理》。最後,該案由海南省一中院「提級」審理,兩名被告人以強奸罪判處。
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女子學院教授孫曉梅多次提案,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洪天慧聯名二十多位政協委員提案,建議取消「嫖宿幼女罪」。2014年「三八」婦女節前夜,多位女性全國政協委員聯袂召開記者會,呼籲廢除「嫖宿幼女罪」。全國婦聯副主席甄硯大聲疾呼:「嫖宿幼女罪的罪名實際上從法律上給有些犯罪人員一個空隙,甚至是一個『免死牌』。」
2015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審刑法修正案(九)時,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沈躍躍,全國人大內司委主任委員、前監察部部長馬馼,還有多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建議廢除「嫖宿幼女罪」,嫖宿幼女一律按強奸罪論處。
在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2015年8月29日閉幕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刑法修正案(九),備受爭議的嫖宿幼女罪被取消。
2017年兩會提案三
決策與民意的良性互動
國務院辦公廳提出「政務輿情回應」的命題,體現了建設回應型政府的要求。從「管制型政府」到「回應型政府」,需要及時了解民眾的意見、訴求,與社會合作,與媒體互動,對公共事務進行「共治」。重大公共項目開放決策參與,實際上是讓民眾為政府分擔責任。一旦經程序決議的項目再有爭議,政府所承擔的壓力小得多。網約車政策從徵求意見到正式出台,刑法有關嫖宿幼女罪的修訂,展示了對民意的誠懇和謙卑,體現了政府和立法機關與民意的良性互動。
一、政府和立法機關不具有「上帝的視角」,對公共事務的所有利益節點不可能從一開始就有精準的判斷。文學作品中「上帝的視角」,是指敘述者如同無所不知的上帝,可以在同一時間內出現在各個不同的地點,了解過去、預知未來,還可隨意進入任何一個人物的心靈深處挖掘隱私。政府管理部門、立法部門對民意的征詢和吸納,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如「嫖宿幼女罪」的立法初衷恰恰是加大幼女權益保護力度,但在客觀上為性侵幼女提供了保護傘,這是立法者始料不及的。交通運輸部的網約車政策,是在輿論的質疑、呼籲、批評、批判甚至圍剿中,逐步走向完善,在消費者、司機、企業、平台等多個主體之間,力爭取得「最大公約數」。
二、主要負責人要做「第一新聞發言人」,釋疑解惑。楊傳堂任交通運輸部部長時親上火線,多次就網約車問題舉行新聞發布會,接受記者采訪。他坦率地表示:「網約車我坐過,我也請我的工作人員、司機都去坐過,有些中央領導同志也坐過,也體驗過。如何給它量體裁衣地提供一個辦法,這是我們在研究和制定指導意見和暫行管理辦法當中提出的。」這種「代入感」,表明政府部門負責人對民意感受有清晰的認知。而天津特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後,對於事故責任輿論洶洶,天津市前主要負責人直到第十次新聞發布會才露面,錯失了一個表明擔當的機會。
三、突發事件是有關部門表明價值立場的契機。在萬寧校長「開房門」中,《中國婦女報》發聲,嚴正表態,彰顯了婦聯組織的存在感。有時一個突發事件處置的示範效應,超過連篇累牘的政策解讀文章。在一些重大新聞事件中,政府部門和群眾組織如果失語,會被民意邊緣化。
四、在公共事務中,讓所有利益相關方充分表達關切。比如網約車,當初一邊倒批評交通運輸部設置過高門檻的網民,主要是網約車乘客或司機,他們在網上有較大的話語權。但別忘了全國還有260萬計程車司機,在網約車和計程車形成差異化服務之前,可能出現惡性競爭;還有城鎮老年人群,打車軟體加劇了他們路邊揚召計程車的困難。人民政府調和鼎鼐,既要聽取網路輿論的激越呼聲,也要關注網上「沉默的大多數」,還要關心那些壓根不上網的人群的利益。在「網路問政」的年代,不能丟了幹部下基層訪貧問苦的傳統。
2017年兩會提案四
代表委員議科技成果轉化:評價不能只看論文專著
薪資制度要更新
今年的政府報告中指出,「9億多勞動力、1億多受過高等教育和有專業技能的人才,是我們最大的資源和優勢。」當前我國面臨經濟轉型和升級的艱巨任務,科技創新及其成果轉化是我國實現經濟轉型和升級的關鍵,需要高校這一人才集聚地在經濟轉型升級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但目前科研人員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並不高。
全國人大代表、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顧海良針對現行科技人員薪資管理制度表示,「應該給科技創新者、產業轉化者的勞動更恰當的報酬,而不應該受限於現在的報酬薪金管理辦法,這樣才能鼓勵更多的教師做好這項工作。」
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李蘭娟則呼籲,「在轉化當中應制定推行相關政策,包括科研人員的待遇,怎麼樣更好地激勵科研人員的政策。只有把科技人員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只有激勵科研人員,才能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把科技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我們的科技強國才能實現。」
評價體系要改革
全國人大代表、湘潭大學原校長羅和安今年兩會特意提出《關於改革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評價指標體系進一步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建議》,他表示,很多高校在績效考核獎勵、職稱晉升等工作評價機制過於「簡單化」,挫傷了許多高校教師和科研人員與企業對接科研成果的積極性,使得更多科技人員想方設法發表論文、申請專利,這與國務院上個月發布的《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中,鼓勵研究開發機構、高校等將科技成果向企業或者其他組織轉移的要求相背離。
顧海良強調,當前改革科技成果轉化的評價體系,首先應將高校歷來以論文、專著等科研成果作為評價教師的唯一的或者最主要的指標這一傳統破除。
李蘭娟說,屠呦呦在中國傳統中醫葯方面做出巨大貢獻,她研究的青蒿素,最後被我們臨床所接受,治療了大量的病人,尤其是讓非洲的很多病人有了葯可以醫治,也得到了國際的認可。她表示,從此事可以得到啟發,我們評價一個人,評價他的成果,不能只看寫了幾篇文章,還應該看這個成果最後在轉化生產力方面起到什麼樣的作用,是不是真正得到了實踐的檢驗,得到了歷史的檢驗。
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王永慶也建議,將科技成果市場貼近度、轉化率、產學研合作的項目數量、項目帶動產業發展的產值等納入科研評價體系。
轉化平台要搭建
據悉,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只有10%,發達國家則在40%以上,許多科研成果還處於「沉睡」之中。如何破除科研立項、產出與實際落地脫節的問題?李蘭娟表示,「我們現在還亟需有要有一個轉化的平台,讓它經過這個平台再實驗,再轉變為大規模的生產,這有個轉化的過程。」
王永慶認為,應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水平,搭建不同層次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加快培育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加快培育技術經紀市場,建設一支懂專業、懂管理、懂市場的技術經紀人隊伍。
2017年兩會提案五
用高溫堆代替燃煤供熱可緩解霧霾問題
今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核建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王壽君做客人民網,找鋼網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郎永淳特邀主持這場訪談。王壽君表示,這次我作為政協委員的一個提案,就是用高溫堆代替燃煤發電機組供熱。
王壽君指出,雖然AP1000技術是美國的,但是首台(套)是在中國建造,美國也在中國之後。高溫氣冷堆也是這樣,第四代核電的很多堆在國際上都在研發,沒有作為商業堆。而中國的設備研發,全都實驗成功,作為商業堆來講,中國第四代核電就是成熟的。
王壽君表示,今年1月份的時候,與沙特簽了項目合作協議,給他建高溫氣冷堆。國內也在廣東、福建選了幾個廠址,都有望在2017年、2018年排上,作為新的堆型開工,首先第一個是核安全。其次,高溫堆除了安全以外,它最大的好處是它的多用途。「這次我作為政協委員的一個提案,就是用高溫堆代替燃煤發電機組供熱。」王壽君說。
王壽君進一步表示,北方城市一到冬天,霧霾比較嚴重,原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汽車尾氣,現在我們經常用新能源汽車來取代,或者是用高標號的汽油,把油品的質量提高。這是一個措施。
王壽君說:「目前還沒有一個辦法解決燃煤機組供熱的問題,還在燒煤。如果高溫氣冷堆來供熱的話,就解決了。降低PM2.5,我認為是很多中國人的一個願望和夢想。」
『叄』 2009年兩會的主要成果有哪些
台海:繼續全面加強兩岸經濟合作,共同應對金融危機;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努力增強兩岸雙 方政治互信。 反腐:堅持依法行政實行科學民主決策;推進政務公開,增加透明度;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加強廉政 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發債:堅持靈活審慎的調控方針,提高宏觀調控的應變能力和實際效果,盡快扭轉經濟增速下滑趨 勢,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貨幣: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要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內需: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 住房: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重建:加快推進地震災區恢復重建,中央財政今年再安排1300億元災後重建資金。 國防:增強武警部隊處置突發事件反恐等能力;完善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國防科研和武器裝備生產 體系、軍隊人才培養體系和軍隊保障體系。 民生:今年將採取減稅、退稅或抵免稅等多種方式減輕企業和居民稅負,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 增強微觀經濟活力。 養老: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一、推進制度建設,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二、擴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三是提高社會保障待遇。 醫改: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 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食品:今年將深入開展食品葯品安全專項整治,進一步強化重點行業安全生產監管,堅決遏制重特大 安全事故發生。 農業: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 。 企業:大力推進企業組織結構調整和兼並重組。 節能:繼續推進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建設。 調整: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改革:積極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等領域。 教育:要把學校建成最安全的地方;研究制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對2020年前我 國教育改革發展作出全面部署。 預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基本面和長期向好趨勢未變 回顧:我國去年國內生產總值超30萬億元;及時果斷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全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 展;中央財政安排384億救災款和740億恢復重建資金;國務院機構改革基本完成;08年醫葯 衛生改革發展穩步推進。
『肆』 2012兩會取得了哪些成果
成果就是有了更好的搜刮人民的方法
『伍』 09年兩會主要成果有哪些
http://www.chinataiwan.org/zt/szzt/lianghui/gongzuobaogao/
『陸』 材料中的兩會是指什麼兩會勝利召開屬於哪一文明的成果
人大常務委員會和中國全民代表大會,成果屬於誰這不好說,但絕對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因為會議上各代表會反映當地發展的不足和出現的不良問題,讓領導人更清楚的了解全國各地的情況
『柒』 最近召開的兩會對我國會產生什麼影響
在漸濃的初春氣息中,即將召開的中國兩會正一步步走入世界視野。 2011年是中國「十二五」開局之年,也是世界進入新世紀第二個十年的開啟之年。中國在這樣一個特殊年度召開的兩會透出的政策信號將「分量」十足。中國經濟能否起好步、開好局?中國政府如何順應民生期待?中國與世界其他經濟體怎樣實現互利共贏?……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將在兩會上找到。作為觀察中國內政外交的窗口和預判經濟走勢的風向標,國際社會正通過各種方式關注著中國兩會的召開,傾聽來自中國的聲音。觀察中國的窗口「這枚寓意和平與希望的橄欖枝,代表我的心意,致意即將召開的中國兩會!」希臘議員迪奧尼西婭-塞奧多拉·安傑琳諾普魯在雅典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專門帶來了橄欖枝,通過記者的鏡頭獻給中國人民。「雖然距離遙遠,但希臘人民非常關注中國經濟和政治發展情況,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對世界影響重大。」35歲的安傑琳諾普魯表示,她將通過互聯網和各大通訊社的新聞密切關注中國兩會。如同身形龐大的大象很難隱身樹後一樣,伴隨綜合國力的增長和國際地位的提升,來自中國的一舉一動引人關注。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外匯儲備國,保持著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國和第二大商品進口國的頭銜。特別是在世界努力擺脫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中國扮演了全球經濟增長「發動機」的角色,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率達到10.3%,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中國的發展奇跡和獨特魅力讓世界矚目。在1月底閉幕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中國熱」持續升溫,與中國有關的報告不勝枚舉,有媒體稱其中一場關於中國的討論會吸引的與會人數是會場可容納人數的兩倍。美國皮尤研究中心新近進行的一次全國范圍的民調顯示,高達34%的美國人說「很關注中國」的新聞。世界在步入新世紀又一個十年後,國際金融危機陰霾尚未散去,全球格局在發生深刻調整,機遇和挑戰正空前交織。在此背景下,中國兩會上所透出的政策走向更受矚目。「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市場對絕大多數企業來說都是數一數二的利潤增長點,五年前可能一個大型跨國企業對中國還不甚重視,但是現在CEO們每天都要關注中國的事情。」前任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華金聲說。兩會,無疑是國際社會觀察中國發展方向的一個重要窗口。「中國是世界經濟中心之一,兩會的決策會直接影響到韓國經濟。」韓國成均館大學政治外交學教授李熙玉一直將兩會視為觀察研究中國問題的重要渠道,「其實,全世界對中國即將舉行的兩會都格外關注。」曾在北京常駐的日本《朝日新聞》編輯委員五十川倫義采訪過9次兩會,回國後仍通過網路關注中國兩會,「國外媒體關注每年的兩會,主要原因是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日益增大,想了解中國政府將推行什麼樣的政策。」傾聽中國的聲音「盡管相隔遙遠,但可通過互聯網等及時准確地了解中國兩會情況,甚至可以看會議直播!」對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來說,他對即將召開的兩會簡直「有些迫不及待」,因為他迫切想了解,會上將要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將為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描繪怎樣的「藍圖」。不僅在俄羅斯,在韓國、在日本、在新加坡、在英國、在美國……鑒於中國日益增強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無數人都在期待洞悉中國兩會的信號,傾聽中國的聲音。作為全球舉足輕重的經濟體,中國兩會發出的經濟政策信號令人期待——「現在華爾街投資人最關心的是中國經濟的兩個方面,一是宏觀經濟政策走向,另一個則是中國產業的發展方向。」美國紐約國際集團總裁本傑明·衛說,中國經濟是否過熱、如何控制通貨膨脹、就業形勢怎樣?很多人都希望能從中國兩會文件中讀出一些東西。經濟增長、匯率政策、節能減排、財政貨幣政策具體部署……在中國兩會上要審議討論的諸多經濟發展指標和政策,是海外人士關注的重點。「從兩會的議案、提案及成果上,可以捕捉中國政策走向的『蛛絲馬跡』,這有利於我們投資決策。」美國奧本海默基金公司總經理李山泉說,如果有較多關於人民幣國際化的議論,那麼投資人就會認為投資中國意味著更大的機遇;如果有議案關心中國企業「走出去」,也會影響投資人的判斷……「十二五」規劃綱要將在今年中國兩會上審議,這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今年是中國『十二五』第一年,而『十二五』規劃最重要的就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無疑是此次兩會的重中之重。」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陳抗說,「十二五」規劃有哪些路徑安排、每一年將有哪些具體動作,這都將在兩會中有所體現。「『十二五』規劃對未來中國的發展至關重要,它將確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目標,並規定為實現這個目標應採取的具體措施。」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這決定的不僅僅是中國未來五年的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無疑也會對地區和世界經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只是經濟問題,教育、醫療、住房、收入分配等關系中國百姓的民生問題也愈發引起世界關注——新加坡資深新聞工作者、陳嘉庚基金會先賢館副館長韓山元格外關心中國民生問題,認為這關系「發展長久的大事」。他說:「人們更關注如何讓老百姓分享財富的增長,應該讓老百姓更加感覺到經濟發展對他們有益,也希望看到社會財富分配和民生議題能夠在兩會上有更多體現。」「如果把錢用於提高貧困民眾的生活水平,在醫療、社會福利和教育等問題上增加投入,這對中國人來說是好事。中國未來五年更重視改善民生、福利和教育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決定。」五十川倫義說。「中國提出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與改善民生也有很大關系。」陳抗說,從近期中國各地兩會不難看出,地方政府對GDP的追求有所弱化,這意味著可能更多地將助推GDP增長的投資資金用於社會保障,從而由建設型經濟轉變為公共服務型經濟。兩會是中國制定國家發展方向的會議,涉及內政外交國防等諸多方面。李熙玉表示,中國兩會也將對世界的政治、安全環境產生極大影響。「中國的國際地位就擺在那裡,中國政府需要積極表達對國際問題的看法,發出自己的聲音,特別是中國崛起將為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帶來什麼。」陳抗說。共享發展的機遇對許多外國人士來說,兩會是觀察中國未來政策的風向標,目的就是要捕捉與中國「共進」的機遇。希臘企業家基莫納斯·杜庫蒙吉澤斯就是一個希望抓住中國機遇的典型例子。他是一個分子遺傳學博士,在瑞士、法國和德國留學並工作長達15年。去年他決定回到希臘,准備建立一個網站向外國旅遊者尤其是中國遊客推廣希臘旅遊景點。19日,杜庫蒙吉澤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北京所作出的任何決定都會對希臘和歐洲產生影響。他希望通過關注中國,藉助中國因素,在希臘開創事業。「毫無疑問,現在做生意不能不考慮中國因素,中國就是未來。」韓國教授李熙玉則從國家發展的角度,評價了中國兩會和中國政策對韓國的重要性。「中韓兩國經濟關聯度很高,如何找到與中國共同發展的方向,也就是『共進』的方向,是很重要的事情。」李熙玉說。日本的五十川倫義與李熙玉頗有同感。他說,隨著中國經濟規模的擴大,市場規模自然會變得更大,購買力也隨之提高,當然會帶來巨大的商機。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離不開中國。李山泉說:「中國的每個動作,都可能影響全球資本市場,這對全球投資人意義非凡。」在2010年希臘遭遇債務危機時,中國及時伸出了援助之手,希臘人對此印象深刻。「這不僅體現了兩國友誼,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中國對全球經濟發展所作的應有貢獻。」希臘議員安傑琳諾普魯說。俄羅斯金融工業集團總裁奧列格·施瓦茨曼評價說:「經濟合作只有益處沒有壞處。中國的強大對俄羅斯是好事,俄羅斯可以從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受益。」國際社會也將目光鎖定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所帶來的機遇。「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將對世界帶來潛在影響。」奧斯特洛夫斯基說。俄羅斯En+集團戰略主管德米特里·尤金錶示:「預計兩會即將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在強調發展傳統能源的同時,也將包含發展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方面的內容,這對俄羅斯的能源企業來說,意味著更廣闊的合作空間。」對於位於太平洋彼岸的不少美國公司來說,中國兩會同樣是研究和挖掘中國機遇的重要時機。美國紐約國際集團總裁本傑明·衛指出,作為華爾街投行,該行對中國的發展抱有信心。「我們關注中國『十二五』規劃中的一些經濟政策將具體落實到什麼行業、什麼機構、什麼部門,從而指導我們對投資產業、項目和客戶的選擇。」本傑明·衛說。他說:「盡管我們對中國經濟中的一些問題也存在疑慮,但是我認為中國政府有著世界一流的宏觀調控能力和經濟政策執行力,近期中國控制通脹的一些政策就十分果斷和正確。」
『捌』 兩岸「兩會」交流成果有哪些
海峽交流基金會
1990年12月4日在台北成立。
董事長:辜振甫,字公亮,1917年1月6日生,台灣省台北市(原籍彰化縣)人。台北帝國大學法學士,東京帝國大學財政學研究室畢業。一九七五年九月接受南朝鮮高麗大學名譽經濟博士銜。辜祖籍福建,祖先於清朝康熙年間遷往台灣省彰化縣鹿港鎮。
副董事長為許勝發和陳長文,董事會聘請「總統府資政」孫運璇為名譽董事長,陳長文為秘書長。
該會自稱是民間團體,其主要任務是,接受當局委託辦理兩岸人民入出境條件核轉,大陸地區「文書驗證」及送達,兩岸人犯的遣返,經貿糾紛的調處,學術文化的交流,一般咨詢服務,協助保障台灣地區人民在大陸地區停留期間的合法權益,以及其他由當局委託辦理的事項。
海峽兩岸關系協會
隨著兩岸關系的密切,1991年12月16日,祖國大陸成立了海峽兩岸關系協會。這個由大陸各界人士組成的民間團體,其宗旨是促進海峽兩岸交往,發展海峽兩岸關系,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在海協會成立大會上,推舉榮毅仁為名譽會長,選舉汪道涵為會長,唐樹備為常務副會長。海協會的工作任務是:逐步建立和發展與台灣島內外民間團體和人士的聯系與相互合作,發揮民間力量,共同促進兩岸直接三通和雙向交流;就兩岸合作打擊台灣海峽走私、搶劫問題與台灣受權團體海基會具體商談;
「汪辜會談」
1987年11月以後,海峽兩岸接觸、交往日漸增多,其間衍生不少問題,諸如人員互訪、經貿糾紛、投資保障、財產繼承、法律認可、防範走私、打擊罪犯等。促成「汪辜會談」正是探求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1992年1月8日,海協會函邀海基會董事長、副董事長或秘書長率團來訪。8月4日,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又向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發出邀請,希望就「兩岸經貿合作與兩會會務問題交換意見,洽商方案」。此舉得到積極響應,8月22日,辜振甫正式復函汪道涵,對其邀請會談之盛意表示接受。辜在復函中表示,鑒於最近兩岸民間交流日趨頻繁,雙方如果能夠開誠務實,加強溝通,諒對兩岸關系之穩定增進,尤其兩會會務之開展,有所裨益。基此理念,願在適當之時日,就有關雙方會務及兩岸文化、經貿交流,進行磋商。
1993年3月9日,台灣「陸委會」草擬《汪辜會談政策說明書》;3月18日,「陸委會主委」黃昆輝在台北來來飯店舉行記者招待會,公布了《汪辜會談背景說明書》全文。期望藉此會談建立制度化的聯系、協商管道及糾紛調處的原則、方式,以提升兩會中介的功能,謀求兩岸交流間事務性問題的妥善解決。3月26~27日,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咨詢部副主任周寧、綜合部主任李亞飛等與海峽交流基金會法律服務處處長許惠佑等在北京就「汪辜會談」預備性磋商的程序問題交換了意見,進行了「兩岸公證書使用」和「掛號、函件業務」兩項工作性商談,共同擬定了《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議》和《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協議》草案。4月3日,台灣「陸委會」正式核准授權海基會進行「汪辜會談」的預備性磋商,公布「汪辜會談」預備性磋商的議題與背景。4月7日,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邱進益一行10人飛抵北京,與海協會就「汪辜會談」進行預備性磋商。在首都機場邱進益告訴記者,目前海基會和海協會都跨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兩會已建立起相當良好的關系。並表明他此次來大陸目的,要拜訪大陸紅十字總會、海協會,草簽《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及《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兩個協議,並就在新加坡舉行的「汪辜會談」進行預備性磋商。8~10日,海協會常務副會長與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邱進益就「汪辜會談」的時間、地點、議題、參加人員及其他相關問題進行討論,並達成8點共識,完成了預備性磋商任務,取得雙方均感到滿意的結果。10日下午磋商結束時,雙方宣布:決定4月27~28日在新加坡舉行兩岸民間性的、經濟性的、事務性的、功能性的「汪辜會談」,討論有關兩會會務、兩岸經濟交流、兩岸科技文教交流等3項議題,正式簽署兩岸有關公證書和掛號函件兩項協議,並在會後發表共同文件,宣布「汪辜會談」成果。25日下午,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抵達新加坡,受到中外百餘名記者的包圍。汪道涵向記者表示:「我們主張和平統一,我們雙方都有發展兩岸關系、實現和平統一的願望,本人願以滿腔熱忱,為維護兩岸同胞正當權益,為發展兩岸關系,竭盡綿薄之力。」26日下午,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抵達新加坡。他在機場向中外記者表示,海基會與海協會已跨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希望這次會談能夠使交流制度化,促進兩岸關系的良性發展。
4月27~29日,備受世人矚目的「汪辜會談」在新加坡海皇大廈舉行,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和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作為兩岸民間團體高層負責人在這里進行首次會談,這是兩岸隔絕40多年後通過民間渠道進行的首次高層負責人接觸,意義重大。
『玖』 07年兩會的主要成果有哪些
兩會主要的任務是總結過去的工作,制定來年的計劃。
怎麼能說兩會有成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