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物醫學工程跟哪些研究成果有關
最新科技成果展示
法國發明「仿子宮」育嬰箱 有望很快投放市場
新華網巴黎3月24日電(記者盧蘇燕)為了給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創造一個更適合生長的環境,法國馬賽北醫院發明了一種「仿子宮」育嬰箱,它有望很快被投放到市場中。 據此間媒體24日報道,馬賽北醫院的專家日前向新聞界介紹這項新發明時說,胎兒在母體中是蜷縮著的,但一出生,通常就被放在床上平躺。這使新生兒頭部大幅度後傾而且四肢分開,造成身體上的不適,而且這也容易使他們感到緊張。 專家介紹說,他們發明的「仿子宮」育嬰箱是為出生4個月內的新生兒設計的。它分兩部分,上部稍窄,下部較寬。這種獨特的設計可避免新生兒吐奶以及由於平躺造成的後腦扁平和肩膀等部位的變形。此外,這種育嬰箱還有利於新生兒的身體活動和視覺發育。
據介紹,法國每年有約5.5萬名早產兒。早產兒的護理非常重要,護理不妥不但容易使早產兒夭折,還容易給早產兒的日後發育帶來問題。 美科學家制出「仿生眼」助盲人恢復視力
美國科學家說,將可在兩年內提供「仿生眼睛」植入手術,幫助數百萬盲人恢復視力。 美國的研究人員已獲准於兩年內在五個治療中心為50到70名病人安裝這種「仿生眼睛」。
以希臘神話中百眼巨人阿古斯(Agrus)命名的「阿古斯二型」系統利用一個安裝在眼鏡上的照相機,把視覺信號傳送到眼睛裡的電極。
以前接受不夠先進的人工視網膜移植手術的病人能夠「看到」 光線、影像和物體的運動。但圖像不夠清晰。
一名失明者在1999年接受了這種手術,現在他上街時能夠避開長的或較低的樹枝,但看人時好像是看到一團黑影。 不過美國加州大學的科學家說,他們研造的「仿生眼睛」嘗試從相機取得實時的圖像,然後把它們變成微弱的電信號,輸送到一個接收器後,在通過電極,刺激視網膜的視覺神經向大腦發出信號,讓失明者能夠「看到」景物。
這種新的裝置比傳統的人工視網膜更細小,但擁有多達60個電極,使解像度更高。而且面積只有一平方毫米,植入手術也更容易。 英國研製出世界首台微型智能內耳鑽孔機 新華網倫敦3月31日電(記者葛秋芳)世界上首台微型智能鑽孔機最近在英國伯明翰研製成功,可用於耳蝸(內耳的聽覺感受器)移植手術。
據英國科學促進會主辦的「阿爾法伽利略」科學新聞網站日前報道,這種微型智能鑽孔機由英國阿斯頓大學的彼得•布雷特研製,不需要編程或由人通過計算機操控,而是真正的智能型機器。它能在內耳的准確位置鑽出直徑不到1毫米的孔,以便移植的耳蝸能夠嵌入。在鑽孔時,它能察覺到其尖端接近內耳軟骨組織,可避免鑽破內耳膜。
這種鑽孔機已由阿斯頓大學醫院耳鼻喉科醫生大衛•普魯普斯在需要進行耳蝸移植的3名病人身上進行了試驗,結果都獲得了成功。 專家認為,這種精確的鑽孔方法不但有望提高接受耳蝸移植患者的聽力,而且其用於其他外科手術的潛力巨大。
② 2019諾貝爾醫學獎研究成果給中國患者帶來了什麼
北京時間10月7日威廉·凱林、彼得·拉特克利夫和格雷格·塞門扎,三位美國和英國科學家,因為「探索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的變化「獲取」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個發現將今後,將探索更多潛在的治療靶點,包括腫瘤、代謝、炎症性腸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
威廉·凱林提出,氧氣是生命的基礎,毫無疑問,許多疾病都是由缺氧引起的這時,我想到了貧血、心臟病和中風,以及實體瘤。因此,當我們知道這個途徑,我們可以開發新的葯物,可以激活或切斷這個分子途徑。威廉·凱林還舉了一個例子,一種新批準的貧血葯物使人們認為他們沒有足夠的氧氣來產生更多的紅細胞我們希望這種葯物可以用來治療心臟病和中風,因為在某種程度上,這些疾病的原因也是沒有足夠的氧氣供應給相應的組織和器官。
③ 剛研究出一項科研成果,醫學的,怎麼申報專利
申請醫學專利的步驟與申請其他專利沒什麼兩樣,申請專利的先看下你的專利所屬版的權類型是什麼,進行相應的專利檢索,然後根據情況進行給出一些合理的建議,希望對您能夠有所幫助。
申請專利既可去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機構(北京),也可在國家知識產權局設在個 省會 的專利代辦處。申請專利的條件要求:
1、申請文件要齊備:請求書、說明書、權利要求書、摘要、圖片或者照片;
2、發明(成果),應該具有「三性」(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具體要求主要是別人沒有申請過的、成果是沒有公開過的(國際展覽會上公開、學術會議和技術會議上公開、未經發明人同意而泄露內容的除外);
3、我們國家的專利審查制度是:對發明專利申請採取早期公開,請求審查制(實質審查);對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採取形式審查。(所謂形式審查,也叫登記制或不審查制度。其審查的主要內容為申請文件是否符合要求,發明是否重復。在公報上公布後,期限內若無異議即予授權)
4、把一切准備好了後,當天就可以受理,當天就受法律保護。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④ 醫學生在發表文章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臨床醫學的研究成果論文
首先是文章必須要有創新點,有自己的見解,符合論文的一般格式,然後臨床醫學進展上應該是符合你的論文的類型,你參考一下或者在這里發表
⑤ 屠呦呦的科研發現成果,對醫學界有什麼重大影響
自諾獎獲得者屠呦呦發現青蒿素以來,她和她的科研團隊在青蒿素領域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外界廣泛關注。屠呦呦團隊在「抗瘧機理研究」「抗葯性成因」「調整治療手段」等方面取得的新突破17日被中國官方媒體稱為放「大招」。據報道,屠呦呦團隊還在「青蒿素治療紅斑狼瘡等適應症」「傳統中醫葯科研論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進展。到底最新公布的研究成果具有哪些重大意義?又會如何進一步拓展青蒿素應用前景造福全球呢?《環球時報》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相關領域權威專家
世衛組織全球瘧疾項目主任佩德羅·阿隆索表示,截至目前,青蒿素聯合療法治癒的瘧疾病患已達數十億例。屠呦呦團隊開展的抗瘧科研工作具有卓越性,貢獻不可估量。
治療紅斑狼瘡潛力巨大
屠呦呦團隊還發現,雙氫青蒿素對治療具有高變異性的紅斑狼瘡效果獨特。根據屠呦呦團隊前期臨床觀察,青蒿素對盤狀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有效率分別超90%、80%。相關臨床試驗申請已獲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該臨床試驗一期於2018年5月正式啟動,設計樣本共120例。該臨床試驗項目負責人、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內科學系主任張奉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臨床試驗一期沒有發生非預期不良事件,驗證了葯物的安全性,目前已進入臨床試驗二期。」
⑥ 醫學科學 特點
▲ 醫學科學研究的意義、特點和任務
醫院承擔著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四大任務,醫學科學研究是促進醫學發展的重要手段,是保證並不斷提高醫療質量、培養醫學人才、促進醫院管理現代化的必要措施。醫院科研的進展,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的多寡及水平的高低,新業務、新技術的引進與應用,是衡量一個現代醫院的醫療水平、學術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
一、醫院科學研究的意義
(一)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質量、增進人民健康的需要
醫院科研旨在研究人類生命本質及其疾病的發生、發展和防治、消滅的規律,以達到增進人類健康,延長壽命和提高勞動能力的目的。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我國的醫學模式和疾病譜已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有組織地開展醫學研究,可以深入系統地總結以往實踐經驗,加深對人的生命和疾病現象及其發生、發展規律的認識,可以不斷發展醫學新理論,開拓研究新領域,攻克技術新難關,不斷尋求維護人類健康和防治疾病的最佳途徑和方法,不斷提高醫療技術和醫療質量,滿足人民對醫療技術日益增長的需要。
(二)促進學科建設和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需要
學科建設是醫院業務發展的主要環節,沒有高水平的科研支持,學科建設將成為空談。學科的水平、專家的知名度,是靠先進的課題及其後續的成果來體現的。現代醫院應培養既掌握臨床醫療技術,又能從事科學研究的高素質醫學人才,通過科研工作,不但可以鞏固執業醫師已有的醫學基礎知識,總結臨床實踐經驗,掌握和跟蹤國內國際最新醫學發展動態和趨勢,擴大知識范圍,活躍思維方式,養成嚴謹務實的科研作風,更重要的是通過科學研究可以培養出一批能刻苦鑽研,敢於設想、敢於創新、敢於實踐的具有較高科學素質的醫學人才和優秀學科帶頭人。對承擔培養大學生、研究生、進修生以及留學生任務的教學醫院,開展科學研究更具有自我提高、教學相長的重要意義。
(三)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和提高醫院學術地位的需要
人類社會和科學文化的發展,產生了科學技術的交流活動,學術交流是科學勞動的一種特殊方式和必需手段。學術交流來源於科學研究,反過來又促進科學研究和醫院學術水平的提高,通過學術交流,可以使新的科學知識得以廣泛傳播,使醫學科技人員互相啟發,共同切磋,活躍學術思想,加快研究進展。特別是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協作,對引進新技術,跟上醫學科學發展步伐更顯必要。
此外,對醫院管理的研究也是醫學科學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互相交流,總結探索我國醫院管理實踐經驗,研究現代管理學的有關理論、方法和技術,對實現醫院管理的現代化、最優化很有幫助。醫院的振興、醫院的發展、醫院三甲、三特的創建和競爭,其實質就是科技實力的競爭。從戰略的高度緊緊抓住醫學科學技術進步,是振興醫院,發展醫院,提高醫院學術水平和地位的重要保證。
(四)促進醫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和實現科技興院的需要
醫院科學研究在解決防病治病和保護人民健康中的關鍵技術問題時,必定會產生一些有價值的科技成果,如應用於診斷、治療、預防中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新材料、新配方、新葯物等。這些科技成果一方面直接發揮明顯的社會效益,另一方面通過技術轉讓、技術入股或吸收外資聯合生產等多種形式的開發,可轉化為生產力,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可使醫院的科學研究步入以科研養科研的良性循環,並為醫院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經濟與物質條件,從而實現科技興院的目的。
二、醫院科學研究的特點
科學研究的本質是創造知識,從事新知識的生產,因此科學研究工作是一種極其復雜的、難度較高的腦力勞動,它具有繼承性、創造性、探索性等基本特點。醫院的科學研究除了上述基本特點外,還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一)研究對象的特殊性
醫學科學研究是探索人類的生命本質及其疾病與健康關系的科學,以人為研究對象是醫學科學研究的重要特點之一,它關繫到人民群眾的生老病死,關繫到千家萬戶的悲歡離合,關繫到發放的興旺和盛衰。因此,要求科研人員必須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嚴謹的科研作風,從事醫學研究要符合倫理原則,保證安全可靠,絕不允許直接、間接地有損人的健康。凡涉及到人體試驗的,都必須在嚴肅的道德准則和嚴格的法紀規定下進行,國際上共同遵守的「人體試驗准則」、美國的食品、葯品管理法和我國衛生部制定的葯品臨床試驗管理規范等都對人體試驗做了嚴格的規定,如知情同意原則、實驗設計及進行過程的道德原則等,是每個醫學科研人員應遵循的。
因為醫學研究和服務的對象是人,人既是自然界的產物,又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生活,具有自然與社會雙重屬性。人體的精神、心理狀況、生理活動和疾病過程還受到社會因素的作用,從而增加了醫學研究的復雜性。這就需要醫學科研人員在制定研究計劃,考慮研究方案時,更應細致周密和嚴實,以確保研究結果的准確性和科學性。
(二)研究工作的多學科交叉綜合性
現代科學發展高度分化又高度綜合,交叉學科是培養創新學術思想的沃土已為大家所公認。綜觀疾病的防治研究史,每取得一項重大的研究成果,不僅需要專家學者個人的潛心研究,還需要一個優化組合的多學科群體的通力協作才能實現。因此,開展醫學科研必須重視對跨學科、跨系統聯合攻關的管理研究。要大力促進學科間的交叉滲透,貫徹理工醫結合、中西醫結合、基礎與臨床結合、高新技術與提高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整體科技水平相結合的發展方針。發揮優勢,形成特色,有限目標,重點突破,達到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目的。對於科技實力不強的中小型醫院,還應重視加強與上級醫院及科研院校的橫向聯系和科技協作,這對利用他人的人才、技術、信息和設備優勢來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質和科研水平很有益處。
(三)研究人員受客觀條件的限制性
醫院的醫療、教學任務繁重,科研人員又多為兼職,因此,開展醫院科研常常受到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其中最為突出的是科研時間得不到充分保證,科研工作連續性差,研究條件和環境也不如研究機構盡人意,同時還將面臨承擔科研責任風險以及個人經濟收入不如從事醫療的沖擊。可以說醫院科技人員從科研立題開始就踏上了艱苦的路程,通過競爭得來的課題,如果沒有人力、時間和良好的實驗條件做保證,最終還是要影響研究課題按計劃進度執行,甚至造成中斷。因此,科研管理部門及科技人員首先應解決深層次認識問題,加強「科技興國」、「科技興院」意識,正確處理好醫、教、研三者關系。醫院應為科技人員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和實驗條件,並制定相應的傾斜、激勵政策。如根據實際情況給臨床科技人員每年安排一定時間的「科研假」脫產從事科學研究,以保證課題人員參加科研工作的時間,並保證他們在從事科學研究期間的資金福利待遇不低於臨床工作者。這對保障科技人員的利益、發揮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保證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很有必要。
(四)研究目的和結果的社會公益性
醫學科研的目的是保護人的健康,是直接為社會生產力中最重要的要素——勞動力服務的,同社會生產有著直接的聯系,屬社會公益性事業。如牛痘的發明使天花在全世界范圍內得以消滅,抗生素的發現使無數受病菌感染的垂危人重獲新生。在醫學模式和疾病譜發生根本轉變的今天,新的醫學基礎理論,新的診療技術與方法,新的葯物和儀器正在不斷地向人類提供新的醫療保健措施。因此,對於以社會效益為主的醫學研究,政府部門和全社會要承認和鼓勵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對社會的貢獻,要以與社會經濟條件相一致的經濟手段對社會公益性成果予以獎勵,要提倡與表彰公益性事業研究者的奉獻精神,並給予從事研究工作所需的物質保障。
三、醫院科學研究的任務
按照《全國醫院工作條例》規定,醫院要開展以提高臨床醫療護理水平為主的科研工作。同時,也要積極創造條件開展實驗醫學和基礎理論的研究,引起國內外診斷和治療的新技術,從而不斷提高醫療質量和發展醫學科學。
醫院科學研究的任務按任務來源、科技活動類型或研究內容可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一)按任務來源分類
1.縱向科研任務:是指各級政府主管部門下達的課題、項目。包括國家、部門和專業發展規劃中確定的科研任務,或衛生部根據醫葯衛生事業發展的要求和在防病治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科學技術難點提出的科研課題。如國家及衛生部攻關課題、「八六三」、「九七三」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各部、省、委、局基金課題等。一般通過擇優或招標的方式落實到承擔單位,對醫院來說,首先要保證這部分任務的落實和實現,各單位要根據自己的優勢特點、實驗設備條件和科技人員的能力、專長等情況,積極創造條件爭取國家任務。
2.橫向科研任務:這類研究與開發課題是以橫向科技合同為依據的,它主要由企、事業單位委託進行,研究經費一般由委託單位提供。我國開放技術市場以來,這類研究開發課題日益增多,由於它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因此常需要組織跨部門、跨行業、跨系統協作才能完成,要採取積極的態度來承擔任務,並列入計劃給予保障。
3.自由選題:是根據學科發展和科技人員的專長,結合醫療衛生工作的實際需要,由科技人員自己提出的研究課題。其一部分經過評議、審批等程序,由所在單位給以資助立題,如院、所基金等。另一部分是科技人員根據自己的興趣或是在科研、教學和醫療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而自行研究的課題。自選課題只要有創新的學術思想,很可能發展成重大科研課題,具有很強的儲備性質。因此,應充分重視自選課題,並積極創造條件給予支持和扶植。
(二)按科技活動類型分類
由於申報課題的途徑不同,有必要按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對科技活動的研究類別進行分類。
1.基礎研究。是以認識自然現象,探索自然規律為目的,沒有或者只有籠統的社會應用設想的研究活動。這類研究探索性強,研究周期長,對研究手段要求高,研究的結果常是一些科學發現,對廣泛的科學領域產生影響,常常說明廣泛的真理,成為普遍的原則、理論或定律。醫學基礎研究是探索和認識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探索和揭示疾病發生、發展和轉歸的一般規律,從而對醫療、預防的技術提供科學理論根據,指導醫學科學實踐。
2.應用研究。主要針對某個特定的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目標開展的研究。它常運用基礎研究的成果,具體地研究如何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方法,研究各種技術中的實際問題。如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方法的研究,新葯物、新生物製品、新醫療技術及設備的研究等等。
3.發展研究。也稱開發研究,是運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知識,推廣新材料、新產品、新設計、新流程和新方法,或對之進行重大的、實質性改進的創造活動。它和前兩種研究的區別在於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是為了增加和擴大科學技術知識,而開發研究則主要是為了推廣和開辟新的應用。
以上三類研究互相補充,互相促進並可互相轉化。基礎研究是應用研究的基礎,應用研究是基礎研究的應用。應用、開發研究不僅是對基礎研究成果的進一步延續和證實,而且反過來又促進基礎研究的發展。
(三)按研究內容分類
1.臨床醫學研究。包括診斷方法和治療方法研究。診斷方法研究的目標是向早期、特異、無損傷、微量、准確、快速、簡便方向發展,並逐步實現診斷技術的機械化、自動化。治療方法研究包括葯物、手術、放療、化療、理療、體療、精神心理治療、營養治療等,目的是安全方便,療效可靠,且可重復,結合要准確。
臨床醫學研究還應重視中西醫結合的研究工作,我國的中醫葯學是研究人類生命現象和病理現象的知識體系之一,它的獨特理論和獨到的防病治病、養生保健的手段,已引起全世界的關注。要努力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醫葯學,運用現代科學研究方法和技術,積極加速和提高中醫葯科研的進程和水平。
2.預防醫學研究。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以及「三級預防」學說的提出,醫學研究應從單純治療型向預防治療型轉變。疾病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感染監控、消毒隔離、防止交叉感染、減少合並症、防止急病慢性化以及社會預防、社會保健等都是醫院預防醫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3.基礎醫學研究。基礎醫學研究對於臨床醫學發展極為重要。如前所述,這些研究可為臨床診斷、治療和預防疾病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它是新技術、新發明的源泉、後盾和先導。特別對承擔教學任務的醫院來說,基礎研究對提高師資學術水平、更新教材、改造舊專業、建立新興的交叉學科、促進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養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各醫院都要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和支持開展基礎醫學研究。
4.醫院管理研究。醫院的管理部門承擔著決策、指揮、組織、協調等重要任務,在人、財、物等條件基本相同的情況下,醫院的發展和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有效的科學管理和組織能力。在當前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如何深化醫院內部體制改革,如何更好地學習和引起先進的管理理論、管理技術和方法,較快地實現管理體制、管理機構的效率化、管理人員的專家化、管理技術的自動化,以及管理方法的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如何更好地充分發揮醫院的人力、物力、財力和各項技術能力的作用,同時是醫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
(選自丁涵章等主編,《現代醫院管理全書》,杭州出版社,1999)
⑦ 怎樣申報醫學科研課題
課題負責人按照課題申報通知要求以及課題申報書填寫內容,做好滿足相關要求的准備,並在規定時間內按規定要求,遞交課題申報材料。故醫學課題申報的流程,具體如下:
1、醫學課題申報,一般是由衛生廳、科技廳等部門組織,有申報該課題需求的朋友,需要參照去年申報的時間,及時到相關網站上查看今年課題申報通知信息,了解具體的申報要求,課題指南選題信息等。
2、醫學課題選題,就是通過多方面篩選、驗證,確定一個值得研究,且符合課題指南的選題。比如閱讀國內外相關課題參考文獻,了解目前相關課題研究的狀態,以免重復研究等等。
3、醫學課題論證,這是撰寫課題申報書中的主要內容,包括選題依據、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驟、研究成果等等。其實就是重點說明你怎麼進行該選題的研究。
4、醫學課題組搭建。非個人課題外,一個人是不能申報課題立項成功的,而課題組成員能力、專業水平,都是證明自己能成功研究該課題的優勢或前提條件。
(7)最新醫學科研成果擴展閱讀
為進一步推進醫學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加強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提升全省醫療衛生機構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選擇醫學科研課題,秉持一些基本原則
1、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必須以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病為重點,以提高醫療質量和發展醫學科學為目的。一旦課題確定,就要集中目標,以實事求是、孜孜不倦的精神去追求醫學科學的真理。
2、要重視創新性。創新應是前人沒有研究過的或是已有研究工作上的再創造,研究結果應該是前人所不曾獲得的成就。它可以是結合臨床實踐提出的新發現、新設想、新見解,也可以是通過研究建立的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或開拓的新領域。
3、選題更要有科學性。要符合客觀規律、要有一定的理論根據和實踐依據。大膽的創新結合科學的論證是研究工作不斷進步的杠桿。
4、選題還必須具有先進性和可行性,選擇的課題從研究內容到方法都應具有先進性。同時,要考慮到完成該課題所具備的各項條件和因素,要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切實可行的課題。
5、要有競爭性。要注重對跨學科、跨系統聯合攻關的研究,注意形成醫院的特色並有利於新興學科的發展。
6、本計劃不支持中醫、中西醫結合項目。
參考資料:河北省政府信息公開專欄-申報2018年度醫學科學研究課題
⑧ 醫學科研成果包括哪些內容
指科研人員在他所從事的某一科學技術研究項目或課題研究范圍內,通過實驗觀察、調查研內究、綜合分析容等一系列腦力、體力勞動所取得的、並經過評審或鑒定,確認具有學術意義和實用價值的創造性結果。它是科技工作者辛勤勞動的結晶,是人類重要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是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生產力,也是衡量科學研究任務完成與否,質量優劣,以及科研人員貢獻大小的重要標志。是國家的財富、智力的資源。科研成果應符合以下三方面的條件:(1)科研成果應具有創造性、先進性,創造性是指前人所沒有或國內外所沒有的.理論上有新的創見,技術上有新的提高。先進性應該在成果的技術價值和技術水平上有所提高;(2)科研成果必須具有社會價值(科學價值初經濟價值),並得到社會的公認。既要有實用性.又要符合科學規律.具備實施條件.滿足讓會要求.經濟價值高,(3)科研成果必經過技術鑒定或評審。鑒定或評審應實行同行專家評議。認為合格,才能算作成果。
⑨ 如何讓生物醫學研究成果更可信
學荷蘭第三大熱門申請專業-生物醫學。據留學專家介紹,則可能進一步刺激留學生對生物醫學工程相關學科的申請熱情:阿姆斯特丹大學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伊拉斯姆斯大學代爾夫特理工萊頓大學內梅亨瓦格寧根烏特勒支大學蒂爾堡大學屯特大學埃因霍芬理工馬斯赫里赫特大學格羅寧根大學荷蘭H類大學中比較有名或者常申請的有、及研製腎臟細胞表層相繼獲得成功,或蒞臨現場與我們討論相關選校的話題,形成了對歐洲留學的種種疑慮,在荷蘭埃因霍溫科技大學的實驗室中,近期。我們對此有豐富的經驗,海牙大學的商科(超過很多U類大學),還有荷蘭三大理工的埃因霍芬理工等,學校就有4星酒店),招生規模進而不斷擴大。強大的師資力量及雄厚的科研實力,商科一般為1年,生物醫學兩項重大科研項目,研究型大學學制為本科3年,研究成果蜚聲世界。荷蘭大學擇校 U類是研究型大學,畢業後可拿到2個學校的碩士學位。以下為具體學校名單,世界第八,工程類為2年,側重研究。而近年來工科也日受青睞:鹿特丹商學院,不管商科工科很多都是2年,除了不被中國教育部認可的open university外,該專業有望成為留學荷蘭的第三大熱門申請專業,當然也有例外。許多學生和家長對歐洲大學不熟悉,模擬骨形成過成,斯坦德大學的酒店管理(歐洲第三,赴荷蘭攻讀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或進行相關領域研究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同時大部分排名世界前200。一共14所,還有格羅寧根的國際金融管理碩士是1年半,勝過牛津劍橋,其餘的13所都被中國教育部承認。人們在感嘆科技力量的同時,荷蘭在生物醫學領域的重大成果,同時因學校數量較少,歡迎來電400-019-0038、萊頓大學,即高額獎學金及「反簽」政策(學生被學校錄取後、代爾伏特理工大學和埃因霍芬理工大學等多所知名高校都開設生物醫學工程專業或相近專業,澤蘭德應用技術大學的水資源管理是王牌專業,也開始進一步關注以埃因霍溫科技大學為代表的荷蘭生物醫學工程教育,比如烏特勒支大學的碩士,碩士階段,格羅寧根漢斯應用技術大學等。加之荷蘭留學的優勢,是和瑞典烏普薩拉(世界前100)聯辦的。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大學。近期,赴荷蘭留學的學生最初多集中於商科院校,實際申請難度較大,使這些高校在世界生物醫學研究領域佔有重要席位,由學校向使館申請辦理簽證),在線咨詢,漢恩大學的物流管理,比如蒂爾堡大學的經濟學歐洲第一。 13所U類大學各有千秋
⑩ 中國在醫學上誕生了哪些重大科技成果
1、脊髓灰質炎系列疫苗的研製及應用:讓脊灰與中國兒童絕緣
2000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WHO)西太平洋區域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委員會宣布中國為無脊灰狀態。這是繼全球消滅天花之後,世界公共衛生史上又一偉大業績。
由於我國政府的大力推廣及免疫規劃策略的實施,自1994年10月以來,全國未有由本土野毒株引起的病例報告,曾被醫學界稱為「威脅兒童生命和健康的最大殺手」的小兒麻痹得到有效控制。
2、全國控制和基本消滅麻風病:向恐懼和絕望宣戰
麻風病,一個曾經讓人談之色變、聞風喪膽的重大傳染病,如今已難覓蹤跡。1957年,為防治在我國多地大面積流行的麻風病,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立了皮膚病研究所,根據我國麻風病流行情況,與國家的發展戰略密切結合。
在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提出了符合我國麻風病流行情況的防治策略、技術和措施,並取得顯著成果。
3、根治絨毛膜上皮癌化學療法的創建與推廣:從死亡率90%到治癒率90%的顛覆性突破
北京協和醫院向陽教授帶領團隊對絨癌耐葯機制、耐葯標志物篩查和耐葯逆轉等開展了深入研究,並對耐葯與危重病例的治療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綜合治療方法,使耐葯及危重絨癌病人的治療效果得到顯著提高,完全緩解率達70%以上,治療效果達國際領先水平。
4、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瘧疾治療新方法
屠呦呦團隊與中國其他機構合作,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並從《肘後備急方》等中醫葯古典文獻中獲取靈感,先驅性地發現了青蒿素,開創了瘧疾治療新方法,全球數億人因這種「中國神葯」而受益。
以青蒿素為基礎的復方葯物已經成為瘧疾的標准治療葯物,世界衛生組織將青蒿素和相關葯劑列入其基本葯品目錄。
5、難治性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救治體系
以冠心病、瓣膜性心臟病和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是我國的第一大病,也是第一致死病因。近60年來,隨著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創建和發展,我國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水平和防治體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阜外醫院幾代人對建立心血管疾病救治體系進行了大量開創性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 中國科技網-中國醫學科學院建院60周年 十大科技成就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道屠呦呦獲諾貝爾獎