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可轉債溢價率什麼意思
可轉債溢價率是什麼意思?可轉債溢價率是怎麼算?
可轉債投資近幾年相信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之前小編也給大家介紹過不少古納於可轉債的相關知識,不過在說到可轉債時也經常會提到可轉債溢價率這個概念,那麼可轉債溢價率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可轉債溢價率又是怎麼算的呢?
一般而言,溢價率不能太高,轉股溢價率越高,股性越差,可轉債的上漲就越難,正股上漲後可轉債不一定上漲。反之轉股價越低正股的上漲更容易帶動可轉債的上漲。當然這也並不意味著轉股溢價率為負時,就一定有投資價值。
2. 溢價率是什麼意思溢價率負的13.5%有何意義
1、溢價率就是在權證到期前,正股價格需要變動多少百分比才可讓權證投資者在到期日實現打和。溢價率是量度權證風險高低的其中一個數據,溢價率愈高,打和愈不容易。
2、負溢價率是在沒有交易費用以及假設股價維持沒有漲跌的情況之下,行權總成本(行權價+經調整的權證價格)低於正股市價,行權有一定的套利空間。購買權證來說,溢價率低的(或大負溢價)就是給你了便宜實惠的投資機會。如果溢價率是負13.5%, 則表明當前市場價低於內在價值。
3. 什麼是溢價率
沒什麼很大意義。但某些時候認股權證B的溢價較高
我們經常在買賣權證時都會考慮其溢價,以便判斷其是否夠便宜,風險是否夠大?其實溢價到底對投資者有何意義?
要清楚當中的意義,可先從溢價的公式開始:來源: 棒槌股票知識網
[行使價+(認股權證價格×換股比率)]-正股價溢價(認購證)=×100%正股價正股價-[行使價-(認股權證價格×換股比率)]溢價(認沽證)=×100%正股價
這代表什麼?以認購證為例,如果將公式分為兩部份,首部份:[行行使價+(認股權證價格×換股比率)],這部分可簡稱為[行使總成本],換句話說,溢價就是:正股需要上升多少,投資者以當時價格買入認股權證並持至到期日時方可做到持平。
舉例說,某匯豐認購證的市價是0.77元,換取股比率是10兌1,行使價是117元,而匯豐現價是116.5元,透過公式,我們可以得出該證的溢價是7%。
[117+(0.77×10)-116.5]溢價(認沽證)=×100%=7%116.5
這意思就是,若投資者以現價購入此匯豐認股權證,並持至到期日,則匯豐股價要由現價116.5元上升7%至124.7元,投資者便能剛好打和。
假設有兩只認股權證,認股權證A的溢價是10%,而認股權證 B的溢價為20%,認股權證 B的溢價較高,正股需要上升的幅度要較大,才能令其持有的認股權證在到期時達到打和。如此看來,購入認股權證A會較劃算。但如果投資者僅僅是快入快出,並不是要持有至到期,投資者很多時候只持有認股權證5天、10天便在市場上沽出套利或止蝕。溢價高低對投資者來說,沒什麼很大意義。
但某些時候,溢價是有參考價值的,以下為兩個溢價變得有意義的情況。
第一,假設有兩只認股權證,相關資產、行使價和到期日都完全一樣,但其中一隻價格較高,計出來的溢價亦較高。
兩只認股權證的條款完全一樣,但一隻的價格較高,唯一的解釋是其引伸波幅較高,即認股權證價格較貴。在此情況下,溢價已反映引伸波幅的高低。兩只完全一樣的貨品,當然是選較便宜的一隻。注意這是唯一的情況下,單看溢價也可以得知哪一隻認股權證較便宜,哪一隻較貴。但現實中,很少會出現條款完全一樣的認股權證,引伸波幅其實才是真正比較認股權證價格的指標。
第二,我們說"若投資者沒有打算把認股權證持有至到期,溢價高低對投資者沒有太大意義",但反過來說,若投資者有機會持有認股權證到期,則可能需要參考溢價的高低。一般來說,投資者有幾個可能會持有認股權證至到期的。
1.買入的是較短期的認股權證,投資者本來就以認股權證到期時的價值為目標。
2.買入的是較長期的認股權證,但投資者知道自己止蝕止盈的紀律性偏低,因此要預期在最壞情況下,若真的持有認股權證至到期日,將如何做到持平。
3.基於需要作對沖或其他原因的考慮,投資者需持有認股權證至到期日。
若投資者決定(或被逼)持有認股權證至到期日,實際上他已預期放棄所有的時間值,純粹只以正股於認股權證到期前的升幅為目標。以此為原則下,溢價便相對地變得有意義。因溢價(認購證為例)的定義是:正股需要上升多少,投資者以當時價格買入認股權證並持至到期日方可持平。溢價愈低,回本愈容易,換句話說,在到期時賺錢的機會(正股價處打和點之上)便愈高。
在這情況下,以溢價買認股權證並不是基於認股權證的本身的高低,而是出於哪一隻較容易回本(盡管那隻認股權證可能是價格中最貴的一隻)。嚴格來說,投資者並不是以買認股權證的心態去作決定,而只是將認股權證當作以較低價買入的正股般看待,其引伸波幅、實際杠桿比率等數據已沒有用場,因為投資者已不是從正股短期的變化中獲利,而只是著眼於正股在認股權證到期時能否處打和點上,這與一般投資認股權證的目標和心態是完全不一樣的。
4. 可轉債溢價率是什麼意思
所謂的可轉債溢價率,通常的理解有兩種,一種是相對純債價值的溢價率,另一種是相對正股價值的轉股溢價率。從投資者對於可轉債溢價率的關注程度上來看,對於轉股溢價率的關注,要高於純債溢價率的關注,所以在通常說到可轉債溢價率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是指的是轉股溢價率。
所謂的可轉債,指的就是可以轉換的債券,對於債券持有人來說,能夠按照約定的價格,將債券轉換成該公司所發行的普通股票,這種債券就可以稱之為可轉債。溢價率是度量權證風險高低的重要參考指標。
可轉債溢價率可以分成正值和負值兩個方面來看,一般情況下,可轉債的溢價率都是正值,如果出現了負值的情況,那麼此時的可轉債就是這屆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對於投資者而言就可以通過買入轉債轉股,再賣出正股的方式來套取中間的差價。
如果存在溢價率比較低,那麼正股的上漲幅度就會傳導的可轉債上,如果轉股溢價率比較高,那麼正股就很難帶動可轉債上漲。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可轉債溢價率越低越好。如果從轉股溢價率提升的原因上來看,是因為政府還沒有表現出來比較強勁的發展勢頭,對於投資者來說,如果當這種看好落空的時候,溢價就會縮小,可轉債就會下跌,從這個角度上來看,轉股溢價率低一些還是比較好的。
拓展資料:
在牛市中,轉債的正股跟隨大盤節節走高,轉債價也相應上漲,在這種情況下,純債價值對轉債的影響甚微,純債溢價率在實際操作中的參考作用不大,此時應關注的是轉債溢價率。轉債溢價率指純債溢價率和轉股溢價率。純債溢價率昭示轉債價超過純債價值的程度,提示債性的強弱。
計算時是以轉債價減去純債價值,除以純債價值,再乘以 100%即得。各只轉債現價都在130元以上,價格最高為海化轉債(125822),曾達到389元一線,其純債溢價率高達289%。價格最低為澄星轉債(110078),以137.09元計算,純債溢價率47.69%,不低。轉債整體溢價如此之高,說明所有轉債的債性都很弱。從這一點看,買入轉債所含風險,幾乎等同於買入正股的風險,轉債特有的債性保護功能已不復存在。
參考來源:網路 轉股溢價率 網頁鏈接
5. 溢價率是什麼意思
溢價率是量度權證風險高低的其中一個數據,
溢價率越高,投資者如要達到盈虧平衡,對標的資產價格向投資者有利方向變動幅度的要求越高,風險也越高。簡單而言,投資者可以將溢價率視為投資成本之一。
溢價率計算公式:
認購權證溢價率=(認購權證價格+行權價格×行權比例-標的資產價格×行權比例)/(標的資產價格×行權比例)×100%
認沽權證溢價率=(認沽權證價格-行權價格×行權比例+標的資產價格×行權比例)/(標的資產價格×行權比例)×100%
(5)快錢債權轉讓溢價率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舉例說明
某認購權證的行權價50元,權證現價1元,正股現價45元,行權比例1:1。帶入公式得,該認購證的溢價率是1.3%,也就是說,如果投資風持有這個股票一直到到期賣出,這個正股必須上升至少1.3%,該投資者才可以保本。
權證表現
溢價率是權證價值分析中的一個重要指標,它體現的是權證價格與其行權價格相對於正股價格的偏離程度。權證作為買入或賣出正股的一種權力,具有時間價值與理論價值。因此它可以作為正股的一種替代物。而根據一價定律,權證的價格與正股價格緊密相連。本文嘗試使用溢價率作為分析權證價值的一種方法,得到了許多有趣的結論。
參考資料:網路-溢價率
6. 溢價率是什麼意思
正股價格需要上漲多少比例,才能使認購權證持有人盈虧平衡,或者正股需要下跌多少比例,才能使認沽權證持有人盈虧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