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近幾年有國內外有哪些重大科學成就
這上面很全
http://www.popscichina.com/
下面是介紹:
《科技新時代》雜志簡介(附圖)
《科技新時代》雜志是美國《popular science》的中文版,英文原版創刊於1872年,是目前歐美地區、也是全球銷量第一的應用科技新知與現代生活信息雜志;在西方大眾提升科技和生活水平的過程中,《popular science》是歷史最悠久、影響最深遠的重要媒介。129年的權威地位始終無綴,至今仍然高居全球以男性讀者為主要對象的前三名最暢銷刊物排行榜內。《科技新時代popular science》中文版雜志由美國時代鏡報集團(Times4 Media Ins.)獨家授權並同步提供原版圖文給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大眾科技報社及北京新時代潤誠科技咨詢有限公司於1996年1月在北京創刊並發行全國。
本刊80%以上圖文直接引進英文原版素材並同步報道。科技新時代popular science》中文版雜志是讀者了解國際科技新動態和新趨勢的窗口。長期以來,科學技術的發展一直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產生著巨大和深遠的影響。本刊自創刊之日起,一直在為推動中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而努力,我們將盡最大努力為中國的廣大讀者提供最新科技信息及素材,幫助讀者拓寬視野,增長對最新科技知識的了解。
本刊采編原則:
與時代同步的生活科技信息;信息所涉及的主要科學原理;信息對生活可能產生的影響;
本刊報道內容:
緊跟已經或將要影響我們生活的世界科技突破,報道前沿科技信息,包括我們自身的健康、 我們將用的電腦、我們未來的電器、我們要開的汽車、軍事、航空航天、生物、天文、地理、材料······
本刊主要欄目:
最新科技產品:介紹國內外剛推出或即將推出的最新科技產品的功能及原理,
涉及電子、電腦、汽車、航空、航天、體育、醫療、機械、家電、工具等領域。
醫療與保健:介紹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醫療技術與設備。
科學與技術:介紹當今世界最新的科學成就與技術發明成果。
電 子:報道世界上著名的電子廠家在家電、電子和通信領域取得的最新產品和技術成果。
航空與航天:報道航天大國最近發生的或即將發生的重大事件。緊跟世界上航空技術領先的國家最新航空成果以及研發趨勢。
『貳』 我國新時期的科技成就有哪些(最少寫十項)。
航空領域發射了從東方紅衛星到嫦娥二號,北斗衛星系統,軍事領域兩彈一星,水文領域長江三峽,南水北調,交通領域高鐵速度創世界第一,海洋領域蛟龍一號,農業領域袁隆平的雜交水稻,醫學領域屠呦呦的青蒿素,能源領域大亞灣核電站。
望採納
『叄』 中國最近的科技發展成就有哪些
中國近些年發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科技方面更是如此,成就較多,簡單舉幾個例子。
①超級計算機。在大數據廣為應用之下,超級計算機越來越受重視,而且應用場景越來越多,這使得超級計算機成為「國家科技體現的標配」,畢竟國家信息化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准,而實現這個標準的物質基礎,就是超級計算機。近些年,我國的超級計算機發展速度極快,目前綜合實力僅次於美國,遙遙領先於第三名,在全世界范圍之內形成了中美爭霸的局面,這本身就說明中國科技的崛起。
事實上,核電技術是我國未來要發展的方向,也是未來「出海」的主力產品之一,我個人認為他要比超級計算機更具變現力和戰略性。
『肆』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同學們知道哪些中國的科技發展成果呢
無人駕駛車,神州7號,計算機神威1型
『伍』 21世紀我國新時期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1、神舟五號升空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
它於2003年10月15日9時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將航天員楊利偉及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
這個飛船標志著中國成為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的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它標志著我國在航天技術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2、神舟六號升空
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神舟六號」與「神舟五號」在外形上沒有太大的差別,仍為推進艙、返回艙、軌道艙的三艙結構,重量基本保持在8噸左右,用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進行發射。
神舟六號飛船是中國第二艘搭載航天員的飛船,也是中國第一艘執行「多人飛天」任務的載人飛船。這也是世界上人類的第243次太空飛行。
3、「嫦娥三號」,成功登陸月球
嫦娥三號探測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嫦娥工程二期中的一個探測器,是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
嫦娥三號探測器由月球軟著陸探測器(簡稱著陸器)和月面巡視探測器(簡稱巡視器,又稱玉兔號月球車,英文:Yutu,或Jade Rabbit)組成。
嫦娥三號探測器於2013年12月2日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送入太空,當月14日成功軟著陸於月球雨海西北部,15日完成著陸器巡視器分離,並陸續開展了「觀天、看地、測月」的科學探測和其它預定任務,取得一定成果。
2013年12月16日,中國官方宣布嫦娥三號任務獲得成功。2016年8月4日,嫦娥三號正式退役。
自2013年12月14日月面軟著陸以來,我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創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長紀錄。其拍攝的月面照片不久前首次公布。
據悉,這些照片是人類時隔40多年首獲最清晰月面照片,其中包含大量科學信息,照片和數據向全球免費開放共享。
4、神舟七號升空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天器,中國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突破和掌握出艙活動相關技術。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於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神七上載有三名宇航員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
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能進行太空漫步的國家。
神舟七號飛船共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鍾,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5、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
「天河二號」是由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研製的超級計算機系統,以峰值計算速度每秒5.49億億次、持續計算速度每秒3.39億億次雙精度浮點運算的優異性能位居榜首,成為2013年全球最快超級計算機。
2014年11月17日公布的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中,中國「天河二號」以比第二名美國「泰坦」快近一倍的速度連續第四次獲得冠軍。
2015年5月,「天河二號」上成功進行了3萬億粒子數中微子和暗物質的宇宙學N體數值模擬,揭示了宇宙大爆炸1600萬年之後至今約137億年的漫長演化進程。
同時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粒子數最多的N體數值模擬;11月16日,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在美國公布,「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以每秒33.86千萬億次連續第六度稱雄。
2016年6月20日,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公布,使用中國自主晶元製造的「神威·太湖之光」取代「天河二號」登上榜首。
2018年11月12日,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在美國達拉斯發布,中國超算「天河二號」位列第四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十一世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神舟七號
『陸』 科技新成就
這上面很全
http://www.popscichina.com/
下面是介紹:
《科技新時代》雜志簡介(附圖)
《科技新時代》雜志是美國《popular science》的中文版,英文原版創刊於1872年,是目前歐美地區、也是全球銷量第一的應用科技新知與現代生活信息雜志;在西方大眾提升科技和生活水平的過程中,《popular science》是歷史最悠久、影響最深遠的重要媒介。129年的權威地位始終無綴,至今仍然高居全球以男性讀者為主要對象的前三名最暢銷刊物排行榜內。《科技新時代popular science》中文版雜志由美國時代鏡報集團(Times4 Media Ins.)獨家授權並同步提供原版圖文給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大眾科技報社及北京新時代潤誠科技咨詢有限公司於1996年1月在北京創刊並發行全國。
本刊80%以上圖文直接引進英文原版素材並同步報道。科技新時代popular science》中文版雜志是讀者了解國際科技新動態和新趨勢的窗口。長期以來,科學技術的發展一直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產生著巨大和深遠的影響。本刊自創刊之日起,一直在為推動中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而努力,我們將盡最大努力為中國的廣大讀者提供最新科技信息及素材,幫助讀者拓寬視野,增長對最新科技知識的了解。
本刊采編原則:
與時代同步的生活科技信息;信息所涉及的主要科學原理;信息對生活可能產生的影響;
本刊報道內容:
緊跟已經或將要影響我們生活的世界科技突破,報道前沿科技信息,包括我們自身的健康、 我們將用的電腦、我們未來的電器、我們要開的汽車、軍事、航空航天、生物、天文、地理、材料······
本刊主要欄目:
最新科技產品:介紹國內外剛推出或即將推出的最新科技產品的功能及原理,
涉及電子、電腦、汽車、航空、航天、體育、醫療、機械、家電、工具等領域。
醫療與保健:介紹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醫療技術與設備。
科學與技術:介紹當今世界最新的科學成就與技術發明成果。
電 子:報道世界上著名的電子廠家在家電、電子和通信領域取得的最新產品和技術成果。
航空與航天:報道航天大國最近發生的或即將發生的重大事件。緊跟世界上航空技術領先的國家最新航空成果以及研發趨勢。
『柒』 新中國科技成就大事年表
1、兩彈一星
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時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
2、神州五號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
它於2003年10月15日9時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將航天員楊利偉及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
這個飛船標志著中國成為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的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它標志著我國在航天技術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3、神舟七號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於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神七上載有三名宇航員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
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能進行太空漫步的國家。
神舟七號飛船共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鍾,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4、量子通訊衛星
2016年8月,中國科學家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這有朝一日或許有助於建立一個極其安全的全球通信網路。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被正式命名為「墨子號」。
2016年8月16日,中國造量子衛星發射成功!
2016年8月16日01時40分,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主導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墨子號」是中科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中首批確定立項研製的4顆科學實驗衛星之一,它的成功發射和在軌運行,不僅將助力於我國廣域量子通信網路的構建,服務於國家信息安全,還將開展對量子力學基本問題的空間尺度實驗檢驗,加深人類對量子力學自身的理解。
5、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2017年11月5日,中國第三代導航衛星順利升空,它標志著中國正式開始建造「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2018年8月25日7時52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顆北斗導航衛星。
北京時間19日晚22時0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37、38顆北斗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中國北斗三號全球系統第13、14顆組網衛星。
在這兩顆北斗導航衛星上,還首次裝載了國際搜救組織標准設備,將為全球用戶提供遇險報警及定位服務。
2019年5月17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第四十五顆北斗導航衛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兩彈一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量子通訊衛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神舟五號飛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神舟七號
『捌』 科技成果對新時代中國發展有什麼重要意義
科學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成果的產生對於新時代中國發展生產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它可以極大地促進生產力的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